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鞋「走」出致富新路子

2020-12-23 人民網

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今年62歲的賴淑芳已經做了40年的「唐昌布鞋」。打布殼、打堂底、捶底……要經過32道工序後,一雙唐昌布鞋才會最終成形。目前,在唐昌鎮,只有賴淑芳一家還在堅持做手工布鞋。

作為「唐昌布鞋」傳承人的賴淑芳,曾像許多老手藝人一樣,擔心「後繼無人」。隨著「唐昌布鞋傳統製作技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雙老布鞋重新迎來發展機遇。

2015年,兒子艾鵬辭職回來繼承賴淑芳的手藝,並在當年就開了網店。增加高端布鞋的產量,拓寬銷售渠道,讓賴淑芳家的唐昌布鞋逐漸有了起色。2019年,賴淑芳家布鞋產量超過一萬雙,利潤達到30多萬元。

隨著知名度和銷量的增加,賴淑芳開始拓展製作團隊,目前「唐昌布鞋」的製作團隊已經拓展到了13人,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在戰旗村,如今的「唐昌布鞋」不僅是一門手藝,更成為了當地發展鄉村振興的一項產業。

「今年的疫情雖然對布鞋銷量有一定影響,但隨著復工復產和旅遊逐漸恢復,同時我們也要進一步改良製作工藝,爭取趕上去年的銷量!」賴淑芳充滿信心地說。

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相關焦點

  • 菏澤巨野:老布鞋「納」出致富新路,網銷過百萬
    「疫情期間,網店生意越來越好了,春節過後這段時間,老布鞋的銷售數量也在持續上升。」4月12日,巨野縣柳林鎮的崔莊村老布鞋「達人」,「90」後崔化雷對自己的老布鞋事業發展信心滿滿。傳統工藝的老布鞋舒適透氣,不僅養生,還是一種美好的回憶。於是,崔化雷在得到家人的支持下,辭去了北京的工作回到了鄉村,結合實際情況與鄉鄰一起做起了老布鞋的生意。 一沒資金二沒經驗,創業初期的崔化雷一邊做母親的思想工作,一邊慢慢摸索其中門道。
  • 遂平:小布鞋「走」出幸福路
    在遂平縣玉山鎮有一個響噹噹的「名人」,提起他,十裡八鄉的群眾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他有拼勁、不簡單,敢於奮鬥創業、帶領鄉親致富,是個能吃苦耐勞、精明能幹的人。他,就是康軍凱。2013年,在親友的幫助下,他在村裡創辦了布蕊布鞋廠,專注於兒童手工布鞋的研發、生產、銷售。近日,記者在車間採訪時看到,工人們分工有序、各司其職,異常忙碌。據康軍凱介紹,一雙布鞋要經過抹、裁底樣、裹底子、納鞋底、裁鞋幫、沿邊口、縫鞋墊、鞋幫等十多道工序,這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許多附近的村民走出家門成為「上班一族」,生產生活兩不誤,穩定的收入讓她們喜笑顏開。
  • 河南汝陽:千層底上針功夫 老布鞋走出新路子
    高老莊布鞋文化園 康向東 攝有首老歌裡這樣唱:「最愛穿的鞋是媽媽捺的千層底,站得穩走得正,踏踏實實闖天下……」隨著時代發展,手工布鞋千層底已被人們淡忘。但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小店鎮高莊村人段玉國開起的手工布鞋廠,傳承老工藝,結合時代印記喚起人們對千層底布鞋的記憶,讓老布鞋煥發出新生機。
  • 留隍葛布村致富的新路子
    今年初,葛布村制定了特色農產品(薏米)升級推廣項目,計劃為村民創造出一條「造血」扶貧、增收致富的新路子。駐村工作隊鼓勵村民種薏米,邀請農業科技專家進村,從翻地到播種再到防治病蟲,甚至利用微信遠程匯報長勢,為葛布村薏米種植把脈問診。
  • 甘肅瓜州傳統老布鞋「重回視野」:一針一線「繡」傳承
    藺佳 攝中新網蘭州7月28日電 (鄧曉旭 藺佳)從甘肅甘南「西漂」至酒泉市瓜州縣的丁永華夫婦,憑藉祖傳手藝,在戈壁上開起了「老丁鞋店」,因其純手工精細製作,受到當地民眾追捧。因現代工廠生產出的各類時尚潮流的鞋子,而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一雙老布鞋」,他們計劃將其重新帶回大街小巷,並通過開設網店等途徑,帶動鄉鄰致富。
  • 95後布鞋手藝人帶動千餘鄉親走上致富路
    劉家壯和父親商量,自己家富了還不行,要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大家一塊幹,這樣企業也能越做越大。近年來,父子二人把布鞋技藝傳授給周邊鄉鄰,並把納鞋底、包邊、納鞋幫等活兒下放到農村,一些貧困無業人員在家就能就業。「我們在順平全縣4個鄉鎮設置了手工製作的採收點,貧困戶們不耽誤幹農活兒,每天都有幾十元的收入。」
  • 種藥材成了致富的新路子介休市綿山鎮啟動中藥材市場培育新型生態...
    「種植中藥材成了我們致富的新路子。」5月24日,綿山鎮2020年中藥材種植推廣暨中藥材市場在介休市綿山鎮西靳屯村啟動,參加啟動儀式的介休市綿山鎮侯堡村村民封貴生高興地說。但過去人們沒有意識到野生草藥能成為致富的寶貝,致使這裡雖然道地藥材品種多樣,但形不成產業。
  • 烙入我靈魂中的老布鞋
    鼠年的新冠疫情嚴重打亂了全國人民的生活秩序,從寒冷的春節持續到炎熱的五一,黨中央帶領億萬民眾以萬世罕見的意志和魄力經過兩個多月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將疫情基本遏制,使我國形勢天天向好。但世界各國還在肆虐蔓延,所以國內且不敢有絲毫的僥倖和懈怠,全國高校亦沒有準確開學複課的消息。
  • 橫縣這村子果蔬套種,「套」出致富新路子
    產業園負責人 蔣健:我們的扶貧產業園有50畝,由我們公司接手後進行新老品種的交替種植,並採取立體式的種植模式種植冬種馬鈴薯。增加收入、節約成本還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雙管齊下、高效便捷新龍村百香果種植扶貧示範園將帶領更多志同道合的村民一起發展果蔬套種致富奔小康
  • 甲它找到了致富路子
    「脫貧是我們自家的事,有人幫、有人扶是好事,關鍵還是要自己肯幹,自己找致富的路子。」甲它深有體會地說。甲它知道,要想脫貧,最根本的是要讀書。他家的三個孩子,一個在成都讀大學,一個在瀘定讀高中,一個已經畢業就在高城鎮幼兒園任教,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 相城築夢人第七期,專訪烈山親情布鞋坊李維斌,用布鞋走出的夢想之路!
    這是來自常州的布鞋商,一個上午不停有人來買鞋,熱鬧的場景在展會上格外的顯眼。「這不就是農村的老布鞋嗎?這樣的鞋現在擱農村老家也少有人穿了,怎麼買的人這麼多?」李維斌內心不禁疑惑。這樣的老布鞋對這一代人來說再熟悉不過,在過往的日子裡沒有皮鞋,也沒有「耐克鞋」,有一雙新布鞋也足夠洋氣。家裡的女性基本都掌握著納鞋底做鞋子的技能,媽媽奶奶們坐在門前納鞋底的畫面猶在眼前。
  • 復活奇聞之老母親衲的老布鞋
    於是就洗了下腳上的泥巴,打著光腳就樂顛顛的就跟著二爺走了。不曉得走了好久,老先生說反正晌午走的,走到太陽都快下山了,結果他腳不知被什麼硌了一下,挺疼,才想起自己沒穿鞋,於是就跟白無常二爺說他母親過世之前給他做的有一雙老布鞋,一直沒捨得穿,正好今天要進城,沒穿鞋不但硌腳還丟人,想回去取鞋。他說二爺就笑,說好吧,你回去吧,不過這回我就不等你了,明年等你們打完穀子後不忙了我再來接你。
  • 老煤地開出「轉型花」 新農人種出「致富果」
    (中國減貧故事)老煤地開出「轉型花」 新農人種出「致富果」中新社太原7月30日電 題:老煤地開出「轉型花」新農人種出「致富果」作者 吳瓊陰坡種樹、陽坡建棚、豬牛上山、藥茶進溝,近日,記者走進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西曲河村,眼前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誰能想到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
  • 鄉土散文:老布鞋
    一會兒,她竟變戲法一樣從裡屋拿出幾雙布鞋,居然還做了二女兒的。算算二十多年沒穿布鞋了,也很多年不見母親做布鞋,我很好奇什麼時候母親又幫我們做了鞋子。母親把小女兒抱在懷裡,給她穿上花布鞋,把手伸到女兒腳後跟試了試,正好不大不小,才算放心地長舒一口氣。三歲多的小女兒很好奇,這兒摸摸,那兒瞅瞅,踮著腳尖竟不敢下地了。
  • 「我的脫貧故事」致富路子越走越寬丨鎮遠縣大地鄉嶺崗屯村村民蘭...
    之後,想到在外務工也掙不到多少錢,貧困戶可以享受特惠貸等優惠政策,能幫我們走出貧困,邁向致富之路。於是我與妻子合計,向信用社申請了5萬元的特惠貸,在家種植烤菸。通過流轉和自己承包的土地約20畝,我家每畝產值在4000元左右,一年的烤菸收入出去成本就有好幾萬元。 妻子不僅勤勞也能吃苦,我們嘗到了發展產業的甜頭。
  • 天聚鑫源煤業公司:採煤沉陷區村莊「抱團」發展 蹚出致富新路子
    眼下,土地正在修整,等待新一輪農作物的播種。據了解,段純鎮南坪頭、牛家莊、徐家莊、逯家莊、蘭家堂、苗家莊6個行政村均位於天聚鑫源煤業公司採礦區內,常年的採礦行為使得村內已不適宜居住,為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村集體共同發展,6個村集體與天聚鑫源煤業公司籤訂了合作協議,開展採煤沉陷區搬遷工作,走上了「抱團」發展的路子。
  • 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金線蓮種植,致富好路子被農戶們誇讚
    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金線蓮種植,致富好路子被農戶們誇讚。在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下,中國農村、城市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是三農問題——即農業與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是存在的,之前較大,現在縮小了較多的差距,所以一定要解決好三農問題,真正為農業、農村、農民著想,這是為中國自己好,是中國自己的國力在三農問題上得到根本性的重大強化,而現在有一個項目就是幫助農民們不離開自己的家鄉,在家創業的好路子,它就是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金線蓮種植。
  • 藍山:瑤山「養牛倌」 「闖」出致富路
    湖南日報訊(通訊員 王玉珏 潘有娣)大橋瑤族鄉大橋村村民李建雄依託家鄉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放棄從事二十餘載的木材加工生意,當起了一名「養牛倌」,帶動周圍村民「闖」出一條致富道路。斬斷窮根勤為本,脫貧致富闖當先。
  • 讓「電商的翅膀」飛出脫貧致富長久路子
    越來越多貧困群眾插上「電商的翅膀」,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12月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為一種新業態,農村電商在助力鄉村振興、脫貧致富上有著顯著的作用。重慶市忠縣馬灌鎮50歲的直播帶貨「新秀」陳章蓉,通過幽默的語言風格和物美價廉的產品,迅速吸引近10萬粉絲的關注,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帶貨網紅」;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永興鎮捷地村的村民們,憑藉獨特的創意,「紅mini」和「紅pro」蘋果新品迅速在網絡走紅,直播間也成為「秒殺」現場……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電商在廣大農村天地裡大有可為,既通了銷路、活了產業,也富了農民、樂了市民。
  • 《神奇寶貝》小豪的等級是真的不夠,他走了老噴的路子
    接觸到炎兔兒這個角色使小七想到了兩隻神奇寶貝,這無疑是走了老噴與忍娃的路子。我們先說到老噴,老噴是被小智給撿回來的,初期的小火龍特別聽話。由於小智的等級不是很高,進化成火恐龍的時候,老噴就開始已經已經不聽話了,甚至還有著一點衝撞。直到進化成噴火龍的時候,性格就徹底暴露了。就相當於是一隻滿級神奇寶貝帶著初級訓練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