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音樂:白人音樂、黑人音樂、印第安音樂、亞洲音樂文化融合的...

2020-12-23 中國科技新聞網

拉丁音樂一般指從美、墨交界到南美最南端地區的流行音樂。在這廣袤的多民族土地上,白人音樂、黑人音樂、印第安音樂、亞洲音樂超越時空的文化融合,形成充滿活力與動感的拉丁風情音樂。拉丁音樂基於歐洲文化,大量吸取了美洲印第安和非洲黑人文化元素,「和而不同」是對拉丁美洲各國音樂之間關係的最好詮釋。這種互鑑融合,又保留了不同國家、民族特色的獨特配比,為拉丁音樂注入了非凡的能量。從拉丁音樂的來源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拉丁音樂是一種以節奏為中心的流行音樂。它的節奏所具有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強弱規律,而是作為一種音樂的靈魂使其上升到主導地位。拉丁音樂大多節奏相似,一個長拍接3個短拍,常以強有力的鼓點形式在歌曲中出現。因此,儘管在節奏之上添加了不同的旋律,使用了不同的樂器,還是會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在拉美地區,純粹質樸的民族音樂有著很強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拉丁音樂還適合跳舞,拉丁舞也成了拉丁文化重要的符號。節奏歡快的拉丁音樂和熱情浪漫的拉丁舞背後,是拉丁美洲人民的樂觀、灑脫與堅韌。如今,拉丁音樂正以其色彩的豐富、節奏的獨特、旋律的美妙、和聲的濃鬱,吸引著廣大的音樂愛好者。它那無比的熱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風貌,使世人為之矚目。正如拉丁美洲古巴詩人何塞·馬蒂所說的:「這是一片用音樂和大自然秀麗景色裝點的和諧和富有藝術的國土」。1979年,格萊美頒獎晚會上出現了最佳拉丁唱片獎,後又分設各種拉丁音樂獎。從此,拉丁音樂開始遍布全球,使其真正的走向國際舞臺。(文一)

相關焦點

  • 感受音樂交融之美
    改編熱情之大,凸顯了拉丁風情與華語流行音樂融合的奇妙魅力。拱廊的壁畫、舊城的塗鴉、繽紛的老爺車、搖曳的棕櫚,一幅幅哈瓦那城的畫面,伴隨著悠揚輕快的拉丁曲調浮現在聽者的腦海裡,令人心馳神往。歌曲中穿插的饒舌音樂,使這首曲子在異域風情的基礎上,又融入了現代時尚,滿足了不同年齡群體的音樂審美。中文的唱詞也讓中國音樂愛好者更容易理解,更能感受拉丁音樂之美。拉丁音樂一般指從美、墨交界到南美最南端地區的流行音樂。
  • 【音樂百科】拉丁音樂(Latin Music)簡介
    所謂的拉丁音樂(Latin music)指的是從美國與墨西哥交界的格蘭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間的拉丁美洲地區的流行音樂。   拉丁美洲是一個多民族的組合,因此拉丁音樂是以多種音樂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多元化的混合型音樂。無論是歐洲的白人音樂、非洲的黑人音樂還是美洲的印第安音樂,甚至是東方的亞洲音樂,都對拉丁音樂作出過不同的貢獻。
  • 音樂知識入門 流行音樂的不同類型簡介
    4說唱樂(Rap)說唱樂(Rap)    說唱樂作為一種流行音樂形式,起源於20世紀的70年代末期的貧困黑人住宅區,主要以機械的節奏為背景,快速地念誦一些連串且押韻的詞句。這種音樂形式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擁有強烈的節奏和低音的線條,多半沒有太多旋律。
  • 美國黑人音樂①丨夜裡的噪音:皮鞭、即興與音樂中的新黑人
    在和音樂相關的領域,美國白人的黑人「接納史」開始於19世紀初的「黑臉滑稽劇」(Blackface Minstrelsy)。在這種演劇中,塗黑臉「變成」黑人的白人演員,通過各種伎倆醜化黑人,以搏白人觀眾一笑。這種毫不掩飾的種族主義文化並非曇花一現,而是流行了一百多年,到上世紀中葉依然存在,直到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興起才被廢止。
  • 黑人,撐起了流行音樂半邊天
    很多樂友經常分不清布魯斯和爵士樂,在各大音樂APP評論下也經常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其實,爵士音樂是由布魯斯音樂衍生出來的一個音樂類型,是非洲黑人音樂和歐洲白人音樂結合的產物。最早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紐奧良,後來轉移到了芝加哥和紐約,發展到現代已經產生了很多分支類型。
  • 張盈柔:亞洲音樂盛典 連接世界音樂文化的橋梁
    「亞洲音樂盛典」促進音樂文化交流和發展的念頭。作為亞洲音樂盛典創辦人的她,深知創辦亞洲音樂盛典的意義,為的是將各國的音樂文化引入到國內,也希望將中國原創音樂和傳統魅力推向國際。在此前專訪的報導中,記者看到一段話,「我不是科班出身,但和音樂很有緣分,一直奮戰在這個行業。」音樂行業看著風光,但張盈柔坦言,投身其間才知,時間、精力、金錢,哪一樣堅持下來都不容易。
  • 2020亞歷桑德羅音樂會哈爾濱站,一場原汁原味的印第安音樂盛宴!
    有一種音樂,它能讓你聽到最原始的吶喊,最悲痛的哀鳴,它就是來自波蘭籍印第安藝術家亞歷桑德羅演奏的《最後的莫西幹人》,2020亞歷桑德羅音樂品鑑會哈爾濱站,一場原汁原味的印第安音樂盛宴即將為您開啟。亞歷桑德羅·奎瑞瓦路 (Alexandro Querevalú)是一位波蘭籍印第安藝術家,尤其擅長演奏各種吹奏樂器,象蓋納笛、蓋納簫、安塔拉、巴斯託排簫、馬爾他排簫等帶有印第安特色的樂器,同時伴以原生態的吶喊,讓印第安音樂直入人心。
  • 夜裡的噪音:皮鞭、即興與音樂中的新黑人
    在和音樂相關的領域,美國白人的黑人「接納史」開始於19世紀初的「黑臉滑稽劇」(Blackface Minstrelsy)。在這種演劇中,塗黑臉「變成」黑人的白人演員,通過各種伎倆醜化黑人,以搏白人觀眾一笑。這種毫不掩飾的種族主義文化並非曇花一現,而是流行了一百多年,到上世紀中葉依然存在,直到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興起才被廢止。
  • 音樂分類知多少——RAP
    實際上,希普-霍普的含義更寬,泛指當時紐約街頭文化的各種成分,除萊普外,還有:萊普經常採用的用手把放在唱機轉盤上的唱片前後移動,發出有節奏的刮擦聲;唱片播放員dj在轉換唱片拼接唱片音樂片段時,聽不出中斷痕跡的技法;霹靂舞等等。
  • 你一定沒聽過的印第安音樂
    ,他們團結一致,不屈不撓,他們驍勇善戰,抵禦外敵,然而印第安的歷史確是一部催人淚下的血淚史,這裡不想提印第安的歷史,今天要跟大家談談印第安的音樂。1934年,美國又根據羅斯福總統的「新政」通過了《印第安人重新組織法》,允許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強迫印第安人放棄傳統文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人的境況才有所改善。才沒有遭到滅族。
  • 音樂主題手抄報合集,包含了很多音樂元素,很實用哦
    這些樂曲和歌曲,植根於大眾生活的豐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眾音樂」之稱。 3、爵士: 爵士樂成形時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 在眾多流行音樂中,爵士樂是出現最早並且是在世界上影響較廣的一個樂種,爵士樂實際就是美國的民間音樂。
  • 探戈VS.民謠:哪個才是阿根廷的民族音樂
    底層白人音樂如何成了阿根廷的文化招牌探戈起源於十九世紀末,當時,大量歐洲白人移民潮到達布宜諾斯艾利斯,與本地人的數量比例甚至超過了同時期美國的移民與本地人的比例,各國移民按照自己的語言和風俗在阿根廷生活,例如義大利人有自己的學校,猶太人有自己的社團等等,這引發了民族身份被衝擊的擔憂。
  • 最原汁原味的印第安音樂《最後的莫西幹人》
    你也許對印第安音樂家亞歷桑德羅(Alexander)不熟悉,但他的代表歌曲《最後的莫西幹人》你一定聽說過!「這首曲子讓我流淚」這是每一個聽過這首歌曲的聽眾的第一反應。是的,亞歷桑德羅在音樂裡用至深的情感詮釋了悲傷和歡樂,這使他的音樂可以觸摸到傾聽者的靈魂。因此,這首歌讓無數人潸然淚下,在擁有不同種族、國家和文化背景的人們心中達到強烈共鳴。
  • 爵士音樂,雷格音樂以及流行音樂是什麼?孩子要知道這三點差異
    談到「爵士音樂」,大致說來,它興起於美國的一些黑人音樂家之中,代表著美國對音樂界的最大貢獻。而這些黑人是在約十九世紀以前來自西非洲等地的奴隸,他們帶來了黑人民歌,如工作歌、憂鬱調或藍調。早期的這些藍調音樂主要是反映黑人的悲苦心境及他們底層的生活狀態,因此充滿悲苦的氣氛。
  • 圓氣健身的音樂科學:流派的深度應用
    02.Hip-HopHip-Hop在中文語境中被稱為嘻哈,其涵蓋範圍非常廣,在當今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原本是誕生自1898年非洲裔美國人群中的次級文化。Hip-Hop的文化主軸中,有一半的元素和音樂有關聯,包括:DJ(Disc Jockey)、Rap、Beatbox以及與之相關聯的字流派。
  • 騰訊音樂持續拓展音樂邊界,加速音樂與生活進一步融合
    幾乎每個人都可以說出與音樂產生交集的各類場景:不論是私人空間還是公共場合,不論是演出現場還是旅途中、學習時,音樂對生活呈現著隨時隨地的陪伴。這種陪伴背後,行業的參與者如何站在更加全局的角度發揮融合的功效,考驗著每一個行業的參與者。
  • 黑人音樂有什麼了不起丨混亂博物館
    在20世紀乃至今天的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之中,美國黑人音樂的巨大影響力無處不在,最明顯的就是,在各種歐美音樂榜單、最佳唱片評選之中長期佔據半壁江山的黑人音樂家。  30年代的搖擺樂(爵士樂),是黑人音樂與歐洲古典音樂的結合,也就是將黑人音樂歐洲化、高雅化、樂團化的一種產物,其根源極為複雜,包括非洲節奏、黑人勞動歌曲、軍樂團、布魯斯、拉格泰姆等等各種各樣的元素。
  • 『五月花·夜店音樂』你知道什麼是house音樂嗎?
    這是芝加哥的DJ玩出的音樂,他們將德國電子樂團Kraftwerk的一張唱片和電子鼓(Drum Machine)規律的節奏 及黑人藍調歌聲混音在一起,House就產生啦~一般翻譯為"浩室"舞曲,為電子舞曲最基本的型式,4/4拍的節奏,一拍一個鼓聲,配上簡單的旋律,常有高亢的女聲歌唱.
  • 傳統的拉丁美洲音樂
    傳統的拉丁美洲音樂經常被忽視,因為人們對莎莎,梅倫格,探戈和拉丁流行音樂等主要節奏和風格給予了關注。然而,如果想要更好地理解拉丁美洲音樂,有數百種傳統風格值得熟悉。讓我們來看看定義傳統拉丁音樂的一些最重要的節奏和風格。
  • 亞歷桑德羅:我要把印第安音樂帶給更多的中國人
    亞厲桑德羅在後臺熱身(趙曼君/攝)由於行李限額,亞歷桑德羅並沒有帶來他的「大傢伙們」,包括最能代表安第斯音樂的卡洪鼓,跟胳膊一樣長的笛子,還有和他身高差不多高的排簫,但這根本不影響他的演奏。從街頭,到網絡,再到音樂廳——在中國,亞厲桑德羅正成為印第安音樂最有力的代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