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人類未知的地方還有太多,所以還有沒有活的恐龍存在我們也不能有一個肯定的回覆。
可能我們地球沒有,在宇宙中另外一個星球上也有也說不定。
雖然在地球上沒有讓恐龍漫步的土地——像史匹柏描繪的那般(至少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
但是想一下,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周圍沒有與滅絕的恐龍同時代的動物。
在找到這些活化石之前,先來看看一些近幾年在野外看到的古老野獸的傳聞。
地球上還有活的恐龍嗎?
首先,巨齒鯊——統治海洋的巨獸。
它們與現今存在的灰鯖鯊相似,但這些傢伙體長達到15米,咬力比霸王龍還強。
然而,在2014年,一個電視紀錄片聲稱有證據表明,巨齒鯊仍存活在海洋中,這令很多人感到興奮——除了古生物學家和科學家。
因為對於這種生物已經滅絕的事實,學術界沒有任何異議。
他們發現大量的巨齒鯊牙齒,但沒有一個牙齒的年代少於150萬年。
就像巨齒鯊一樣,總有傳言說從大腳怪到尼斯湖水怪等怪物實際上是恐龍。
但事實上,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些神秘的生物與生活在侏羅紀、三疊紀或白堊紀的恐龍有任何的遺傳相關性。
更為關鍵的是,沒有確鑿證據能表明這些怪物的存在。
此外,還有些人認為剛果恐龍仍然存活於中非的叢林中。
雖然經常有探險隊想要找到這種像雷龍一樣的兩棲動物,但最後都是徒勞。
因此,這種傳聞中體長11米的現代恐龍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可能!
不過,讓我們對真正的「恐龍」感到興奮吧,而它們就在我們的後院!
請記住,鳥類不是和恐龍有共同的祖先。
就是由恐龍進化而來——有一些直接是從6600萬年前的大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的。
5500萬年前的化石記錄表明,現在生活在非洲的土豚與過去相比幾乎完全沒有改變。如果真的想找到一種海洋中的遠古動物。
而打破巨齒鯨的傳說讓你很失望——那麼,這裡就不得不來看一下姥鯊。
姥鯊是科學家發現的進化最緩慢的脊椎動物,它已經有4.2億年沒有改變過了——這比恐龍出現的時間還早2億年。
為什麼簡單的動物活下來了而恐龍沒有?
在長達38億年的生物演化史當中,生命最原始的形態比如單細胞的細菌。
直到今天還存在並且活的還很滋潤。
曾稱霸世界的恐龍現在卻只能在化石裡找到
但後來出現的恐龍卻只存活了一億六千萬年,而再往後的99%的哺乳動物都在7000~9000萬年間逐漸滅絕了…
我們發現越往後進化出的高級物種反而越不適應環境,存活的時間越來越短,消亡得越來越快,存在度也越來越低,這與「適者生存」的理念似乎正好相反,為什麼會這樣?
世界的規律或許本就是如此,越複雜,越高級,反而存在度越低。
我們把觀察尺度擴大到138億年整個宇宙演化史。
就可以很容易觀察到這樣一種現象,越原始簡單的物質,總質量越多,穩定性越強。
越往後衍生的複雜物種,總質量越少,穩定性越差。
化學元素
宇宙中最早出現的,也是元素周期表上1號元素氫,由最簡單的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構成,佔宇宙元素總量的80%。
元素穩定性也最強,比氫構成稍微複雜一點底的2號氦元素,只佔到了20%左右,剩下的其他90種天然元素加起來的總質量還不到1%。
而到了92號元素鈾,它是自然界中能夠找到的最重,最複雜元素,但卻極不穩定,不斷在衰變。
一定的臨界質量放在一起馬上就會爆炸。從生物角度來看也是如此,越簡單的生物比如大部分植物藻類和一些細菌依靠光合作用,給點陽光就燦爛。
薛丁格的貓
生存所需要的條件很簡單,物種很容易長期生存下去,而越往後進化出的複雜生物,則必須通過各種方式攝取外界的能量才能維持基本生存。
生存所需要的條件越來越複雜,所以很容易因為某一條件的變化產生物種的滅亡。
而隨著科技和分工的繼續發展,當任何人都可以掌握一個毀滅整個文明的手段的時候,我們每一刻的存在都會像薛丁格的貓,方生方死。
人類雖自詡為萬物靈長,但在進化的坐標軸上,我們究竟是「頂點」還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