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義勇軍進行曲》,中國歷史上的這些國歌,你知道嗎?

2021-02-20 瑞安發布

  荷蘭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國歌的國家。1569年,荷蘭人民為抵抗西班牙統治者的統治與壓迫,高唱《威廉頌》衝向敵人,並戰勝了西班牙統治者。荷蘭人民對這首代表著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十分地熱愛,將此定為國歌。

  中國出現國歌的時間較晚,至今只有百年左右的歷史,從最初的為封建統治者歌功頌德,到成為今天激勵人民群眾居安思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時代之音。百年來中國國歌的演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一個縮影。

  中國的國歌是到了晚清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而產生的。1896年,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作為外交特使赴西洋訪問。歡迎儀式上要演奏中國國歌,李鴻章一聽懵了,他從來沒有聽說過國歌這個概念。事發突然,李鴻章的參議們臨時找了一首適合清政府的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茉莉花》曲譜,作為國歌臨時使用。該詩詞為唐朝詩人王建的絕句: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此曲後來被稱為《李中堂樂》,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首國歌替代品。此後10來年清政府在對外交往和國內大典中一直沿用此歌。

△李鴻章赴西洋訪問

  1906年,清政府成立了陸軍部,譜制一首陸軍軍歌《頌龍旗》,詞為:

於斯萬年,亞東大帝國!

山嶽縱橫獨立幟,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產博。

揭我黃龍帝國旗,唱我帝國歌!

  這首歌成了代國歌,每當國際交往中需要演奏國歌時,便用此歌代替。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4日),清王朝終於有了名為《鞏金甌》的「國樂」。這首國歌的內容為:

鞏金甌,承天幬,民物欣鳧藻,喜同袍,清時幸遭。真熙嗥,帝國蒼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這首《鞏金甌》是中國第一首法定的國歌,由著名思想家嚴復作詞,禁衛軍軍官、皇室成員傅侗作曲。它還有個別名《大清國雄踞列強萬萬年》。但這首國歌頒布僅6天後就遭遇武昌起義,便壽終正寢,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一首國歌。

  綜觀清朝末年的這幾首國歌,都有一個特點,歌詞大多粉飾太平,為滿清政權歌功頌德,音樂大多採用舒緩的佛堂曲調,在中國音樂史上根本沒有什麼地位,也沒有後人傳唱。

國歌歌詞以文言文為主,彰顯古老帝國榮光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對制定國歌非常重視,指示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公開徵集國歌,一些國學大師、社會名流如梁啓超、章太炎、張謇、嚴復、蔡元培等都嘗試為國歌作詞。隨後,臨時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國歌《五旗共和歌》,由沈恩孚作詞、沈彭年作曲,這首國歌是白話文:

亞東開化中華早,揖美追歐,舊邦新造。飄揚五色旗,國榮光,錦繡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但這首歌曲還未正式頒布傳唱,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就被袁世凱篡奪,這首歌曲也就不了了之。

  1913年北洋政府將《卿雲歌》作為國歌,這又將國歌恢復到了文言文。歌詞來自《尚書大傳·虞夏傳》:

  1915年袁世凱的北京政府政事堂決定將由蔭昌作詞、王露作曲的《中國雄立宇宙間》為新的國歌:

中華雄立宇宙間,廓八埏,華胄來從崑崙巔,江河浩蕩山綿連,共和五族開堯天,億萬年。

  1919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決定以趙元任作詞作曲的《盡力中華歌》為代國歌,歌詞為:

聽!我們同唱中華中華中華!聽!君不聞亞東四萬萬聲的中華中華中華!來!三呼萬歲中華中華!都用同氣同聲的同調同歌中華中華!

  1921年3月31日,北洋政府國務院根據章太炎的建議,決定重新將《卿雲歌》作為國歌。

  1926年,奉系軍閥張作霖主政北京時,曾仿日本堂歌式樣重製國歌,並親自作詞:

中華雄立宇宙間,萬萬年!保衛人民中不偏,諸業發達江山固,四海之內太平年,萬萬年!

   在清末民初誕生的幾首國歌裡,以文言文作詞為主,在內容和思想上保持了一個古老帝國的榮光與尊嚴,除了自己,還有對世界大同的關懷,顯得大氣磅礴,而沒有特別強烈的危機感與急迫感。

國民黨黨歌為國歌,除了國歌還有國旗歌

  此後,國民革命興起。1926年廣東省教育廳通過「推行國歌案」,決定廢棄《卿雲歌》,並在新國歌未頒發前,以《國民革命歌》代國歌,歌詞來自黃埔軍校政治部,曲調改編自我們現在熟知的《兩隻老虎》。歌詞為 :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進!齊奮進!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

  1928年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北伐勝利結束,中華民國在形式上達成了統一。1928年10月,在國民黨的一次中常會上,中常委戴季陶提議以孫中山給黃埔軍校的訓詞作為中國國民黨的黨歌歌詞,被中常會接受。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正式開學,孫中山以國民黨總理兼黃埔軍校總理的身份,在開學典禮上發表講話。講話中,有一段給黃埔軍校的訓詞,後作為軍校的辦學方針。訓詞為: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諮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久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歌詞確定後,國民黨選定了江西作曲家程懋筠的曲譜,其曲調風格頗似教堂之聖詠。1929年,國民黨正式決定將這首歌作為黨歌,定名為《三民主義歌》。


  1937年6月,國民黨中常會決定將國民黨黨歌作為正式國歌。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後,仍以此歌作為所謂的「國歌」。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民國除了有國歌外,還有國旗歌,舉行升、降中華民國國旗儀式時,先於升、降旗之前演唱國歌,再於升、降旗的同時演奏國旗歌。國旗歌歌詞為: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胄,東亞稱雄。

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

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這首曲子現在臺灣還在用,臺灣以中國臺北的名義參加國際體育比賽時,如得了獎牌需要升旗奏樂時,就奏這首曲子。

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代國歌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為新國家制定國歌,最早始於20世紀30年代初。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召開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決定以法國人歐仁·鮑狄埃作詞、比爾·狄蓋特作曲的《國際歌》作為國歌。

  18年後,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中國共產黨開始考慮籌建新國家。1949年6月,在北平成立了以毛澤東為主任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委會,負責政協會議的籌備工作。籌委會在報紙上刊登啟事,徵求國歌詞譜。全國各地來稿如同雪片紛至,共收到國歌徵稿632首,歌譜694首。但籌委會專家認為,來稿中雖有許多優秀之作,但要作為國歌還不夠理想。於是馬敘倫、徐悲鴻等人在政協會上提出,可用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代國歌。在9月下旬召開的全國政協會上通過決議,將《義勇軍進行曲》定為代國歌。

△電影《風雲兒女》海報

  粉碎「四人幫」後,有些人以「國家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不能反映變化了的現實」為理由,提議重寫國歌歌詞。1978年3月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了新的國歌歌詞。

  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決定: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撤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978年3月5日通過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定。 

相關焦點

  • 《義勇軍進行曲》:關於國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導語:1935年2月2日,《義勇軍進行曲》誕生。現代人對國歌並不陌生,但是國歌並不是古已有之的存在。最早的中國國歌可以追溯到清末,至今只有上百年。今天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歷史上其實也出現過別的國歌哦!小編藉此機會和您談談關於中國國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 《義勇軍進行曲》這樣成為國歌
    據史料記載,在遴選國歌的過程中,剛開始有一些人並不是很認同《義勇軍進行曲》。持反對意見者認為,《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至少是歌詞裡的某些詞語已經有些過時了。《義勇軍進行曲》的脫穎而出,還因為它彰顯了當時的遴選主體們對以往歷史和民意的充分尊重。《義勇軍進行曲》問世於全面抗戰時期,是紅極一時的電影《風雲兒女》的插曲,在當時的中國乃至世界上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 《義勇軍進行曲》的流行:成為國歌前已紅遍中國
    1949年9月28日的《人民日報》發布了「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消息,從此這首歌響徹新中國。當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以「新華社答讀者問」的方式回答為什麼採用這首歌為國歌時,用了個簡潔的說法:「《義勇軍進行曲》是十餘年來在中國廣大人民的鬥爭中最流行的歌曲」。  成為國歌前,聶耳的這最後一首作品就已是中國最流行的歌曲了嗎?
  • 《義勇軍進行曲》因何能成為我國的國歌?
    聶耳聶耳在創作《風雲兒女》主題歌時,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終於創做出了《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激奮人心、載譽世界的中國人民反抗日寇侵略的戰鬥進行曲。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劉良模出席了這次會議。當代表們討論國歌時,劉良模建議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這個建議被大會採納定為代國歌。
  • 1949年,《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的前因後果
    ▲聶耳背景資料:《毛澤東傳(1949-1976)》引用了毛澤東、周恩來1949年9月25日召集的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記錄(下圖),其中有一段專門討論國歌問題的記錄。從這個記錄中可以看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是誰提出來的,大家又是怎樣討論和通過的。同時也澄清了一些傳聞的東西。如一些報刊發表的文章中,都說當時周恩來等提出,用《義勇軍進行曲》作國歌,可以使我們「有憂患意識」。其實,記錄中並沒有這些話。
  • 中國國歌歷史:《義勇軍進行曲》的三個版本
    說起這收首歌,作為中國人沒有一個人,不清楚的,這首《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9月27日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我國歷史上有過7首國歌,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餘是哪6首
    我國歷史上有過7首國歌,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餘是哪6首 2020-03-13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國歷史上有過7首國歌,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餘是哪6首?
    說明文 | 我國歷史上有過7首國歌,除《義勇軍進行曲》外,其餘是哪6首? 文 / 小侯 據《人民網》2008年的報導,以及相關歷史資料顯示,我國歷史上共有過7首國歌。除人盡皆知的《義勇軍進行曲》之外,另外還有過6首國歌。
  •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田漢的最後一詞,聶耳的最後一曲
    「國慶節」,全國人民最樸素的慶祝方式:看升旗,唱國歌。 眾所周知,《義勇軍進行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但是你知道這是詞作家田漢的最後一首歌詞、曲作家聶耳的最後一首譜曲嗎?
  • 鮮為人知的藏語版《義勇軍進行曲》
    適逢國慶68周年,又逢《國歌法》正式施行,感懷之際想起小時候,我們唱國歌的情景。面對五星紅旗,唱起國歌,當時的感覺就是特別雄壯激昂,自豪感、光榮感油然而生。我至今記得唱國歌時,大家對歌詞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一直不理解。後來才知道這是由抗日戰爭時候的《義勇軍進行曲》改編的。
  • 歷史今日12月4日:《義勇軍進行曲》被恢復為國歌
    聶耳在日本東京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定稿手稿。  1982年12月4日下午,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裡,3000多名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下面是新華社記者採訪全國政協常委夏衍的通訊摘錄:  「《義勇軍進行曲》高昂激奮,鼓舞人心,催人前進。
  • 一首《義勇軍進行曲》,兩岸多少悲歡事
    《紅旗頌》作曲者呂其明告訴早報記者,抗戰歌曲是中國歌曲音樂歷史上非常值得大寫一筆的。「這段時間,是中國音樂創作的大豐收時期,大量優秀的抗戰歌曲創作除了在當時發揮激勵人心的作用之外,也應該被視為音樂史上最寶貴的音樂財產。」呂其明在得知臺灣唱響《義勇軍進行曲》後激動地表示,這首歌即便在臺灣也不會被遺忘。
  • 義大利羅馬上空響起我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致敬抗疫一線醫務
    今日,當地時間正午12時,伴隨著12聲鐘聲,米蘭民眾掌聲致敬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在下午18時整,在義大利羅馬的A線地鐵站Ra di Roma附近的小區響起了中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並有人大聲高呼「Grazie Cina"(感謝中國),周圍的民眾紛紛鼓掌致意,感人肺腑。近日來,義大利民眾在各地自發地舉辦了包括」18時陽臺音樂會「在內的各種互動活動,互相激勵加油
  • 為中國自豪!羅馬上空響起《義勇軍進行曲》,中國國歌竟以此方式走出國門
    3月14日晚18時許義大利羅馬上空響起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數不清的羅馬居民高喊
  • 瀋陽收藏家揭秘:《義勇軍進行曲》曾三改歌詞
    未來,國歌將同國旗、國徽一起,有專門的法律予以保護,並明確使用規範。說起國歌,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叫《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戰火紛飛的抗戰年代,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歌曲曾在不同範圍內三次改歌詞。6月25日,瀋陽知名收藏家詹洪閣為您獨家揭秘《義勇軍進行曲》背後的那些事兒。
  • 【方志四川•九一八特輯】孟紅 ‖ 《義勇軍進行曲》 如何成為...
    事實上,在國際範圍內,《義勇軍進行曲》早已形成了代表中國人民最強音的地位。在當時的反法西斯戰線上,很多國家的廣播電臺都將《義勇軍進行曲》視為中國國歌加以播放。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美國國務院還批准將其列入《盟軍勝利凱旋之歌》的曲目中,《義勇軍進行曲》赫然在世界的高規格莊重舞臺上被演奏。
  • 馮小寧:最愛《義勇軍進行曲》 歌詞飽含血淚
    《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長城謠》……在抗日戰爭期間,曾有一大批經典的抗戰歌曲響徹中華大地,激勵著千千萬萬愛國將士和民眾奔赴抗日救亡的戰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那些旋律至今仍然帶給我們無限激情與感動。
  • 文史|《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文史 |《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2020-07-26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色音符抗戰故事|聶耳與《義勇軍進行曲》
    它就是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近日,81歲高齡的向延生老人接受了記者採訪。向延生是音樂家向隅和唐榮枚之子,一直從事中國近代音樂史研究,曾編輯《聶耳全集》一書,與國歌結下不解之緣。從他的口中,我們了解到了有關《義勇軍進行曲》和它的曲作者聶耳諸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 唱了這麼多年國歌,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嗎?來這裡看國歌誕生之路!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作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這首歌在民族存亡的危機關頭,對中華人民的愛國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激勵作用。歌曲的第一版就在百代唱片公司的錄音棚中完成錄製。著名民主人士馬敘倫第一個提出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可以說上述這些著名人物都和《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有著密切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