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容易把情緒指向自己,如何修煉「內功」減輕抑鬱症狀?

2020-12-15 十八點心理

人生是一個修行的過程,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時候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候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其實在柳暗花明又一村時,心境是明亮的,內心的私慾被控制住了,想的都是天理;而在迷茫困苦的時候,思考更多的在於自己的私慾。

一個人的私慾經常性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讓自己的內心感受到一種被撞擊的感覺,自己的眼界很快就被遮住了。其實我們生活中的每一種發生境況,都是自己的所思所想造成的,為什麼很多來訪者有那麼多的心理困擾,無外乎在於自己的思考維度是如何的。

比如一個來訪者訴說:每一次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內心都會發出一種聲音:為什麼他們說話的聲音都是針對自己的?為什麼他們說話的語氣都是不友好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觀念的權利,難免會在說話的過程中出現一些語言上的暴力,但是別人說話只是出自他們內心的表達欲望,跟我們沒有什麼關係。他人的暴力語言只不過是自身的情緒失控而已。但是對於來訪者來說,覺得就是針對自己的。心裡很不開心。

我們生而為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心理準則,這個準則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或者別人給我們貼標籤的,而是自己給到自己的。在什麼情況下,哪些是自己的底線。比如說自己的人格被侮辱了,這種侮辱是自己內心完全承受不了的,那麼就可以給予反擊,並不想得到這番侮辱。

所以在現實中,不少人的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呢?把自己周圍環境所發生的負性事件都覺得跟自己有關:領導在會議上說了一句話覺得是針對自己的、同事不跟自己說話了覺得是不喜歡自己了、自己的情緒不好沒人過來安慰,心裡涼了。一個人的心理戲太多,每天活得太累,那麼抑鬱自然而然就找上門來。

生命的強度在於自己應對外界的各種困難和挫折。別人對我們造成的傷害,說要大度一點,基本很難。內心受到的傷害很難用後續的成就去撫慰,受傷了就是受傷了。根本無法用輕鬆的語言就可以矇混過關。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每天的情緒特徵是負面的,更多的情緒是指向自己的,不是針對外界的。其實生命的長度也就這麼長,為什麼總是把眼光定在自己身上呢?關鍵點在於自我的心理能量不足。比如說自己的一個考試沒有通過,就非常悔恨自己,覺得自己很沒有用,心情持續性低落。沒有從這個事件中跳出來,考試不通過,在於自己的複習不到位,沒有很清晰的定位所造成的。平時把注意點多花在考試的事項上,就算沒通過,也可以問心無愧。

抑鬱症患者最重要的改變觀念,在於自我負性思維的轉移。臨床上不少抑鬱症患者對於自己的抑鬱症狀表示心理壓力很大,不知道能不能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康復?也不知道會不會復發?每天的時間都放在了抑鬱症這件事上,而沒有把更多時間放在自我成長上,這勢必就造成了心理脫節。

面對抑鬱症患者,用微笑的臉龐給予他們溫暖和信心。信心很重要,一個人有了信心,那麼很多事情都能夠有方法去解決,或者暫時性沒有方法,也會找到解決的方法。在尋求改變的過程中,就是在不斷修煉內功的過程。曾經付出的努力都會在後期一一回報。

生命是如此美麗,就算有了抑鬱症,就把它當作人生的一次片刻記憶時光,或者是人生的休息時光,督促自己在接下來的生活狀態中,儘快調整好自己,重新再出發。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的反思:抗拒抑鬱情緒就是聚焦抑鬱痛苦,越抗拒越痛苦
    當我們執著於失敗的體驗和記憶的時候,我們很難從失敗中解脫出來,反而是給予情緒記憶更多的能量,讓這些情緒和記憶帶給我們更多的傷害!抑鬱症也是如此,我們越是抗拒抑鬱,越是執著其中,就會承受越多的痛苦,越容易陷入其中,也就越難走出來!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如何改善這些症狀?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去偏信網上的信息,也不要以為從網上做幾套抑鬱症測試,自己的分值高了就是抑鬱症。 事實上,我們常說的「我抑鬱了」和「抑鬱症」其實是兩個概念。
  • 抑鬱症也是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
    這意味著,有90%以上的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有效診斷和治療,甚至有很多人,出現了相關的症狀,但是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是抑鬱症,耽誤了治療。「抑鬱症就是不開心。」「抑鬱症都是作出來的。」「抑鬱症沒什麼大不了,調整一下心情就好。」如果你是這麼認為的,那很有可能對抑鬱症沒有正確的了解。那麼,抑鬱症有哪些常見的症狀呢?
  • 抑鬱症患者「殺人事件」
    究竟是兩人結仇已久,還是抑鬱症殺人,我們都無從得知。 不過,抑鬱症患者的確具有一定攻擊行為。 抑鬱症患者的攻擊行為主要指的是對自我或者他人、他物身體上或者心理上,通過言語、行為或者情感等方式進行攻擊或者傷害,並造成非本人意願的具有很大傷害性的結果,一般分為兩種形式:指向內(自我)和指向外(他人,他事以及他物)。
  • 重度抑鬱症患者有4大症狀
    重度抑鬱症由患者個體內遺傳系統(基因)存在異常引起的,以持久自發性情緒低落為主的一系列抑鬱症狀。表現為社交能力障礙、不合群、離群、情緒低落、軀體不適、食欲不振等特點。
  • 失眠就是抑鬱症嗎?治好了,90%的抑鬱患者都是人才
    失眠者佔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大部分,但不是所有的都是抑鬱症患者。有些人失眠只是身體內分泌失調的一種表現。並非所有的失眠都會得抑鬱症,也不是所有的抑鬱症都會有失眠的表現。失眠是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軀體表現特徵之一,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抑鬱症狀呢?
  • 癲癇與抑鬱之間有何關係?如何識別癲癇患者情緒的「陰影」
    癲癇的患者會出現抑鬱嗎?其實有不少癲癇患者會出現抑鬱的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而抑鬱的症狀還會影響癲癇的治療效果,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這種痛苦?1、癲癇發作本身的因素,如致癇灶的部位、發作的類型、頻率等。
  • 抑鬱症:很多孕期抑鬱和產後抑鬱的女性,其實都是假性抑鬱
    文/阿秋在這個龐大的抑鬱症人群中,其中在孕期和產後患上抑鬱症的女性患者,佔據著不少的比例。而這一部分人群往往也是很容易被抑鬱症給盯上的,那麼是哪些原因導致這群準媽媽們不約而同的被抑鬱症給盯上的呢?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還是先來說說這類抑鬱的人群中,其實有很大一部分的抑鬱女性,她們所認為自己的抑鬱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假性的。只要時間過去了,或者及時彌補她們缺失的東西,那麼就有可能得到緩解和減輕,並逐步消失掉。那麼,如何來理解「這部分假性抑鬱的女性患者呢?」
  • 【德濟科普】抑鬱患者容易發脾氣就是雙相障礙嗎?
    很長時間以來,我在門診工作中發現了一個很值得商榷的臨床現象,有很多抑鬱症患者告訴我Ta以前之所謂被診斷為「雙相障礙,即雙相情感障礙」,是因為自己變得很容易發脾氣。 當我再追問「除了發脾氣這一個問題,你的醫生有沒有告訴你其他符合雙相障礙的表現?」,答案往往是「沒有」。
  • 抑鬱症患者,這6個症狀會常出現,不要以為這很正常
    抑鬱症又被稱為抑鬱障礙,在發病過程中患者有顯著持久的心境低落表現,如果可以在發現抑鬱症之後採取合理的治療措施,消除負面情緒,可以將抑鬱症帶來的傷害減輕。很多人早期輕度的抑鬱症沒有重視,發展到了重度的抑鬱症,可能會讓患者軀體不良症狀明顯,甚至有企圖自殺的心理和行為,嚴重時還會有各種精神病的症狀。
  • 抑鬱症患者該如何正確度過維持治療期?
    那麼,患者應該怎么正確度過這段治療的時光呢?有哪些應該特別注意的?抑鬱症的典型症狀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因此,患者除了持續性的情緒低落導致的心境改變外,往往還會伴有一定的個人社會功能的減退。如:對外界事物判斷、分析能力的下降,對人際交往的抗拒與退縮等。
  • 如何分辨不開心和抑鬱症?5類人易中招,10個症狀教你自測
    很多人都聽說過抑鬱症,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如何分辨自己到底是不開心還是患上了抑鬱症,或不了解自己是否已經從單純的情緒低落變成了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有多種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常見類型:重度抑鬱症或臨床抑鬱症:抑鬱症症狀持續兩周或更長時間持續性抑鬱症:抑鬱症狀持續兩年或更長時間產後抑鬱:懷孕期間或之後可能會出現抑鬱
  • 心理學:一周總有那麼幾天感覺自己無用,是不是抑鬱了?
    抑鬱症被廣泛的討論著,我們不僅會懷疑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同時也因新聞報導中名人患有抑鬱症而嘆息。我們害怕抑鬱症,越害怕就越容易「神化」抑鬱症。抑鬱症經常被與抑鬱情緒弄混,實際上,這倆不是一回事。你的朋友要是抑鬱了,你的陪伴和支持當然是很好的解決方式。然而抑鬱症完全不同。抑鬱症有哪些具體症狀?
  • 抑鬱症患者「情緒激動」被拒絕登機,男友稱登機時被問「為什麼會抑鬱」
    於海稱,工作人員在詢問過程中,多次對畢敏使用「怎麼證明自己抑鬱」、「為什麼會抑鬱」等話語,因迫近登機時間,畢敏說話開始急躁並哭泣。
  • 抑鬱症: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中度抑鬱症不治療可以嗎?
    文/阿秋這篇文章主要是幫助抑鬱症患者和家屬們,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之間的關係,以及分享一些治療抑鬱症的科學常識,不至於盲目地去走彎路或者以「自己錯誤的認知去對待抑鬱症。」很多人分不清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其實抑鬱情緒在抑鬱症中就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之一,而我們通常指的:「抑鬱情緒,就是一種心情低落不開心的一個狀態,它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也不會持續性存在,那麼這樣的抑鬱情緒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抑鬱情緒。」
  • 「抑鬱自救指南」,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抑鬱?抑鬱症是怎樣產生的?
    你可曾有過情緒低落、快樂明顯減少?你可曾有過食慾明顯下降,體重至少減輕了百分之五?你可曾有過睡眠障礙、易怒或情緒鬱悶?你可曾有過經歷不佳每天疲憊不堪?你可曾有過無價值感、缺乏信心或是有負罪感?你可曾有過放棄一切的念頭?如果你至少有其中四個以上症狀的話,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否有抑鬱症。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是什麼?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識別
    我們所有人都有過「抑鬱情緒」因為失去戀人,因為親人離世,因為遇到挫折……但這些都是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但有些人會因為缺乏抑鬱症的相關知識,錯把一段時間的心情低落、悲觀消極認為是抑鬱症。其實,這種一般都只是正常的情緒波動而已,也就是抑鬱情緒。
  • 反應性抑鬱症,伴隨不同程度焦慮、緊張情緒,通過三種方法來減輕
    反應性抑鬱症來訪者常常患有軀體不適感,並且伴隨有頭疼頭暈、食欲不振、動作遲緩、全身乏力等症狀特徵,晚上睡眠也比較困難,經常性容易醒過來。那麼反應性抑鬱症來訪者一般是怎樣產生呢?對於反應性抑鬱症,一般通過什麼樣的方法來進行減輕呢?第一種:支持。對於反應性抑鬱症來訪者,他們的內心痛苦程度比較深,很難獲得身邊人的理解和支持,自己在做一些決定的時候,往往是個人獨立的,而沒有得到其他人的支持。所以這時候需要我們對於其做決定的支持。
  •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抑鬱了?測試一下就知道
    抑鬱其實很普遍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抑鬱症發病率目前已經上升到了常見心理疾病的首位。據估計,大約有25%的女性和10%的男性遭受過抑鬱症的困擾,約15%的抑鬱症患者最終會選擇輕生,這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抑鬱症患者有痛苦的內心體驗,是「世界上最消極悲傷的人」。
  • 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抑鬱,如何治療?
    但是在臨床工作中,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鬱卻很少被診斷,更難以做到規範有效地治療。本文簡單介紹帕金森病並發抑鬱的可能機制,臨床特點和評估以及綜合治療等內容,以期幫助人們更好的控制它。為何帕金森患者會出現抑鬱症狀?抑鬱症是一種情緒障礙,約50%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會感到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