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國歌」第一個聽眾是位老太太,她稱作曲者叫「起來」

2020-12-22 樂享趣聞軼事

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可是,你知道這首歌曲的出處嗎?

圍繞這首歌曲,還有多少不為眾人所知的人和故事?

這些人和故事或感人,或振奮人心,或傷感,或有趣、惹人發笑……

電影《風雲兒女》海報

首先說一下《義勇軍進行曲》的出處。

《義勇軍進行曲》最早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歌曲在影片片頭、片尾播放。

這首電影的編劇是田漢和夏衍,主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電影於1936年5月24日上映。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記

1934年秋,電影《風雲兒女》的編劇田漢為電影寫了一首電影主題歌歌詞。

可是,歌詞還沒有交稿,田漢就被國民黨軍警逮捕入獄。

1935年2月,《風雲兒女》開拍在即,主題歌卻還沒有著落。

就在導演許幸之犯愁時,去監獄探忘田漢的同志帶回了一份主題歌手稿。

田漢在香菸紙背面寫就歌詞,並想方設法讓探監的同志帶了出來。

有了歌詞,誰來譜曲?

聶耳自告奮勇,不由分說地攬下了為歌詞譜曲的任務。

為了譜好曲子,聶耳可謂全身心投入,創作期間,還鬧了幾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

聶耳(左) 田漢(右)

聶耳當時住在霞飛路(現在的淮海中路)一個出租屋裡。

創作期間,聶耳廢寢忘食,夜以繼日。

他一邊哼唱著歌詞,一邊擊打桌子,權當「打拍子」。

一旦有了些感覺,他會馬上坐到鋼琴邊,一邊彈奏,一邊吟唱歌詞。

因為不分晝夜,又彈琴又唱歌,樓下的房東太太不答應了。

她氣呼呼地拍開聶耳的房門,劈頭蓋臉大罵一頓,然後發出「最後通牒」:「如果再這麼鬧,我就收回房子,不租給你住了!」

末了,聶耳只有向她道歉了事。

自己家裡呆不了了,聶耳只好另想辦法。這時,錄音師歐陽慧敏幫了一個大忙。

歐陽慧敏讓聶耳每天去自己家裡「上班」,他還請自己的老母親包下了他的「一日三餐」。

那些日子裡,歐陽慧敏家熱鬧非凡。

每天清晨,聶耳一大早就來「上班」。

聶耳前腳剛進院門,老太太就招呼歐陽慧敏:「一起過來吃早點心吧,『起來』來了!」

一開始,歐陽慧敏不知道母親口中的「起來」是什麼意思,等搞清楚了,歐陽慧敏忍不住笑出聲來。

《義勇軍進行曲》曲譜

原來,創作歌曲時,聶耳總是一邊寫一邊唱,手舞足蹈。

即便是吃飯的時候,如果突然來了靈感,聶耳也會拿著筷子,又打節拍又唱歌。

在老太太印象中,聶耳唱得最多的歌詞莫過於「起來」這兩個字。

老太太記憶力不太好,記不清聶耳的名字,倒是記住了聶耳老是哼唱的歌詞。

於是,老太太便將聶耳喚做「起來」。

在歐陽慧敏家,聶耳完成了第一稿創作,一直陪伴他的就是歐陽慧敏的老母親。

因此,歐陽慧敏後來說:「我母親是《義勇軍進行曲》的第一個聽眾。」

根據夏衍回憶,為了躲避國民黨當局的迫害,完成了歌曲第二稿後,聶耳就匆匆去了日本。

不過,半個月後,聶耳就在東京完成了最終稿,曲譜很快郵寄回了「電通公司」。

接下來,就得為這首歌曲命名了。

聶耳給這首歌曲起過一個名字-「進行曲」,大家都覺得過於簡單,似乎少了一些內涵。

這時,電影《風雲兒女》的投資人朱慶瀾將軍建議:可以在「進行曲」前面加上「義勇軍」三個字。

電影《國歌》海報

朱慶瀾將軍是個愛國人士,他當過袁世凱的軍事顧問,還當過張作霖的中東鐵路護路軍總司令。

朱將軍是個堅定的抗日者。

「九·一八」事變後,朱將軍積極募款支持東北義勇軍,日軍進攻上海時,朱將軍又全力支持十九路軍抗日。

朱將軍一言既出,滿座叫好,於是,歌曲名稱確定為《義勇軍進行曲》。

臨時「拼湊」的合唱隊

由於受技術條件限制,當時的電影無法進行同期錄音,電影插曲、配樂只能通過唱片轉錄。

《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合唱歌曲,如果合唱的人數太多,如果不經過較長時間的合練,很難把《義勇軍進行曲》唱好。

但是,此時已經臨近預定的公映時間,電通公司最終只能臨時拼湊一個七人合唱隊。

他們分別是:盛家倫、司徒慧敏、袁牧之、鄭君裡、金山、顧夢鶴、施超。

經過簡單的合練,1936年5月9日,在百代唱片公司的錄音棚,小合唱隊第一次錄下了《義勇軍進行曲》。

現在再聽當年的錄音,雖然歌聲不是那麼華麗,演唱者還帶有明顯的方言口音,但是仍然不乏慷慨激昂!

5月24日,《風雲兒女》正式上映,《義勇軍進行曲》立即在觀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遺憾的是,這首歌曲的詞作者田漢還關在國民黨的大牢裡。

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在拍攝電影《國歌》時,著名導演吳子牛特意在劇中虛構了這樣的一個情節。

電影《國歌》劇照

在離監獄不遠的小河裡,一條小船漂在水面,幾個進步青年在船上安上大喇叭,面向監獄的方向,用留聲機裡播放《義勇軍進行曲》。

高牆內,「田漢」激動萬分:「我寫的歌,為中國人寫的,為不願意做奴隸的中國人寫的!」……

順便提一下,在電影《國歌》中扮演田漢的演員叫何政軍。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何政軍是誰,卻一定認識八路軍獨立團的趙剛政委。

在電視劇《亮劍》中,何政軍飾演了李雲龍的生死搭檔趙剛。

《亮劍》何政軍飾演趙剛

《義勇軍進行曲》的傳唱者們

抗戰期間,《義勇軍進行曲》不但在民間廣為傳唱,廣播電臺也定期播放這首歌曲;

國民黨有幾所軍校把《義勇軍進行曲》定為隊列歌曲之必唱曲目;

戴安瀾將軍的國民革命軍第200師曾將該曲定為軍歌;

張學良要求所部官兵必須學會這首歌,還幾次三番強調官兵齊唱《義勇軍進行曲》的意義;

淞滬會戰,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曾經數次高唱《義勇軍進行曲》,以此振奮精神、鼓舞士氣;

被國民黨無理關押的沈鈞儒、鄒韜奮、李公樸等人獲釋時,「七君子」與前來迎接的數百群眾同聲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臺兒莊戰役中,美國駐華海軍武官卡爾遜與中國官兵一起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1940年,美國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在紐約演唱了這首歌曲,他給這首歌曲起了個新名字-「起來」。

保羅也許不知道,這首歌曲的作曲者聶耳就被一位中國上海的老太太喚做「起來」。

在筆者看來,這不是機緣巧合,而是一種神奇的感應,上海的老太太和美國的保羅都領悟到了歌曲的精髓-「起來!」

老照片 開國大典-奏國歌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義勇軍進行曲》開始在東南亞地區廣為傳唱;

1944年,這首歌被馬來西亞一支抗日隊伍當作了軍歌,不過,他們將「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的「中華」二字改為「馬來亞」;

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該曲被選為演奏曲目之一;

抗戰勝利時,該曲與《美麗的美利堅》、《馬賽曲》等歌曲一起,被定為同盟國勝利之日的廣播歌曲;

臺灣光復初期,《義勇軍進行曲》成為臺灣學生必唱的歌曲,基隆中學師生示威遊行時也曾齊聲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義勇軍進行曲》成為不可替代的國歌

更有意義的是,在新中國開國大典上,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在天安門廣場奏響了《義勇軍進行曲》。

1949年9月,全國政協決定,在新中國的國歌尚未正式確定之前,暫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1949年9月25日,在中南海豐澤園,徐悲鴻提議用《義勇軍進行曲》代國歌。

這個提議得到了梁思成等眾多與會代表的贊同,也遭到了郭沫若、田漢等人的反對。

反對者認為,中國革命已經取得了勝利,「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句歌詞不合時宜,應當修改。

在討論會上,中央主要領導人的態度非常明確-支持「居安思危」的觀點。

最後,《義勇軍進行曲》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國慶盛典-解放軍軍樂團奏響國歌

此後的幾十年間,這首歌曲也曾幾經波折,甚至差一點被新的國歌所取代。

但是,《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極具政治意義,它的曲調慷慨激昂、催人奮進,自有其不可抵擋的魅力。

1982年,全國人大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決定仍然使用《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2004年,全國人大更是在憲法中增加了這麼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

相關焦點

  • 關於國旗、國歌、國徽!這些重要事項你都知道嗎?
    關於國旗、國歌、國徽!這些重要事項你都知道嗎?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12月1日,宜春市舉辦國旗法、國歌法、國徽法專題講座,邀請宜春學院政法學院丁小瓊教師講授有關國旗、國歌、國徽的法律知識,進一步增強各地各單位及廣大幹部群眾尊重和愛護國旗、國歌、國徽意識。
  • 蘇聯國歌那點事
    那麼恭喜你中招了,本歌曲的作曲者確實是一個玩弄大合唱的高手——亞歷山德羅夫。用他另一首最著名的作品《神聖的戰爭》和蘇俄國歌比較,你會發現。。這簡直就是套路。。。。圖:亞歷山德羅夫。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Александров,1883年4月13日-1946年7月8日),蘇聯國歌《蘇聯頌》和《神聖的戰爭》的作曲者。
  • 中國國歌的全稱叫什麼名字?本以為三歲小孩都會,誰知道被打臉!
    在我國有著非常多的地區,這些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也正是這些多樣化的地區組成了我們的祖國,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面有著56個民族,我們都十分的喜愛我們的祖國,對於國旗跟國歌更是從小就認識,但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每個人都知道國歌的全稱嗎?
  • 風流才子倒在紅莓花下:他的《祖國進行曲》被誤認為蘇聯國歌
    幾代中國人中,凡是接觸過蘇聯歌曲的人,可能無一不知曉《紅莓花兒開》這首,然而只有少數人才知道它是原蘇聯早期影片《庫班河上的哥薩克》(中譯名為《幸福的生活》)中的插曲。歲數更大一些的人,可能全都知道《祖國進行曲》這首因其知名度之高而被人誤認為是蘇聯國歌的歌曲,而作為這兩首歌的作曲者杜納耶夫斯基,其姓名和身世則遠遠不達其作品那種家喻戶曉的程度。
  • 她不是家生子,為何能成為盛老太太身邊第一人?
    不過,崔媽媽是真的很疼愛明蘭,新婚夜後,看著只剩半條命的明蘭,她差點沒給顧廷燁丟白眼球。忍著心中的怒火,暗自腹誹到:新姑爺是嗎?朝廷新貴,是嗎?看三朝回門,我不告你丫的黑狀。第三位:苦哈哈的出身,卻自強不息——房媽媽房媽媽出生在古代一個貧苦潦倒的農戶家庭,父親身體不好,七歲之前,她不知道吃飽飯是啥滋味。命不好還能守在父母身邊,也是不錯了。可她還是沒能逃過命運的大手,對生活妥協的母親,只好把她給賣了。
  • 那些讓你過目不忘的「國民老太太」,你都認識嗎?
    任誰看到都要感嘆曹翠芬演繹下的老太太慈愛、睿智,但是卻沒人知道,如今爆火的國民演技派在年輕的時候卻是幾乎無路可走。曹翠芬生在一九四四年,十六歲的時候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但是很可惜,由於年代的限制,她在三十歲的時候才拍攝了人生的第一部作品《南徵北戰》。
  •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田漢的最後一詞,聶耳的最後一曲
    「國慶節」,全國人民最樸素的慶祝方式:看升旗,唱國歌。 眾所周知,《義勇軍進行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但是你知道這是詞作家田漢的最後一首歌詞、曲作家聶耳的最後一首譜曲嗎?
  • 歌曲裡什麼叫副歌
    《很愛很愛你》   想為你做件事讓你更快樂的事 主歌a1   好在你的心中埋下我的名字   求時間趁著 你不注意的時候   悄悄地 把這種子釀成果實   我想她的確是更適合你的女子   我太不夠溫柔優雅成熟懂事   如果我退回好朋友的位置   你也就不再需要為難成這樣子   看著她走向你 那幅畫面多美麗 --主歌a2
  • 老太太想當初自己捨不得吃不捨得穿
    丈夫菸斗和大哥籤了協議:每人撫養一年,如果老太太在誰家瘦了,誰家就要再養一年。為了讓婆婆明天上稱不掉重,阿花夫妻只好採取」填鴨式」的方法幫助婆婆增肥。 從街市上回到家,夫婦倆正趕上老人提著桶餵豬,夫妻倆趕忙搶下老人手裡的桶,讓她去休息。
  • 它被翻拍超過10次,被稱「中國第一部鬼片」,真的嚇死老太太了嗎?
    不過,這部《畫皮》在1979年前後在內地上映時,卻遇到了一個問題:有人說因為太恐怖,一個老太太看《畫皮》,當場嚇死。還有人說老太太嚇死的地方就是北京工人文化宮影院裡。這讓這部《畫皮》被"束之高閣","雪藏"到了中國電影資料館中。
  • 日本影響力很高的女歌手,最後一位稱為宅男女神,你知道是誰嗎
    今天來聊一聊日本樂壇三位影響力很高的女歌手,每一位你都認識,每一位在日本都是「熊貓」級人物,最後一位被眾多聽眾稱之為「宅男女神」,你知道是誰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日本影響力很高的女歌手,下面就開始我們的正文吧!
  • 這三位80多歲老太太做的事驚掉你下巴,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學習
    80歲的老頭或老太太,基本上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可能連廣場舞都懶得跳了,可能還有一部分這個年齡的人,需要在病床上渡過。但是有這樣來自不同國度的三位80歲的老太太,根本就沒有把這個年齡放在眼裡,瞧瞧她們做了什麼事情?只會讓你驚掉下巴。中國83歲的老太太這位83歲老太太姓龐,來自溧陽。
  • 法國國歌的來歷
    法國國歌《馬賽曲》,可以認為是世界上最琅琅上口的國歌之一,它誕生於1792年,如果對照上面的連結的話,可以知道那正是波旁王朝帝制結束,法國開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共和制時期。  當時法國的革命群眾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有溫和的吉倫特派,強硬的雅各賓派,崇尚武裝起義的熱月黨人,可以說是非常混亂,首都是見血的權力鬥爭,外省就更是真刀真槍的軍事行動。
  • 最新考古:法國國歌和德國國歌是同一首歌
    法國國歌《馬賽曲》,可以認為是世界上最琅琅上口的國歌之一,它誕生於1792年,如果對照上面的連結的話,可以知道那正是波旁王朝帝制結束,法國開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共和制時期。魯熱·德·利爾 由此可知,《馬賽曲》最早誕生於斯特拉斯堡,也許應該叫《斯特拉斯堡曲》更合適。
  • 知否:盛家兩位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值得你學習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盛家老太太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出身高貴的侯府嫡女,心計手段都是一流的,堪稱小說內段位最高的宅鬥高手。但難能可貴的卻是她的心地善良,這樣的女子堅毅、果斷,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會勇敢去追求。此外,盛老太太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好,教育出的孩子都非常優秀,比如盛紘、明蘭。
  • 美國有150年時間只有國旗沒有國歌,後來為何有了?
    美國有了國旗,卻一直沒有國歌。直到1931年3月3日,美國國會才將歌曲《星光燦爛的旗幟》定為國歌。這就是說,從1776年到1931年,這155年時間裡,美國只有國旗,沒有國歌。《星光燦爛的旗幟》的產生,有一段故事。
  • 你知道嗎?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國歌了!
    而詩經周頌中恰恰就有一篇名字叫《武》的頌,其文如下:於皇武王!無競維烈。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嗣武受之,勝殷遏劉,耆定爾功。所以,已經非常明確的說明,《詩經》中的《武》就是周代《大舞》歌詞的重要段落!其實在《詩經 衛風》中,也有一篇:「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 要讓孩子們知道,唱好國歌是對國歌的尊崇
    #要讓孩子們知道,唱好國歌是對國歌的尊崇#  從10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以下簡稱「  據介紹,天安門廣場相關管理單位作為落實提案的承辦單位十分積極,認為提案意義重大,但具體操作起來卻因當時使用國歌沒有明確法律依據而暫時擱置。這讓艾克拜爾意識到,我們唱了幾十年的國歌竟然沒有立法。  他在查閱資料後發現,1978年,為適應當時的時代背景,曾進行過一次國歌歌詞的修改,同時在原來的《義勇軍進行曲》基礎上加了兩個半音符。
  • 唱了這麼多年國歌,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來這裡看國歌誕生之路!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作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這首歌在民族存亡的危機關頭,對中華人民的愛國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歌曲的第一版就在百代唱片公司的錄音棚中完成錄製。著名民主人士馬敘倫第一個提出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可以說上述這些著名人物都和《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有著密切的關聯。
  • 「國歌」是怎樣誕生的?為何會有2個版本?1978版國歌,你知道嗎
    因為說起國歌,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但是文史君在偶然看到了一個短視頻,有了寫這樣一篇文章的念頭來。視頻中,有策劃者在大街上,臨時採訪了很多路人(以年輕人居多),問他們知道國歌的全稱叫什麼?還問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麼時候成立的,竟有好多人答錯,或回答不上來。我國的國歌,全稱是《義勇軍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