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星際穿越》狂攬1.9億,拯救中國電影市場的怎麼...

2020-12-23 創業邦

作者:林逸

圖片來源:視頻/電影截圖

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復甦,顯然要比絕大多數人想像中都快。

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的第二天,單日票房3156.53萬元,重映總票房6781.3萬元,已經超越了2002年首映時的內地總票房,並且從《星際穿越》手中接過了日票房榜首之位。

在一個資深影迷看來,這種「交接」有一些微妙的宿命感:上一次,當哈利·波特系列完結的時候,是諾蘭接過了華納王牌的旗幟,在崛起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面前,幾乎憑一己之力撐起了華納對抗迪士尼的戰場。

而如果將時間回撥到2002年:那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中國內地上映;諾蘭第一次遇到華納兄弟;中國電影產業改革和商業化迎來極其重要,甚至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節點。

25年前,中國宣布開始引進分帳片,激活了整個中國電影市場的復甦;25年後,在電影行業最艱難的時候,扛起票房榜的,又是好萊塢大片。

魔法與「亡命天涯」

電影把魔法帶入現實,人類則創造了電影

英國國王十字車站,九又四分之三站臺,通往魔法世界的第一站。

我不知道有多少讀者朋友,夢想過收到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拿到一張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為起點的火車票,但這裡後來成為全世界哈迷去往倫敦時的朝聖之地。

和《哈利·波特》一起開始冒險之旅的,還有中國的電影產業。

「魔法石」在中國上映的第七天,2002年2月1日,國家廣電總局頒布的新版《電影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行。

這是中國電影產業開始產業化改革、院線化推行的第一年,也是自1992年就陷入低潮的中國電影產業浴火重生的起點。

在那之前,中國電影市場遭遇了最難過的一段時光。那時的中國人口已經超過10億,而中國電影總票房卻一直都徘徊在10億元以下,一個人一年1塊錢都到不了,數據低得近乎離譜。

1994年8月,廣電總局出臺規定,於次年起,中影公司每年以分帳發行方式引進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影片,拉開了中國引進分帳大片的歷史序幕。

中國第一部分帳片《亡命天涯》海報

但不是有了「政策規定」就能一帆風順的。

中國第一部進口大片《亡命天涯》上映時就遇到了問題:北京市電影公司不讓放。中影公司於是繞過市公司,找到了當時海澱區電影公司的總經理韓茂瑞。

結果「亡命天涯」的就成了韓茂瑞自己。

原新影聯院線副總經理高軍先生在接受採訪時回憶:韓經理不得不「亡命天涯」,因為到處在找他。

那時,韓茂瑞的拷貝就堆在車子的後備箱裡,他經常隱身的地方就在學院路薊門橋一帶,只要被找著,那些拷貝肯定就得沒收了。最後,他組織了八家影院放映《亡命天涯》。兩個月後,市公司換了新領導,《亡命天涯》才在北京二次上映,那次的宣發負責人,就是高軍。

那是中國電影市場「復甦」時段的起點,聽上去充滿了冒險與未知,但每一個故事都帶著希望與活力。那時摸著石頭前行的中國影人,和第一次穿過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的哈利·波特,心境或許是相通的。

18年後再翻開「哈利·波特」系列,我再也想像不出霍格沃茨魔法學院會是其他什麼樣子,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它可以把魔法帶入現實。

而人類則創造了電影。

掙扎與前行

光影所創造的魔法到底能有多絢爛,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之前,許多人心存疑慮。一百個讀者心裡有一百個對角巷、魔法樓梯、魁地奇球場,但當電影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把它們呈現在眼前時,一切都蓋棺定論了。

當我們在8月14日前往第一天重映「魔法石」的影院時,38度的高溫裡,仍然有很多人穿著自己厚厚的巫師袍前來觀影,甚至他們中的有些人已經不再年輕。

2011年,《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上映,給輝煌的十年畫上了絢爛的句點。3年前的2008年,小羅伯特唐尼帶著《鋼鐵俠》橫空出世,盤活了漫威,於是有了2011年和《哈利·波特》大結局打對臺的《雷神》和《美國隊長》。

那時,華納旗下的DC還沒有任何要輸給漫威的跡象。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在任何意義上都足以壓倒當時還未成氣候的漫威英雄電影,尤其是這個系列的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至今都仍然被評論界認為是超級英雄電影中的神作,電影裡的小丑,就是拿下那一年奧斯卡最佳男配的希斯·萊傑。

《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演員希斯·萊傑

全世界的電影產業從業者,都在探索如何將商業和藝術更好地結合,諾蘭無疑是如今這個時代最接近正確答案的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從完結的《哈利·波特》系列手中,接過了華納的招牌。

2008年上映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拿下全球10.05億美元總票房;同年的《鋼鐵俠》全球票房5.85億美元。

2010年上映的《盜夢空間》全球票房8.3億美元;同年的《鋼鐵俠2》全球票房6.24億美元。

盜夢空間截圖

花了25天拍的《致命魔術》全球票房1.1億,《星際穿越》全球5.5億票房,《敦刻爾克》這樣偏文藝片的戰爭題材也拿下了5億美元總票房,打破了《拯救大兵瑞恩》保持了19年的同類題材票房記錄。

但離開了《蝙蝠俠》三部曲的華納和DC電影宇宙,卻被迪士尼和漫威用純粹的商業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陷入了長達數年的掙扎,被AT&T收購。

中國電影市場,同樣在掙扎和競爭中前行。

2012年,《人在囧途之泰囧》橫空出世,國產電影第一次破10億內地票房,成為內地年度票房冠軍。在中國票房總榜之上,國產電影終於開始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後來的故事或許更多讀者朋友們耳熟能詳:《戰狼》系列、《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唐人街探案》系列、《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們,組成了中國歷史票房榜單的前排,總榜前十中,只剩下了《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一部引進大片。

流浪地球截圖

寫在最後

好故事與電影,是麻瓜最絕妙的發明

2002年,理察·哈裡斯72歲,克里斯多福·諾蘭32歲,哈利·波特的演員丹尼爾雷德克裡夫只有13歲。

18年後,他們在中國的院線裡再次相遇。哈裡斯依然72歲,克里斯多福·諾蘭50歲,丹尼爾已經走入了人生中的第31個年頭。

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副教授詹慶生先生,曾經把90年代末那個階段引進片的作用,稱作「續命」,那時我們的銀幕上是《真實的謊言》和《鐵達尼號》,後者一部影片票房超過1998年全國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

《鐵達尼號》截圖

2020年這個夏天,《星際穿越》成為中國電影市場復甦的一個重要推手,8月2日重映首日拿下1924.98萬元的單日票房,重映12天拿下10個單日票房榜冠軍,直到《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再一次登上銀幕.

截至發稿,未滿三天時間,《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實時重映票房已破8366萬人民幣。《星際穿越》拿下1.08億人民幣重映票房,如果加上《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創造了1.29億人民幣票房。

7月20日復工以來,在上座率不允許超過30%的限制下,三部好萊塢大片已經貢獻了超過3億人民幣電影票房。

1995年,中國開始引進分帳大片的目的,就是用世界上最先進最好的電影作品,重新拉動中國觀眾對電影文化需求的熱情。多年後,在中國電影行業最難的這個低谷,重新激活市場,把觀眾帶入疫情期間的電影院的,又是經典重映的「好萊塢大片」。

有意思的是,國產高票房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風聲》、《戰狼2》其實都在重映的片單之中,《流浪地球》也已經確定重映等待定檔。

但只有年初剛剛上映過的「新片」《誤殺》給出了1.07億票房的成績單,還有剛剛開始點映的《八佰》貢獻了1436.6萬的首映票房,和總計3293.5萬的預售票房。

《誤殺》預告片截圖

縱觀國產重映影片,基本都是曾經創造過歷史的佳片。但不可否認的是,25年來,我們依然沒有能創造出屬於中國自己的IP宇宙,無法在最關鍵的時刻,拿出像《哈利·波特》系列一樣,18年依然毫不褪色的經典影片,作為籌碼放上銀幕。

時隔近20年,《哈利·波特》系列中已經有8位演員逝世。

2016年1月14日,斯內普教授的扮演者艾倫·裡克曼去世那天,全球的社交網絡都被刷屏了。4年後,當我們坐在電影院看到斯內普出場時的樣子,那是霍格沃茨魔法學院的新生入學儀式上,他愛恨交加地望向哈利·波特,這一眼讓故事糾葛十年。

格蘭芬多學院得到學院杯後的慶祝

一位叫「空空兩對半」的微博網友在她自己的主頁裡寫:

當女貞路路燈的燈芯被吸取到你眼前;達力生日那天的動物園,巴西蟒蛇從屏幕裡伸出頭;金色飛賊飛到你也可以伸手抓住的地方;那場一年級的魁地奇成為永恆的經典。

一些巨大的景幅是手機、pad和電視機不能裝下的。新生們的小舟駛向的盡頭,宏大的霍格沃茨城堡;厄裡斯魔鏡被搬走的那個雪天清早,哈利放飛了海德薇……

當德思禮問「誰會給你寫信呢」,而你收到信時;當海格隱秘的說出「you are the boy who lived」;當奧利凡德把魔杖給你,分院帽聽了你的話選擇了格蘭芬多;當納威勇敢地站出來,羅恩義無反顧的成為騎士……

她說:我愛這個故事,它竟然絲毫不受時間與重複的禁錮。好故事與電影,是麻瓜最絕妙的發明之一。

25年前,我們開始引進大片,的確激活了中國的電影市場,卻並沒有真正拯救中國電影產業。國產片在那之後,也曾幾乎陷入絕境。

真正拯救中國電影的,是2002年之後進一步的產業化改革。那一年,廣電總局下過一個文件,到2002年6月1日,如果影院還不加入某個院線的話,就停供進口大片——這是行政命令。

那是中國電影商業化的進程中的起點與轉折點,引進片只是那場改革裡,一個極為趁手的工具:因為引進片最能賺錢。這就是商業的意義和力量所在。

原新影聯院線副總經理高寧先生2018年接受採訪時說,進口大片來了以後,中國電影在商業化運作和工業化進程上進步飛速,但中國電影在創作層面上,卻沒有獲得任何長足的進步。

中國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7年12月,英國電影學院舉辦的「光影人生」訪談節目上,主持人問諾蘭:你拍電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觀眾……你是一直都這麼想麼?

諾蘭答:我也是觀眾。

而觀眾正在學會用錢投票。

附錄:重映/新上映電影排期表(僅列部分經典影片/期待值較高影片)

7月20日《哪吒之魔童降世》《戰狼2》《風聲》《尋夢環遊記》《夏洛特煩惱》等

7月24日《瘋狂動物城》(重映)《多力特的奇幻冒險》(新上映)

7月31日《超能陸戰隊》

8月2日《星際穿越》

8月7日《1917》(新上映)《極速車王》(新上映)

8月14日《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8月21日《八佰》(目前已開始點映,8月21日正式上映)

8月25日《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新上映)《小婦人》(新上映)

8月28日《盜夢空間》《電力之戰》

9月4日《信條》(新上映)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星際穿越狂攬1.9億,拯救中國電影市場的還是好萊塢?
    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的第二天,單日票房3156.53萬元,重映總票房6781.3萬元,已經超越了2002年首映時的內地總票房,並且從《星際穿越》手中接過了日票房榜首之位。
  • 重映片《星際穿越》引觀影熱潮,創影院復工後單日票房紀錄
    其中,諾蘭的《星際穿越》在復映首日斬獲超1900萬票房,成為單日票房冠軍。  復工後首次單日票房破5000萬  內地影院復映次周(7.27-8.2),全國票房報收1.96億,七天再動員686萬人次回到影院,單周票房和人次比分別上漲76%和65%。
  • 8月份全國電影票房達33.9億
    央廣網北京9月1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最近很多人感受非常明顯——朋友圈裡曬電影票、評論新上映影片的人變多了。
  • 《星際穿越》等重映片將稱霸2020暑期檔?67部影片超5成是老電影……
    每經記者:杜蔚 每經編輯:董興生時隔六年,諾蘭科幻巨作《星際穿越》再度定檔,將於8月2日在中國內地重映。消息傳出後,引發極大關注,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瘋狂動物城》《戰狼2》等海內外大片捲土重來今天,#星際穿越重映定檔#的話題備受關注,這部曾在2014年上映的電影被譽為「科幻神作」,其全球票房高達6.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58億元)。在擁有高票房的同時,還斬獲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第15屆美國電影學會獎的年度佳片,還在金球獎等國際電影大獎中屢獲提名。
  • 「專訪」華納兄弟中國區總裁趙方:《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早有...
    明年北京環球度假區也要開業,裡面有「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主題園區。」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除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樣的魔法世界IP經典作品之外,華納兄弟還在中國市場接連推出了三部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影片。中國內地7月20日影院逐步復工後,首部助推單日票房突破5000萬的,正是2014年曾經上映過並於8月2日重映的經典影片《星際穿越》。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破億 影院復工後第4部破億電影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破億 影院復工後第4部破億電影時間:2020-08-15 17: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破億 影院復工後第4部破億電影 8月14日周五,隨著《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重映和《八佰》的點映,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迎來復工後的一個高潮,
  • 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主線是什麼?
    有人說,看《星際穿越》看不懂,但是還想看為什麼?這或許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吧怎麼評價這部電影,還真不好說畢竟,每個人看到電影的感悟不一樣。但是,我想所有的觀影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一個認知點那就是,這是一部不錯的科幻電影值得一看電影的主線開頭的這個老婦人就是墨菲老年時候的樣子,墨菲是電影主人公的女兒。而電影講述的就是電影主人公在墨菲小的時候尋找幫助人類遷徙的方法,最終掉入黑洞進入五維空間從而幫助墨菲以及地球上的人成功星際遷移的故事。
  • 同樣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比《星際穿越》差多少?
    說到「硬」科幻電影,在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後,中國影迷終於可以挺起腰杆了,而這部影片也憑藉46.68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為了國內電影史上的票房季軍。這部承載在中國幾代電影人的大片,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科幻電影。影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由郭帆執導。影片總投資超過3億人民幣,影片最具開創性的成就,是它開啟了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影片在題材上「硬」碰「硬」的時代。
  • 《星際穿越》累計票房8億後《盜夢空間》也即將重映
    據貓眼數據顯示,8月2日開始在內地重映的 《星際穿越》內地累計總票房正式突破8億。自上映以來,《星際穿越》的票房成績在市場上一直處於領跑地位,力壓開畫新片佔據單日票房冠軍位置,在重映首日就收穫了2000萬票房,是疫情期間電影院復工後第一部票房單日突破千萬的重映電影。
  • 細說《星際穿越》:為什麼說這是諾蘭最好的電影
    電影《星際穿越》最終的成績也十分亮眼:全球票房累計超過6億美金;在豆瓣上取得了9.3的高分,在TOP250中排在第16位,同時IMDb上獲得了8.6的高分——這成績在諾蘭生涯中,僅次於《盜夢空間》。所以從這一點上說,《星際穿越》取得了全方位的成功。
  • 《星際穿越》重映奪冠,票房累計7.99億,好萊塢科幻片很有吸引力
    電影院開門營業有段時間了,但這段時間以來市場還是略顯低迷,當然這也跟沒大片有關。雖然熱映電影中有多部好萊塢大片,但這些都是老片,觀眾早就看過了,而且有不少都是口碑不佳的片子,所以要指望它們帶熱市場也很難。
  • 重溫《星際穿越》:一部能排進科幻電影前三的經典之作
    諾蘭的新片《信條》即將於9月4日上映,不知道這次又能給影迷帶來什麼驚喜。他之前執導的《敦刻爾克》、《盜夢空間》、《致命魔術》、《黑暗騎士》等電影,幾乎每一部都很出色,一般的導演要是能拍出一部類似的電影就能聲名大振。
  • 1.65億成本,經典科幻電影重映全球票房出爐,諾蘭再分一杯羹
    《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和《信條》,諾蘭三連映偉大構想基本實現,打頭炮的便是經典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該片2014年全球上映之後,便掀起一陣觀影狂潮。《星際穿越》重映第9天,票房再次奪得8507萬,加上首映時7.55億票房,內地總票房已經來到了8.4億的高位,後勁走勢依舊強悍無比,這次輕鬆拿到1億重映票房。
  • 1.65億美元成本,經典科幻電影重映全球票房出爐,諾蘭再分一杯羹
    從以上眾多大片不難看出,除了《1917》和《極速車王》之外,其餘的電影都與科幻元素有關聯,《星際穿越》更是正宗的硬科幻之作。很多觀眾肯定會說,科幻電影與我們現實生活那麼遙遠,發展這個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非也!科幻類型電影,對於中國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 ...神奇動物在哪裡|紐特|曼德拉|哈利·波特|星際迷航|指環王|電影...
    點擊播放 GIF 0.5M導演彼得·傑克遜作為《指環王》忠實粉絲,花費六、七年時間籌備,長達1年多的拍攝周期,耗資數億美元,在大銀幕上創建了一個波瀾壯闊的「點擊播放 GIF 1.6M視效技術上的裡程碑式成就,商業性與藝術性的有機結合,三部曲不愧是成熟電影工業送給觀眾的娛樂盛宴。
  • 9.3分,6年來從未被超越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
    最近被朋友強烈安利了一部電影,還是科幻片,原本我對科幻片並不感冒,一看豆瓣評分,居然9.3分,趕緊去看看,應該不少小夥伴喜歡看科幻片啦,今天咱們就講講這部電影。《星際穿越》《星際穿越》上映於2014年,是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一部科幻冒險的電影,該影片是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
  • 看169分鐘的《星際穿越》中場休息,觀眾:再也不用擔心「憋尿」了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諾蘭果然是人們傳說中的「救市英雄」,他的新片《信條》還未上映,一部老片《星際穿越》就給復工以來的中國院線點燃一把最旺的火。8月2日,169分鐘的《星際穿越》復映首日,截至當天晚8點,據貓眼票房數據顯示,該片當天票房達到1850萬元,票房佔比38.9%,成為從7月20日到現在最賣座電影。不過問題也來了,該片放到第129分鐘會中場休息5分鐘,這讓剛感受「新規」的觀眾有些許「尷尬」。
  • 《星際穿越》重映票房破億
    新快報記者 聶青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 · 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自 8 月 2 日重映以來,掀起觀影熱潮,連續斬獲票房榜日冠軍、周冠軍,日前影片重映票房累計破億。隨著 8 月 28 日《盜夢空間》重映、9 月 4 日《信條》上映,諾蘭的三部片子為影市回暖注入生猛活力。《星際穿越》作為諾蘭的經典代表作之一,IMDb 評分 8.6,豆瓣評分更是高達 9.3,位列豆瓣 TOP250 第 14 名,當之無愧的高分神作。而關於傳奇導演諾蘭,在影迷之間流傳這樣的有趣說法:" 只要諾蘭活得夠長,那麼豆瓣 TOP250 就被他承包了。"
  • 電影《星際穿越》中,男主戴的表拯救了地球?
    電影《星際穿越》作為豆瓣上的超高評分巨作,相信很多表迷都應該略知。其中一款是專門為這部電影製作的「Murph」道具表。根據Murph Cooper(墨菲·庫珀)一角命名,只製作了10枚,但是只有一枚在電影拍攝完成後歸還給了漢密爾頓。
  • 諾蘭《星際穿越》票房破億 《信條》接棒登場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自8月2日重映以來,狂掀觀影熱潮,連續斬獲票房榜日冠軍、周冠軍,屢破紀錄獨佔鰲頭,日前影片重映票房累計破億,為後疫情時代影院重啟、影市回暖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