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新冠肺炎輕症者可產生強烈T細胞反應

2020-12-22 瀟湘名醫

內容提要:即使沒有檢測到病毒特異性抗體反應,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也會觸發強烈的記憶T細胞反應。作者表示,自然接觸或感染新冠病毒而產生的記憶T細胞反應,或是預防引發新冠肺炎重症的重要免疫成分。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7日報導,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細胞》雜誌上報導稱,即使沒有檢測到病毒特異性抗體反應,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也會觸發強烈的記憶T細胞反應。作者表示,自然接觸或感染新冠病毒而產生的記憶T細胞反應,或是預防引發新冠肺炎重症的重要免疫成分。

研究資深作者、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馬庫斯·布格特說:「在沒有保護性疫苗的情況下,至關重要的是確定感染者,特別是那些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對新冠病毒產生了強有力的適應性免疫反應。」

迄今為止,此前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患者再次感染的病例很少。大多數與人體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保護有關的研究都集中在誘導中和抗體上,但抗體應答會不斷減弱,並且不能在所有新冠肺炎患者體內檢測到,尤其是輕症患者。

在小鼠身上進行的研究表明,疫苗誘導的記憶T細胞反應可以持續多年,即使沒有可檢測的抗體,也能抵抗相關病毒。到目前為止,尚不清楚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應答與人的抗體應答或新冠肺炎在人體內的臨床進程之間的關係。

為獲得更多信息,布格特團隊評估了200多名瑞典人在暴露、感染和罹患新冠肺炎整個過程中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和抗體反應。

結果表明,所有23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恢復後,都產生了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反應。但令人驚訝的是,感染後數月,在接觸了新冠病毒的家庭成員和大多數新冠肺炎輕症患者體內檢測到新冠病毒特異性記憶T細胞反應。此外,在28名接觸了病毒的家族成員中,只有17個(一半以上)具有可檢測的抗體反應,而幾乎所有人(26/28)顯示出T細胞反應。而31名新冠肺炎輕症恢復患者中,有27個人檢測到抗體應答,有30人發展出T細胞應答。

【來源:科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黃志偉教授課題組揭示新冠肺炎重症和輕症患者的適應性免疫反應特徵
    哈工大報訊(生命 文/圖)8月14日,黃志偉教授課題組關於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新冠肺炎重症和輕症患者對新冠病毒感染的適應性免疫反應》(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to SARS-CoV-2 infection in severe versus mild individuals)為題在線發表於《信號轉導與靶向治療》(Signal Transduction
  • 研究發現: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免疫力或低於重症患者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新媒體專電 據法新社巴黎6月18日報導,當天公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那些感染了新冠肺炎但沒有表現出症狀的人對這種病毒的免疫力可能大大低於那些重症患者。中國的研究人員對重慶萬州區兩組新冠肺炎病人進行了比較:37人表現出症狀,37人沒有。研究人員對兩組患者在康複數周后採集的血樣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只有62.2%的無症狀人群有短期抗體,而有症狀患者有短期抗體的比例為78.4%。
  • 科學家研究發現一種常見的抗氧化酶能幫助治療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大流行在美國和全世界都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 截至2020年10月5日,約翰霍普金斯冠狀病毒資源中心儀錶盤據報導,新冠肺炎在美國和全球的死亡人數分別為209,734人和1,037,604人。目前,缺乏治療新冠肺炎的特異性抗病毒藥物,也沒有預防疫苗。
  • 國際觀察丨美國疫苗臨床試驗產生強烈免疫反應 新冠疫苗面世還要...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 實習生 任子羿據美聯社當地時間7月14日報導,由美國生物技術公司Moderna與福奇帶領的美國衛生研究院一同研究開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在一期臨床試驗中產生強烈免疫反應。美國首次進入新冠疫苗第三階段測試目前,該疫苗已進入第三實驗階段,這將決定疫苗是否能有效的投入市場。最後階段的實驗預計會在7月27日開啟,大約30000個志願者會參加測試,檢驗該疫苗是否對病毒有強烈的抵抗效果。這也是美國首次進入疫苗第三階段的測試。
  • 細胞因子風暴——新冠肺炎的「奪命幫兇」
    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帕萬·巴特拉朱(Pavan Bhatraju)博士在西雅圖港景醫療中心的重症監護室工作,巴特拉朱和其他人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病人的肺似乎惡化得很快。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發病後7天,且也可能發生在年輕、健康的新冠肺炎患者身上。而根據WHO與中國對COVID-19的聯合報導,約20%的新冠肺炎病人為重症病人,其他則症狀輕微,甚至是無症狀感染。
  • 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如何快速恢復?專家給出四點建議
    輕症、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如何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期需要注意什麼?……近日,新華網推出專題《戰「疫」專家說》,第六期專訪了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江榮林,就新冠肺炎患者治療的相關情況進行解答。
  • Nat Comm|基於PASEF-DIA技術的新冠肺炎免疫應答機制研究
    近日,來自北京大學多組學研究中心的黃超蘭課題組及其合作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基於DIA-PASEF技術(timsTOF pro質譜儀)的4D定量蛋白質組學對新冠肺炎病人尿樣進行研究的論文,揭示了在分子水平上,可以將新冠肺炎的病理過程分為
  • CD177+前定形內胚層細胞可產生胰腺β細胞
    CD177+前定形內胚層細胞可產生胰腺β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8 14:23:41 德國亥姆霍茲糖尿病中心Heiko Lickert研究組發現,CD177
  • 酮體有望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加速基礎研究轉化為臨床成果的過程,作為各方相關者之間合作參與的樞紐,我們提倡提高研究的可重複性並改變醫學實踐,從而提升全球醫學科研的標準。請您在此註冊,以獲取Med的電子目錄並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酮體有望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 西班牙媒體:細胞療法可將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死亡率從85%降至15%
    西班牙團隊研發出一種細胞療法,可降低新冠肺炎高危患者死亡率。(網站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西班牙廣播電視臺官網報導,當地時間7月8日,西班牙米格爾·埃爾南德斯·德埃爾切大學表示,該校教師主導研發的細胞療法可將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從85%降低到15%。據悉,研究團隊對13名收治在重症監護病房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採用了這種細胞療法。
  • 酮體有望用於治療新冠肺炎_身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加速基礎研究轉化為臨床成果的過程,作為各方相關者之間合作參與的樞紐,我們提倡提高研究的可重複性並改變醫學實踐,從而提升全球醫學科研的標準。請您在此註冊,以獲取Med的電子目錄並接收我們的最新資訊。酮體有望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但是,他們的新研究通過將前沿的治療細胞工程與先進的計算方法相結合,為這方面增加了一個強大的新維度。多功能性CD4+ T細胞的存在通常與良好的抗腫瘤免疫力有關。科學家們之前發現IL-7處理可誘導產生多種細胞因子的多功能性CD4+ T細胞激活。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奧古斯塔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腫瘤特異性CD4 + T細胞中的轉錄因子STAT5持續激活驅動了多功能性T細胞的產生。
  • 新研究發現排毒期長達49天新冠病例:症狀輕微,或為新亞型
    作者們描述了一位特殊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詳細流行病學和臨床信息,這可能促進新冠患者進一步的合理治療與風險分層工作進行,為社區醫療保健管理策略和分級用藥決策提供依據。值得注意的是,49天是迄今為止醫生們發現的有症狀的新冠患者表現出的最長排毒期(即在患者體內能夠檢測到新冠病毒RNA的時間)。
  • 間充質幹細胞(MSC)治療新冠病毒肺炎顯療效!抗炎細胞療法reme...
    remestemcel-L是一種同種異體間充質幹細胞(MSC),來源於不相關供體骨髓中分離的MSC並進行培養擴增製備而成。remestemcel-L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通過下調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增加抗炎細胞因子的產生、並能將自然產生的抗炎細胞招募到相關組織中,來對抗與多種疾病相關的炎症過程。
  • 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發病機制或存在「兩個階段」
    最近又一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早期主要體現為免疫抑制,發展到後期重症會有較強的免疫應答,有部分患者會引發炎性風暴。這一發現,將為臨床藥物治療帶來了新的認知。那麼,早期使用激素藥物以及免疫抑制劑是否需要改變?
  • 川普速愈的奇蹟怎麼產生的?
    多位醫學專家對《財經》記者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能產生應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和T細胞,在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科學界對其體內的抗體水平能在多長時間內發揮免疫作用尚無定論,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也不一致。就在川普重新上陣之際,美國內華達州一男子出現二次感染後症狀更重的病例引發關注。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8期)
    但是,他們的新研究通過將前沿的治療細胞工程與先進的計算方法相結合,為這方面增加了一個強大的新維度。科學家們之前發現IL-7處理可誘導產生多種細胞因子的多功能性CD4+ T細胞激活。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奧古斯塔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腫瘤特異性CD4 + T細胞中的轉錄因子STAT5持續激活驅動了多功能性T細胞的產生。
  • C羅感染新冠肺炎!會對自身的技術水平造成多大影響?
    C羅作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轉陰以後,是否會對他的身體造成遠期影響呢?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對七萬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例統計,81%的患者都屬於輕、中症,重症大約佔了14%,只有5%的患者是危重症。危重症患者雙肺瀰漫性實變,死亡病例明顯有肺損傷,這不是病毒對肺部的直接攻擊,而是自身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 FoxNews:老人和重症患者易產生新冠病毒抗體
    據福克斯新聞網(FoxNews)網站6月17日報導,Medrxiv預印本平臺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稱,並非所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都有抗體反應,老人和重症患者產生抗體的比例更高。在產生抗體反應的人群中,抗體在病毒確診後兩個月內在血液中保持穩定存在。
  • 磷酸氯喹治療新冠肺炎,切不可忽視不良反應!患心臟疾病者禁用!
    在隨後的研究中,氯喹被發現在治療風溼性關節炎、腸外阿米巴病、結締組織病等方面也有很好的療效。磷酸氯喹是氯喹與磷酸根的結合,藥物穩定性或水溶性更好。目前認為,磷酸氯喹可能會使病毒受體(肺泡上皮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的糖基化不足,阻礙病毒入侵人體細胞,使病毒複製的早期階段受到影響,從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