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高潮位預警

2020-12-18 大眾生活報

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高潮位預警

時間:2020-09-17 21:38:5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16日)17時, 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高潮位預警通報:

9月16日—20日為天文大潮期,上海市沿江沿海夜間潮位(高高潮)較高。預計堡鎮岸段將出現超過藍色警戒值(4.70米)的高潮位,蘆潮港岸段將出現超過黃色警戒值(4.85米)的高潮位,金山嘴將出現接近黃色警戒值(5.50米)的高潮位。請各有關單位提前做好防範工作。

編輯:陽

免責聲明
① 本網所刊登文章均來自網絡轉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
② 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他爭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核實情況後進行相關刪除
③ 聯繫郵箱:dzshbw@163.com 聯繫電話:01057394474

相關焦點

  • 「海浪預警信息更新」10月8日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海浪藍色...
    【預警更新】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根據《海洋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Ⅳ級警報(藍色)。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信息來源:國家預警發布中心)預警原文:「海浪預警」10月6日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海浪提示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助力香港天文臺...
    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防災減災能力提升,提高香港天文臺海嘯預警技術人員業務水平,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海嘯預警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香港舉辦的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培訓,並講授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相關主題內容。培訓班授課內容通過線上視頻會議形式進行。
  • 中標國家海洋監測中心!曙光先進計算支撐海洋預警
    我國擁有遼闊的海域以及豐富的海洋資源,而近岸海域汙染、海洋生態系統健康不佳等海洋問題卻一直存在。對於此,我們從未停止過對海洋突發事件的研究工作。 做好海洋生態災害預警監測與應急處置工作,將最大程度地減輕海洋生態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同時,對相關行業預測業務的準確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於福江談海洋防災減災
    據悉,2020年汛期,各級海洋預報減災機構經受住了 17次風暴潮、20次災害性海浪過程的考驗,及時製作發布了準確的海洋災害預警報信息,為各級政府科學部署沿海防災減災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為沿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助力香港天文臺夯實海嘯預警預報基礎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趙磊)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防災減災能力提升,提高香港天文臺海嘯預警技術人員業務水平,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嘯預警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香港舉辦的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培訓,並講授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相關主題內容。
  • 王輝:海洋預報的現狀與發展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王輝出席大會並做了主題為《海洋預報的現狀與發展》的發言。  以下為王輝主任在大會上的發言:  首先代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祝賀2014年中國應急廣播大會的召開,我想利用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一點我們國家海洋預報的現狀和產品發布的情況。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助力澳門應對海洋災害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趙磊)日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向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交付「風暴潮集合數值預報系統及地震海嘯實時數值預報系統」。該預報系統可實現7×24小時業務化運行,為澳門特區應對海洋災害提供技術支撐。
  • 「海浪預警信息解除」12月17日國家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解除海浪...
    【預警解除】國家海洋預報臺12月17日10時發布海浪警報解除通報:受較強冷空氣的影響,12月14日上午至12月17日上午,黃海南部、東海、釣魚島附近海域、臺灣海峽先後出現了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浙江南部、福建近岸海域出現了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
  • 自然資源部:新一代高解析度全球海洋數值預報系統正式業務化運行
    高解析度全球海洋動力環境數值預報系統海表溫度及海面流場展示(央廣網發 自然資源部供圖)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記者張佳琪)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經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批覆,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開發的新一代高解析度全球海洋數值預報系統於
  • 智能化海洋數值預報系統交付澳門
    日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向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交付「風暴潮集合數值預報系統及地震海嘯實時數值預報系統」。該預報系統可實現7×24小時業務化運行,為澳門特區應對海洋災害提供技術支撐。
  •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沙德爾」將至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
    今天(21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海洋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黃色警報。受今年第17號颱風「沙德爾」(熱帶風暴級)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預計:10月21日中午到22日中午,南海中東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臺灣海峽、南海北部和中西部將出現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福建、海南東部近岸海域將出現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 南方多地暴雨 颱風鸚鵡2020最新暴雨預警: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鸚鵡」殘餘環流的後續影響建議關注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暴雨預警。 中央氣象臺6月14日18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最新颱風鸚鵡實時路徑跟蹤今天(13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同時發布海浪III級警報(黃色)和風暴潮Ⅳ級警報(藍色)受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熱帶風暴級)的影響,預計:6月13日中午到14日中午,南海北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
  • 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實現快速發展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借力信息化提升防震減災水平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實現快速發展實時接收全國臺站數據和全球多個臺站共享數據,實現全國2分鐘內、全球10分鐘內有影響地震的自動速報。臺網中心主任王海濤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作為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業務樞紐和地震監測預報預警的國家級業務中心,臺網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圍繞全國地震監測臺網數據的匯集、傳輸、處理、分析和服務等全流程業務鏈,初步構建起感知系統、信息資源、核心應用和智慧服務的新一代業務體系,帶動地震業務轉型實現快速發展。
  •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時強調積極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黑龍江日報19日訊 (記者 曹忠義)19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來到黑龍江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工作,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堅守在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一線的交通民警、幹部職工、清冰雪作業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
  • 自然資源部:助力香港天文臺夯實海嘯預警預報基礎
    記者日前從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了解到,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防災減災能力提升,提高香港天文臺海嘯預警技術人員業務水平,該中心海嘯預警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香港舉辦的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培訓班並講授了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相關主題內容。
  • 今年首個高森林火險紅色預警發布 氣象部門多舉措加強森林防滅火...
    中國氣象報記者文科 李慧 通訊員孫志於報導4月2日,應急管理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森林火險紅色預警。針對當前森林草原防火嚴峻形勢,氣象部門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救援需求及時啟動應急響應,進一步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強化會商聯動研判,搶抓有利天氣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為森林防滅火提供有力的氣象保障服務。中國氣象局加強監測預報預警服務,並及時向中辦、國辦及應急管理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提供熱源點監測、滾動天氣預報和森林草原火險氣象預報等。
  • 太陽能無人艇海洋氣象觀測者-3成功探測颱風中心
    8月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發的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於8月1日上午成功穿過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的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數據。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探測颱風中心。
  • 「南海海洋氣象災害監測與預測預報」雲開講
    6月10日,記者從駐湛高校了解到:應廣東海洋大學南海海洋氣象研究院邀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田向軍研究員作為「南海海洋氣象災害監測與預測預報」雲講壇的開講專家,日前在騰訊會議平臺作了題為《NLS-4DVar:面向數值天氣預報/氣候預測的發展與應用》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