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軍如何處置受傷士兵?通常有兩種辦法,不過都非常殘忍

2020-12-12 騰訊網

二戰時期,曾有一個在國際上引起很大反響的經典場面,一個美國士兵在打掃硫磺島戰場時,發現一個瀕死的日本士兵,當時,這名日本士兵身邊有一顆手雷,他隨時可能引爆然後跟其他人同歸於盡。只不過後來他發現這個日軍並沒有引爆手雷的意思,於是走上前,往他嘴邊送去一根香菸。點燃後,瀕死的士兵滿足地抽了幾口,最終一瞑不視。

美國士兵給日本傷兵遞煙

要知道,其實在二戰期間,美日的雙邊關係其實相當糟糕,特別是在「珍珠港事件」以後,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名為《國恥》的著名演講,隨後直接放棄在二戰前期一直奉行的中立政策,轉而向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而後,美日雙方又多次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大戰,國家之間的仇恨也跟著不斷加深。

「珍珠港事件」舊照

然而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美軍身為敵人尚能對受傷士兵實施人道主義關懷,日本自己卻百無一是,而且處理的方式更是讓人膽戰心驚。1944年塞班島戰役時,一股日軍被美軍包圍,而雙方一直戰鬥到天黑。不過美軍考慮到日軍可能另有埋伏,沒有對這股日軍趕盡殺絕,有一部分日軍因此趁夜色逃走,只留下小部分傷勢比較重的士兵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塞班島戰役」舊照

日本指揮官原本是有機會救援這批傷兵的,然而他卻做出另一個殘忍的選擇。他指派兩人前往傷兵所在陣地,抵達後二話沒說直接處決了傷兵,簡直是殘忍到極點。不過,日本之所以用這樣冷酷無情的方法對待傷兵大概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個是傷勢比較嚴重的士兵,不僅沒有辦法繼續作戰,反而會大量消耗部隊的戰略物資;另一個是日本高層擔心傷兵成為敵人的俘虜,被其他人打探出秘密情報。而剛開始的時候,日本處決傷兵的時候,一般都是槍決,後來為了節省戰略物資,竟直接用軍刀殺害,真是駭人聽聞。

日本軍官劇照

能跟隨部隊回去接受治療的日軍一般都是傷勢較輕,而這裡我們需要強調一下,其實日本軍醫最主要的任務並不是救治傷兵,而是進行人體試驗和處決傷兵。在日本入侵中國期間,日本軍醫曾在中國秘密進行過多次化學實驗,給中國人民造成非常大的傷害。而他們在處決傷兵的時候,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打空氣針。傷兵身體虛弱,血管中被注入大量空氣後,體內的血液和空氣會混在一起形成血沫,緊接著傷兵肺動脈就會堵塞,心率越來越低,不久後便會猝死。

日本軍醫舊照

1945年8月,在日本即將宣布投降之前,日軍駐東北第一陸軍醫院接到撤退命令,院長帶著兩千多名傷兵和醫護人員逃到牡丹江後,因為害怕傷兵會妨礙其撤退,竟拿出軍刀逼迫傷兵們和其他醫護人員跳江自殺。至於傷勢比較嚴重的士兵,由於沒辦法行動,陸軍醫院院長就直接命令手下對他們注射空氣針,這簡直就是一場殺戮。

日本投降舊照

有一個叫伊藤鬱子的女護士,也是被迫跳江的其中一員,但依靠其良好的水性,在江中拼命掙扎三個小時後,最終被路過的中國戰士救起,伊藤鬱子目睹了日軍對自己國家的人民都是如此殘忍,徹底陷入絕望。不過後來,她進入中國醫療部隊,並用自己學到的知識,細心照顧中國傷兵,此後也一直沒有再回到日本。伊藤鬱子晚年接受採訪的時候,感慨說:「我留在中國是為了贖罪,為了替日本人還債,日本人欠你們的太多了。」

參考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軍真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殘忍嗎?看「老兵」如何說的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表現可以說是喪心病狂,我國也曾經根據二戰的歷史拍攝過不少電視劇,不可否認在這些抗日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不尊重史實的神劇,不過也有一部分電視劇還是值得一看的。但這些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將二戰時期的日本兵刻畫得十分殘忍,這也讓很多人好奇,當年的日本兵真的像電視中所演的那麼殘忍嗎?
  • 二戰德軍看不上日軍的白刃戰,因為德軍有這些法寶,而且更殘忍!
    二戰德軍看不上日軍的白刃戰,因為德軍有這些法寶,而且更殘忍!戰爭是殘酷的,特別是在進行白刃戰的時候,更是極大的挑戰了人類的精神極根,而當時日軍特別擅長白刃戰,所以在很多戰爭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日軍會跟敵人進行短兵相接,可是日軍擅長白刃戰,也要看與之對戰的對手,是否願意跟日軍進行白刃戰!
  • 朱可夫對二戰日軍的評價:士兵優秀,軍官垃圾
    近來,有網友詢問:諾門罕戰役蘇軍實際損失遠大於日軍,質疑朱可夫對日軍的這個評價是否靠譜?應該說,這個評價還是靠譜的。下面我們簡單做些分析:中國有一句軍界古話: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戰役中,蘇軍坦克被擊毀280多輛,裝甲車損失90輛,消耗作戰物資達80000噸,官兵陣亡失蹤9703人,受傷15251人;日軍損失坦克裝甲車30多輛,消耗作戰物資2000噸,官兵陣亡失蹤8440人,受傷8766人。戰役結果,蘇軍雖損失高於日本,但卻以日本退讓,承認現存邊界而結束,次年雙方正式締結協議。
  • 二戰美軍醫療兵哭訴:德軍很「紳士」,日軍卻是「屠夫」
    整個二戰,在戰場正面交火上德軍一直很恪守基本準則,很少出現故意射殺敵軍醫務兵的情況。如果有德軍狙擊手專門瞄準盟軍醫務兵開火,德軍對違反規定的士兵處罰會十分嚴厲。而且不僅對待醫護兵如此,在西歐戰場,如果盟軍士兵去打水,只要沒有攜帶武器,德軍一般也不會射殺。因此,西歐的美軍醫務兵的傷亡大部分來自流彈或者炮火,他們應該感到很慶幸,對手德國人至少比較「紳士」。
  • 二戰時期,為何說日本最殘忍的不是士兵,而是日本女人?
    每個人都會覺得很奇怪,日本婦女再一次沒有到中國領土去殘害人民,再一次對我們的同胞做過什麼殘忍的事,為什麼還要說日本婦女更殘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女人狠心到什麼程度,比如二戰期間,年輕的士兵就要衝上前線,自己的親生母親會給兒子一把刀,並且非常鼓勵兒子去殺人,殺了無辜的生命是她們無比光榮的事情,自己的母親所說的,當兒子的肯定會順從,因此這些士兵都會在前線奮勇殺敵。
  • 戰場上這事希特勒都不敢做,日軍卻做了,手段極其殘忍
    但與之遙相呼應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其戰場上手段殘忍程度有過往而無不及。其中有一件事情,希特勒在戰場上都沒敢這樣去做,日本卻相當罕見地做了。 戰爭本身就是殘忍的,沒有殘忍不殘忍之分。但在二戰中,日、美國間爆發的太平洋硫磺島戰役,成為太平洋上最殘酷、艱巨的一場戰役。
  • 二戰日軍士兵最怕的東西:不是敵人的大炮,而是「精神注入棒」
    軍隊的人數通常比較多,而且都來自天南海北,有不同的習慣和脾氣,還基本上都是年輕人,如果不嚴格一點的管控和教導,很容易出亂子,所以軍隊一直都會強調紀律的重要性。軍隊裡通過懲罰戰士使之不再犯錯其實很常見,但一般都會把握好分寸,不會太過分。
  • 二戰時期,最殘忍的不是日本士兵,日本女人才是「幕後」
    這種思想主要源於中世紀的武士道精神,後來逐漸被日本境內的軍國主義者使用,用來鼓舞士兵們的士氣,時間一長,這種精神就逐漸開始變質,最終淪為了軍方禁錮國民思想的工具。當時日本的軍部大臣掌握著實際的權利,並且只聽命於天皇。當政府內部有反對的聲音出現時,他們就會直接對其進行軍事打壓。由於全國範圍內的不斷宣傳,大多日本士兵和民眾都具備強烈的軍國意識。於是,在這樣的影響之下,日本展開了對中方的侵略。
  • 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拒絕日本投降,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這個公告主要討論如何戰勝日本以及二戰結束後如何處置日本的問題。其中,公告中對日本投降後的戰俘處置問題進行了說明,規定日本戰俘「完全解除武裝之後,允許他們回國」。
  • 二戰美軍火力到底有多強,兩人就能壓制日軍一個班,直言日軍就是自殺
    ▲二戰日軍射術非常精湛 對比二戰時期的中日兩軍,中國軍隊的武器明顯落後於日本,當時中國軍隊裝備的步槍型號繁雜,各個時期,各個國家生產的都有
  • 二戰期間日軍食人往事
    詭異的是,待到1946年關島戰犯庭審時,由於沒有考慮到現代戰爭的交戰方會有如此野蠻的行徑,《日內瓦公約》中竟沒有關於如何懲罰食人的條款,《國際法》中也沒有將食人作為戰爭罪行的先例。於是法庭只能以「殺人」和「毀壞遺體並妨礙其有尊嚴地下葬」為罪名起訴。最終,被起訴的25名日軍中,5名主犯被判處絞刑。
  • 二戰最傳奇士兵,憑藉一張嘴勸降1000多日軍,斬獲榮譽勳章
    導語:二戰最傳奇士兵,憑藉一張嘴勸降1000多日軍,斬獲榮譽勳章作戰講究的是一個靈活性,每個指揮官都有自己的進攻還有防守方式,有些人喜歡中規中矩,有些人喜歡劍走偏鋒,過著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一旦出現失誤那麼將會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 二戰時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夥食連豬食都不如?
    但是二戰時期,即便繳獲了日軍的所謂牛肉罐頭,也沒什麼人去吃,因為日軍後期的牛肉罐頭雖然說是牛肉罐頭,但裡面壓根兒不是牛肉。不是牛肉也就罷了,關鍵是味道非常差,還有一種怪味道,說是豬食也不為過。二戰期間,日本對於自家士兵的食物供應標準剛開始還是很高的。
  • 戰爭與人性的考驗,二戰期間日軍食人往事
    其實,真正讓我心情複雜的,是在這之後發生的一件事——在掌握日軍食人的確切證據後,美軍顧問馬上提議將此事公之於眾,以顯示日軍的殘忍與野蠻。但出於某種考慮,國民政府卻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下令對整起事件嚴加保密。」奧崎謙三就是這樣一位倖存者,他是日本皇軍的老兵,也是1988年紀錄片《前進,神軍!》的主角。
  • 二戰最後投降的日軍士兵小野田寬郎,是怎樣一直頑抗到1974年的?
    二戰至此結束,但還有極少數沒有接到投降命令的日軍還在繼續負隅頑抗,最後一名日軍士兵小野田寬郎,一直到1974年3月才投降,他是怎麼堅持這麼久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籤訂無條件投降書。二戰至此結束,但還有極少數沒有接到投降命令的日軍還在繼續負隅頑抗,最後一名日軍士兵小野田寬郎,一直到1974年3月才投降,他是怎麼堅持這麼久的?
  • 二戰時期,大佐有多厲害?為何普通日本士兵都想當?
    導語:二戰時期,大佐有多厲害?為何普通日本士兵都想當?在安穩和平的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戰火紛飛的恐怖和殘忍了。在二戰時期,每個人都是人心惶惶的,每天都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在電視劇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等級高的日本人都被稱呼為大佐,一些比大佐到位低一點的軍官,都被稱為少佐。在普通日本士兵的眼裡,大佐這個職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職位,多數的日日本兵想要當上的,並不是將軍,而是大佐。那麼這就不由得讓我們產生好奇了,大佐究竟是個什麼職位呢?這麼吸引日軍呢?看看其福利就知道了。
  • 二戰後日本投降澳大利亞不接受,機槍掃射一夜,20萬日軍僅剩一萬
    其實在二戰時期的大部分國家大多是圍繞著歐亞大陸,而此時遠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竟然站出來高呼:我們絕對不會原諒日本!澳大利亞此時的舉動可以說是驚動了整個世界,此時作為一個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充斥的滿身怒火的澳大利亞對日本發起強烈進攻,毫不留情的屠殺近20萬日軍,最後也只留下了僅剩的1萬日軍。
  • 二戰可怕的日軍,逃跑不成立即剖腹自盡,婦女兒童也要照做
    導語:二戰可怕的日軍,逃跑不成立即剖腹自盡,婦女兒童也要照做 日軍的殘忍,通過歷史記載我們已經能夠感受到,其壓根就像是沒有任何感情的機器人,一切都是按照命令行事,面對手無寸鐵的百姓,也能夠毫不猶豫的出手。
  • 在二戰中,美國士兵對中國人有什麼評價?倖存老兵說出實話
    那麼在二戰中,美國士兵對中國人有什麼評價?據環球網報導稱,桑切斯說出了實話,他稱中國人十分有愛心,而且樂於助人,他很尊重中國軍人。自己當時參與了太平洋戰場,在戰場中不幸被日本軍隊抓捕做了俘虜,和他一起被抓起來的大約有1萬多的士兵,在被關押的那段時間呢內,日本軍隊經常不給他們吃飯,有的時候每天只會給一口飯維持生命體徵。
  • 二戰時日本士兵很勇敢,高級將軍卻很垃圾,朱可夫為何會有此評價
    評價別人的話之前,應該先去考證一下,別人有沒有說過,是在什麼時間、環境下說的,然後再去評價的。1940年5月,史達林召見朱可夫的時候,詢問朱可夫日本軍隊的實力如何。當時朱可夫說:「同我們在哈拉哈河(應該是指諾門坎事件)作戰的日軍士兵訓練不錯,特別是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