目前很多小學三年級才開始系統地重視英語,才開始考試。初中要學習英語,高中要學習,大學還要學習。有些家長和學生有疑問,學習十三四年的英語,值得嗎?
答案是很有必要。學好一門語言,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可以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其實,不只是中國的學生要學習外語,外國的學生其實也是要學習外語的。隨著中國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也開始學習中文了。外國學生都沒有覺著中文難學,我們又怎能以英語難學為由直接放棄呢?
有些人可能說了,自己這一輩子就沒打算出國,幹嘛還需要學英語呢?也有人說,自己活了一輩子了,不會英語,這不要照樣活得好好的嗎?
首先,要明白,學習英語有必要,並不是說不學英語就不能正常生活。學習任何知識,諸如語文、數學、計算機、繪畫、醫學等,都是為了讓我們在社會競爭中更加具有優勢,活得更好。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英語學習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我們回到某些家長提到的問題上,學習十三四年的英語是否有必要上來,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任何事情的學習,沒有學夠之說,要勤學不止
學習任何事情,都沒有學的夠了之說,要精益求精。比如做飯的廚師,還在不停的研究菜品,提高刀工;即便是賽車手冠軍,也在夜以繼日的挑戰更高的水平;普通人認為可能博士的學位就夠高了,可是即便是博士後,即便是知名院校的教授,仍然在不停地搞科研,寫論文……
只是學會不行,還要學好,學精
拿外語學科中學習人數最多的英語舉例,幾乎遍地都是會英語的人才,可是龐大的英語專業畢業生中,又有多少真正拿著高薪,做著令人羨慕的好工作呢。隨著人口增多,社會發展,對於人才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不但要學會,還要學精,這樣才能成為自己強大的競爭優勢。
外語是工具,工具掌握不好,學習其他知識更加困難
目前尖端的學術交流大會,大部分都是用英語進行的;還有很多專業文獻,中文版本稀缺。尤其是各個領域的專家教授,要麼自己懂外語,要麼隨身攜帶翻譯。即便將來上大學不準備就讀英語類相關專業的,也是需要用到外語的。更何況高考是要考英語的,英語在大學還是公共學科,也是需要考試的。
英語是一種需要提前儲備的競爭力
前面已經說過了學習外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堅持不斷學習。提前儲備好強大的英語技能,可以在未來機會到來時讓自己多上升幾個臺階。試想,某單位有外賓來訪,全單位只有你能從容交談;去國外旅遊,你可以隨意的和外國人交流,驚豔同行者;看沒有字幕的外國電影,也能津津有味;公司需要派遣工作人員到國外負責重要部門……
學習英語很重要,但學習英語的道路也不會一直平坦,堅持下去,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