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6日,閱文超級IP風雲盛典在上海舉行。(IC photo/圖)
2020年4月27日,閱文管理團隊調整第二日,網上關於閱文新合同的爭議開始發酵。
一些網文作家對新合同中的多項條款表示不滿,甚至自發組織「斷更節」——在5月5日當天,以停止更新作品的方式來抵制新合同。
閱文對外回應時表示,並非謠傳新團隊上任後推出的新合同,而是2019年9月推出的合同。網文作者易水寒向南方周末記者出示2019年版合同,遭作者抵制的諸多條款都出現在其中。
在易水寒提供的2019年8月與2019年9月兩版合同中,南方周末記者發現,全版權授權、授權期限、利益分成等多數作者抵制的核心條款,在2019年8月版合同中已經出現。
網文作者戚風2020年初開始創作,並發布於閱文旗下創世中文網。5月4日,他收到籤約許可。據戚風介紹,閱文籤約方式一般有三種:一是作者向編輯投稿自薦籤約;二是作品達到一定字數後作者申請籤約;三是後臺直接向字數未達要求的作者發籤約許可。戚風屬於第三種,5月6日他又收到了電子版合同。
戚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創世中文網發來的合同與新合同內容一樣,他不能接受的條款與其他作者無異。此外,戚風對合同中約定不能對閱文發表不當言論存有異議。
5月6日,閱文集團與部分作者舉行懇談會後,對外明確著作人身權歸作者獨有,是作者不可轉讓、不可剝奪的權利,對於包括改編版權等各種衍生權利在內的著作財產權,將會在雙方自願的前提下,為作者的授權匹配對應的權益。而關於付費閱讀與免費閱讀,未來採取哪種模式都由作者自主選擇,同時閱文表示會在1個月內公布新合同。
「流量大的網站,合同往往比較苛刻」
據網絡作家藍雲舒觀察,在作者越來越多、平臺越來越強大的環境下,合同越來越苛刻。她回憶2011年與起點籤合同時,紙質圖書出版發行權還保留在作者手裡,而目前基本都要求全版權授權。
網絡文學全版權運營始於盛大文學的探索。所謂全版權運營,即一部作品可通過無線收費閱讀、出版實體書,以及改編為影視、動漫、遊戲作品等實現版權收益。2015年,騰訊收購盛大文學,將其與騰訊文學合併成立閱文集團,目前閱文旗下包括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小說閱讀網、創世中文網等均在籤約時要求作者作品全版權授權。
藍雲舒的網文創作始於起點女生網(註:目前屬閱文集團網站),2011年開始更新《大唐明月》《千蠱江山》兩部作品,《大唐明月》累計獲得15萬張推薦票,由該作品改編的電視劇於2020年5月宣布由古力娜扎和許魏洲主演。
2018年,藍雲舒回歸創作時卻選擇了晉江。她比較過起點、晉江、愛奇藝、火星小說等多家平臺的合同,發現目前絕大部分平臺均要求全版權永久授權。她與晉江籤的是五年合同,即平臺要求獲得作者五年之內所有作品的獨家代理權,合同期結束之後,版權將回到作者手裡。「版權對我來說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為版權收入比訂閱收入對我來說更重要。」藍雲舒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目前每月的訂閱收入不到兩千元。
「流量大的網站,合同往往比較苛刻,自閱文當時一步步收緊合同以後,很多站點都跟進了合同,例如縱橫。而小的網站雖然寬鬆,但流量不佳,作者的總收益也還是難以維繫。」晉江文學城籤約作者黃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起點和晉江是網文界的兩大巨頭,也是大部分作者的籤約首選,但二者的籤約模式有所區別。網文寫作愛好者鄧溪瑤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通常來說,起點籤作品約,晉江籤作者約。鄧溪瑤在晉江寫文時,曾私信編輯自薦成為籤約作者,通過編輯推薦上榜,作品隨之可以獲得更多瀏覽量。
「改合同拿走更多版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鄧溪瑤與晉江籤的是代理協議,但也有要求——五年內作品必須獨家發表於晉江;晉江代理作者作品的IP授權,與作者分成,如若作者自行找到IP授權,也須給晉江分成。「合同上寫三七分成,如果是作者自己賣的,作者得三成;如果經由晉江版權部賣出就五五分。」黃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黃鶯分析這讓平臺版權部基本壟斷了版權渠道,從而擁有極大議價權。「版權部為了哄抬全平臺的版權價格,故意壓一些低價的作品,不讓他們售賣出去。」
微博暱稱「死耐翼薩裡奧」的網文作者通過視頻講解了自己九年創作協議的變化,他重點關注了授權期限的變化。2011年4月,他與縱橫中文網籤訂了自己的第一份合同,當時授權期限約定為七年。之後,其與創世中文網籤訂第二本書的合同,期限已經延長為二十年。如今,大多數平臺的籤約期限截至財產權保護期滿,即作者身後五十年。
2018年,作家神聖午睡曾分別在起點和晉江連載自己的作品《貪心記》,並計劃籤約。晉江五年內作者所有作品歸平臺的條款讓她遲疑了,而起點第二部作品無條件優先籤給平臺的條款也讓她畏懼了,她曾試圖就相關條款與編輯進行溝通,但無果。優先條款在閱文新版合同中也存在——閱文享有籤約作者下一本書的優先籤約權,若作者在其他平臺發布新作品,需提前通知閱文,確定閱文沒有籤約意向才能在其他平臺發布。
神聖午睡曾在美國學習編劇課程,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好萊塢,編劇與劇本經紀人籤署的合同會明確約定一年內面見製片人數量等細節,且劇本經紀人提成一般在15%到30%之間。但國內平臺合同中,對於平臺方的義務沒有明確清晰的約定,但對於利益分成平臺方卻佔50%甚至更多。
易水寒與起點籤約時,對其中的條款也存有疑惑。她諮詢籤約編輯,對方沒有回答。她向其他作者了解,多數人告訴她:這麼多年都是這樣的。易水寒仍不乏擔憂:「作者沒有太大的野心,我們想要在一個安全的平臺上面,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事情,搞自己的創作。」
「IP是最值錢的,這也是為什麼我不願意輕易把我的IP交到別人手裡的原因。」神聖午睡沒有選擇起點和晉江,創作第二部作品時選擇了能夠保留影視版權的另一家平臺。
「沒有平臺,只能自娛自樂」
閱文旗下網文作家風月並未參加「斷更節」。他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目前需要定期注射生物製劑,據其表示每月在注射上支出約三四千元。如果不斷更,閱文平臺下的作者可以獲得每月600元的全勤獎金。藍雲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對很多作者來說是很大的收入,因為絕大多數作者在該平臺的月收入低於2000元。
閱文籤約作者收入構成是「訂閱、全勤、勤奮寫作、道具分成、月票獎勵」的收入模式。其中,全勤要求連續一個月每日更新4000字;勤奮寫作要求每月更新VIP章節滿10萬字,連續6個自然月統計一次,按訂閱稿酬的20%發放勤奮寫作獎。
晉江稿費收入由訂閱、全勤、打賞組成。黃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其中訂閱收入佔九成,另外可能有版權收益。「收益後臺有明細可以看,不過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全部了。只能說比起其他網站,已經透明很多了。」
2019年8月,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中國網絡文學創作者於2018年已達1755萬,其中簽約作者61萬,籤約作者中61.9%為兼職。
年輕化是網文作者的趨勢,50.6%作者為90後。二三線城市及以下的作者佔一半以上。
月收入高於5000元的作者佔比僅為15.4%。而在金字塔頂端,唐家三少以1.3億元人民幣的版稅收入位列2018年中國網絡作家收入榜首。
黃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很多作者出於生計考慮沒有參加「斷更節」。她自2015年開始在網絡平臺上兼職創作,兩年後成為全職網絡作者,內容涉及愛情、網遊、科幻、玄幻。
作為腰部作者,黃鶯透露自己稿酬千字五百元,換算成時薪為1000元到2000元,而天花板作者的收入可達千字一萬。她之前從事IT行業,工作強度極大。現在,她每年寫九個月玩三個月,每天工作兩小時,好的時候每月收入可達四五萬元,不好的時候也有八千元。
黃鶯坦言自己創作的成就感來自讀者的積極反饋和激勵。「訂閱好就說明有很多人喜歡和認同,也是一種自我價值實現。愛好、名譽、錢,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事。」
多位網文作者均表示,訂閱是中小作者的主要收入,很多作者在靠訂閱費過日子。
29歲的齊飛是河北邢臺市寧晉縣的一名工人,月收入7000元左右,2018年開始在起點中文網連載作品。
第一部作品籤約上架後,由於沒有推薦渠道,讀者很少。齊飛就去比較火的作品下留言推薦自己的作品,但一個月也只有幾百元收入。第二部作品的成績有所起色,曾獲得124萬點擊,7707推薦票。齊飛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章節平均訂閱量達600,一個月收入也不足三千元。
「收入主要靠訂閱,起點有很多高V用戶,訂閱有折扣,高V六折,就是千字三分,VIP八折,千字四分,如果2000字一章,大約三萬訂閱,作者能收到一千塊錢。」齊飛計算道。如果拿到全勤獎,每月能多掙600元。
齊飛每天下班後開始碼字創作,碼到夜裡12點多,基本沒時間玩遊戲、看電視。他爭取每日更新,因為斷更會流失很多訂閱用戶。在齊飛看來,令他滿足的是寫網文本身。「這讓很多人看你的作品,對外還能說自己是作者,雖然不被看好,但自己覺得不賴。沒有平臺,只能自娛自樂。」
「頭部作者才擁有議價能力」
在新版合同中,新增一條——平臺可以以點擊瀏覽廣告等方式代替付費購買作品章節向讀者提供訂閱服務,這意味著讀者可以不付費訂閱,通過瀏覽廣告等形式後閱讀本需付費的章節。這引發廣大作者關於閱文是否會推行免費閱讀的猜測。
2003年,起點中文網開創了國內網文付費閱讀模式。2015年,閱文集團開始推行「付費閱讀+版權運營」的商業模式。閱文集團於香港上市時,平均月度付費用戶達1110萬,在線閱讀收入佔全年40億元收入的83.6%。
2018年,七貓、米讀、連尚文學、番茄小說等閱讀軟體出現,多推行「免費+廣告」的商業模式。目前七貓小說和番茄小說在App Store圖書類下載榜排名前兩位,騰訊旗下微信讀書排名第四位。
作為業餘網文作家,鄧溪瑤不靠訂閱生存,更重視傳播度。「真免費的話,自己的文章盜文讀者會變少,看正版的人會變多,或許會有更多評論收藏。可能一些頭部作者會離開,像我們這樣為愛發電的作者會變多。」
藍雲舒認為:「網文收費閱讀現在已經基本上到達一個瓶頸,從收費到免費,根本上是為整個公司的運營發展和擴大創造新的盈利點,它實際上是把文學作品流量化。」
「付費閱讀有它的問題,但免費閱讀最多也是一個補充。作者拿不到足夠的收益,沒有保障,也就不會為免費閱讀提供源源不斷的獨家內容。」網際網路行業觀察者裴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據閱文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其月付費用戶已下滑至980萬,在線業務收入37.1億元,同比減少3.1%。而版權運營收入首次超過在線業務收入。
2013年,藍雲舒《大唐明月》的影視改編權被起點以45萬元的價格賣給中間人,藍雲舒稅後獲得16萬元。隨後,影視公司花費1300萬元從中間人手上買走影視改編權。藍雲舒分析,那時候版權交易市場混亂,才會出現賣給中間人的情況,目前行業規範相對完善,平臺賣版權會讓作者知情。據藍雲舒透露,《大唐明月》現在五年電視劇改編權報價在700萬元左右。
2007年,天下霸唱先後以10萬元版權買斷費、150萬元版權買斷費和40%的影視改編收入分成將《鬼吹燈》《鬼吹燈II》作品版權賣給起點中文網。天下霸唱雖是《鬼吹燈》原作者,但沒有起點中文網授權,繼續使用「鬼吹燈」創作則面臨侵權風險。起點獲取《鬼吹燈》版權後,將八部小說電影改編權一分為二。前四本賣給夢想者公司,後改編為陸川執導的電影《九層妖塔》;後四本賣給萬達,拍成電影《尋龍訣》。閱文收購起點後,企鵝影業最終獲得八部作品的版權,後改編成兩部網劇。
一位在多個小平臺投稿的網文作者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網文平臺的細分已經持續了三四年,而綜合性網站比如起點、晉江等開始面臨瓶頸。對作者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風格的網站。從前那種在一個網站待很多年的情況以後估計會少,但由此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作者自己的筆名影響力會降低。換句話說,網文在發展了近二十年後,已經進入了新的變革期。
艾瑞《2018年中國網絡文學作者白皮書》顯示,在選擇平臺時,網文作者最看重的因素依次是平臺的讀者量、作品的曝光及推薦機會、平臺知名度、編輯團隊專業程度以及在授權方面的經驗。而起點中文網、QQ閱讀、紅袖添香、瀟湘書院以及雲起書院等大眾熟知的平臺均為閱文集團旗下。
即便藍雲舒已經有影視改編作品且擁有一定讀者群,暫時也不考慮選擇小網站,她認為目前閱文的壟斷局面難以被衝擊。「像我這麼重視版權的人,也不會去籤小平臺,因為確實流量太少了,在上面發文也就幾十個人看。只有大神級別,已經不依賴平臺了,隨時可以換平臺,因為可以賣版權生存,而且他們是讀者跟著作者走。」
「頭部作者才擁有議價能力。」藍雲舒透露,在業內針對不同作者有不同合同是事實。她期望平臺能給作者們更多尊嚴和空間,因為他們才是網文長遠發展的力量與根基。「所有的頭部作者都是從足夠多的底層作者裡生長出來的。只有頭部作者其實很可怕,這幾年大家的創作力有所下降,在日更幾千字的要求下,最後都會成為機器,難免會重複自己。這麼多年來網文市場越做越大,但實際上質量是在下降的,大多數都成了工業流水線作品。」
藍雲舒對中底部作者的未來並不樂觀,「根本問題還是力量對比,資本與作者的力量對比,這個力量對比不改變的話,長遠看來很難改變。」
北大網絡文學研究論壇女頻主編肖映萱認為,「作為文化產業的網文生產、作為文化消費品的網文作品,必然會走向大工業流水線的商業生產,但與此同時,大工業生產和手工藝人的精雕細琢,是會並存的。」
黃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有作者已經在自己建站,參與者數千,眾籌資金一百多萬。「我們對眾籌建站大概也是悲觀態度,認為大概率做不起來。但儘管如此,能出一分力是一分力,此後如竟沒有燭火,這就是唯一的光了。」
(應受訪者要求,易水寒、黃鶯、戚風、齊飛均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曹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