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一法院裁定書補正判決使原告先勝後敗,業內人士:沒有法律依據

2020-12-26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

近日,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發出的一份補正裁定書引發網友關注:「王潔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返還陳麗投資款40000元。本案案件受理費800元,減半收取400元,由王潔負擔。」,應為「駁回原告陳麗的訴訟請求。本案案件受理費800元,減半收取400元,由原告陳麗負擔。」

(圖說:黃島區人民法院發布的補正裁定書 來源:@談典看法)

這份裁定書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法院通過裁定補正的方式變更了實體判決,該案中的原告陳麗由勝訴轉為了敗訴。

法律從業者、知名法律博主郭小明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表示,這份裁定書的適用範圍是《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中規定的第七項——「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對「筆誤」的說明是,「法律文書誤寫、誤算,訴訟費用漏寫、誤算和其他筆誤。」

郭小明指出,根據《民事訴訟法》立法本意,裁定針對的是程序性事項,但這份裁定所補正的顯然不是程序內容,而是對判決實體內容的變更,這種裁定是不合法的。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餘超律師對此表示認可。他向記者表示,司法實踐中,補正裁定僅限於裁判文書中文字技術上的失誤,不涉及對實體和程序問題的處理,不能改變判決書中對案件基本事實、情節的確認,也不得改變判決結果。

(圖說:青島市黃島區人民法院 來源:百度地圖)

「黃島法院對案件的實體判決使用補正裁定的方式進行更正沒有法律依據。」餘超律師告訴記者,「隨意用補正裁定變更判決結果,不僅破壞了已經宣判過的判決書所應當具有的嚴肅性,也會讓公眾產生不必要的聯想,進而對司法公正產生懷疑,最終損害的是司法權威。」

北京一法律師事務所周兆成律師則認為,本案屬於判決書主文判項出現問題,是否可對判項進行補正,需要結合判決主文進行判斷,如果判決主文已經進行闡述的,可以裁定予以補正。反之則屬於程序違法,法院應依法予以糾正。

那麼,判決書主文寫錯了應該如何處理?餘超律師向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介紹,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行為規範》第五十四條規定:對一般文字差錯或者病句,應當及時向當事人說明情況並收回裁判文書,以校對章補正或者重新製作裁判文書;對重要文字差錯或者病句,能立即收回的,當場及時收回並重新製作;無法立即收回的,應當製作裁定予以補正。

郭小明補充道,判決主文寫錯本質上是一種錯誤的判決。《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規定,一審宣判後,原審人民法院發現判決有錯誤,當事人在上訴期內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可以提出原判決有錯誤的意見,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由第二審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理;當事人不上訴的,按照審判監督程序處理。

郭小明同時指出,在民事訴訟中,判決書的上訴期是15天,裁定書是10天,黃島法院發布的補正裁定變更了判決主文,這等於變相剝奪了當事人的上訴權,也是不合法的。

黃島法院發布的補正裁定書是否合規,發布後案件當事人如何反應?今天下午,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致電黃島區人民法院,該院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表示不清楚相關情況,將安排人員進行答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黃島法院答覆。

相關焦點

  • 補正裁定推翻判決書?奇葩判決錯誤,法院通報來了!
    黃島法院關於作出錯誤補正裁定該案判決理由、裁判依據均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判決主文卻為支持原告訴訟請求,屬於判決結果錯誤,不屬於筆誤範圍,辦案人作出改變判決結果的補正裁定顯屬不當。現原告方表示將提起上訴。辦案人未能準確適用補正裁定,導致出現嚴重錯誤。辦案人已經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院也將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辦案責任。
  • 用裁定補正遺漏的判決書主文,不違反民訴法規定
    石友林、翁貞榮申請再審稱,(一)二審法院以裁定形式補正遺漏的判決主文,程序違法。二審法院以民事裁定對遺漏的「撤銷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成民初字第2987號民事判決書」判決主文進行補正,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關於裁定適用範圍的規定。
  • 執行依據不明確的缺陷彌補與權利救濟
    進入執行程序後,某公司還是不能交付圖紙,也無法對摺價賠償事宜達成協議,執行陷入困境。(3)   3.裁判內容的執行具有可選擇性。法院判決附條件履行義務,當條件成就後,當事人卻可選擇執行。如某法院審理的原告紅星公司訴被告新塘建築公司租賃合同糾紛案,法院判決中有一項為:被告租用原告的鋼管由被告在判決生效後10日內給付原告,如被告不能按期給付,則作價10萬元償還給原告。
  •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 男子被判實刑
    7年前,黃某與一當事人因民間借貸糾紛鬧至法庭,東寶區人民法院判決黃某償還對方連本帶息24萬餘元。判決生效後,黃某沒有執行。當事人提出申請後,法院強制執行。其間,黃某以人在外地、經濟困難等理由迴避強制執行。2015年9月20日,法院依法作出執行裁定書,查封了黃某、馬某夫妻位於城區的一套房屋。馬某當晚收到執行裁定書後就告知了黃某。
  • 民事判決書錯誤,法官該如何做補正裁定?
    雖然我國法律和實踐中早已創設並承認了判決補正裁定製度,但是即使是最新出臺的《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民訴解釋)對此也僅設置了基本規則,實際上是在調整《民事訴訟法》條文序號後,重新發布了1992年《民訴意見》第一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這種選擇在保持規則和實務的連貫性的同時,也將原規則的模糊之處「照單全收」。
  • 最高法:人民法院可根據對案件事實的認定情況以裁定方式對判決主文...
    人民法院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七項以裁定形式補正判項中的筆誤,該情形符合法律規定。當事人提出「法院對判決主文的實體內容作出補正,程序違法」的意見,無法律依據。據此,該商品房的竣工驗收依照《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規定有建設單位組織驗收合格後,就可交付使用,而不是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主導進行行政許可驗收。故其法律上不能交付的理由不成立。(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正確。(1)原審法院在實體處理上適用法律正確。
  • 同一個案件現兩種相反判決結果 法院承認裁定有誤
    同一起案件,同一個案號,同一批審理人員,作為原告的趙洪利收到了準予撤訴的民事裁定書,被告李國法卻收到了勝訴判決書。2012年,遼寧興城養殖場主趙洪利因轉包合同糾紛,將李國法等3人訴至遼寧省綏中縣人民法院。案件開庭審理後,因遲遲等不到判決,趙洪利於一年後提出撤訴,綏中縣人民法院向其出具民事裁定書,準予撤訴。
  • 2020立案法律文書格式大全!
    或裁定、調解、仲裁裁決)被申請人拒不遵照判決(或裁定、調解、仲裁裁決)履行。 3.你(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沒有補正的,退回訴狀及相關材料並記錄在冊;堅持起訴、自訴的,裁定或者決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 4.你(單位)當場拒絕補正或經補正仍不符合要求的或者的,裁定或者決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 5.本告知單一式二份,一份法院存檔,一份交申請人。
  •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老賴被判刑
    12月23日,記者從白銀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日前,白銀市平川區人民法院對受理的首例涉嫌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公訴案件進行公開宣判,法庭以被告人張某某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
  • 【587】裁定駁回與判決駁回的審查對象
    若原告起訴不符合該起訴要件,法院應以原告之訴不合法為由通過裁定形式駁回起訴。但若案件實質上涉及到原告的權利保護要件是否成立時,應由法院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後加以判斷。如果其提起的訴訟請求缺乏權利保護要件,即訴訟請求不能成立的,則法院應以原告之訴不能得到支持為由通過判決形式駁回。
  • 郭敬明與李楓誹謗二審刑事裁定書 法院二審判決書原文
    近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公開了《郭敬明與李楓誹謗二審刑事裁定書》,顯示針對郭敬明訴李楓誹謗罪一案,二審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駁回郭敬明的上訴,維持原裁定。》》郭敬明訴李楓誹謗被駁回 李楓和郭敬明是什麼關係敬明與李楓誹謗二審刑事裁定書  二審裁定書顯示,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審理郭敬明控告李楓犯誹謗罪一案,經審查認為,郭敬明指控李楓犯誹謗罪,缺乏罪證,故於今年5月14日作出刑事裁定:駁回郭敬明對李楓的起訴。郭敬明不服,提出上訴。
  • 不服一審管轄權異議裁定書的《民事上訴狀》可以這樣寫
    我國法律規定,在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當事人如果認為,審理的法院對案件沒有管轄權,當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如果提出的異議被法院駁回,當事人可以依法提出上訴。那麼,不服管轄權異議裁定的民事上訴狀如何寫呢?下面是張哥為在北京打工的工友起草的一份不服一審法院管轄權異議裁定的《民事上訴狀》,請朋友們在需要時參考。
  • 被執行人認為民事裁判錯誤不能成為拒執罪的抗辯理由 ——浙江台州中院裁定郭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
    2010年8月9日,浙江省三門縣人民法院對原告台州某工藝有限公司與被告劉某、郭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作出一審判決:由兩被告償付原告貨款1525400元、利息損失及實現債權費用5萬元,該案經浙江省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後予以維持。判決生效後,被告劉某、郭某夫婦未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原告因此向三門法院申請執行。執行過程中,該院多次要求兩被告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二人拒不履行。
  • 【典型案例】行政訴訟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法定條件並非原告...
    2019年4月1日,財政部向上海市財政局作出行政複議答覆通知書,要求其提交書面答覆及相關證據、依據和其他有關材料。2019年4月12日,上海市財政局作出行政複議答覆書,並提交相關證據材料。此外,上海市財政局受理劉志軍、金慧豔的舉報後,已經展開調查程序,並非不履行法定職責。而涉案鑑定報告系由評估機構接受法院委託作出,相關的爭議亦可在執行程序中予以解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 高級法院發布:2020年起,法院不受理的10大類69種民事案件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九條:「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等信息具體明確,足以使被告與他人相區別的,可以認定為有明確的被告。起訴狀列寫被告信息不足以認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補正。原告補正後仍不能確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 【裁判實例】判決吸收裁定原則及其表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的規定,譚某分、陳某林的起訴已構成重複訴訟,一審法院未將該部分爭議納入本案處理範圍正確。譚某分、陳某林對該問題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3.
  • 法院解封保全財產錯誤,依法應當支付賠償金
    案例引導一審法院依據原告申請,對被告財產實施了保全措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凍結或者查封了被告的財產,目的是便於生效判決的有效執行。如果被告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依法駁回了一審原告的訴訟請求。在一審原告向上級法院申請再審期間,一審法院依一審被告的申請,並依據二審法院判決,在沒有通知一審原告的情況下,對一審原告申請的保全財產進行了解封,一審被告將解封的財產進行了轉移。再審期間,再審法院下發裁定,要求再審期間中止一審和二審判決的執行,再審法院決定提審該案。最後再審法院撤銷二審判決,維持一審判決。
  • 罕見的裁判:喪失上訴權和沒有上訴權,二審裁定駁回上訴
    該第三人,在一審法院作出駁回其以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身份提起訴訟的裁定後的上訴期內,並未提起上訴,該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該第三人,在一審法院作出的其不承擔法律責任的判決後的上訴期內,對該實體判決提起了上訴。但是,由於該實體判決並未明確其承擔法律責任,因而其上訴的實質並不是針對該實體判決,又是針對一審法院作出的駁回其以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身份提起訴訟的程序裁定。
  • 這件「怪事」上了《焦點訪談》:同一案件,原告、被告的裁判文書竟...
    審判長:李林成 審判員:劉延順、高雲山時間:2013年5月29日原告趙洪利出具的民事裁定書上是這樣寫的:原告於2013年7月16日向本院提出撤訴申請,本院認為,原告的申請符合法律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45條的規定,裁定如下:準予原告趙洪利撤回起訴。
  • 最高法判例:判決撤銷被訴行政行為的法律後果
    但是,根據《土地登記辦法》規定,發放土地使用權證系因當事人的申請引起,並非人民法院判決政府履行,一審判決未明確阜蒙縣政府具體履責,不違反法律規定。叢淑萍認為,18號行政判決認定阜蒙縣政府撤銷登記決定違反法定程序,6071429號土地使用證自然恢復,該項主張沒有法律依據。叢淑萍主張行政賠償,但沒能提供證據證明被訴行政行為造成其何種經濟損失,請求賠償無事實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