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小常識——中國古代人物別稱(全)

2021-02-13 逢考必勝

一、先秦時期

1.春秋老子人稱「廣成子」,因居於空洞上,又自號「空洞子」。

2.春秋百裡奚淪落楚國,被秦穆公用五張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贖回相秦,人稱「五羖大夫」。

3.戰國鄒衍,精通陰陽五行,愛發議論,時人認為不合常理,稱他「談天衍」。

4.戰國時越國大夫範蠡。他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後,激流勇退,歸隱民間為商賈,於是以「鴟夷子皮」自號,並改名為「陶朱公」,範蠡還被稱為「商聖」。

5.「九流」:九流在《漢書·藝文志》分別指:道家、儒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6.戰國時楚國將領養由基,射箭技術高超,常一箭射殺敵人,人們稱他「養一箭」。秦漢人範增,足智多謀,為項羽效力,項羽尊稱他為「亞父」。

7.孔門四聖(配):復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子思、亞聖孟子。

合稱:孔孟(孔子、孟子)、老莊(老子、莊子)、孟荀(孟子、荀子)、屈宋(屈原、宋玉)、楊墨(楊朱、墨子)。

8.戰國四君子:魏—信陵君—魏無忌;齊—孟嘗君—田文;趙—平原君—趙勝;楚—春申君—黃歇。

9.春秋五霸:齊桓公(尊王攘夷、葵丘會盟、老馬識途)、宋襄公、晉文公(城濮大戰、寒食節、退避三舍、竭澤而漁、兵不厭詐等)、秦穆公(秦晉之好)、楚莊王(莊王葬馬、問鼎中原、一鳴驚人)。

10.漢初三傑:張良(暗渡陳倉);蕭何(國士無雙、成也蕭何敗蕭何);韓信(一飯千金、多多益善、十面埋伏、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胯下之辱)。

11.西漢兩司馬:司馬遷,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二十五史之首」。

12.司馬相如,被稱為賦聖和「辭宗」。代表作《子虛賦》、《上林賦》,魯迅評述:「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二、秦漢三國兩晉時期

1.秦漢人範增,足智多謀,為項羽效力,項羽尊稱他為「亞父」。

2.漢代杜詩做南陽太守,除暴安良,關心民生,百姓感激他,稱他為「杜母」

3.漢代李廣,精於騎射,勇冠三軍,人稱「飛將軍」。

4.漢代郅都,任中郎將、中尉等,敢於直諫,執法嚴酷,權貴稱他為「蒼鷹」。

5.漢代盧植為人剛毅有氣節,曹操稱讚他為「國之楨榦(棟梁)」

6.三國時曹操部將許褚,容貌雄奇,勇力絕倫,而為人赤誠近於痴,時人稱他為「虎痴」

7.三國時的阮鹹好喝酒,據說一年中只有三日醒著,他曾任僕射一職,人稱「三日僕射」。

8.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學成就。

9.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

10.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11.晉代陶淵明,隱居田園,宅邊有五柳樹,自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先生」。除此之外,陶淵明開創田園詩派,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

12.王與馬共天下:王指的是王敦、王導兄弟,馬指的是司馬睿

13.東漢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醫聖」

14.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今山東臨沂)人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15.馬班→司馬遷、班固;枚馬→枚乘、司馬相如

16.大小謝→謝靈運(東晉)、謝朓〈南朝宋、齊〉

三、隋唐時期

1.唐代大詩人李白,號「青蓮居士」,好飲酒,詩作浪漫豪放,時人認為他原是天上的神仙,故稱他「李謫仙」"詩仙"。

2.唐代大詩人杜甫,詩歌冠絕一時,被稱為「詩聖」。

3.唐代劉禹錫,詩歌風格雄渾豪邁,被白居易推為「詩豪」

4.唐代書法家張旭,嗜酒善書,尤以草書最為知名,是狂草派的先驅,有「草聖」之稱。

5.唐代孫思邈,精通醫藥,著有《千金方》,世稱「藥王」。

6.唐代陸羽,是著名茶學家。有「茶神」、「茶聖」、「茶王」、「茶仙」、「茶祖」等美譽。

7.唐代三李:李白、李商隱、李賀。

8.唐代三絕,即:「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這是唐朝文宗皇帝時向全國詔書御封的。

9.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元白:元稹、白居易(香山居士,「詩魔」「詩王」);王孟:王維(詩佛)、孟浩然

10.郊寒島瘦:孟郊、賈島;溫李→溫庭筠、李商隱;

11.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2.詩骨--陳子昂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13.詩傑--王勃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

14.詩狂--賀知章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詩家天子」「七絕聖手」--王昌齡,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15.吳道子,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人物畫稱作「吳帶當風」。

16.房謀杜斷:房玄齡、杜如晦

四、宋元明清時期

1.先生之稱

涑水先生→北宋、司馬光

臨川先生→北宋、王安石

南豐先生→北宋、曾鞏

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頤

明道先生→北宋、程顥

伊川先生→北宋、程頤

橫渠先生→北宋、張載

紫陽先生→南宋、朱熹

考亭先生→南宋、朱熹

象山先生→南宋、陸九淵

誠齋先生→南宋、楊萬裡

潛溪先生→明朝、宋濂

正學先生→明朝、方孝孺

陽明先生→明朝、王守仁

震川先生→明朝、歸有光

板橋先生→清朝、鄭燮

亭林先生→清朝、顧炎武

亭林先生→清朝、顧炎武

梨洲先生→清朝、黃宗羲

南雷先生→清朝、黃宗羲

船山先生→清朝、王夫之

謝山先生→清朝、全祖望

望溪先生→清朝、方苞

聊齋先生→清朝、蒲松齡

隨園先生→清朝、袁枚

惜抱先生→清朝、姚鼐

洪都百鍊生→清朝、劉鶚

2.人之稱

半山老人:王安石

隨園主人:袁枚

湖海散人:羅貫中

3.居士之稱

六一居士→北宋、歐陽修

東坡居士→北宋、蘇軾

後山居士→北宋、陳師道

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彥

稼軒居士→南宋、辛棄疾

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

石湖居士→南宋、範成大

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齡

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

淮海居士→秦觀

茶山居士→曾幾

於湖居士→張孝祥

後村居士→劉克莊

隨園居士→袁枚

六如居士→唐伯虎

4.韓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著名文學家,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

5.書法宋四家→蘇軾、蔡襄、米元章、黃庭堅

6.南宋四大詩家→尤袤、楊萬裡、範成大、陸遊

7.揚州八怪→金農、羅聘、鄭燮、李方膺、汪士慎、高翔、黃慎、李讄

8.元雜劇大家→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鄭光祖(倩女離魂)

9.南袁北紀→袁枚、紀昀

10.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

11.二程→程顥、程頤〈兄弟〉、北宋時期

12.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13.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林旭、楊銳、康廣仁、劉光第、楊深秀。

五、預測試題

1.下列人物名稱對應錯誤的是:(   )。

A.陶淵明--五柳先生 

B.諸葛亮--臥龍先生

C.張載--橫渠先生 

D.王安石--南豐先生

【答案】D。解析:王安石是臨川先生,南豐先生是曾鞏。故選項D錯誤。

2.下列人物名稱對應錯誤的是:(   )。

A.六一居士--歐陽修 

B.東坡居士--蘇軾

C.稼軒居士--李清照 

C.柳泉居士--蒲松齡

【答案】C。解析:稼軒居士是辛棄疾,李清照是易安居士。故選項C錯誤。

3.下列人物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

A.南宋四大詩家:尤袤、楊萬裡、範成大、辛棄疾

B.書法宋四家→蘇軾、蔡襄、米元章、黃庭堅

C.唐代三李:李白、李商隱、李紳

D.初唐四傑:王勃、楊炯、陳子昂、駱賓王

【答案】B。解析:A選項,南宋四大家裡沒有辛棄疾,應該改為陸遊;C選項,唐代三李為李白、李商隱和李賀;D選項初唐四傑裡沒有陳子昂,把陳子昂改為盧照鄰。故選項B項正確。

4.(多選)下列人物的合稱正確的是:(   )。

A.唐代三絕:「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

B.孔門四聖:復聖顏回、宗聖曾參、述聖子思、亞聖孟子

C.戰國四君子:魏—信陵君;齊—孟嘗君;趙—平原君;楚—春申君

D.元雜劇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答案】ABCD

5.(多選)下列人物的合稱錯誤的是:(   )。

A.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B.元白:元稹、白居易  王孟:王維、孟浩然

C.南洪北孔:洪升、孔融  郊寒島瘦:孟郊、賈島

D.房謀杜斷:房玄齡、杜如晦  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王導兄弟和司馬睿

【答案】C。解析:北孔指的是清朝的孔尚任,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相關焦點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優秀的詩人,他們在自己的時代裡揮毫潑墨,暢意抒懷,留下的很多膾炙人口的篇章,他們的成就也影響的中國的文化的發展,後世人們也把這些人的作品作為典範進行學習。人們為了歌頌他們的成就同時也是對他們的尊稱,所以出現了很多別稱。
  • 廈大人文學者:《海山經》是中國古代「聖經」
    廈大人文學院、國學院教授汪曉雲新書《一本萬殊》分享會20日在廈門舉行。 楊伏山 攝廈大人文學者探秘重建中國傳統文化之起點:《海山經》是中國古代「聖經」中新網廈門6月20日電 (記者 楊伏山)「中國古代『聖經』是隱藏在《山海經》背後的《海山經》。」廈大人文學院、國學院教授汪曉雲,在20日於廈門舉辦的其新書《一本萬殊》分享會上如是說。
  • 我們的人文祖先和古代聖王
    但是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對古代傳說人物做一些簡單梳理,對我們的考察對象做一些必要的限制和界定。我們要關心的神話傳說人物,是三皇五帝。但是三皇五帝包括那些人物,卻沒有統一的意見。有人從古代史書,通俗演義,民間傳說中統計了三皇五帝的各種不同說法,發現三皇居然有八說之多,而五帝也有六說之多!
  • 三亞小眾人文景點,是其別稱由來,門票38元可俯瞰全城
    所以這次三亞之行我來到了鹿回頭景區。講道理鹿回頭並不應該算作是一處小眾景點了,因為這裡可是三亞別稱「鹿城」的由來,對這座城市有著可不一般的意義。之所以相對小眾是可能還是因為大多數遊客來都是度假的,對這座城市公園一樣的自然景區提不起興趣吧?不過來了之後我倒是覺得值得花上38元門票到這裡觀景的,因為毫不誇張的說這裡可以俯瞰全市。
  • 古代冷知識:華夏、神州「氣震寰宇」,中國別稱還有這10多種
    中國為什麼叫中國?原因你知道嗎?中國之所以叫中國,是因為中國的含義是「中央之國」!其實中國一詞不是近代才出現的,最早出現中國的時期是在「西周時期」,在1963年我們國家出土的一件周武王時期文物上,有一段銘文「餘其宅茲中或」,這裡的「中或」,本意就是「中央之域」,中國二字的雛形初現。那麼,你知道歷代以來,「中國」的別稱是什麼嗎?下面我們按初現的時間順序來進行整理:(有些別稱時間順序難以考證,但大體上有史書驗證)1.
  • 2020廣東省考_公務員考試常識題:中國古代名詞代稱
    2020廣東省考_公務員考試常識題:中國古代名詞代稱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東省考,廣東省考常識題,行測資料,廣東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月亮的別稱有哪些
    月亮通常也是我們晚上在太陽落山以後,會看到天上掛著一輪明月,而月亮別稱有哪些呢?
  • 涼友、搖風、便面,古代扇子的別稱你知道幾個?
    每年夏天,大家都應該自發感謝並紀念兩個男人:第一個要感謝的是中國古代的后羿,他曾經幫助帝堯幹掉了9個太陽,被後人傳頌至今;第二個、也是尤其要感謝的是美國的威利斯·哈維蘭·卡裡爾,他發明了現代空調系統,被後人稱為「空調之父」。沒錯,炎炎夏日,我們的命都是空調給的。
  • 中國社會科學院馮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
    主題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主講人馮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文字學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擔任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等職。研究領域為古文字學與天文考古學、旁治商周考古學、先秦史、天文年代學、歷史文獻學、民族古文字學、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出版學術著作12部,發表論文240餘篇,主編《金文文獻集成》。
  • 中國社會科學院馮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
    主題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 主講人 馮時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文字學學科帶頭人
  • 日本月份的別稱以及由來
    古代日本曆法是由中國傳過去的,據『日本書紀』記載,欽明天皇十四年,也就是553年,日本邀請「百済」(當時朝鮮半島西南部的一個國家,當時的百濟也使用中國的曆法
  • 數字人文在古代文學研究中的初步實踐及學術意義
    數字人文技術,還可以自動對比識別作品間的互文關係,重建古代文學的歷史現場,提供古代文學閱讀欣賞的嶄新體驗。而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以問題為導向,以內需為動力,積極運用數字人文技術方法來探索新途徑、拓展新空間,在平臺建設、文本分析、可視化研究方面,也取得可觀的實績。但中國古代文學的數字人文研究,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倡導性呼籲、可行性論證和案例性分析較多,數字人文對古代文學研究究竟有什麼作用?能解決哪些傳統方法較難解決的問題?能在研究觀念上有什麼更新?尚未見系統思考和具體答案。
  • 藏在中國文化裡的秘密:西方上帝竟是中國古代帝王!
    現時,西方所尊崇的最高神是上帝,這與中國的最高神玉皇上帝是同一個人物。由於古代的西方文化方面的發展與傳播,都是從東方的中國祖先而後裔得文化傳播和展而來的。在傳播發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方便記述傳播,西方只尊稱之為上帝,而中國本裔後代卻歷代給賦予了新的名字和生命力。其實不管是西方的上帝也好,東方的昊天玉皇上帝也行,他們都是名異而人同,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帝王。
  • 中國民俗別稱大全,長知識!
    十講中國的別稱九州:相傳禹治水後,分中國為九州,為冀、兗、青、徐、荊、陽、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載:古代中國設置九個州,為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濟州、薄州、陽州。後來,九州泛指中國。赤縣神州:《史記·孟子荀子列傳》戰國鄒衍言:「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詩北山傳》:「中國名曰赤縣。赤縣內,自有九州。」《穀梁恆五年傳》又載:「九州之內,名曰赤縣。」神州,《中華大字典》:「神州,中國之別稱。」始於戰國後。
  • 中國古代玉佩-人物與動物篇
    中國古代玉佩造型各異,寓意多美好、吉祥。其中各種人物造型的玉佩和動物造型的玉佩都深受人們的喜愛。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各式人物與動物玉佩收藏小知識,使您對我國深厚的玉文化更加熱愛。一、中國古代玉佩中國古代玉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古老的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代,玉佩一直經久不衰。玉佩是古人隨身佩戴的一種裝飾用玉,歷代的玉佩都形制豐富,紋飾多樣化,而且多體現美好、幸福、長壽之意。常見的玉佩紋飾主要有人物、動物、植物、花草、文字等各類圖案。
  • 中國古代戰神級人物:第一名出乎意料
    其實在中國也有這樣「戰神」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古代的八大戰神級人物。  8、人屠——白起  整個戰國期間軍隊共戰死200萬人,白起一人就殲滅了165萬,無一敗績,後世謂之「人屠」!  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
  •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傑出人物
    在我國歷史上某一領域有著傑出貢獻的人物,往往被後人尊稱為「聖人」。中國古代的十聖為:至聖孔子;亞聖孟子;詩聖杜甫;詞聖蘇軾;酒聖杜康;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醫聖張仲景;藥聖孫思邈;茶聖陸羽。接下來我將為你介紹中國古代十聖。一、至聖孔子
  • 古代酒的別稱你知道幾個?
    這些酒的別稱從古時候一代又一代流傳了下來。 古代文人墨客似乎無酒不歡,無酒不樂,古往今來少不了關於酒的風流雅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有了酒,天子在眼中也就那麼回事。在李白這兒,有酒必有詩,無詩酒不雅,無酒詩不神!在古徐水街,酒也醉人,景更醉人!
  • 中國傳統文化民俗別稱大全!必須收藏
    【十大哲思名將】田穰苴(春秋)孫武(春秋)吳起(戰國)樂毅(戰國)白起(戰國)張良(漢初)韓信(漢初)諸葛亮(三國)李靖(唐初)李績(唐初)【死得最慘的十大人物【中國的別稱】九州,相傳禹治水後,分中國為九州:冀、兗、青、徐、荊、陽、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載:古代中國設置九個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濟州、薄州、陽州。後來,九州泛指中國。赤縣神州,《史記·孟子荀子列傳》戰國鄒衍言:「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詩北山傳》:「中國名曰赤縣。赤縣內,自有九州。」
  • 清華北大這些低調「別稱」,不知道的話,很容易被笑話!
    所以,眾多弟子為了行走江湖方便,私下裡給自己的母校取了多個低調「別稱」。如果不是熟悉的人,聽了還會生出多種誤解。今天,小編就帶你盤點一下清華北大這些低調「別稱」。清華大學=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院說起全國最著名的「職業院校」,不少人會異口同聲說道: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簡稱「五道口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