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山水秀麗,地靈人傑,古往今來名人輩出,筆者嘗試梳理長興人物名錄,並將與長興有關的少數客籍名人附錄其中。本篇將選錄北宋時期的人物(亦有跨越兩宋但北宋已經成名的)。
七、北宋
【周畋】景德二年(1035)進士。
【朱武】天聖八年(1030)進士,官為都官員外郎。
【王賡】景祐二年(1035)進士。
【陳經】景祐五年(1038)進士,官御史。
【陸武仲】景祐五年(1038)進士。
【林概】字端甫,福建福清人。寶元二年(1039)任長興知縣,造福百姓事績突出。《宋史》有《林概傳》。
【劉涉】號中散。劉撝、劉定國、劉誼等兄弟之父。北宋時期的藏書家,協助知縣林概創辦縣學,並家開學館,子孫多人登科。後因孫劉珏,封贈太子太傅。
(劉涉安身之所)
【周太中】協助劉涉開學館,子孫多人登科。
【錢幾】字君憑,號圃翁。北宋隱士,儒學有專攻。
【裴大亮】康定二年(1041)出任長興知縣,會同湖州知州胡宿重修謝安廟,遺蹟至今尚存。
(謝安墓前的黃楊樹)
【許遵】字仲途,泗州人,長興知縣。長興知縣,在任時興修水利有功,《宋史》有傳。
(許遵在水口顧渚所建的顏板橋,亦稱許公橋)
【朱定】慶曆六年(1046)進士。
【陳樞】(?~約1079),字慎之。皇祐元年(1049)進士,官至泉州知州、尚書都官員外郎,為政有聲,品行高尚。曾鞏為其撰墓誌。
【徐宗古】皇祐元年(1049)進士。
【姚孝孫】一說安吉縣,一說長興縣(待考)人,姚祐父。官司農主簿。
【周景賢】皇祐五年(1053)進士,歷官太平知縣、萊州知州。
【周之道】(1030~1100),字覺明。皇祐五年(1053)進士。歷任江寧知縣、成都府路轉運判官、提點江南西路刑獄、刑部侍郎等職,卒後贈通議大夫。
【釋淨端】(1028~1103),字明表,號端獅子,歸安人,俗姓丘。宋代高僧,吳山寺住持,遺有《湖州吳山端禪師語錄卷》。
(淨端曾主持的靈山孝感禪院,即章惇為母親所建的墳寺)
【章惇】(1035—1105),字子厚,福建浦城人。北宋哲宗朝宰相。曾任湖州知州,喜長興風光,葬母羅夫人於城西靈山,自己卒後擇葬丫臼嶺(今水口九龍山)。
(章惇墓)
【陳幾】嘉祐六年(1061)進士。
【劉撝】字行甫。治平二年(1065)進士。詞人,工書,書有《華嚴經》八十一卷。
【劉誼】(約1045~約1098),字宜翁,劉撝、劉定國弟,劉燾父。治平四年(1067)進士,官廣東常平提舉、韶州知州,因反對變法遭黜。北宋時期詩人,遺有7首詩作,另有文集30卷,奏議40卷。
【劉損】熙寧三年(1070)進士(宋《嘉泰吳興志》)。
【劉拯】熙寧三年(1070)進士(宋《嘉泰吳興志》作劉極)。
【陸元光】字明遠。熙寧六年(1073)進士,官憲州知州兼河北運使。
【徐唐臣】熙寧六年(1073)進士。
【周之才】熙寧六年(1073)進士。
【霍同】熙寧九年(1076)進士。
【沈倫】字秉彝,號採芝子。熙寧九年(1076)進士。
【趙衡】熙寧九年(1076)進士。
【陸元賓】元豐二年(1079)進士。
【沈仍】元豐二年(1079)進士。
【陳杞】字材仲。元豐二年(1079)進士,官宗正丞。
【嚴應期】元豐二年(1079)進士。
【袁應中】(?~約1090),字志行。元豐五年(1082)進士,官國子監司業。以博學而有時名,著《易講義》。
【周需】字仲遠,周淙父(存疑)。元豐五年(1082)進士,官太平知州、左中奉大夫。
【陸元成】元豐五年(1082)進士。
【周天倪】元豐八年(1085)進士。
【姚祐】字伯受,姚孝孫子。元豐八年(1085)進士,官至工部、禮部尚書,諡「文僖」。有《姚祐文集》60卷,《宋史》有傳。
【鄭奕】字叔明。元豐八年(1085)進士,官淮西提舉。
【劉定國】初名傅,字平仲。元豐八年(1085)進士,曾任通州司戶參軍。卒後,因子劉珏追贈太子少師。
(劉定國永棲地)
【張諶】元豐八年(1085)進士。
【劉燾】(1071~1131後?),字無言,號靜修,劉誼次子。元祐三年(1088年)進士。北宋後期詞人、書法家,著有《南山集》50卷(已佚),《全宋詞》存詞11首,書法作品《與伯父書帖》收錄於《三希堂法帖》。
【陳敏功】元祐三年(1088)進士。
【王頤】元祐三年(1088)進士。
【劉全】元祐三年(1088)進士。
【周之深】字德源。元祐六年(1091)進士,官南京司業。
【周敦】周景賢子。紹聖四年(1097)進士。
【曾綸】紹聖四年(1097)進士。
【盧蕡】紹聖四年(1097)進士。
【周袞臣】紹聖四年(1097)進士。
【費若】字如川。元符三年(1100)進士,曾因反對獻石綱落職,後於南宋時,充崇政殿說書,任直院學士,卒後諡「文瑞」。著有《居數敬齋集》8卷。
【周天益】元符三年(1100)進士。
【王遵道】元符三年(1100)進士。
【莫汝明】崇寧二年(1103)進士。
【劉珏】(1078~1132),字希範,劉定國子,劉誼侄。崇寧五年(1106)進士,上舍。官至吏部尚書、權同知三省樞密院事,卒贈龍圖閣學士。著有《吳興集》20卷、《奏議》5卷、《兩漢蒙求》10卷。《宋史》有傳。
【錢揚】大觀三年(1109)進士,上舍。
【陳大聲】政和二年(1112)進士。
【任居中】政和二年(1112)進士。
【沈興】政和二年(1112)進士。
【周敭】政和五年(1115)進士(宋《嘉泰吳興志》作「周揚」)。
【鄭績】政和五年(1115)進士。
【劉唐賓】政和五年(1115)進士,太醫學上舍。
【劉誠】政和五年(1115)進士。
【王秉】宣和三年(1121)進士。
【韋積】宣和三年(1121)進士。
【俞彥】宣和三年(1121)進士。
【陸彥昭】宣和三年(1121)進士。
【章傑】字秀萬,福建浦城人,北宋宰相章惇之孫,定居長興。宣和六年(1124)進士,任職廣東時著有醫學名著《嶺表十說》。
【霍雲】宣和六年(1124)進士。
【周子美】生卒待考,生平不詳。卒後葬泗安雲峰村,出土有青白瓷坐佛像。
(南宋待續)
前文連結:
1.長興古代人物名錄(1.建縣之前)
2.長興古代人物名錄(2.晉朝)
3.長興古代人物名錄(3.南北朝)
4.長興古代人物名錄(4.隋朝)
5.《長興古代人物名錄(5)》
6.《長興古代人物名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