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論地球上出現過的生命,那就是不得不提統治地球長達1.6億的恐龍了,如果不是6500萬年前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人類了,但是不僅讓人聯想一個疑問,人類出現至今也不過幾百萬年的時光,就進化出獨立的思維意識,但是恐龍再地球上生存了1.6億年也沒有進化出智慧呢?
根據考證最早的恐龍出現在距今2.3億年的三疊紀,在此後的1.6億間中,由於沒有天災和氣候的適宜,就是在這樣草盛水美的環境下,進化出了植食性長達40~50米的易碎雙腔龍,也進化出了像棘龍和霸王龍這樣的大型食肉類恐龍。但距今的考古研究發現,最聰明的恐龍是出現在晚期的白堊紀,是一種名為傷齒龍的小型肉食恐龍。但是這種恐龍的智商也僅有5.3,還不如我們現在的狗狗。
所以並非在地球中生存越久就可以進化出智慧,而相反地,為啥人類僅出現了幾百萬年就出現了高等智慧呢,這大概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道。人類的祖先本是樹上摘時野果的猿猴,也許在一次次的乾旱饑荒之年,樹上的資源不能滿足人類祖先的需求,不得不一次次下到樹上尋找食物,從樹上下來後,不得不慢慢的適應地上的行走方式,在此後的百萬年中慢慢地從爬行進化為行走,行走的狀態使得血液更加容易輸送到腦部,促進了大腦的發育,也因為下到樹下人類祖先食物鏈得到擴大,也使得人類祖先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災害中存活下來。
幾萬年前也許在一次雷雨天氣中,雷電引發了一場森林大火,人類祖先在火災後第一次嘗試到了火帶來的美味並深深地愛上它。在人類不會使用工具創造火之前,能吃上熟食的機會非常少,但是也是因為人類祖先為了可以吃到更多的食物,慢慢抓握了使用工具,這也促進也人腦的發育,也在非常偶然的機會下,人類祖先在使用工具的時候發現了如何創造火,抓握這個技術後,人類祖先滿滿地便可以吃到熟食。
吃熟食的好處在於火可以消滅食物上的大部分細菌,被火煮過的食物更加容易讓人體吸收,人的壽命更加長久,經驗積累更多,再次促進人腦機能的發育。智力的增長也使得不斷地從自然選擇中脫穎而出。慢慢褪去體毛,學會獨立行走和使用工具。而與之相反地,恐龍也是就是生活在一個非常安逸的環境,1.6億年來只顧著繁衍生息,在安逸的環境下沒有與之進化出智慧和對環境變遷的適應能力,所以終究被自然選擇所淘汰。
凡事或許不能一概而論,地球上也存在著比恐龍更加古老現今依舊存在於地球的生物,他們也沒有進化出像人類這樣的智慧,地球的法則是適者生存,而非智者,人類的智慧來源於自然選擇的結果,人類或許只有利用智慧充當自然的適者才能在地球長久的生存。
,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