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企業驛家」已幫助園區102家企業跑辦完成相關手續,為園區黨員職工提供法律諮詢、就業和子女入學等各類服務260餘人次
□河北日報記者 陳寶雲
通訊員 白子軍
「原來的增值稅稅率約為17%,現在降到6%。僅此一項,每年降稅達100餘萬元。」位於雙灤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黨支部組織委員董振宇說,及時享受政策「紅包」,離不開雙灤區正在推行的「企業驛家」黨建服務模式。
承德市雙灤區下轄承德國際商貿物流園區、雙灤經濟技術開發區、21世紀避暑山莊文化產業園3個產業園區,園區內非公企業集聚、就業人群集聚、人才集聚,但企業黨建工作存在黨員少、支部小、組織生活缺活力等問題。2018年以來,雙灤區樹立「一流黨建促一流開發」理念,將園區黨建與園區發展緊密結合,堅持「黨建引領、關注需求、提供服務、增強凝聚、助推發展」思路,謀劃推進「企業驛家」黨建服務模式,激活園區黨建工作整盤棋,該模式成為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候選創新案例。
構建園區黨建「朋友圈」
在承德國際商貿物流園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以紅色為主色調的黨史展覽館內,配以圖片、文件、文字和視頻,集中展示了園區黨建工作成果。除此之外,黨群管理、招商引資、法律維權、就業諮詢等辦事窗口,運動健身、學習教育、展示交流等場所,在黨群活動服務中心一應俱全。
「園區許多中小微企業,黨員數量少,缺乏活動場所,造成組織生活很不規範。」雙灤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董智慧說,為了給企業、黨員、職工提供學習交流平臺,雙灤區投資470萬元,在承德國際商貿物流園區和經開區各建成一個黨群活動服務中心。以此為基礎,謀劃推進了以緣分驛站、公益驛站、創業驛站、心靈驛站、運動驛站為主要內容的「企業驛家」黨建服務模式。
「公司只有一名黨員,無法開展組織活動。『企業驛家』讓我們有了『家』的感覺。」32歲的承德市天乾地坤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端說。
天乾地坤公司是家剛成立3年的小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僅26歲。創業之初,主要從事智能鎖研發。雖有核心技術,但新品牌、新產品「叫好不叫座」。「一項新技術,必須有應用場景,才能不斷更新迭代。」劉端說,銷售慘澹,導致員工紛紛離職。
承德國際商貿物流園區了解到天乾地坤公司發展困局後,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以公租房小區為試點,推廣智能鎖。該產品通過遠程操作、身份核實等技術,可有效避免公租房被轉租、挪作他用等問題,公司訂單接踵而至。目前,僅公租房項目就獲近3萬套智能鎖訂單。
少了後顧之憂,劉端帶領團隊發力區塊鏈、智能製造等技術,相繼取得智慧家庭設備控制等30多項專利。該公司還獲評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為了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劉端成了「企業驛家」常客。
在座談交流中,劉端與園區不少企業擦出合作火花。該公司相繼承接了鼎誠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如意酒業「購如意」網上商城、「承德山水」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昌升商貿城智慧消防等多個項目,年產值正向5000萬元的目標穩步邁進。
承德國際商貿物流園區黨工委副書記馬唯一稱,在「企業驛家」,大夥通過交流互通,不少人成為朋友,不少企業成為合作夥伴,彼此在互通有無、擴大合作中,促進了園區內資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有序有益流動。
打通優質服務「快車道」
日前,受疫情影響,位於承德國際商貿物流園區的鑫匯灣商貿城麻煩纏身。「按照與業主的約定,商鋪由商貿城代運營,每年返還租金。」商貿城負責人說,由於出租率嚴重下滑,承諾給160多名業主的租金無法兌現。
園區黨建指導員入企走訪時,發現商貿城與業主之間矛盾日漸激化。
「抓黨建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服務企業,促進企業更好發展。黨建指導員也是企業『首席服務官』。」馬唯一說,在得知企業困境後,園區組織相關人員多次上門了解情況,共商解決之策。
經過努力,一家醫療機構進入園區工作人員視線。「該機構主要從事健康體檢等服務,正四處尋找合適場所。園區主要領導親自上門推介,牽線搭橋。」馬唯一說,目前,雙方已達成整樓租賃意向,既破解企業經營困境,又保障業主有長期穩定收入。
「過去,企業解決問題要先反映到園區,園區再找相關職能部門,有時涉及多個部門,解決難度大,時間周期長。」董智慧介紹,雙灤區推行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四級聯席會」制度,即聚焦走訪梳理的急、難、熱點問題,區委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工委、園區黨工委、企業基層委員會、企業基層支部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拉出清單,明確交辦部門和辦理時限,通過「問題收集、任務分解、監督辦結、反饋回訪」,變「直接施政」為「問政於企」。「非公企業黨建『四級聯席會』制度打破了基層黨建『條塊』界限和地域、行業壁壘。」
位於物流園區的昌升商貿城擁有商戶200多家,消防通道長期被佔用問題突出。「多次勸說,收效甚微。」昌升商貿城物業公司經理張小英說,無奈之下,公司將問題反映給「首席服務官」。「通過召開四級聯席會,由消防、城管等部門聯合執法,很快解決了這個『老大難』。」
截至目前,「企業驛家」已幫助園區102家企業跑辦完成相關手續,為園區黨員職工提供法律諮詢、就業和子女入學等各類服務260餘人次。
激活園區發展「源動力」
河北灤寶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是家擁有70多年歷史的老企業,其前身承德輸送機總廠輝煌時,曾為數百家大型企業裝備輸送設備,全國市場佔有率一度超過70%。後因種種原因,經營業績每況愈下。經破產改制,由國企變民企後,一些工作並未同步轉變。其中,黨建便是薄弱一環。
公司黨委書記李久實說,相比一心抓生產搞經營,黨建工作逐漸被邊緣化。組織生活乏善可陳,導致公司黨組織凝聚力不足,黨員消極思想蔓延。
「越是困難,黨員越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雙灤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黃秀榮說,為擎黨旗聚人心,及時了解企業發展、黨員和職工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黨建指導員定期深入企業,組織開展黨員教育、座談聯誼等活動,園區每半年開展一次黨建工作「曬、評、比」,一批有能力、有責任心的黨員被推選為黨支部書記,讓企業與黨員、黨員與職工間原本支離破碎的紐帶重新修復加強。
疫情期間,灤寶公司10名黨員主動請纓,24小時輪班值守,保障了復工復產工作順利展開。「以前有事,大家往後退。現在有事,黨員帶頭往前衝。」李久實說,喜人的變化,源於黨員認同感的加強。「無論企業,還是黨員、職工,有啥困難、訴求,可直接反映給黨建指導員。黨建指導員會根據不同問題,會同相關部門分類施策,逐個解決。」
組織關心關懷,黨員用情用力,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灤寶公司今年「五一」舉辦的先進個人評選表彰中,黨員比例達80%。
不久前,黨建指導員在走訪企業時得知,受疫情影響,不少職工還未進行正常體檢。為此,經開區把醫護人員、醫療檢測設備「請」到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分期分批為職工開展免費體檢服務。
董智慧表示,「企業驛家」打通了聯繫服務企業「最後一公裡」,通過為園區企業和黨員職工提供多樣化、分眾化、個性化活動,真正做到以活動聚人心,以活動促發展。
截至目前,雙灤區已開展「創業集訓營」「健康徒步行」等學習培訓、文體拓展、志願服務活動50餘次,輻射園區168個企業、64個黨組織,近600名黨員和7000餘名園區職工、周邊群眾廣泛參與。
今年以來,雙灤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全年計劃實施新續建項目170個,總投資51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9個,總投資498億元;建成投產項目12個,是去年的3倍;列入省市重點項目14個,開工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