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難得相遇,8天長假,國內遊客規模預計將達5.5億人次。假期第二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已達2.05億人次。旅遊市場能否迎來強勁復甦?
我國出境旅遊人數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今年受疫情影響,出境遊幾乎歸零,很多遊客的目光,需要重新回到國內。國內遊又如何承接住巨大的需求?
在10月2日的節目中,《新聞1+1》連線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共同關注。
△10月2日完整版視頻
1、雙節假期國內遊客規模或達5.5億人次,數據如何測算得出?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 唐曉云: 這個數據分析是根據幾個方面的信息來源,一個是經過歷年的數據比對,同時通過節前出遊調查,結合OTA(在線旅行社)平臺等預定數據,通過完整推算模型建立出來的數據。
董倩: 假期第一天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0.97億人次,第二天1.08億人次,兩天的數據,符合我們的預期嗎?
唐曉云: 從前兩天的情況來看,基本上符合預期,在預期範圍內。
2、這個假期,遊客人次的恢復將好於旅遊收入的恢復
唐曉云: 數據預測顯示,今年「雙節」出行遊客人次的恢復,將會好於旅遊收入的恢復。這是非常大的一個特點。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幾方面原因。
①從供給面來說,各地都推行了各種景區免票,以及各企業、住宿單位、休閒場所降價,尤其是酒店,此外交通模塊降價的幅度較大,航空相對於往年來說降價幅度也比較大,各地很多文化娛樂活動,也有降價和優惠活動。
②從需求方面來說,今年處於疫情防控階段,由於遊客各自安全的需要,更多遊客選擇省內出遊,出遊半徑減少了,更多的體現為中短程旅遊,如此一來,遊客交通消費和住宿消費比往年相對會低一些。
3、旅遊市場的復甦回暖,還有什麼指標值得關注?
唐曉云: 我非常關注另外兩個方面的指標,一個是遊客滿意度指標,一個是遊客在旅途中的文化消費指標。
遊客滿意度指標從今年以來我們在持續進行監測,從過去清明、五一、端午,尤其是暑假等等節假日及假期的滿意度監測情況來看,有持續走高的傾向。我們也希望今年的國慶節遊客能夠得到更加有品質,滿意度更高的最終服務指數。
遊客在旅途中的文化消費,根據去年的調查,超過85.6%的遊客消費過兩個以上的文化項目,今年是文化和旅遊融合更加深入的一個年份,尤其是各地在非遺傳承的一些文化、節慶活動等方面,今年推出了很多內容,供給更加多元、更加豐富,我們希望群眾有更多文化活動的參與。我會重點關注這兩個指標。
4、怎麼看各級政府,各個部門對今年「雙節」假期格外重視?
唐曉云: 今年疫情特殊的背景下,全國上下更加同心協力促進經濟發展,尤其是在旅遊領域,疫情防控期間,政府部門做了很多提前促銷,包括更多的文化產品、娛樂活動等等,包括是線上的文化活動,這方面的努力大家都能夠看得到,而且效果也非常明顯。大家也注意到了今年國慶假期的恢復,比之前的清明、端午假期恢復得都要更好,從這個角度來看,給市場一個很好的信心,告訴我們市場的消費需求還在,這不僅有助於提振業界的信心,對各地政府發展旅遊的信心也是一個很好的激勵。
5、國內遊能承接住出境遊的回流嗎?
唐曉云: 這一次出境遊的回流整體上國內還是能承接得住的,表現在幾個方面。①高端的酒店,住宿率比較高,而且它的恢復在整個疫情期間是起到一個「排頭兵」的作用。②多元化、多層次的產品越來越豐富,尤其是疫情期間數位化的營銷,一些雲端旅遊、線上+線下體驗的形式越來越多。③各種各樣的文化形式和多元多層次面向專項市場的產品越來越多,尤其是面向家庭遊提供各個不同需求的產品,像主題樂園、濱海休閒度假等產品越來越豐富。總體上還是能夠承接得住出境遊的回流。
6、提升專業程度和服務品質,我們還需要如何下功夫?
唐曉云: 在品質化的服務能力以及細分化、專業化的產品上面,我們和國外一些地方還有差距。尤其是在不同的細分領域,現在遊客的品質化需求和多元、多層次的需求越來越突出,比如家庭出遊,要滿足不同人群個體的需要,這些細緻化的服務需要,酒店有沒有考慮到?景區有沒有考慮到?主題樂園有沒有考慮到?其次是一些細分化的產品,現在定製遊發展很快,定製遊事實上就是針對細分化的市場所衍生出來的,尤其是個性化的需求,屬於非標產品,怎樣滿足這部分人的需要,這個可能是更多企業和更多目的地需要去思考的。
7、提質升級,是中國旅遊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唐曉云: 其實今年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在長期發展趨勢中加速了國內遊品質化提升的步伐。從整個旅遊業發展來看,我們已經步入到一個要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面對疫情突發的情況,應該說是加速了這個進程。尤其是出境遊回流之後,面向國內遊的一些提升,怎樣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這樣大的問題,事實上留給產業界和各目的地政府和各級部門一個新的更加緊迫的問題。
8、提質升級,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唐曉云: 從過去幾年以來,文化和旅遊部門一直在推動文化和旅遊領域整個體系的品質提升。包括從管理體系的角度,從行業產品、業態創新以及行業管理等多個層面都在不同發力,但是今年疫情的情況,更加加速了這樣的進程。總體上應該還是預判到了這樣的階段,因為整個文化和旅遊系統,在過去幾年,尤其是進入文化和旅遊融合以來,都在朝著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方向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