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博會助力中國-東協合作提質升級

2020-12-23 光明網新聞中心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曾騤 王思成

  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正在廣西南寧舉辦。多位長期研究中國與東協關係的專家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認為,在百年變局與新冠肺炎疫情疊加的大背景下,本屆東博會的舉辦意義特殊,向當前已經取得豐碩成果的中國-東協合作注入了提質升級的新動力,為支持多邊主義、自由貿易的力量堅定了信心,也給東博會舉辦地廣西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可能。

  菲律賓綜合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陳興利教授認為,2020年是中國-東協關係意義深遠的一年。從聯手合作對抗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提升經貿合作,到加快地區經濟全面復甦、今年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成功籤署,再次說明多邊合作共贏是中國和東協的共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提出了「提升科技創新,深化數字經濟合作」和「提升戰略互信,深入對接發展規劃」等倡議,增強了各方合作信心。

  「在當前情況下,東博會繼續如約而至,向外界傳遞出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的信心和決心,表明本地區人民在危機面前沒有退縮,而是共同化危為機,創造更多的合作機遇。」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許利平說:「這也向外界表明中國是一個遵守承諾、履行大國責任和義務的國家,主動為地區乃至全球經濟復甦提供中國路徑與方案,同各國一道共克時艱。」

  廣西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中國-東協信息港大數據研究院院長範祚軍認為:「克服重重困難,如期舉辦本屆東博會,傳遞出中國與東協國家同舟共濟攜手戰勝疫情以及堅持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信心與決心。這也展示了中國始終堅持多邊主義,願同更多國家開展自由貿易,助力區域經濟快速復甦,推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為特殊時間節點上的一次國際經貿盛會,本屆東博會的舉辦恰逢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再次升級,以及涵蓋東協十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RCEP正式籤署。這是支持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區域經濟一體化力量在本區域內的一次重要勝利。「無論是RCEP,還是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升級版,均體現了中國和周邊地區已經走上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不斷擴大和升級的路徑,是歷史性的變化。」北京大學東協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翟崑說:「周邊國家未來將進一步熟悉並運用地區主義、多邊主義的方式來實現國家發展,擴大地區利益,促進地區認同。」

  「RCEP的籤署和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區域一體化,促進貿易和投資更加自由化和便利化,有效配置資源,穩定地區產業鏈和供應鏈。」許利平分析說:「在互聯互通方面,加大對基礎設施投資,有利於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項目;在服務貿易方面,有助於進一步擴大開放,提升各國的服務業現代化水平;在人文交流領域,中國與周邊人員往來將更加方便和密切。」

  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和RCEP的正式達成給區域內各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而對東博會的主場廣西南寧來說,這種機遇早已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不僅有眾多中外企業合作籤約,南寧市民也可以更方便地購買各國優質商品。在周末兩天的東博會會場上,從東南亞咖啡、水果乾、大米,到價值不菲的寶石、玉石,很多觀眾都是買到拿不動方才罷手。

  對此,範祚軍深有感觸,他說:「本屆東博會的舉辦,為廣西帶來了大量的投資項目、經貿信息,在疫情背景下有助於恢復廣西與東協國家的經貿往來與人文交流,促進區域產業復甦,拉動消費市場,暢通區域供應鏈,實現後疫情時代區域經濟快速復甦。作為中國-東協博覽會永久會址,廣西是我國唯一一個享有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沿海開放政策、少數民族政策和邊境地區開放政策的區域。多年來,依託與東協海陸相連的優勢,在『一帶一路』倡議、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支持下,諸多國家級開放合作平臺得以搭建,暢通了貿易投資渠道,推動了廣西與東協國家在基礎設施、商貿物流、投資、金融、科技、人文交流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為廣西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30日 12版)

[ 責編:楊煜 ]

相關焦點

  • 中國—東協自貿區與東博會共成長
    本報南寧11月24日電 (記者龐革平、李縱)記者獲悉: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將策劃舉辦紀念中國—東協自貿區建成10周年系列活動以及相關雙邊活動:還將舉辦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10周年專題論壇,展現自貿區成就,展望合作趨勢與前景。中國—東協自貿區與東博會相生相長。
  • 「雲上東博會」指尖可達 「直播帶貨」話東協商機
    3D展廳、線上洽談、跨境直播……第17屆東博會首次「躍上雲端」,在多領域合作中開闢出了一條暢通的雲上「南寧渠道」。「雲上東博會」吸引超過1500多家國內外企業在雲上參展,盡顯「國際範」「多元化」,更成為應對疫情衝擊、促進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和數字經濟合作、打造雙方經貿合作新增長點的創新之舉。
  • 太平洋建設與東博會攜手並肩,合作共贏
    2020年11月30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圓滿落幕,受疫情影響,本屆東博會首次採用線下實體展+雲上東博會的辦... 2020年11月30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圓滿落幕,受疫情影響,本屆東博會首次採用線下實體展+「雲上東博會」的辦會方式,儘管如此本屆東博會仍然存在不同以往的意義。
  • 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舉辦三場境外展
    中新網南寧3月2日電 (黃令妍)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2日發布的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簡稱東博會)參展參會公告稱,本屆東博會將於2020年9月18日—21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同時今年將在東協各國舉辦三場展覽。
  • 人民網評:東博會見證中國和東協命運與共
    一系列成果充分表明,東博會和峰會是中國和東協10國共同搭建的經貿等多領域有效合作的大平臺,給雙方企業和人民帶來了實惠,在中國和東協合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辦好東博會和峰會,是中國踐行「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推進合作共贏的共同開放」的有力見證。  今天,作為一張開放發展的亮麗名片,東博會和峰會是中國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的重要平臺。
  • 多項利好落地 中國-東協合作步入加速期
    東博會開幕式上,我國宣布願同東協各國攜手合作,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發揮互補優勢,聚焦合作共贏,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慧、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遠程醫療等領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點,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和政策溝通協調,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更多新動能。  「這進一步堅定了東協與中國在數字領域開展合作的信心。」
  • 「東博會專訪」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東博會為深化中國—東協經貿...
    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11月27日,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當天下午,菲律賓駐華大使羅馬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東博會為中國與東協各國提供了一個平臺,有利於深化中國—東協經貿合作。 菲律賓大使羅馬納接受媒體採訪 攝影 尚天宇羅馬納表示,中菲經貿關係正處於最佳發展階段。目前,中國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東協也上升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 為中國-東協合作指向賦能
    李銘如認為,今年是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也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十周年。最近中國和東協十國及日、韓、澳、新等國又迎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最終籤署。因此,今年的東博會意義格外重大,是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會。
  • 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將於2020年9月18—21日在南寧舉行
    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展館指引圖南寧雲-南寧日報訊(記者 韋靜)3月2日,東博會秘書處發布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參展參會公告稱,第17屆東博會將於2020年9月18—21日在南寧舉行,9月21日為公眾開放日。
  • 中國與東協合作邁向縱深
    今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分別簡稱第17屆東博會、峰會)於11月27至30日成功舉辦。據組委會介紹,東博會展覽和經貿活動呈現以下特點:線上線下參展參會踴躍,項目籤約規模和質量創新高,推動了陸海新通道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中國—東協衛生防疫合作等重點領域合作。峰會秘書處副秘書長丁元龍表示,峰會著重把產業、企業、項目有機結合,延伸價值鏈,提高附加值,增強品牌力,辦成了生產商、貿易商、投資商「三商」滿意的峰會。
  • 【中國那些事兒】東博會收穫一大波點讚!中國-東協「黃金十年」再...
    中國日報網12月1日電(記者 潘一僑) 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27日在廣西南寧拉開序幕,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屆東博會首次採用實體展+雲上東博會的辦會方式,讓無法入境參會的境外客商可以通過線上的方式與中國企業在線洽談業務,開通365天雲上「南寧渠道」
  • 「東博會專訪」廣西科技廳副廳長蹇興超:東博會先進技術展為中國與東協科技企業尋求合作搭建重要橋梁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蹇興超(右)接受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採訪 攝影 鄭肖君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唐穎倩):「東博會先進技術展是東協各國了解中國科技產業發展11月29日,中國—東協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舉辦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蹇興超在接受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採訪時這樣說道。他還圍繞本屆東博會先進技術展的舉辦情況、廣西與東協科技抗「疫」等內容談了個人看法。  2020年是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數位技術也是2020年東博會先進技術展的重要展出領域。
  • 印尼駐華大使周浩黎:期待通過東博會開展更多合作 惠及中印尼兩國...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11月28日下午,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舉辦期間,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在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印尼館接受了媒體採訪。
  • 《環球時報》記者走進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南寧感受中國東協合作熱度
    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到剛剛閉幕的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簡稱「東博會」),在全球受新冠疫情考驗之際,中國與東協國家的命運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不放過任何在中國消費者面前增加好感度的機會」在東博會舉辦地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室外展區,最抓人眼球的是各式各樣的挖掘機、農作物收割機。
  • 合作全方位 相交更相親 東博會峰會為多領域合作加分
    -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作為區域內唯一由11國政府及東協秘書處共同主辦的國際性盛會,16年來,通過「南寧渠道」為中國-東協合作增添了多領域合作的斑斕色彩,織就了區域合作的壯美圖景。進入第17年,東博會峰會將以追求高質量為宗旨,著眼實效,不斷改進、提高辦會質量,為中國-東協多領域合作做加法。  利用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框架下的一系列合作平臺,中國貿促會自貿協定(廣西)服務中心成立一年多來,為全區企業和相關部門提供自貿協定項下便捷服務,助力中國企業闖蕩國際市場。
  • 中國與東協進入經貿合作黃金時期
    國新辦2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相關情況。據了解,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將於11月27日至11月30日在廣西南寧舉辦,在舉辦實體展的同時,同步推出「雲上東博會」。
  • 國際銳評丨永不落幕的東博會見證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致辭中強調,新形勢下,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協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地區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並就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提出四點倡議,給中國與東協未來合作指明了方向,進一步提升了雙方加強合作的信心
  • 「雲上東博會」將推東協專場「直播帶貨」
    中國—東協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近日介紹,預計超過50家國外企業及機構將首次通過「雲上東博會」平臺進行產品或公司視頻推廣,還將舉辦東協國別及特邀合作夥伴專場產品直播購物及推介活動。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11月27日—30日在南寧舉辦,線下實體展參展參會以境內客商和外國企業駐華機構為主,境外客商以「雲上」參加為主。本屆東博會攜手阿里巴巴集團打造全年在線的數字平臺,實現「永不落幕」。
  • 「南寧渠道」為中國與東協合作賦能
    在中國有效戰勝和控制疫情後,第十七屆東博會、峰會如期而至。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東協關係已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局廣州辦事處處長莎依瑪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直播帶貨已成為中國電商的重要營銷渠道,當了解到東博會邀請東協國家與電商合作直播帶貨時,馬來西亞積極響應並參與其中。「雲上展+實體展」是第十七屆東博會、峰會的突出特色。
  • 2017年中國—東協博覽會
    在2016年《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25周年紀念峰會聯合聲明》中,雙方領導人同意共同推進《東協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與「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對接。目前,中國和東協國家在公路、鐵路、港口等領域互聯互通重大合作項目相繼啟動。  四是區域合作加快推進。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議定書》全面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積極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