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採宜:中國住宅地產的繁榮還能持續多久?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來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

本文作者林採宜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胡奕葦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研究員。報告所載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僅為提供參考,不構成對買入或賣出任何證券的建議。

從中長期起來看,支撐房地產市場繁榮的基礎是人口增長(包括自然增長和移民加入)居民收入增長,從短期來看,是鼓勵居民購房的信貸政策(住房公積金貸款及其他低利率房貸)和稅收政策(如購房退稅等)的投資動力。

就中國而言,人口老齡化伴隨著收入增速下降將抑制居民的置業需求,與此同時,「房住不炒」的政策和房地產稅的預期將抑制房地產投資需求,中長期看,中國房地產的盛夏已經時日無多。

一、人口和收入是支撐房地產市場長期繁榮的基礎

一般而言,房價上漲的驅動因素通常分為兩類:①由人口增加和收入增長驅動的居住需求;②由貨幣政策和稅收政策推動的投資動力。

1. 美國60年房地產繁榮的原因

二戰結束後,美國房地產業經歷了近60年的平穩發展[注1], 人口增長是支撐房價長期上行的基礎。二戰後的嬰兒潮一代在70-80年代成家立業,這一時期美國青壯年人口規模和增長率均為二十世紀的高峰,25至44歲人口增長率從年均0.3%[1970年前的增長率]提升至其後20年的年均2.7%,人口的自然增長形成對住房的巨大需求。二十年後,到了2000年,他們的下一代長大成人,中青年人口規模再次出現一次小幅上升,兩次婚育人口增長高峰均伴隨著3至9年後住房價格的顯著上行。

此外,居民收入的變化也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最近三十年(1990-2020)的數據顯示:美國的房價指數和居民收入水平的變化呈現明顯的同步性。

除了人口和收入以外,貨幣政策和金融環境也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

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每個住房銷量高峰背後均是聯邦基金利率的明顯下調。進入90年代後,雖然25-44歲的青壯年人口增速放緩[ 進入21世紀後年均增長低至-0.06%],但貨幣寬鬆和一系列住房貸款優惠政策催生的投資需求依然在支撐美國的房價持續走強。尤其是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後,美聯儲先後12次降息,把聯邦基金利率從6.5%下調至1.75%,極大地刺激了住房銷售,導致房價指數創下六十年新高。寬鬆的貨幣政策激發的投資性需求也是促進地產繁榮甚至催生地產泡沫的重要因素。

除了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外,寬鬆的信貸政策和高度金融化也是催生地產需求的重要因素。例如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住房按揭政策。聯邦住房金融局設置較低的房貸首付比例,並通過眾多保險機構的首付減免政策進一步降低實際首付比例,例如,兩房規定的美國合規房貸首付比例名義上為20%,實際購買FHA保險可降低至3.5%,VA等機構提供的房貸保險更能使符合條件的購買者零首付獲得住房貸款。

2000年後的美國75個城市的住房貸款實際平均首付比例中位數不超過10%[最高的城市不過25%]。

信用一再下沉導致房屋貸款發放機構的風險敞口不斷擴大,此時房貸金融化高度發達的市場在幫助放貸機構回籠流動性、轉移風險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70年代房地美和吉利美成立,其後20年內MBS和CMO的發行規模翻10倍有餘,2001至2007年房地產泡沫時期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債券總發行量最高擴大近一倍,其中非機構發行量年均增長68%。房貸金融化形成的風險轉移機制進一步刺激信貸機構肆無忌憚地貸款發放的門檻,擴大房貸的規模。

2.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1950至1975年,日本實現了城市化率從30%到76%的飛躍,家庭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與此同時,青壯年人口佔比上升,社會置業需求大幅增加,三個因素共同帶動房價指數於1973年達到周期頂峰。隨後人口結構出現拐點,25-44歲的青壯年人口比例自1976年(最高峰32.9%)開始逐年回落,而同期老齡人口年均增速卻1.9%提高到3.4%,家庭可支配收入1998年到達近50萬日元的峰值,之後保持年均0.05%的極低增速,購房需求相應受到壓制。整體而言,人口與收入的增長助推了日本70年代的房地產繁榮,而老齡化和收入增速下降是90年代房價泡沫破滅及後來房地產發展持續低迷的主要原因。

與美國不同,日本的主流住房貸款首付比例維持在10%-30%的水平,抵押支持證券在二級市場的流通有嚴格限制,且當時日本的金融市場制度不支持住房抵押貸款原始債權人轉移信貸風險,這使得日本無法像美國一樣通過鼓勵低信用人群購房的方式維持房地產景氣。在居民置業需求回落的情況下,80年代後期,為抑制《廣場協議》籤訂後日元過快升值,日本央行多次下調再貼現率,長期貸款利率亦隨之下降至1987年4.9%的最低位,疊加實體經濟利潤率不斷下滑,導致大量企業資金湧入地產投機領域,推動90年代的地價飛漲。投機需求在推動房價上行的同時加劇泡沫化,1989年起日本收緊貨幣政策,上調基準利率,房價泡沫終於破滅。

二、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能繁榮多久?

實證數據顯示,推動房價長期上漲的根本因素是人口增長、城鎮化進程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當上述變量發生變化時,通過寬鬆貨幣或寬鬆信用政策也能釋放一定規模的購房需求,刺激地產繁榮。

2005年至今,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也是來自於以下因素的推動:①城鎮化率提高。2007和2010年,城鎮化率從40%快速提升至60%,勞動力向一、二線城市流動,城市25至44歲的青壯年人口增加,大幅提高住房需求;②居民收入增長。2015年前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維持在12%左右,之所下滑至8%左右。③ M2增速提高,寬鬆的大環境導致房地產升溫(房價指數往往滯後於貨幣超發1至3個季度出現高速上漲);

近二十年來,房地產業雖有周期波動,但總體上處於景氣狀態。根據地產行業發展的經驗數據,在經濟增速下行的大趨勢下,中國房地產業盛夏已經時日有限。

1. 人口老齡化伴隨著收入增速下降將抑制居民的置業需求

2015年以來,我國的青壯年人口連續五年出現負增長,而老齡人口數量卻不斷攀升[過去八年中增速保持在4.4%的高位]。與此同時,我國的平均城鎮化率超過60%,尤其過去15年中房價漲幅領跑的幾乎所有一、二線城市都已超過70%,其中一半城市的城鎮化率已超過80%,後續進一步提高的空間非常有限[注2]。此外,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從2012年前的年均12%回落至近五年的8%。

2. 「房住不炒」的政策和房地產稅的預期將抑制房地產投資需求

從政策角度看,在「房住不炒」的核心原則下,全國各主要城市限貸政策不太會出現大幅「鬆綁」。自2018年以來,首套房首付比例30%、二套房首付比例普遍不低於40%的主流規則也不會有過多放寬。在住房信貸金融化渠道有限的情況下,這些政策有效抑制了低信用、低收入群體的貸款購房需求。

與此同時,2018年以來,房地產稅立法一直劍在弦上,影響著投資者對未來房屋資產的持有成本的上升預期。

在上述兩項政策的約束下,流動性因素對住宅供求的影響已經十分有限。更何況疫情影響強度淡化之後,2021年全球貨幣政策都傾向於從寬鬆走向常規化,中國也不會例外。

注釋:

[1] 其中1979年和1989年前後出現過兩次較為明顯的短期波動。

[2] 日本城鎮化率從60%提高到70%歷時9年,而從70%到80%歷時30餘年。照此進程,預計未來中國可釋放的住房需求相較過去將被進一步壓縮。

相關焦點

  • 林採宜:未來 最好的投資市場是中國
    11月28日,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林採宜在珠海舉辦的一場「明道取勢盡攬財富」論壇上發表上述觀點,該論壇由民生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針對其上百名重要   「中國嚴防疫情,經濟逐步企穩,正努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與此同時,中國成功地籤約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為我們的雙循環發展經濟格局提供了有效的支撐。」
  • 林採宜:央行降息潮對2020全球經濟的影響
    來源:林採宜林採宜 劉星辰/文(林採宜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華安基金首席經濟學家)2019年,全球共有3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央行降息。2020年的全球經濟走向:1)美國:降息將帶動消費和地產回暖,但製造業下滑將繼續拖累經濟放緩;2)歐元區:各國內部經濟風險有所緩和,但貿易摩擦造成的下行影響仍然存在,美國及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歐元區出口。
  • 2020年中國住宅地產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中西部地區尚...
    具體看我國住宅地產開發投資情況,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我國住宅地產開發投資額持續上漲,2019年投資額達到97071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3.9%。具體來看我國住宅地產房屋新開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情況,整體而言,我國住宅地產房屋新開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均呈持續上升趨勢。
  • 林採宜離職,「奔往戀慕已久的文學」?華安基金回應:依齡退休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林採宜離任華安基金經濟學家之後,新職務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目前其微博認證也已經改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 資料顯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是非官方、非營利性、常年常設的經濟與金融研究平臺,由專職中國經濟分析的國內外一流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所組成。
  • 她能量 | 林採宜:疫情隔離帶來的冷思考-新聞頻道-和訊網
    九卦金融圈、和訊網、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聯合,聚焦財經金融投資領域的精英女性,通過分享「自我成長/自我激勵」,讓更多同行女性解鎖「Hard」人生,持續UP保鮮。  本期她能量 華安基金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林採宜  本期主持人 九卦金融圈創始人 許小青  著名人文學者,經濟學家,復旦大學兼職教授。現任華安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 華安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觀點現爭議:被要求給海南人民道歉
    來源:新三板路演中心近期華安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 在微博表示,疫情期間,為防止海外疫情輸入中國,建議把海南作為中國入境的緩衝區,隔離14天後再轉飛其他城市。當前是海南旅遊淡季,此舉可以提升當地酒店利用率。此番言論在微博引起熱議。
  • 管清友林採宜聊「雙十一」:網紅經濟就是曇花一現丨老友記獨播
    11月12日晚,由騰訊新聞、騰訊財經與如是金融研究院獨家合作的直播節目《老友記》第五期開播,直播中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林採宜共同探討《從「光棍節」變「雙節棍」,網紅經濟狂歡還能火多久
  • 日本地產考察:日本住宅建築的特點
    日本具有尊重自然、單純、質樸的文化精神,對其住宅建築的建築風格一直保持著自己鮮明的特色,對自然的忠誠和融合利用是其住宅建築一貫的追求。日本住宅建築的有兩個特點:一是一室性,空間布局自由,靈活無礙;二是其對自然材料的完美應用和鍾愛,尤其是木材。日本地產考察,行與知商務推薦參訪這些地產標杆企業。
  • 華安基金經濟學家林採宜「依齡退休」:奔往戀慕已久的文學
    &nbsp&nbsp&nbsp&nbsp微博截圖&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林採宜離任華安基金經濟學家之後,新職務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目前其微博認證也已經改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
  • 英房投資風向:Alliance英國聯盟地產專業打造優質住宅
    英國聯盟地產在2020年的成就1、「Insider 2020西北住宅房地產」兩項大獎在英國,Insider是最成功的區域性商務媒體公司,擁有超過20萬的訂閱客戶,每年舉辦上百場的市場活動。該公司對於英國西北地區的商業住宅進行評選,用來表彰他們在住宅領域的貢獻。
  • 首開地產榮登「2020中國綠色地產(國企)TOP10」第3名
    從2015年至今, 首開地產已連續 5 年榮獲第三方綠色評級與評價機構標準排名發布的「中國綠色地產指數TOP30」第五名,今年更是榮獲中國投資協會、新華社《環球》雜誌和標準排名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綠色地產指數TOP30」第四名,同時榮登2020中國綠色地產(國企)TOP10和2020中國綠色地產運行指數TOP10 第三名,首開棠前如苑榮登2020中國綠色樓盤
  • 林採宜:花錢是最好的愛國方式 「把錢花光,為國爭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1年第九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於1月9日-10日在上海舉行。前華安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出席並演講。談及雙循環,林採宜認為,「內循環」是一個新名詞,但不是一個新概念。在其看來,投資、出口和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在過去二十年當中,投資和出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從2011年、2012年開始,消費扮演的角色開始越來越重要了,而消費就是內循環的需求。
  • 眾美集團再次榮登「中國責任地產TOP100」榜單
    12月1日,由中國建設報社主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獨家學術支持的第三屆「中國責任地產TOP100」揭榜儀式及頒獎典禮在深圳舉行,繼2012年上榜後,眾美集團再次位列百強名單。眾美集團榮登第三屆「中國責任地產TOP100」獲獎證書在宏觀調控持續實施,經濟、社會、行業深刻變革的大背景下,中國房企如何主動踐行社會責任,提高企業軟實力、凝聚力和品牌影響力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大唐地產三大高品質國韻住宅 獲業內權威認可
    貴港大唐世家實景圖深諳中國建築精髓的大唐地產,如今已經發展出大唐果系、世家系和印象系三個住宅物業系列。長沙大唐印象實景圖這三大住宅系列都很好展現「因地制宜」、「師古而不仿古」、「古今中外,融會貫通」的建築理念,在外觀設計上,大唐地產的住宅不僅僅是住宅,更是符合當地特色的標誌建築;從空間布局上看,這些住宅又融入現代元素
  • 鬼哥的五萬裡D124騎記:縣城和小鎮還能繁榮多久(黃果樹-安順市)
    沒走多久就下起了濛濛細雨,像霧又像雨,這樣的天氣環境極容易讓人心情低落。路邊有200袋左右的洋蔥,就這樣被傾倒變成了垃圾,太可惜了,啥情況?艾瑪,新修的路今天剛剛開通,太幸福了,否則的話又要走爛泥路了。從黃果樹出來大約只有20公裡就到了鎮寧縣縣城,話說貴州的縣城,真是一個比一個漂亮。
  • 中鐵地產集團住宅工程質量標準化手冊(權威資料),僅分享兩天!
    中鐵地產集團住宅工程質量標準化手冊(權威資料),僅分享兩天!中鐵地產集團為持續推進集團公司的工程質量標準化建設,提高集團公司質量管理水平,集團公司收集歷年來各開發項目的相關資料,並借鑑國內優秀的工藝做法,頒布這套住宅工程質量標準化手冊。
  • 住宅地產O2O,重構以人為本服務新體驗
    房地產的市場需求,從2015年開始放緩,中國整體上進入到存量房時代,存量房開始成為中國房地產市場越來越重要的力量之一。 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是供給、政策和技術等驅動因素的變革,改變了房地產開發、運營、流通到服務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同時伴隨著城鎮化進程放緩,房地產增量開發增速下滑,給產業鏈上各主體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 國泰君安首席林採宜:隨意人生最難得
    林採宜:人生不需要巧妙,隨意就好。隨意就是尊重你內心的需要,過你想過的生活。林採宜:我的職業生涯中自己的選擇很少,印象很深的是去年參加了女性CFO論壇。很多成功女性探討如何成功,如何努力,如何平衡家庭,如何深夜把孩子安頓好,再去看郵件和PPT,如何珍惜每一分鐘。
  • 中海地產:與中國建築國際成立合資公司 開發香港啟德私人住宅地塊
    來源:中國網地產中國網地產訊 12月14日晚間,中海地產公告稱,與中國建築國際、籤訂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中國建築國際同意促使中國建築國際代名人認購,而合資公司同意以每股合資股份1美元的認購價配發並發行20股合資股份。
  • 林採宜、管清友「大咖解讀」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林採宜博士,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博士,民生財富總裁原燕飛,民生財富助理總裁蘇杭,民生財富助理總裁王曉菡,民生財富華南區域總經理馬旭東,民生財富市場企劃部總經理戴婷,民生財富股權投資部總經理楊帆,以及民生財富投資顧問總經理周學松出席了年會主論壇,針對後疫情時代全球經貿格局、中美關係走向、國內宏觀經濟走勢,以及2021年投資策略等熱點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