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盲目輸液!孩子有這幾種情況不需要打點滴

2020-12-10 育兒資訊

拒絕盲目輸液!孩子有這幾種情況不需要打點滴

儘管這兩年一直在強調輸液不可盲目,仍有不少家長在孩子生病時,要求醫生給予輸液治療,似乎只有輸液才能藥到病除。要知道,輸液治療要根據寶寶的病情合理使用,千萬不能隨便亂用。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了解一下:

Δ 輸液主要輸的是抗生素!

大多數情況下,輸液使用的主要藥物是抗生素。通常,是將抗生素藥物溶解在鹽水或葡萄糖水中,除了抗生素藥物外,還會注入止喘藥、退燒藥等緩解症狀的藥物。

Δ 孩子需不需要輸液,如何判斷

寶寶需要輸液治療的情況

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說明病情較重需要輸液治療:

(1)脫水情況比較嚴重

寶寶腸胃不適,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嘔吐和腹瀉症狀,又吃不下東西,為了避免發生脫水,需要輸液治療。

(2)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

發生嚴重的皮膚過敏反應時,患兒會渾身發癢,十分難受,此時需及時輸液,緩解症狀。

(3)發生嚴重的細菌感染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比如闌尾炎、猩紅熱、腦膜炎、肺炎、中耳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疾病,需輸液治療。

(4)哮喘發作

寶寶哮喘發作時情況危急,如果不能及時用藥,有可能會發生窒息危及生命。所以,此時可能需要立即輸液注入一些平喘藥物。

(5)出現某些緊急的病

例如喉炎,需及時輸入激素類藥物或抗生素類藥物,防止病情惡化。

(6)病情緊急需要搶救

如果患兒病情較重或陷入昏迷,這種情況根本沒法吃藥,在患兒入院時醫護人員會在他身上留置輸液針頭,以便輸送營養和藥物。

寶寶不需要輸液治療的情況

如果寶寶有幾下幾種情況,就無需輸液治療:

(1)感冒,無論是患細菌性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只要症狀不重,如低熱、打噴嚏、流鼻涕等等,如果可以吃藥,就無需輸液,大家只需讓孩子按時吃藥、多睡覺、多喝水,身體就會康復。

(2)患支氣管炎,如果只是伴有低燒、輕微咳嗽症狀,按時給寶寶吃藥即可,不需要輸液。

Δ 醫生問要輸液還是吃藥,怎麼回答?

有的醫生會詢問父母的意見:是輸液還是吃藥?此時家長要怎麼回答呢?通過以下幾點,慎重考慮:

1.查看血常規

大家平常做做功課,學會看血常規,了解患兒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繼而判斷下是否需要輸液。

2.重視輸液風險

要謹慎輸液,要知道如果寶寶沒有發生細菌感染或者僅僅是發生輕微的細菌感染,輸入抗生素都會對寶寶健康帶來不利。如果長期如此,不但會損傷寶寶的肝臟和腎臟,還會讓寶孩子身體出現很強的耐藥性。

3.聽從醫生建議

當醫生問你是要吃藥還是輸液時,說明孩子此次感染是可以口服或者輸液的,建議先選擇口服藥試試,或者在孩子輸液前問問醫生是否有口服藥。當然,如果醫生強烈建議輸液治療,那麼還是聽醫生的好!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4歲女孩輸液死亡:一生病就打點滴,到底禍害了多少中國人
    經過相關法醫鑑定,歐某本身是有冠心病的情況,因為藥物過敏而出現急性呼吸循環功能障礙,而導致死亡的。 其實盲目輸液導致的慘痛時間,不止一兩個,2016年,江蘇的一個孩子也因為輸液出現死亡,2017年12月,華陰市也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因為發燒輸液後出現休克而導致搶救無效遺憾的去世。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寶寶一生病就輸液?小心釀大禍!
    粉哥導讀:近日,山西一位1歲寶寶打點滴後死亡的新聞引起了大眾對輸液的熱議和反思,這一齣悲劇用血和淚給所有家長敲響了警鐘!輸液真的是「好得快、安全沒風險」的最佳治療方法嗎?寶寶一生病就去醫院主動要求醫生輸液,這樣做真的正確嗎?悲劇已然發生,實在令人痛心,請各位家長務必了解輸液風險,引起高度重視,避免慘劇再次上演!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 輸液有哪些禁忌?
    應縣孫女士稱,自己一歲多的兒子琦琦在應縣和諧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孫女士稱,事發後醫院一直未出面協商後續問題。 空腹輸液還會誘發或加重藥物不良反應 ,如青黴素、紅黴素、阿奇黴素等藥物易對胃腸道產生不良反應。 2.不要隨意調節輸液速度 有些患者為了加快速度,會要求護士把輸液袋掛高一些,或者把小針頭換成大針頭。其實是很不安全的。」急診科護士長胡書鳳說。
  • 1歲孩子輸液後死亡?給全體醫生敲響警鐘!
    @網友1: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打點滴,抗生素用多了會有耐藥性。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要打點滴? @網友2:我們這有個老軍醫開的診所,從不打針。因為他年輕時見過本來小毛病的病人因打針或點滴出現不對勁死亡的。後來找他看病,誰跟他提打針他就勸人走…… @網友3:3歲以下幼兒,不是特別緊急的情況不要吊水,副作用較大,建議霧化治療比較安全。
  • 一感冒發燒就輸液,已經害了很多人!盲目輸液的危害你清楚嗎?
    在生活中,很多人一出現感冒發燒的現象,第一反應就是去診所、醫院掛點滴治療,這個做法真的合理嗎?一起來了解下! 多數出現這個想法的人,是因為輸液可以起到快速的退燒作用,且相對來說比較方便快速,藥物經過注射進入人體後,越過口服藥物的「吸收屏障」,能讓藥物更快發揮藥效,讓病症得到立竿見影的緩解效果。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一發燒就要去輸液,一般情況下,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大多是針對症狀的,而不是針對病因。
  • 「催產針」什麼狀態下需要打呢?這幾種情況一般「逃不掉」!
    而也有人會覺得,外物的刺激,才生下孩子,會不會不太好?所以對於催產針,孕媽們必須在生產前,就要了解得很清楚。媽媽執意連續讓女兒打三次「催產針」,母女險喪命小妹已經有了41周,卻遲遲不見發動,去醫院產檢,醫生建議剖腹產或者打催產針。因為小妹的媽媽,一直希望小妹能夠再生個二胎,可以跟著自己的姓,便讓醫生給打催產針。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悲劇給所有人敲響警鐘
    1~2 周內患有水痘或流感樣症狀的兒童和青少年不應使用本品。如該人群使用本品後突然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及煩躁不安等表現,應警惕瑞氏症候群。此種情況雖然少見,但神經系統症狀進展迅速,可危及生命。」在這裡,我忠告各位家長朋友們,注射用賴氨匹林用於兒童風險大,不建議用於兒童退燒,安全的退燒藥首選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
  • 他邊打點滴邊工作!
    他邊打點滴邊工作!02帶著輸液報警器來掛水吉豔飛,是中醫院CT室裡一位年紀較輕的醫生,幾天前,他突然噁心嘔吐,吃不下去飯,查血之後,顯示轉氨酶、肝功能異常,在醫生的建議下,需要掛一些保肝的藥水。「這兩天確實挺難受,所以我就一邊輸液一邊給病人照CT出報告。」吉豔飛說,昨天上午也是一邊輸液一邊堅持給病人照CT出報告。
  • 孩子有這幾種情況一定不要忽視
    孩子有這幾種情況一定不要忽視 相信大家對「病從口入」這句俗語很熟悉,那你聽過「病從鼻入」嗎?英國科學家有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挖鼻孔也會患上肺炎。大家可要注意了!病因呢,主要有病毒、細菌、支原體感染這3個。剛提到的挖鼻孔,指的是細菌感染引發的肺炎。英國科學家首次證明了:肺炎細菌可在手和鼻子之間傳播,也就是說手摩擦鼻子或挖鼻孔可能會傳播肺炎球菌!
  • 山西女子稱1歲兒子打點滴後死亡:我想要大夫給我一個說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樣情況真的很難說和輸液有什麼關係。雖然輸液是有風險,應該嚴格掌握指徵,但但輸液後有不好的結局,不等於就和輸液有關係,病情自身的發展也很有可能。醫學上的事情真難說,目前不知道是藥物過敏還是身體其他原因造成的。有的是醫生原因造成的醫療事故,有的就是純屬意外等。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畢竟孩子沒了,但現在完全怪醫生還有點早,還是等等結論吧。第一,小孩死亡到底是醫生失職、藥物反應還是疾病進展,反覆發熱到底是炎症反應還是其他原因,僅憑現在公布的信息是沒辦法確定的。所以這是網絡斷病?
  • 孩子普通發熱,為什麼輸液後死亡?丨藥物警告
    孩子普通發熱,為什麼輸液後死亡?12月8日,山西應縣一名1歲男童因感冒、發燒,前往當地醫院就診,卻在打點滴後死亡,這件悲劇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原來,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感冒、咳嗽等症狀,在醫院打針後未見好轉,且有反覆發熱症狀,於是第二天來到醫院輸液,並進行霧化治療。隨後孩子先後出現嘴唇發紫、鼻出血等禁忌症狀,前往當地人民醫院急救,但為時已晚。
  • 孩子輸液為什麼「扎頭」不扎手?
    日常生活中,普通成人輸液都是扎手,而給孩子輸液,多數醫生都會選擇進行頭皮靜脈注射,也就是"扎頭"。不知道家長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給孩子輸液會選擇扎頭不扎手呢?這背後的原因可不簡單。
  • 多省市門診輸液被叫停?坦白說,這4種病壓根不需要輸液
    導語:其實現在生病了要及時的去看醫生,這點概念大家都是有的,但是現在很多醫生都不建議我們輸液,也不建議我們吃抗生藥,讓很多人都非常不能理解,明明輸液會讓病好得很快,為什麼卻不讓輸液呢?還真的是因為輸液給身體帶來了非常大的弊端。
  • 高智商的孩子有這3種「怪癖」,父母不要盲目阻止,扼殺了天才
    到了這個階段的時候,家長就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來利用這個時間段,幫孩子提升自身的智力水平,讓孩子的成長過程更加平穩順利。所以,當孩子有這3種"怪癖"出現時,家長要注意了,這有可能是孩子有高智商的標誌。哈佛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發現了人們的8種智能,並表示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一種天賦,父母要做的是發現這個天賦,再培養他。高智商的孩子有這3種「怪癖」,父母不要盲目阻止了,扼殺了天才!
  • 西安1歲多男孩打點滴後身亡,家長向醫院要說法哭斷肝腸
    應縣孫女士稱,自己一歲多的兒子琦琦在應縣和諧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孫女士稱,事發後醫院一直未出面協商後續問題。有媒體聯繫當事醫生,但電話一直未接通。在網傳視頻中,女子自稱孩子一開始是有點咳,她以為去醫院開點藥就好,結果醫院說要打一針。打完後當天孩子精神狀態不佳甚至身體發軟。回家後孩子反覆發燒,不能下地。
  • 輸液好得快、通血管?關於輸液的10個真相
    除此之外,輸液時的『尖叫聲』還有很多:護士,快!我這手回血了!護士,我這手鼓了個包! 護士,你看我這手青了!這些問題究竟是因為什麼?又有沒有危險呢?3、點滴速度可以調快嗎?輸液速度與病情、年齡、藥物種類有關。一定不要自行隨意調快。脫水、休克等需要輸得快些。而普通輸液速度不宜過快,一般40~60滴/分。而老年人最好不要超過40滴/分,以免給心臟造成負擔。還有些特殊藥物需要更嚴格把控滴速濃度,隨意調整可能出現生命危險。
  • 益陽職院:搭帳篷、爬雪山、打點滴……西藏學子在線學習不停歇
    紅網時刻 通訊員 蔡敏 陳瑛 王淑華 益陽報導停課不停學,在線學習不停歇。為了跟隨在線學習的步伐,完成在線學習任務,他們在雪域高原搭起了帳篷,與犛牛為伴;爬上了4800米的雪山,只為找尋更好的信號;一天輸液8瓶,為了對抗低鉀血症……紅紫的臉頰,長滿凍瘡的雙手,工整的筆記就是他們努力的見證。
  • 「不靠譜」爺爺火了,陪孫子打點滴卻霸佔床位,孩子滿臉不知所措
    「不靠譜」爺爺在網上火了,陪孫子打點滴的時候卻霸佔床位 小灰灰已經4歲了,平時都是由爺爺照顧,而爸爸媽媽因為每天都需要上班,所以也只有晚上的時候一家人才能在一起
  • 寶寶使用抗菌藥物的誤區有哪些?
    對於病毒感染,口服抗生素不加快恢復進程。吃抗生素也預防不了感冒。誤區2:抗生菌藥物那麼可怕,吃兩天好點就不吃了有的孩子明確是細菌感染,口服抗菌藥物,家長見不發燒就不吃了,或者心存害怕自行減半服用。這都是不正確的,一旦使用抗菌藥物,就應該足量足療程,斷續或減量使用反而會導致病情反覆和耐藥菌的出現。
  • 會偷偷傷孩子腎臟,醫生讓吃也別吃
    菌菌最近針對孩子感冒發燒用藥的問題做了個小調查,發現有不少家長對抗生素的認識還存在一個誤區。 不知道下面這幾種做法家長們是否也經歷過呢? 孩子感冒了,趕緊吃點阿莫西林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