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了這麼多年國歌,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來這裡看國歌誕生之路!

2020-12-23 騰訊網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作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這首歌在民族存亡的危機關頭,對中華人民的愛國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歌曲的第一版就在百代唱片公司的錄音棚中完成錄製。著名民主人士馬敘倫第一個提出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可以說上述這些著名人物都和《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有著密切的關聯。即使在今天的徐匯區,依然完好保存著他們曾經的生活足跡。

今天,

就讓我們重回國歌的誕生地,

體驗85年前愛國先輩們奮鬥過的自強之路!

歌詞的誕生:田漢銅像與田漢寓所

田漢(1898—1968)是中國著名劇作家,由其創作歌詞的歌曲《萬裡長城》第一段後來成為《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為了紀念《義勇軍進行曲》創作60周年,同時緬懷中國革命戲劇運動的奠基人田漢的光輝成就,1995年田漢銅像在上海長樂路、富民路的街心花園落成揭幕。

田漢銅像是全身座像,高4.6米。 遠看,田漢身披大衣,內著西裝,瀟灑的神態正在凝視遠方。近看,仰視這高大魁梧的坐像,就像國旗和國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是如此的莊嚴和肅穆。

石墓上的碑文由著名的劇作家、散文家杜宣同志撰寫,簡潔扼要的介紹了田漢一生的貢獻。

除了廣為人知的詞曲創作外,很少有人知道,田漢還創辦過學院。1924年,田漢與妻子易漱瑜創辦《南國》半月刊,「南國」的名稱由此流傳。1927年冬天,由田漢創辦的南國電影劇社改組為南國社並創辦南國藝術學院。雖然半年後,南國藝術學院便因政治、經濟等原因被迫停辦。南國藝術學院的舊址就在永嘉路371號,田漢曾在此居住過一段時間,因此又被稱為「田漢寓所」。

現在371號的底樓沿街都是些做小生意的店鋪。理髮店、服裝店、幼兒園等都是常見市井生活的必需。但你要說在100年前這裡曾經是南國藝術學院,陽春白雪的象牙塔轉眼變為最接地氣的人間煙火,這空間的轉換還是難以想像!

進入371號,狹長的過道一側是市區常見的新式石庫門建築,全部都是普通的居民樓。作為舊址,已經了無痕跡。只有一小塊牌子告訴了我們這個看似普通的弄堂,還有著一段不平凡的過往。

國歌的誕生:馬敘倫故居

不過相比於南國藝術學院舊址好歹還有塊牌子記錄,下面的馬敘倫故居,才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被歷史遺忘的角落。要不是提前在中國民主促進會官網中搜到了馬敘倫在上海的故居,真不敢想像我眼前這看似平平的老房子中竟然居住過一位歷史名人。

馬敘倫(1885-1970)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的主要締造者和首位中央主席。同時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教育部部長,使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便是他的建議。

馬敘倫在上海的故居就在襄陽南路383弄32號,現在已經成為了尋常人家而已。所以,在拍照的時候也要特別的小心翼翼,生怕附近居民誤會。但是想到名人居住過的地方連一個銘牌都沒有,內心還是會有些許遺憾,不過慶幸的是還沒有拆遷,順路的朋友們還可以去緬懷一番。

歌曲的誕生:聶耳音樂廣場

一說起《義勇軍進行曲》,聶耳(1912-1935)不得不提。1935年初,田漢被國民黨特務追捕,倉促間將剛填完詞的《義勇軍進行曲》寫在香菸紙後便被抓進監獄。聶耳聽說後主動請纓,要求譜曲。他根據田漢的構想,帶著滿腔的激憤,只用兩天時間便完成了譜寫的初稿。

坐落在上海鬧市區淮海中路復興路口的聶耳音樂廣場,中央就是一尊聶耳的全身銅像。一想到為中國音樂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聶耳卻在23歲遊泳時不幸身亡,不可置信的同時又非常惋惜!為紀念聶耳誕生80周年,該銅像在1992年由著名雕塑家張充仁先生設計製作。聶耳銅像高近4米,外衣敞開,目光注視前方,左腳跨出,兩臂張開,正在指揮歌唱。

如今的聶耳音樂廣場周圍正在修整,只能越過藍色隔離板才能一窺工程進度。希望翻新過後的聶耳音樂廣場能有更多的綠化植被,讓附近居民又多一個散步聊天的好地方!

歌曲的錄製:百代唱片公司

1934年聶耳曾在百代唱片公司擔任音樂部主任,在此期間,為電影《風雲兒女》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第一版就在百代公司的錄音棚中錄製完成。百代公司是舊中國最大的唱片製造和經營公司。20世紀30-40年代,百代公司曾誕生過抗戰時期大量進步的愛國抗日救亡革命歌曲。許多著名作曲家如聶耳、黎錦光、冼星海等都在百代錄製過歌曲。

徐家匯公園中最顯眼的就數一幢三層法式風格的「小紅樓」了,這裡就是位于衡山路811號,當年的百代公司在中國的總部,現在是一家西班牙餐廳。

不得不說,即便現在已經用作餐廳了,但小紅樓的建築保護依然非常完好。二樓和三樓是原百代公司保留下來的唱片展覽,門口的刻錄機也依然是當年的模樣。

1921年建造的小紅樓,紅絲曲面斜坡屋頂帶老虎窗,花園底層是柱式敞廊,古典又精緻,處處透露著老上海的風情。清水紅磚的牆面在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色中顯得更為鮮豔。

透過窗,近處的花瓶與遠處的留聲機和人像搭配和諧,藝術氣質凸顯,復古又具有美感,宛如一副流動的畫作。

電影的誕生:上海電影博物館

上海電影博物館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先後孕育了聯華、電通、新華等電影企業,曾被喻為上海電影的「好萊塢」。《風雲兒女》便是上海電通影片公司出品並發行的,《義勇軍進行曲》是該電影的主題曲。1994年11月16日,上海電影製片廠在此誕生,成為中國三大電影基地之一。2013年6月,坐落於徐匯區漕溪北路595號的上海電影博物館,在「上影廠」原址落成開館。不經常去徐匯,還真是不清楚原來上影集團就在這裡!

雖然到達目的地時,上海電影博物館已經關門。但門口舉辦的無憂遊園會恰好是最後一天,還是非常幸運的。

在遊園會中,上海博物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等20多家博物館的文創品牌齊聚一堂。

還有愛奇藝、迪士尼等文娛企業也都帶來了相關的周邊產品。

喬家柵老字號、港式飲品發記雙囍、和酒等熱門飲食現場薈萃,滿足你周末邊逛邊吃的閒暇時光。

好啦,經過這半天時間的遊覽,我們從田漢銅像一路到上海電影博物館,對國歌誕生的過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即便不抱著學習的目的,僅僅是周末打卡徐匯,這些沒去過的地方,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 END •

相關焦點

  • 華夏兒女應該知道國歌的誕生——我看《故事裡的中國國歌》
    相信我們大都會唱,多數人也知道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國歌。但是對於國歌詳盡產生的過程不一定人人都知道。昨晚,故事裡的中國就國歌產生的相關知識,請人講述和並由田沁新導出簡短的話劇《國歌》,詳盡地介紹了國歌的產生的過程,以及作用,受益匪淺。
  • 「國歌」是怎樣誕生的?為何會有2個版本?1978版國歌,你知道嗎
    因為說起國歌,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但是文史君在偶然看到了一個短視頻,有了寫這樣一篇文章的念頭來。視頻中,有策劃者在大街上,臨時採訪了很多路人(以年輕人居多),問他們知道國歌的全稱叫什麼?還問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麼時候成立的,竟有好多人答錯,或回答不上來。我國的國歌,全稱是《義勇軍進行曲》。
  • 要讓孩子們知道,唱好國歌是對國歌的尊崇
    #要讓孩子們知道,唱好國歌是對國歌的尊崇#  從10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以下簡稱「其中規定:「中小學應當將國歌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組織學生學唱國歌,教育學生了解國歌的歷史和精神內涵、遵守國歌奏唱禮儀。」  在艾克拜爾看來,從小會唱國歌,唱好國歌,應當成為每個公民的行為準則和文化自覺行為。  他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要讓孩子們知道,唱好國歌是對國歌的尊崇,是對祖國的熱愛,是愛國意識的體現。國歌法提升了廣大青少年對國歌的尊嚴感。」
  • 關於國旗、國歌、國徽!這些重要事項你都知道嗎?
    關於國旗、國歌、國徽!這些重要事項你都知道嗎?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講座中,丁小瓊從國旗、國歌、國徽知識介紹,使用禮儀,常見使用錯誤三個方面,講述了升掛國旗應注意的事項、奏唱國歌應注意的細節、國徽圖案使用範圍等知識。整堂講座主體鮮明、內容豐富,深受現場聽眾歡迎。
  • 小學生素質教育第15課:辨認國旗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導課同學們好,今天我們學習國際格局主題的第一課,辨認國旗,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同學們都知道國旗是什麼樣子的嗎?(同學們回答「知道」)。那大家知道國旗的來歷和蘊意嗎?這節課就由老師來帶領大家探訪國旗的秘密。
  • 國歌法要來了 以後唱不好國歌就違法了?
    於海:我前幾天知道這個事情,很高興。相關調研已經開始,現在正在論證階段,一個星期前,我也參加了全國人大有關國歌立法的座談會,我非常非常興奮。連續十年為國歌立法提案的,只有我一個。這十年來很不容易,我一直在為國歌立法呼籲。  在今年政協會議的小組討論時,我說儘管我沒有看到國歌立法,但我堅信國歌立法的日子一定很快。但是沒想到國歌立法來得這麼快。
  • 唱好國歌,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日前,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印發通知,部署在全國中小學組織開展「我愛祖國,同唱國歌」活動。國歌作為主權國家的重要象徵和標誌,是一個國家的符號,是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結晶,是一個國家的歷史見證。《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抗日戰爭時期,吹響了中華民族抗日救亡的進軍號角。
  • 一首沉重的國歌:唱德國國歌的場面為什麼不那麼熱烈?
    終於可以安穩的看球了。。。也拯救了很多人的心臟。為避免繼續扎心,所以我們今天聊點兒別的:不知道看世界盃比賽的同學們是否發現,有德國隊出場的時候,唱國歌環節總是比不上對手的氣勢,無論是對墨西哥、瑞典還是韓國。德國隊員有根本不唱的、有不怎麼會唱的、有唱了但是看口型明顯是唱錯了的。球迷似乎也不那麼熱情。這與一個歐洲大國的氣勢非常不符。
  • 傳承民族精神從唱好國歌開始
    本報記者 郭  星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3月16日上午,遼寧省圖書館舉辦了「我們的國歌」講座,國家一級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原團長於海,講述了我國國歌在歷史長河中的演變,國歌誕生背後的故事及自己指揮國歌奏唱的經歷。
  • 國歌之「變」:1978年國歌歌詞曾被修改,你聽過嗎?
    可怎麼中間還要由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再做個決議來「恢復」呢? 《義勇軍進行曲》為何能成為「代」國歌 修改了唱起來就不會有那種感情了。接著他又說,我們面前還有帝國主義反動派,我們的建設愈進展,敵人愈嫉恨我們,想法破壞我們。你能說就不危險了嗎?倒不如留下這句詞,使我們耳邊警鐘長鳴的好! 最後,毛澤東綜合與會者的意見說:大家都認為以《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最好,意見比較一致,我看就這樣定下來吧。他後來在一份有關《國歌》的文件上批示:擬用,居安思危。
  • 這歌詞咱沒臉唱…世界盃奏國歌多隊為何集體失聲?
    原來,西班牙國歌《皇家進行曲》自從創作以來就沒有歌詞,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250多年。因此在國歌響起的時候,球員們也沒有辦法高喊「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壯聲勢,只能哼哼兩下算完事,在氣勢上就有些落後了。
  • 國歌立法,請以正確姿勢奏唱,並了解這些故事
    那麼,該草案對國歌的奏唱作出哪些明確規定?為什麼要為國歌立法?這事兒還得從它的誕生說起……  國歌立法作出哪些規定?  國歌立法,其中諸多規定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因為,若不按規定唱奏國歌,可是有被拘留的風險。
  • 《義勇軍進行曲》:關於國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導語:1935年2月2日,《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現代人對國歌並不陌生,但是國歌並不是古已有之的存在。最早的中國國歌可以追溯到清末,至今只有上百年。今天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歷史上其實也出現過別的國歌哦!小編藉此機會和您談談關於中國國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 當CBA開始唱國歌時,林書豪是一個熱門話題
    簡介:CBA開始唱國歌時,林書豪動作火爆,其他「外援」學一點!一般來說,在每一場CBA比賽開幕前,都會有一個奏國歌的舞臺,在這場比賽中,北控球員林書豪做了一個簡單的動作,引起了球迷們的熱烈討論,奏國歌時,林書豪向國旗敬禮,一些粉絲說,馴化似乎是有希望的,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動作,但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小動作,所有這些動作都是經過仔細考慮的,如果沒有,他們不會輕率行事,我們應該知道,一些外國選手,尤其是灣灣、曾文鼎、林志傑、劉錚)
  • 你知道清朝的國旗和國歌嗎?有點自欺欺人
    無奈之下,李鴻章遂讓隨員用一首古曲填詞,作為國歌。選來選去最後定為唐朝詩人王建的絕句加以改編作為國歌,歌曰:「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由於這是李鴻章提倡的,後人便稱之為《李中堂樂》。但李鴻章回國後,這首歌曲並沒有被清政府正式使用。
  • 國歌是這樣誕生的:七十年曆程話國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從她的創作到正式寫入憲法,屈指數來,可謂經歷了整整70年的艱辛歷程。1934年,在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以及河北、內蒙古大部分領土的日本侵略者,又氣焰囂張虎視眈眈地圖謀吞噬整個中國。宋慶齡先生知道後,親自為這本歌曲寫序。從此,這首歌便享譽世界。1945年二戰結束後,有關方面編制「盟軍勝利凱旋歌曲」,《義勇軍進行曲》理所當然地躋身其內。1949年春天,「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會議要求,開幕式上,所有國家代表團必須演奏或演唱自己國家的國歌進入會場。當時新中國還未成立,尚無國歌。
  • 你知道嗎?「國歌」第一個聽眾是位老太太,她稱作曲者叫「起來」
    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可是,你知道這首歌曲的出處嗎?圍繞這首歌曲,還有多少不為眾人所知的人和故事?這些人和故事或感人,或振奮人心,或傷感,或有趣、惹人發笑……她氣呼呼地拍開聶耳的房門,劈頭蓋臉大罵一頓,然後發出「最後通牒」:「如果再這麼鬧,我就收回房子,不租給你住了!」末了,聶耳只有向她道歉了事。自己家裡呆不了了,聶耳只好另想辦法。這時,錄音師歐陽慧敏幫了一個大忙。
  • 姑娘,國歌不能這麼唱!
    通報稱:身為公眾人物,主播莉哥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中奏唱國歌時應當舉止莊重的相關規定,反映了其法律意識的淡薄和社會責任感的缺失。主播莉哥9日18時許微博上就此事道歉。在今天(10日)零時許的再次致歉中,她稱翻看網友評論時羞愧難當,自己在直播時哼唱國歌的行為「愚蠢低級」,為自己在直播間不嚴肅唱國歌的行為誠摯道歉,「我的行為深深的傷害了大家的感情:對不起。對不起祖國、對不起粉絲、對不起網友、對不起平臺。」
  • 奏唱國歌不能光奏不唱
    特別是隨著《國歌法》的頒布實施,對於國歌的奏唱也越來越規範,國歌也越來越深入人心,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節假日,像五一、十一、春節等,有些居民都會自發地參加一些升國旗儀式,主動唱響國歌。奏唱國歌的目的很明朗,就是增強公民國家觀念,表達愛國情感。不過從現實看,公民自發組織奏唱國歌時,唱的都很準,激情也很高,聲音也很響亮。
  • 除了《義勇軍進行曲》,中國歷史上的這些國歌,你知道嗎?
    百年來中國國歌的演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一個縮影。  中國的國歌是到了晚清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而產生的。1896年,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作為外交特使赴西洋訪問。歡迎儀式上要演奏中國國歌,李鴻章一聽懵了,他從來沒有聽說過國歌這個概念。事發突然,李鴻章的參議們臨時找了一首適合清政府的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茉莉花》曲譜,作為國歌臨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