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中國2020年4月5日消息 今年的清明節,相比往年更為沉重,4日當天,全國舉行集體哀悼活動,共同悼念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犧牲的英烈及逝者。同時今年國家號召群眾進行雲祭祀,通過網上祭奠的方式表達哀思。
今年受疫情影響,多數公共活動改為線上進行,網上祭奠活動也成為今年清明期間關注度非常高的話題。據中新網報導,近日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對1740名廣東居民開展調查,結果顯示:超九成受訪居民贊成清明期間暫停傳統祭掃服務,七成受訪者願嘗試「雲祭掃」服務,使用線上方式代替傳統祭祀。
圖源:中國新聞網
昨日,網上祭奠平臺「思念堂」官方發布公告稱,不少用戶反映在十點全國拉響防空警報、鳴笛的時間段前後,平臺多個服務出現無法響應的情況,包括創建或者打開紀念堂很慢,無法生成分享海報、無法打開家人分享的紀念堂連結以及各種報錯問題。經過排查是由於短時間內用戶陡增造成的宕機,在緊急進行雲服務擴容和業務優化後,各項功能陸續恢復。
圖源:思念堂官方公告
記者在公告發出後登錄該平臺發現,所有功能均已恢復正常,通過官方數據可以看到,當天該平臺上的緬懷抗疫犧牲英雄以及悼念西昌犧牲消防員的頁面上用戶訪問激增,用戶創建的紀念堂數量也在不斷增長,表明今年已經有相當多的人通過網上祭奠這種新形式來進行傳統祭祀活動,之前的號召已經看到了成效。
據了解,思念堂是建立在微信生態下的網上祭奠平臺,搭建有名人紀念堂,個人紀念堂以及家族祠堂等多個分類,用戶入口有公眾號「網上思念堂」以及親友分享連結等,記者打開公共頁面的一些紀念堂看到該平臺設立了類似於靈堂的祭奠頁面,當中包含了逝者的姓名,生平信息,紀念相冊,留言等,下方遵照傳統有供品選項,名人紀念堂的供品免費開放,個人紀念堂也有不少免費的供品,頁面中會有一些不同的背景音樂,大都是比較符合祭奠氛圍的。
通過聯繫相關的運營人員記者了解到,該平臺35歲以下的用戶居多,也符合網際網路產品的一個特點,一方面是微信的便捷入口,另一方面,該平臺的頁面設計和操作也符合年輕用戶的習慣。當問及是否考慮讓更多年齡層的用戶都能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追思時,該運營人員表示,平臺針對用戶做了非常詳細的教程視頻,基本不存在操作難度。他還表示,平臺的初衷是為更多人提供一個可供懷念的場所,今年趕上大環境的因素以及國家號召,對平臺而言,能讓更多的人通過網絡祭奠的形式,不僅僅是為疫情做貢獻,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傳承傳統文化,提倡低碳環保的文明祭祀。目前平臺計劃考慮開放更多的功能,幫助用戶培養這種更有時代特色的祭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