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在大多數人都在歡慶五一假期的時候,閱文集團無疑是過的最糟心的企業之一,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就是前不久閱文集團管理層大換血之後的閱文新政,作為中國網絡文學的大本營,閱文到底如何成為了眾怒的焦點,成為眾矢之的的閱文,到底是自討苦吃還是迫不得已,今天我們不妨來看看中國網絡文學這次五一節的血雨腥風。
一、閱文的大危機
4月27日,中國網絡文學的核心陣地閱文集團上演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革命,4月27日晚,閱文集團發布公告,宣布吳文輝等人淡出高管團隊,辭任現任聯席執行長一職,調任非執行董事和董事會副主席。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接任閱文集團CEO,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接任閱文集團總裁。
這是吳文輝攜核心團隊的第二次「出走」。2013年3月,因與前盛大文學CEO侯小強經營理念不同,吳文輝帶領商學松、林庭鋒等核心成員出走盛大,創立了創世中文網,之後投入剛剛成立的騰訊文學懷抱。在一封內部信中,程武指出了閱文集團未來發力的三個方向:IP培育、連結能力、業務模式升級。
然而,在閱文集團的高層換血尚未明確之前,一場血雨腥風正在興起,4月27日開始,在起點中文網的相關論壇上,不少作者發現最近新籤合同出現了變化。根據網上報導,有以下條款引發了幾乎所有閱文集團作者的口誅筆伐:1、作者創作的書,直到作者死後50年,版權都歸閱文所有。2、作者和閱文不再是合作關係,而是受閱文委託創作的,著作權屬於閱文。3、如果作者的作品遭到侵權,打官司時由作者自己掏錢。4、作者雖受閱文「聘請」,但雙方並非勞動關係或僱傭關係,作者不享受閱文集團福利。5、合同籤訂後,閱文享有作者下本書的優先權。如果作者發新書,在其它平臺發布,需要首先通知閱文,如閱文沒有籤約意向,才能在其它平臺發布。6、合同籤訂後,作者能得到的是,扣除運營以後,讀者付費後「淨利潤」的分成。7、閱文擁有作者所有社交帳號的支配權。8、閱文若對作者作品不滿意,可由閱文方面找他人「續寫」原作。
這些條款一出立刻引發了整個網絡文學圈的軒然大波,消息一出,神機、烏賊、番茄、土豆、唐家三少等等著名作家集體發聲聲討閱文,對於閱文的口誅筆伐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知道閱文過去採用的是「訂閱+全勤+勤奮寫作+道具分成+月票獎勵」的收入模式,分成規則透明,寫手靠自身努力拿全勤,爭取更多的VIP訂閱。然而,現在的新規則幾乎把作者當成了被吸血的對象,閱文根據合同可以對作者予取予求,這樣的條款防誰能接受的了呢?
只是,我們不妨稍微靜下心來看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條款,閱文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背後到底是怎麼回事?
二、閱文為什麼甘為全民公敵?
在全民聲討閱文的大潮之中,閱文終於坐不住了,閱文一方面稱這個合同是舊合約不是新合同,另一方面則宣布閱文將在5月6日啟動今年的系列作家懇談會。屆時將就商業模式、作家生態以及作家合約等問題展開討論。說實在閱文集團這一系列避實就虛的說法很難能讓怒火中燒的810萬網文作者們滿意,而在5月5日,部分網文作者則發起「55斷更節」以抵制霸權合同,維護自身的權益。這一活動也引起越來越多網文作者甚至其他領域人士的響應,僅微博話題閱讀量便超過千萬。儘管「55斷更節」表面上只是停更一天,但卻進一步證明了網文作者對維權的迫切性,且假若該事件始終無法被妥善解決,不僅會令網文作者失去創作積極性,平臺方也將失去作者的信任並損害到自身競爭力,同時或許還會波及到整個行業,給正處於迅速上升狀態的網文市場澆上一盆冷水。
那麼,閱文為什麼如此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呢?如此改變制度到底為了什麼?
首先,閱文的日子真不好過了。之前我們就曾經撰文認為,閱文集團的一系列舉動應該是受到了騰訊團隊空降的影響,當然這個影響只是一方面。深層次的還是閱文集團本身商業模式的瓶頸,閱文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閱文集團2019年實現總收入83.5億元,同比增長65.7%;毛利潤為36.9億元,同比增長44.3%;淨利潤為11.1億元,同比增長21.9%。雖然營收和利潤均在保持增長,但相比起上一年,閱文的利潤增速下滑了三分之一,毛利率也在下滑。最嚴重的是,閱文在線業務(付費閱讀+網絡廣告+遊戲)收入同比減少了3.1%。其中,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在線業務收入同比減少了12.2%,此外,用戶付費比率從5.1%下滑到4.5%。我們明顯可以看到,閱文集團無奈地在其財報中表明,如此大的業務下滑源於「騰訊產品改變用戶分配策略,較少推廣在線付費閱讀內容所致,將流量傾斜至了免費閱讀」,其實這就是閱文集團最大的問題癥結所在。眾所周知,閱文集團的商業模式起源於起點中文網,2003年本人稱為「網絡文學教父」的吳文輝創立了付費閱讀的VIP模式,這個模式以作者為核心,在短時間內聚集了一大批網際網路作者,誕生出大量被稱為網絡文學之神的大牛級作者,在4月27日騰訊團隊空降閱文集團之前,吳文輝設計的「付費閱讀+版權運營」的商業模式牢牢佔據閱文集團為代表的各大網絡文學站點,但是2018年下半年,各大免費閱讀APP開始風起雲湧,以趣頭條系的米讀、掌閱的七貓等等免費加廣告的模式成為了對於盛行了15年的網絡文學模式的一次徹底顛覆,乃至於另一大網絡文學陣地縱橫中文網的總編邪月直接坦言「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大部分付費模式的閱讀平臺其實就已經失去了新用戶的來源,免費的衝擊已經無可避免」,在這樣的情況下閱文集團的變革幾乎是別無選擇。
其次,我們仔細研究閱文的商業模式就會發現,閱文集團實際上是一個以明確的雙邊市場平臺類商業模式,在這個商業模式,閱文一手託著大量的創作者,正是他們的優質內容構建起屬於閱文的市場吸引力,另一隻手則託著大量的用戶讀者,正是這些讀者給閱文集團提供賴以為生的資金來源,但是到底什麼才是閱文的核心正在成為閱文最頭疼的問題,如果按照之前的模式以創作者為核心,那麼收費模式就是必然的選擇,通過收費來吸納足夠的資金來支持作者創作,但是問題就是那麼多免費閱讀APP可謂是前後夾擊,閱文的生存空間正在越來越小。與此同時,網絡文學具有前所未有的特殊性特徵,這就是盜版的成本幾乎為零,我們看到當網絡小說作家好不容易更新出來一個章節自己的小說之後,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各大盜版站點就會像雨後春筍一樣湧出來,原先還要靠人來手打,現在通過OCR技術根本不需要人工,這種複製速度之快可謂是前所未有。原先的收費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可以說無論是有資本支持的米讀等免費APP,還是海量的盜版站點已經讓閱文的這個雙邊市場商業模式變得難以為繼,一方面,大量的網文作者嗷嗷待哺,另一方面,大量的免費或「盜版」又讓閱文失血嚴重,最後被倒逼走上免費的路可以說閱文也很無奈。
第三,閱文能怎麼辦?對於當前的閱文集團來說,我們看到2019年,閱文集團的財報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這就是其版權運營首次超過在線業務,成為閱文營收的最主要來源。2019年,在線閱讀業務貢獻的營收從76%落至44.5%,而版權運營的收入佔比從增長為53%,同比增長341%。特別是《慶餘年》《全職高手》等等IP的改變讓閱文嘗到了甜頭,但是畢竟文章是網文作者的,那麼如果閱文想要在IP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那麼必須要改變之前網文創作者寫一章拿一章錢的傳統模式,因為這樣閱文難以掌控創作者,更難以拿下整個IP,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原先的弱約束性的合約直接強化,變成強約束性的合約,把作者牢牢拴在閱文的戰車上,讓作者別無選擇,其實當前的這個條款就是這樣的結果,這就是閱文的根本目的所在。
所以,閱文更改條款甚至不惜與所有的作家為敵目的也很簡單,逼迫作家成為閱文戰車的一部分,讓閱文可以在免費的市場上遊刃有餘,在IP的戰場上肆意妄為,但是作家可不是任閱文拿捏的橡皮泥,閱文逼急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大批的網文作家選擇斷更或徹底草草結束小說,轉投其他平臺,閱文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可謂是得不償失。只是未來如何,閱文必須要想好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