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因為做作業!家長動了手,瞬間悲劇……

2020-12-23 瀟湘晨報

前幾天,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

上海的一位爸爸情緒失控,

點燃練習簿,差點惹下大禍。

沒想到!又是因為寫作業,

杭州倆男孩接連被送醫。

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在朋友圈發文稱,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耳部,結果致其耳鼓膜穿孔……

寫作業拖拉是衝突導火索

「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給抓緊看下。

起先,許惠明以為是摔傷或者車禍傷什麼的,但小男孩無外表創傷的痕跡,於是就讓家長儘可能地詳細講述病史。父母遲疑幾秒,交流一下眼神,才道出了來龍去脈。

原來,小患者今年10歲,前一晚做作業時,家長對小朋友磨磨蹭蹭的表現很不滿意,先是喊了幾次,兒子嘴裡應著一會兒故態復萌,父親見狀火氣一下上來。

「本想嚇唬嚇唬,手甩過去,沒想到,兒子頭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加重撞擊力。」啪的一聲,孩子一臉驚嚇,說瞬間左耳轟鳴。

耳朵沒出血,孩子說沒有失聰,但事後家長還是為自己的失手後悔,心痛,憂心忡忡。次日上午,孩子沒什麼特別不適,家長還是放心不下,一家3口匆匆趕來醫院。

聽了患兒父親敘述,許惠明心裡咯噔一下,通過電耳鏡和耳內鏡等仔細檢查結果,「被扇的左耳鼓膜呈不規則穿孔,約0.2X0.4釐米大小,幸好沒有出血,聽力檢測也僅提示輕度傳導性耳聾」 。初步診斷為左耳外傷性鼓膜穿孔伴輕度聽力減退。

他解釋,「像撞擊、耳光等會使外界氣壓迅速變化,造成外耳道氣壓增大,耳內壓力與外耳道相比會形成負壓,導致鼓膜破裂。」

許惠明建議,先觀察一個月,一個月內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耳道進水,避免劇烈運動,像學校的體育課得暫停。若1個月甚至2-3個月後,鼓膜穿孔仍不能癒合,只能進行手術修復鼓膜。

無獨有偶,再早些天,許惠明還接診了一位鼓膜穿孔小男孩(輕症),從其家長言語中得知,孩子受傷也與做作業表現不好家長發脾氣有關。

家長們要管理好自己情緒

許惠明介紹,鼓膜穿孔就是鼓膜上面有個洞,鼓膜不完整,鼓膜俗稱耳膜,它的解剖結構有三層,分別是上皮層、纖維層和黏膜層,鼓膜是人體聽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傷性鼓膜穿孔的表現主要是劇烈疼痛、聽力下降、耳鳴,炎性鼓膜穿孔的表現主要是反覆流膿、聽力下降、耳鳴。耳鼓膜穿孔不僅會影響聽力,對於大腦也有較大的影響,還會有眩暈、嘔吐的併發症,一旦發現需及時治療,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治癒的。

炎症引起的鼓膜穿孔,應及時清理炎症,定期服藥,清理分泌物;如是碰撞、耳面部遭擊、放炮等外傷性鼓膜穿孔,應保持耳內乾燥,不要進水……

「絕大多數孩子隨著病癒也就過去了,但有的人即使成年了,還會對小時候某次『不幸』難以忘卻, 耿耿於懷。」許惠明表示,現在學期過半,很快將進入期末複習迎考階段,希望患兒能早日鼓膜癒合,恢復正常的聽力水平,不影響後階段的學習和期末考試;同時也希望家長們能引以為戒,管理好自己情緒,孩子學習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更重要的還是孩子的身心發育和健康成長。

孩子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拖拉怎麼辦?

作業能拖就拖,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還有各種小動作……對於孩子做作業注意力不集中、拖拉,這個令不少家長頭疼的問題,浙江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蘇衡進行梳理分析,認為原因大致有這些:

1.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覺得應該先玩夠了再來學習,不會自主地安排時間,經常玩手機、看電視等。也有的孩子是對學習的要求過高,如有些學生要求每個字都要漂亮,每道題目做完後都要檢查很多遍;

2.對學習的認知出現了偏差:「學習是父母的事情,和我沒有關係」,「學習是痛苦的事情,學習是枯燥乏味的」等等;

3.有情緒上變化:在學校裡受到老師的批評,被同學欺負,或家庭關係不和諧、碰到了其他的比較重大的生活事件的刺激等;

4.心理疾病,抑鬱症、焦慮症、注意缺陷症候群等。

蘇衡表示,作為家長,應根據不同的問題原因進行相應的處置,給的建議是:

1.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的榜樣,比如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看手機、玩遊戲等。

2.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做完作業才能做別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先後順序,不要對孩子規定地太死,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學習。

3.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貿然打斷孩子,如有時題目做錯了,要等到孩子做完一項作業後或者全部作業後,再統一進行訂正。而不是中途打斷孩子馬上訂正,這樣孩子學習進程被終止,且也會產生負面情緒,又影響了下面的學習。

4.和孩子經常溝通。孩子主動和父母交談,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不要隨便批評、指正他的想法。即使有些思想比較幼稚或者不好,也要在他說完之後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溝通。孩子不願意說,父母就可以自己先說,或者從他感興趣的話題開始說起。不要只問成績,要關注孩子們整個的學習生活。讓孩子慢慢建立起「自己為自己負責」的基本觀念。

5.讓孩子真正喜歡學習。對學習的興趣永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要通過反覆地案例講述和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一生都在做的事情,只是方式不同。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學習是來了解、認識、分析、預測這個美麗的世界的,而不僅僅是為了成績。

6.孩子注意集中時間短,得在孩子集中注意力一段時間後,根據孩子自己的要求進行適當的數分鐘的休息,並對他們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給予表揚。如孩子做作業時總是動來動去,從不安靜,甚至在課堂上也會經常走來走去,不能安靜,要注意孩子是否患上「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應及時到兒童精神科就診。

蘇衡提醒,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嚴管重壓成學霸」,或適得其反。

另外,期末臨近,有念書小兒郎家庭 「雞飛狗跳」情況或加劇,醫生提醒,家長們要管理好自己情緒,以免傷了孩子或被其「傷」——像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家長,情緒太激動易引發血壓上升,可能發生危險。

台州晚報新媒體

來源:都市快報

編輯:邱琳敏

校對:郭啟嘉

商務合作:18006863753(微信同號)

【來源:台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10歲男孩寫作業太磨蹭,爸爸沒忍住洪荒之力,瞬間悲劇……
    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在朋友圈發文稱,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其耳鼓膜穿孔……「本想嚇唬嚇唬,手甩過去,沒想到,兒子頭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加重撞擊力。」啪的一聲,孩子一臉驚嚇,說瞬間左耳轟鳴。耳朵沒出血,孩子說沒有失聰,但事後家長還是為自己的失手後悔,心痛,憂心忡忡。
  • 手抄報究竟是誰的作業?寶寶做的評分最低,家長代勞的得一等獎!
    時代在不斷的改變,現在的學生也不是那麼好做的了,現在很多孩子的功課作業非常的繁重,甚至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已經「超綱」。就像是現在的幼兒園,經常性地讓孩子製作手抄報,那麼小的孩子對於這份作業,簡直無從下手。
  • 作業批改家長代勞,輔助學生學習也是家長,那麼老師做什麼?
    家長群對於這些內容我們暫且不做評論誰對誰錯,只是想說,其實老師批改作業還真是分內之事。也正是因為如此,多省發文「叫停」讓家長代替老師批改作業的做法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等10多個省份的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做法,有的地方還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其中遼寧省的發文相對來說更為嚴厲
  • 杭州10歲男孩寫作業太磨蹭 爸爸一氣之下瞬間悲劇……
    ,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其耳鼓膜穿孔……起先,許惠明以為是摔傷或者車禍傷什麼的,但小男孩無外表創傷的痕跡,於是就讓家長儘可能地詳細講述病史。父母遲疑幾秒,交流一下眼神,才道出了來龍去脈。原來,小患者今年10歲,前一晚做作業時,家長對小朋友的表現很不滿意,磨磨蹭蹭。先是喊了幾次,兒子嘴裡應著一會兒故態復萌,父親見狀火氣一下上來。
  • 家長輔導作業的崩潰瞬間:孩子的答案雖錯了,邏輯卻無懈可擊
    如果家長回家不給孩子輔導作業,孩子很可能就會被人落下,有的甚至會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說實話,輔導孩子作業家長都心甘情願,但有時實在是心累,面對孩子的各種神邏輯,一道題講好幾遍仍然是對牛彈琴,真的是快被逼瘋了。
  • 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束手無策,寫作業需陪伴?家長該如何教育
    建議我們的家長可以陪孩子寫作業,但是不要坐在旁邊,或者不要父母講一個他寫一個,一定要給孩子留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孩子把所有會做的題都做完了,實在不會做的題再拿來問家長,我們的家長再加以指導。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看著孩子寫作業的這個過程中,我們是沒有辦法很安靜的看著,因為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不一樣,當我們看著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很容易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孩子做作業。當孩子出現作業做錯的情況,我們會迫不及待地去指出錯誤,甚至有些家長是批評甚至罵孩子。
  • 又是因為做作業!杭州2個男孩接連緊急送醫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
  • "動不動讓家長做作業!"一學生爸爸在家長群辱罵老師,被拘10天...
    廣東中山市某班級家長群裡的兩段聊天記錄在微信上瘋傳一名學生家長在班級群裡用語音辱罵英語老師原因則是因為該家長記者在網傳的兩段視頻裡注意到,該家長在家長群裡稱,老師布置了線上英文作業,但自己根本不懂英文,無法監督女兒做英文作業。在連續的語音中,該家長表達了對英語老師的不滿,並伴有辱罵性話語。
  • 孩子的手抄報作業讓家長崩潰?用這套模板,輕鬆變「手抄報達人」
    當年陪娃寫作業「雞飛狗跳」的家長在經歷了超長假期期間陪讀後,心態變得淡定了不少。不過再佛的家長,一定有一個坎兒是過不去的,那就是讓家長聞之色變的手抄報!來看看家長們的吶喊(吐槽)吧——「手抄報作業,比我公司績效都讓我頭疼~」「每次做手抄報,都要全家出動!」「只要不留手抄報的作業,不開學我都認了。」
  • 又是因為做作業!男孩被緊急送醫!爸爸後悔:本來只想嚇唬嚇唬
    來源:視覺中國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
  • 醒醒吧家長,悲劇臨頭悔已遲!
    或許看到這樣的悲劇,很多家長心頭略過的,除了無法感同身受的悲憫,還有一絲絲慶幸。「我孩子有時候也這麼累,幸虧……」這種隱藏在心底的慶幸,是家庭教育中最危險的手雷。它沒炸響,只因為弦還未斷。小男孩的尋短,從字條中看,是長期積累的情緒爆發。家長一定、一定記住,你阻礙不了孩子情緒、問題的堆積,但一定要挽住那根弦,別讓它崩斷;斷了,手雷就炸了。
  • 杭州10歲男孩寫作業太磨蹭,爸爸沒忍住洪荒之力,瞬間悲劇……期末...
    原來,小患者今年10歲,前一晚做作業時,家長對小朋友的表現很不滿意,磨磨蹭蹭。先是喊了幾次,兒子嘴裡應著一會兒故態復萌,父親見狀火氣一下上來。「本想嚇唬嚇唬,手甩過去,沒想到,兒子頭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加重撞擊力。」啪的一聲,孩子一臉驚嚇,說瞬間左耳轟鳴。
  • 又是因為做作業!男孩被緊急送醫!爸爸很後悔:本來只想嚇唬嚇唬孩子...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
  • 孩子愛上做作業 一起作業幫家長解決輔導煩惱
    掌握「正確」打開方式,「寫作業」也會變成一種樂趣說起使用學習類App在線寫作業的經歷,學生們都有著極佳的體驗熱評:「一路闖關做作業,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偷懶了」、「一回家我就自己寫作業,完全不用我媽來催」、「上面的英語發音很準確,老師誇我的口語有了很大進步」。
  • 10歲男孩做作業拖拖拉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孩子瞬間左耳轟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宋黎勝 記者 吳朝香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
  • 因為做作業!2個男孩接連緊急送醫!爸爸後悔:本來只想嚇唬嚇唬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爸爸的火氣一下上來,「本想嚇唬嚇唬,手甩過去,沒想到,兒子頭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加重撞擊力。」「啪」地一聲,孩子一臉驚嚇,說瞬間左耳轟鳴。
  • 又是因為做作業!2個男孩被緊急送醫!爸爸:本來只想嚇唬嚇唬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
  • 又是因為做作業!杭州倆男孩接連緊急送醫,爸爸後悔:本來只想嚇唬嚇唬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
  • 又是因為做作業!2個男孩接連緊急送醫!爸爸後悔:本來只想嚇唬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做爸爸的先是喊了幾次,兒子嘴裡應著,一會兒又恢復了原樣。爸爸的火氣一下上來,「本想嚇唬嚇唬,手甩過去,沒想到,兒子頭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加重撞擊力。」「啪」地一聲,孩子一臉驚嚇,說瞬間左耳轟鳴。
  • 又是因為做作業!2個男孩緊急送醫!爸爸後悔:本來只想嚇唬嚇唬
    最近,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許惠明,發了一個朋友圈,是接診時遇到的事情 :浙江杭州一位家長在督促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手甩在孩子面耳部,結果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寫作業拖拉,爸爸一急,動手了「小男孩東張西望,沒有特別難受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