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這兩年一直在強調輸液不可盲目,仍有不少家長在孩子生病時,要求醫生給予輸液治療,似乎只有輸液才能藥到病除。要知道,輸液治療要根據寶寶的病情合理使用,千萬不能隨便亂用。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了解一下:
Δ 輸液主要輸的是抗生素!
大多數情況下,輸液使用的主要藥物是抗生素。通常,是將抗生素藥物溶解在鹽水或葡萄糖水中,除了抗生素藥物外,還會注入止喘藥、退燒藥等緩解症狀的藥物。
Δ 孩子需不需要輸液,如何判斷
寶寶需要輸液治療的情況
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說明病情較重需要輸液治療:
(1)脫水情況比較嚴重
寶寶腸胃不適,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嘔吐和腹瀉症狀,又吃不下東西,為了避免發生脫水,需要輸液治療。
(2)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
發生嚴重的皮膚過敏反應時,患兒會渾身發癢,十分難受,此時需及時輸液,緩解症狀。
(3)發生嚴重的細菌感染
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比如闌尾炎、猩紅熱、腦膜炎、肺炎、中耳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疾病,需輸液治療。
(4)哮喘發作
寶寶哮喘發作時情況危急,如果不能及時用藥,有可能會發生窒息危及生命。所以,此時可能需要立即輸液注入一些平喘藥物。
(5)出現某些緊急的病
例如喉炎,需及時輸入激素類藥物或抗生素類藥物,防止病情惡化。
(6)病情緊急需要搶救
如果患兒病情較重或陷入昏迷,這種情況根本沒法吃藥,在患兒入院時醫護人員會在他身上留置輸液針頭,以便輸送營養和藥物。
寶寶不需要輸液治療的情況
如果寶寶有幾下幾種情況,就無需輸液治療:
(1)感冒,無論是患細菌性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只要症狀不重,如低熱、打噴嚏、流鼻涕等等,如果可以吃藥,就無需輸液,大家只需讓孩子按時吃藥、多睡覺、多喝水,身體就會康復。
(2)患支氣管炎,如果只是伴有低燒、輕微咳嗽症狀,按時給寶寶吃藥即可,不需要輸液。
Δ 醫生問要輸液還是吃藥,怎麼回答?
有的醫生會詢問父母的意見:是輸液還是吃藥?此時家長要怎麼回答呢?通過以下幾點,慎重考慮:
1.查看血常規
大家平常做做功課,學會看血常規,了解患兒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繼而判斷下是否需要輸液。
2.重視輸液風險
要謹慎輸液,要知道如果寶寶沒有發生細菌感染或者僅僅是發生輕微的細菌感染,輸入抗生素都會對寶寶健康帶來不利。如果長期如此,不但會損傷寶寶的肝臟和腎臟,還會讓寶孩子身體出現很強的耐藥性。
3.聽從醫生建議
當醫生問你是要吃藥還是輸液時,說明孩子此次感染是可以口服或者輸液的,建議先選擇口服藥試試,或者在孩子輸液前問問醫生是否有口服藥。當然,如果醫生強烈建議輸液治療,那麼還是聽醫生的好!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