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作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這首歌在民族存亡的危機關頭,對中華人民的愛國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歌曲的第一版就在百代唱片公司的錄音棚中完成錄製。著名民主人士馬敘倫第一個提出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可以說上述這些著名人物都和《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有著密切的關聯。即使在今天的徐匯區,依然完好保存著他們曾經的生活足跡。
今天,
就讓我們重回國歌的誕生地,
體驗85年前愛國先輩們奮鬥過的自強之路!
歌詞的誕生:田漢銅像與田漢寓所
田漢(1898—1968)是中國著名劇作家,由其創作歌詞的歌曲《萬裡長城》第一段後來成為《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為了紀念《義勇軍進行曲》創作60周年,同時緬懷中國革命戲劇運動的奠基人田漢的光輝成就,1995年田漢銅像在上海長樂路、富民路的街心花園落成揭幕。
田漢銅像是全身座像,高4.6米。 遠看,田漢身披大衣,內著西裝,瀟灑的神態正在凝視遠方。近看,仰視這高大魁梧的坐像,就像國旗和國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是如此的莊嚴和肅穆。
石墓上的碑文由著名的劇作家、散文家杜宣同志撰寫,簡潔扼要的介紹了田漢一生的貢獻。
除了廣為人知的詞曲創作外,很少有人知道,田漢還創辦過學院。1924年,田漢與妻子易漱瑜創辦《南國》半月刊,「南國」的名稱由此流傳。1927年冬天,由田漢創辦的南國電影劇社改組為南國社並創辦南國藝術學院。雖然半年後,南國藝術學院便因政治、經濟等原因被迫停辦。南國藝術學院的舊址就在永嘉路371號,田漢曾在此居住過一段時間,因此又被稱為「田漢寓所」。
現在371號的底樓沿街都是些做小生意的店鋪。理髮店、服裝店、幼兒園等都是常見市井生活的必需。但你要說在100年前這裡曾經是南國藝術學院,陽春白雪的象牙塔轉眼變為最接地氣的人間煙火,這空間的轉換還是難以想像!
進入371號,狹長的過道一側是市區常見的新式石庫門建築,全部都是普通的居民樓。作為舊址,已經了無痕跡。只有一小塊牌子告訴了我們這個看似普通的弄堂,還有著一段不平凡的過往。
國歌的誕生:馬敘倫故居
不過相比於南國藝術學院舊址好歹還有塊牌子記錄,下面的馬敘倫故居,才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被歷史遺忘的角落。要不是提前在中國民主促進會官網中搜到了馬敘倫在上海的故居,真不敢想像我眼前這看似平平的老房子中竟然居住過一位歷史名人。
馬敘倫(1885-1970)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主要締造者和首位中央主席。同時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教育部部長,使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便是他的建議。
馬敘倫在上海的故居就在襄陽南路383弄32號,現在已經成為了尋常人家而已。所以,在拍照的時候也要特別的小心翼翼,生怕附近居民誤會。但是想到名人居住過的地方連一個銘牌都沒有,內心還是會有些許遺憾,不過慶幸的是還沒有拆遷,順路的朋友們還可以去緬懷一番。
歌曲的誕生:聶耳音樂廣場
一說起《義勇軍進行曲》,聶耳(1912-1935)不得不提。1935年初,田漢被國民黨特務追捕,倉促間將剛填完詞的《義勇軍進行曲》寫在香菸紙後便被抓進監獄。聶耳聽說後主動請纓,要求譜曲。他根據田漢的構想,帶著滿腔的激憤,只用兩天時間便完成了譜寫的初稿。
坐落在上海鬧市區淮海中路復興路口的聶耳音樂廣場,中央就是一尊聶耳的全身銅像。一想到為中國音樂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聶耳卻在23歲遊泳時不幸身亡,不可置信的同時又非常惋惜!為紀念聶耳誕生80周年,該銅像在1992年由著名雕塑家張充仁先生設計製作。聶耳銅像高近4米,外衣敞開,目光注視前方,左腳跨出,兩臂張開,正在指揮歌唱。
如今的聶耳音樂廣場周圍正在修整,只能越過藍色隔離板才能一窺工程進度。希望翻新過後的聶耳音樂廣場能有更多的綠化植被,讓附近居民又多一個散步聊天的好地方!
歌曲的錄製:百代唱片公司
1934年聶耳曾在百代唱片公司擔任音樂部主任,在此期間,為電影《風雲兒女》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第一版就在百代公司的錄音棚中錄製完成。百代公司是舊中國最大的唱片製造和經營公司。20世紀30-40年代,百代公司曾誕生過抗戰時期大量進步的愛國抗日救亡革命歌曲。許多著名作曲家如聶耳、黎錦光、冼星海等都在百代錄製過歌曲。
徐家匯公園中最顯眼的就數一幢三層法式風格的「小紅樓」了,這裡就是位于衡山路811號,當年的百代公司在中國的總部,現在是一家西班牙餐廳。
不得不說,即便現在已經用作餐廳了,但小紅樓的建築保護依然非常完好。二樓和三樓是原百代公司保留下來的唱片展覽,門口的刻錄機也依然是當年的模樣。
1921年建造的小紅樓,紅絲曲面斜坡屋頂帶老虎窗,花園底層是柱式敞廊,古典又精緻,處處透露著老上海的風情。清水紅磚的牆面在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色中顯得更為鮮豔。
透過窗,近處的花瓶與遠處的留聲機和人像搭配和諧,藝術氣質凸顯,復古又具有美感,宛如一副流動的畫作。
電影的誕生:上海電影博物館
上海電影博物館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先後孕育了聯華、電通、新華等電影企業,曾被喻為上海電影的「好萊塢」。《風雲兒女》便是上海電通影片公司出品並發行的,《義勇軍進行曲》是該電影的主題曲。1994年11月16日,上海電影製片廠在此誕生,成為中國三大電影基地之一。2013年6月,坐落於徐匯區漕溪北路595號的上海電影博物館,在「上影廠」原址落成開館。不經常去徐匯,還真是不清楚原來上影集團就在這裡!
雖然到達目的地時,上海電影博物館已經關門。但門口舉辦的無憂遊園會恰好是最後一天,還是非常幸運的。
在遊園會中,上海博物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等20多家博物館的文創品牌齊聚一堂。
還有愛奇藝、迪士尼等文娛企業也都帶來了相關的周邊產品。
喬家柵老字號、港式飲品發記雙囍、和酒等熱門飲食現場薈萃,滿足你周末邊逛邊吃的閒暇時光。
好啦,經過這半天時間的遊覽,我們從田漢銅像一路到上海電影博物館,對國歌誕生的過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即便不抱著學習的目的,僅僅是周末打卡徐匯,這些沒去過的地方,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