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職教發力築牢振興基石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21-01-1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說起一組數據,吉林省教育廳廳長李曉傑頗感自豪。2019年,吉林中職招生6.98萬人,較去年增加了1.22萬人,全省職普比得到進一步改善。「這是吉林聚焦職業教育服務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一系列努力的成果。」李曉傑說。

  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發展好職業教育是重大的發展問題、民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實現全面振興,必須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職業教育被列為2019年吉林教育發展的「廳長突破項目」。近一年來,吉林職業教育按照突出類型教育做鏈條、突出特色定位做分類、突出融合發展做園區、突出數字建設做文化、突出質量保障做擴招、突出監督管理做評估、突出服務能力調結構「六做一調」總體思路,著力構建同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相適應的職教基本制度與體系框架,不斷提升支撐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的能力。

  創新制度:構建服務振興職教發展大格局

  吉林省地處東北腹地,沃野千裡,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擁有一批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深入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戰略,急需吉林職業教育加速發展、優質發展,亟待構建適應時代發展的職教體制機制。

  自2018年起,吉林對標國家政策,比對全國情況,深入分析省情,形成了建設職業教育試驗區報告,並加速謀劃相關制度設計。2019年7月,《吉林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頒布實施,從地方性法規層面固化校企育人雙主體、校企共建產教聯合體的合法性,保障學校教師、企業高技能人才相互兼職取酬,教師企業實踐、學生實習權益,鼓勵支持企業參與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等。

  「《條例》的實施,從根本上破解了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的制度障礙,為促進校企合作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系統、完善的法律保障。」長春旭陽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明哲說。

  目前,吉林有「長白山技能名師」176人,其中一半以上來自企業。「工人院士」、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李萬君的「名師工作室」就設在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室成員分別來自該校、長春機械工業學校和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條例》讓工作室成員頗感振奮,這是職業院校和企業的福音。」李萬君說。

  在吉林,職業教育制度建設一直在穩步推進。省教育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高職擴招專項工作的實施方案》,高標準落實2019年高職擴招專項工作任務;省教育廳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吉林省職業教育服務「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改革實施方案》,緊緊圍繞服務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對職業教育改革作出全方位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教育廳加快制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項目遴選方案》《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中職學校和專業建設項目實施方案》《關於服務縣域振興示範性職教中心建設實施方案》。

  良性的體制機制,充分激活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勁頭。31所省級示範性職業院校和20個省級示範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完美「收官」;數字吉林職教建設如火如荼,立項建設57所省級職業教育數字校園實驗校;投入4200萬元,在長春職教園區建設職教博物館。「職業教育博物館的建設,將對築牢全省職教文化根基、提升全省職教的基礎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吉林省職業教育中心副主任程宇說。

  優化布局:走出吉林職教特色發展路徑

  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清晰的發展方向和院校布局。

  近年來,吉林在布局調整上不斷加大力度,從2014年至今,共調減中職學校149所,新增高職院校4所,有9所省屬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型,實現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長春、吉林兩地優質職業院校集群發展,其他市(州)至少辦好一所特色鮮明的高職院校和若干所中職學校,每個縣(市)舉辦一所縣級職教中心」的院校布局要求。

  為夯實基礎,2015至2018年,吉林各級財政投入職教經費累計260多億元,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同時,建立省屬高職院校生均撥款制度,2015年達到了1.5萬元標準,還採用獎補方式推動各地落實中職學校生均公用經費3000元標準。

  「2019年,我們圍繞農業產業鏈,整合了機電、信息、物流、電子商務專業,新增農業類專業群,成立了現代農業學院。」長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臧鳳軍說,吉林是農業大省,做智慧農業、綠色農業是當地需要,也是時代所需。

  兩年來,吉林通過支持建設重點專業、評選品牌特色專業(群)等方式,引導職業院校專業發展向省支柱產業、優勢特色及戰略新興產業聚集,淘汰了50多個畢業就業率低、產業發展前景差的專業和方向,涉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大健康以及文化創意與設計等領域的新專業和專業方向,正成為職業教育專業體系中的主體。

  與此同時,圍繞全省產業發展布局和新興產業發展要求,吉林全面優化職業教育布局結構,由過去的單個學校、專業的「點狀式整合」轉變為由集團、聯盟、園區建設帶動的「整體式融合」,實現與區塊經濟發展和產業鏈發展的整體融合。目前,全省已經形成了長春、吉林、遼源等7個產教融合型職教園區,職業教育形成了區塊鏈式發展的良好勢頭;啟動了汽車、鐵道、先進裝備製造等覆蓋全產業鏈的26個新型職教集團的建設和升級工程;適應國家商品糧食基地和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組建了全省縣級職教中心發展聯盟。

  遼源市委、市政府適應資源型城市轉型需要,整合域內5所職業院校和7家企業資源組建市屬國有企業性質的遼源市現代職業教育集團,實現職業教育向教育產業的實質性轉變。「作為國有企業性質的產教融合性機構,我們將探索以產業發展為主導、以職業教育為核心功能、以混合所有制為基本特徵的發展模式。」遼源市現代職業教育集團董事長紀霖說。

  強力賦能:深化校企合作服務地方發展

  「吉林是農業大省、國家商品糧基地,發展現代農業職業教育尤為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食用菌專家李玉說。3年前,李玉在位於雙遼市臥虎鎮的雙遼職教中心設立了院士工作站,在他的指導下,當地政府和職教中心聯合有關企業共同建設了吉林生態農業職教示範基地。2019年10月,基地的食用菌生產線正式批量生產。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安軍說:「學校承擔了一汽『紅旗工匠』標準建設工作,重點圍繞紅旗品牌新能源汽車發展,開發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標準和模式。」目前,該校還與長春市工商聯機械製造商會所屬1400餘家中小微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攻關和生產升級。

  2019年,吉林省教育廳啟動新一輪職教示範建設項目,建設40所特色高水平中職學校和150個特色高水平中職專業、8所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130個特色高水平高職專業(群)等,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助力經濟發展。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緊密圍繞全省支柱、特色、新興產業發展及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與長春市軌道交通集團共建城市軌道交通學院,與一汽大眾共建奧迪職業學校,與長春光機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助力「吉林一號」衛星應用發展,探索雙主體共建、訂單培養等多元化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雙主體共建,就是校企聯合招生招工、聯合考核、聯合育人,實施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院長隋秀梅說,「所有課程都採用雙導師制,學校教師、企業技師進行雙向交流,共同開發教學資源、開展應用技術研究。」

  據近3年統計,在裝備製造、高速鐵路、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現代農業等快速發展行業中,吉林新增從業人員的73%來自職業院校,高職、中職畢業生分別有54%、69%進入當地企業就業,成為振興吉林不可或缺的生力軍。

  為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校企合作,實現職業教育穩步發展,吉林省教育廳組織成立了省職教教學指導委員會,下設16個行業指導委員會,基本覆蓋了全省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吉林還將建立一批對應特色產業的行業指導委員會,把職業教育與區域產業的連接『擰牢焊死』。」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戰高峰說。目前,全省已評選出45個省級現代學徒制度試點單位,其中13個被列為教育部試點單位。

  「做強做大職業教育任重道遠。我們將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樹立新的發展理念,加快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職業教育制度體系,進一步優化布局結構、深化產教融合,為服務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築牢基石。」李曉傑說。(本報記者 趙準勝 王友文 劉文彧)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又增三語種版本
    為進一步深化我國與越來越多非英語國家的教育合作與交流,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推出了法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三個語種版本,即日起上線試運行。至此,加上去年上線的德語、日語、俄語版本,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已形成以英文版為主、6個語種為輔的外文網站群。
  • 吉林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同時,制定了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措施,即完善「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共同分擔」的多元化投入體制,逐步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體制的穩定的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推進辦學體制向多元化發展,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廣泛參與和多種所有制並存的辦學新格局;健全培養、培訓和聘用制度,建設來源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教師和管理隊伍;建立普及計算機和網絡知識教育體系,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和落後地區的跨越發展;
  • 自學考試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自學考試   [自學考試制度創建20周年]  2001年2月16日,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在人民大會堂聯合召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建立20周年紀念大會。會上對全國自學考試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 教育督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此次調研的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除吉林、福建已於1998年全省實現「兩基」目標外,其餘11個省市中,四川、西藏、陝西、重慶地處西部地區(其中西藏是三片地區),另7個省地處中部地區(主要是二片地區)。
  • 普通高等學校發展改革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這次調整的完成,標誌著我國高教管理體制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刻變化,部門辦學體制基本結束,由中央和省級政府兩級辦學、以地方管理為主的新體制的框架基本確立。原來由62個國務院部門(單位)管理367所普通高校,現在變為由10餘個部門(單位)管理120所左右,其中,由教育部直接管理71所,其他少數部門管理50所左右。
  • 2020年度國檢湖南省政府門戶網站名列全國前茅
    共檢查政府網站328個(含153個門戶網站),佔全國正在運行的政府網站總數的2.3%,總體合格率91.8%。由湖南日報社代運維的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綜合排名全國第三名。 92個地方政府門戶網站中,廣東、北京、湖南、四川、安徽、吉林6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和茂名、密雲、合肥3個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得分靠前,江西、重慶、貴州、內蒙古、陝西、浙江、廣西7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和廣元、長沙2個市級政府門戶網站得分較高。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安徽、廣東、重慶7個地區的省、市、縣三級政府門戶網站均達到良好。
  • 遼寧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制定教育振興計劃實施方案]  為了認真落實國務院批轉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實施科教興省戰略,遼寧省制定了《落實〈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實施方案》,確定了2010年建成教育強省的奮鬥目標和2005年的階段目標。
  • 2020年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通報
    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一、總體情況共檢查政府網站328個(含153個門戶網站),佔全國正在運行的政府網站總數的2.3%,總體合格率91.8%。92個地方政府門戶網站中,廣東、北京、湖南、四川、安徽、吉林6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和茂名、密雲、合肥3個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得分靠前,江西、重慶、貴州、內蒙古、陝西、浙江、廣西7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和廣元、長沙2個市級政府門戶網站得分較高。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安徽、廣東、重慶7個地區的省、市、縣三級政府門戶網站均達到良好。
  • 牢記總書記的囑託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一是抓組織領導和教育督政,推進黨委和政府科學履行職責。強化對黨委和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監督檢查和督政,把牢辦學治校正確方向。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打造良好教育生態,促進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是抓不同學段學校評價,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北京大學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其中,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張國有主講的「資源稟賦、網際網路機制與農村經濟活力」,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主講的「從經濟角度談教育」,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曙光主講的「中國的貧困與反貧困」,藝術學院教授向勇主講的「故事與故鄉:區域資源開發與特色小鎮發展」,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薛領主講的「區域經濟發展與城市規劃」等,深受當地幹部群眾好評。
  • 國辦發布2020年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通報 吉林多項指標...
    16日,中國政府網發布《2020年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通報》(下稱《通報》)。《通報》裡5次提到咱吉林,用5個關鍵詞來概括就是:得分靠前、100%、解讀到位、「秒回」和「1個工作日」。此外,《通報》中提到集約化工作有力提升了政府網站內容保障和安全防護能力,網站規範性、可靠性顯著增強,本次檢查中未發現試點地區有不合格網站。咱吉林省作為全國政府網站集約化工作試點地區,這份成績取得不易。
  • 政校農職教共同體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將鄉村存量人力資源的數量優勢,轉化為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人力資本優勢,藉以化解鄉村人才梯隊斷層及複合型、創新型鄉村人才數量缺乏等問題,其中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創新政校農融合職教共同體,積聚各類資源要素推進農村職教發展。政校農融合職教共同體是指為了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和鄉村全面振興,由政府機構、職業院校和事農單元共同組成的群體。
  • 銅陵市政府門戶網站躋身全國地市級政府網站30強
    九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發布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銅陵市政府門戶網站在全國300多個地市級義安區、郊區、銅官區、樅陽縣在全國463個縣區政府網站中  2020年,銅陵市大數據中心按照「強管理、促集約、爭優秀、保安全」工作方針,加強頂層設計,推進集約共享,打通信息壁壘,強化網站安全,全面完成安徽省政府網站集約化試點工作,構建了「1+2+3+N」全市政府網站管理體系,建成「54321」全市政府網站集約化管理平臺,集約化平臺註冊用戶數2000萬+,活躍用戶數15萬+,集約化平臺安全運行超過35000
  • 未央區政府門戶網站進入全國十強
    2020年12月15日,由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的「2020年數字政府服務能力評估暨第十九屆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系列活動在北京舉行
  • 廣西政府門戶網站連續兩年躋身全國四強
    12月15日,2020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暨第十九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廣西政府門戶網站以87.2的評估總分排全國省級政府網站第4位,連續兩年躋身全國四強。廣西同時斬獲「優秀政務微信」主辦單位榮譽稱號。
  • 《2020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發布廣州市政府門戶網站 兩項...
    原標題:《2020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發布廣州市政府門戶網站 兩項排名位列第一   近日,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
  • 國務院通報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檢查情況:廣東名列前茅
    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一、總體情況共檢查政府網站328個(含153個門戶網站),佔全國正在運行的政府網站總數的2.3%,總體合格率91.8%。92個地方政府門戶網站中,廣東、北京、湖南、四川、安徽、吉林6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和茂名、密雲、合肥3個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得分靠前,江西、重慶、貴州、內蒙古、陝西、浙江、廣西7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和廣元、長沙2個市級政府門戶網站得分較高。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安徽、廣東、重慶7個地區的省、市、縣三級政府門戶網站均達到良好。
  • 三門峽市政府門戶網站英文版翻譯項目啟動
    7月7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和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翻譯與應用研究所舉行了三門峽市政府門戶網站英文版翻譯項目籤約儀式。  三門峽市政府門戶網站英文版於去年上線運行,用全英文界面,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三門峽形象和發展前景。
  • ...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逾251萬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本報北京12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在今天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表示,2016年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近八成(79.9%)。  「我們通過引進國外高水平教育資源進一步豐富國內高等教育資源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 廣州市政府網站2019年考評結果出爐 白雲區政府門戶網站獲區政府...
    南方網訊 3月23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發出通報,經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對各區政府、各市直部門共48個單位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進行考評,白雲區政府門戶網站和政務新媒體被評為優秀。其中,區政府門戶網站排在區政府組別第一名,這是區政府門戶網站連續兩年獲得第一名,連續三年獲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