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時代放寬大陸籍人士享健保?馬辦轟假新聞

2020-12-09 海峽導報

馬英九辦公室今天下午發布新聞指出,深綠「立委」陳柏惟及部分媒體稱馬英九時代放寬規定擴大「居留證明」的認定,因此大幅增加健保支出,此相關說法完全悖離事實,錯誤百出,呼籲主管機關儘速說明,避免誤導民眾、以訛傳訛,尤其以打假新聞為成立宗旨的「臺灣事實查核中心」更不該默不作聲。

馬英九辦公室質疑,陸配是臺灣人的另一半,兩岸婚生子女是臺灣人的下一代,豈可因為他們尚未取得臺灣戶籍,就剝奪其健保納保資格?這類人士總人數約5萬3千多人,對比在臺71萬多的外籍移工也納健保、使用健保資源,難道也要不準他們納保?

馬辦表示,健保自1999年起讓取得居留身份的大陸籍配偶納保;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進一步開放以「團聚」、「依親居留」、「長期居留」等身份來臺的陸配都可納入健保。當時的陳水扁與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基於人道考量及與外籍人士待遇一致原則,開放在臺生活但尚未取得臺灣戶籍的陸配納保,值得肯定。

馬辦指出,馬「政府」時於2011年修正「健保法」,將非臺籍人士的納保等待期,由4個月延長為6個月,把關更為嚴格。至於馬英九開放在臺沒有戶籍的陸配未成年子女,居留滿6個月後可納入健保,只是比照在臺外籍人士辦理,納保年齡限制甚至更嚴。

馬辦表示,根據「健保署」提供的數據,這類人士目前僅有995人,怎會變成「立委」口中的14億人?他們不僅都有繳納健保費,因為年紀較輕,罹病率較低,其所繳保費對健保收入的貢獻,大於他們的醫療支出。

綜合臺媒報導

相關焦點

  • 大陸民眾依親享健保 收支相抵差不多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時期放寬大陸來臺依親、探親6個月,可享用健保,根據臺灣「健保署」最新數據顯示,包括依親在內,去年大陸人士繳交的健保費為7.19億元(新臺幣,下同),健保支出約為7.23億元,收支相抵,金額幾乎差不多。
  • 不讓大陸配偶及其子女依親納健保 綠營政客又要打擊「異己」?
    陳時中 (中)資料圖臺當局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此前以「防疫」為名,對不具臺灣籍的大陸配偶子女冷血防堵,不僅阻止他們回臺和父母團聚,還撂話「當初沒選擇臺籍,就要自己負責」;緊接著,滯留湖北的上千臺胞竟被民進黨當局以名單註記管制方式「實錘」斬斷返鄉路,就連馬英九替滯鄂學童們無法回臺上學仗義執言,也被噴「話說少一點」、「本性難移」。「劇情」還在繼續。
  • 健保只是臺灣人的健保,別人不能享有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4日說,任何制度不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臺灣健保已被世界公認是相當好的制度,如何讓它更完善,可以從公平與安全來考量。陳姓「藍委」:我來護主「『獨派』立委」陳柏惟因馬英九不具「立委」身份而不願自降身份與之辯論。馬英九任內「府」發言人、「立委」陳以信出面護馬。陳以信說,兩人都是天蠍座的現任「立委」,總可以同臺吵架了吧。
  • 關注│深圳健保門診 臺商看病首選
    苗君平/攝影 臺商門診醫護人員態度親切,醫技精湛,受大陸民眾歡迎;深圳健保門診本月在龍華新開一家新診所,採星級酒店裝潢設計,與大陸診所氣氛不同,病患就醫可有溫馨舒適的感覺。 健保門診創設於2007年元月,是深圳第一家臺商門診;院長林信德曾在臺灣嘉義醫院等地擔任醫生,也是臺灣急加護重症醫學會員。
  • 民進黨將魔爪伸向在臺大陸人 國民黨團幹部旁觀
    ,臺灣網絡上也針對未取得身分證的陸配子女是否也該享有健保作討論,暗示是不讓未取得臺灣身份的大陸人士使用健保。2日,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表示,將提案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對於1年在臺灣沒有住滿183天、無法提出收入證明、沒有繳稅紀錄者,新增健保被保險人的第7類,「政府」將不補助保險費用,每月繳納費用將從0.0749萬元新臺幣(174
  • 臺灣資訊丨健保停復保將廢止!僑民欠費鎖卡限制就醫
    、退健保,長年遭質疑專程回國利用健保資源,為釜底抽薪,衛福部決修改健保法,廢止實施已有23年的停、復保,但駐外人員、失蹤及遠洋漁業工作超過6個月者除外;另針對長期旅居國外、積欠健保費人士,健保署擬恢復「鎖卡」、限制就醫,預計5萬人受影響。
  • 兩年被除籍 繳稅、勞健保放寬認定 持2證明入境可辦遷入
    受新冠疫情影響,境外臺胞出境兩年被迫「除籍」,恐影響健保、勞保、租稅優惠等權益。
  • 限制多生活不便 大陸籍主管白領視臺灣為「畏途」
    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爭議的焦點之一是協議是否開放大陸投資移民,臺灣部門多次澄清沒有開放大陸投資移民,臺灣社會卻仍一味深陷「陸人壓境」恐懼。實際上,自2009年開放大陸資本投資臺灣以來,僅有264人次的陸資主管到臺灣,而8成以上大陸籍主管都是單身往返,「定居臺灣」似乎未獲大陸白領青睞。
  • 綠營政客竟稱:臺灣2300萬人交的健保,不能讓14億人用
    根據臺灣健保部門公布2019年統計資料,大陸人士使用臺灣健保人數約為5.4萬多人,較少於2015年6.3萬人,其中與大陸配偶有關者佔了98%。&nbsp&nbsp&nbsp&nbsp由此可知,在臺灣的大陸人士,不管是陸配,還是依親探親者,實際使用健保者不過是幾萬人,並未造成嚴重負擔。
  • 陳時中欲漲臺灣「健保費」,民眾想起馬英九
    對於「健保費率」調漲議題,陳時中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應從大的結構面來討論,不要喪失原本的社會保險精神,臺灣「健保」多年來做得很成功,當然有優點也有缺點,還有一些不得不的情況,希望集思廣益、去蕪存菁,把好的留下來、壞的改善,至於何時調漲,目前還沒有確定時程。
  • 民進黨趁疫情推「去蔣化」 鬱慕明不建議大陸窮臺 臺灣健保NO1
    汪毅夫:李登輝表演說謊的演說李登輝曾經假假地抱怨說:「我說了100多次統一,為什麼別人不相信?」1995年11月15日,李登輝競選對手之一的陳履安在一場義工座談會上一語刺中其要害:「因為心不誠」。鬱慕明:大陸可以快速行動但不要窮臺針對呂秀蓮表示,戰爭腳步已經到臺灣「海峽中線」一事,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表示,和統固然是兩岸最好的路,但蔡英文狂言已準備好戰爭,我們也不能不想最壞的情況。
  • 健保停復保將廢止!僑民欠費鎖卡限制就醫
    旅居海外人士回國加、退健保,長年遭質疑專程回國利用健保資源,為釜底抽薪,衛福部決修改健保法,廢止實施已有23年的停、復保,但駐外人員、失蹤及遠洋漁業工作超過6個月者除外;另針對長期旅居國外、積欠健保費人士,健保署擬恢復「鎖卡」、限制就醫,預計5萬人受影響。
  • 臺灣的健保 , 究竟是個啥?
    雖然醫學具有其複雜性,但是大抵所有的醫療費用都可以由健保給付。大陸1950年開始免費醫療,後來改革發展成醫保、新農合等;臺灣地區從1988年開始規劃實施「全民健保」。臺灣健保是不看病情付費,而是看該病症有沒有健保給付,只要是健保內就只付掛號費跟基本自付。臺灣的健保和大陸的醫保設計上有所差異。
  • 大陸又對臺灣放「狠招」 放寬臺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大陸方面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有臺灣高校的校長稱,大陸這波放寬會搶走臺灣一些中等程度學生,對臺灣中段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 資料圖/來源: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旺報》5日報導,大陸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自2017年10月1日起,放寬臺灣高中畢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標準,「均標」以上就可申請,「
  • 大陸首張臺資銀行信用卡來了!臺籍人士可申請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富邦華一銀行攜手東方航空近日推出「富邦華一東航聯名信用卡」,面向來往兩岸臺籍人士以及高端商務旅遊人群,提供金融便利。這是東方航空與臺資銀行的首張聯名信用卡,富邦華一銀行也是首家在大陸發行信用卡的臺資銀行。
  • 點擊今日第1879期:馬英九給蔡英文留下什麼-搜狐新聞
    目前,大陸赴臺個人遊市場已擴增至36個城市,而且相關旅遊政策還在進一步放寬。臺灣《經濟日報》去年報導,馬英九當局的政績,表現最好的就是赴臺觀光客人數的增長。截至去年底,赴臺觀光客人數突破千萬大關,創造了超過4000億新臺幣(合人民幣大概800億元)的外匯收入。也就是說,馬英九就任8年來,這一數字幾乎每年增加100萬。
  • 兩岸醫療保險制度大比拼,解秘臺灣健保神話
    臺灣全民健保制度一直被臺灣自詡為「世界典範」、「世界第一,沒有之一。」,「臺灣健保包山包海,什麼都包」,「臺灣健保是臺灣人享受的高福利」等等。二十多年來,大陸人經常被未經調查分析的新聞媒體、網絡公知和社交活動中的臺灣人所帶來的臺灣健保的各種消息所誤導,消息的共同點都在傳達一個信息:「臺灣是個高福利社會,單單一個健保就可以秒殺大陸,秒殺全世界。」
  • 「反中」靠大陸賺錢?這家臺灣電視臺借疫詆毀大陸,還播陸劇獲利
    一家臺灣電視臺和旗下的多位新聞主播,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逢中必反」的惡形惡言,不只大陸網友氣憤,還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