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標國家海洋監測中心!曙光先進計算支撐海洋預警

2020-12-23 騰訊網

我國擁有遼闊的海域以及豐富的海洋資源,而近岸海域汙染、海洋生態系統健康不佳等海洋問題卻一直存在。對於此,我們從未停止過對海洋突發事件的研究工作。

做好海洋生態災害預警監測與應急處置工作,將最大程度地減輕海洋生態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同時,對相關行業預測業務的準確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計算量幾何增長,曙光提供強勁算力支撐

然而,海洋領域突發現象發生是一個多組分、多尺度並且不斷變化的過程,支撐監測分析工作的氣象海洋模式需消耗巨大的算力;預報精度每提高一倍,其所需計算量更是成幾何級上漲。

近日,曙光中標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為其提供強大的數值模擬和數據處理能力,有力支撐其針對海洋突發事件和生態災害的業務化預測預警工作。

曙光提供高效穩定的先進計算集群系統,包括計算刀片組群、管理節點、GIS節點、存儲系統、專業化機櫃、管理網絡和高速數據交換網絡等,支持主流海洋模型(ROMS、FVCOM、MITgcm、WRF等)高速並行運算。

氣象海洋數值模式對系統整體IO性能、通訊性能要求十分高。曙光為其提供了系列高端伺服器為核心的高效率平臺,配置Parastor 300分布式並行存儲系統等一系列先進計算產品,為海洋預警提供持續的IO存儲帶寬。

此外,曙光Gridview集群管理軟體,負責集群中的硬體監控及作業調度,讓集群使用過程中的監控與維護更加便捷。

未來,曙光將充分發揮算力優勢,以及在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創新優勢,充分挖掘海洋科學對計算的需求,促進海洋科學研究與算力更有力地結合,推動我國先進計算和海洋科學互補互助、協同發展。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助力香港天文臺...
    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防災減災能力提升,提高香港天文臺海嘯預警技術人員業務水平,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海嘯預警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香港舉辦的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培訓,並講授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相關主題內容。培訓班授課內容通過線上視頻會議形式進行。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於福江談海洋防災減災
    會上,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於福江梳理了海洋防災減災面臨的形勢與挑戰,回顧了我國海洋環境預報的發展歷程,介紹了構建我國自主海洋數值預報業務體系的進展,展望了「十四五」海洋預報工作。,保證能及時向決策者提供新的科學支撐。
  • 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高潮位預警
    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高潮位預警 時間:2020-09-17 21:38:5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16日)17時, 上海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高潮位預警通報:9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助力澳門應對海洋災害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趙磊)日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向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交付「風暴潮集合數值預報系統及地震海嘯實時數值預報系統」。該預報系統可實現7×24小時業務化運行,為澳門特區應對海洋災害提供技術支撐。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助力香港天文臺夯實海嘯預警預報基礎
    中國日報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趙磊)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防災減災能力提升,提高香港天文臺海嘯預警技術人員業務水平,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海嘯預警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香港舉辦的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培訓,並講授地震監測與海嘯預警相關主題內容。
  • 「海浪預警信息更新」10月8日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海浪藍色...
    【預警更新】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根據《海洋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Ⅳ級警報(藍色)。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信息來源:國家預警發布中心)預警原文:「海浪預警」10月6日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發布海浪提示
  • 我國海洋汙染問題嚴峻 海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前景向好
    海洋環境監測,是由國家海洋局提出,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涉及到的內容包括了全國近岸海域生態監控區監測、赤潮監控區監測、陸源入海排汙口監測、汙染現狀與趨勢性監測、海域使用動態監視監測、主要海洋功能區監測以及監測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等多個方面,同時還包括一系列海洋環境保護、海域使用管理等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和相關技術的開發工作。
  • 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項目通過驗收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袁雪飛報導  近日,總投資20多億元的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成為繼天津、長沙、深圳、濟南、廣州、無錫、鄭州之後全國第八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 自然資源部:新一代高解析度全球海洋數值預報系統正式業務化運行
    高解析度全球海洋動力環境數值預報系統海表溫度及海面流場展示(央廣網發 自然資源部供圖)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記者張佳琪)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經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批覆,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開發的新一代高解析度全球海洋數值預報系統於
  • 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通過驗收 總投資20多億元
    記者11月30日從省科技廳獲悉,近日,總投資20多億元的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建設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成為繼天津、長沙、深圳、濟南、廣州、無錫、鄭州之後的全國第八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  崑山超算中心是我省第二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其集成了中國科學院相關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與中國科技雲資源相銜接,成為共享超級計算平臺,將承接長三角區域大科學裝置的先進計算及科學大數據處理業務,與蘇州深時數字地球研究中心、上海腦科學研究中心等開展戰略合作,重點圍繞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物理化學材料、大氣海洋環境等前沿科學領域開展應用計算研究與服務。
  • 智能化海洋數值預報系統交付澳門
    日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向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交付「風暴潮集合數值預報系統及地震海嘯實時數值預報系統」。該預報系統可實現7×24小時業務化運行,為澳門特區應對海洋災害提供技術支撐。
  • 「海浪預警信息解除」12月17日國家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解除海浪...
    【預警解除】國家海洋預報臺12月17日10時發布海浪警報解除通報:受較強冷空氣的影響,12月14日上午至12月17日上午,黃海南部、東海、釣魚島附近海域、臺灣海峽先後出現了3到4.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浙江南部、福建近岸海域出現了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
  • 太陽能無人艇海洋氣象觀測者-3成功探測颱風中心
    8月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發的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海洋氣象觀測者-3(MWO-3)於8月1日上午成功穿過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獲取了颱風發展過程中高時間解析度的洋面氣象及海洋要素數據。這是國際上首次利用太陽能無人艇主動探測颱風中心。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
    海洋二號B星不受天氣、光照等客觀條件幹擾,可提供全天時、全天候不間斷服務,對海面進行持續監測,形成連續、穩定的海洋環境監測與數據獲取能力。後續將發射海洋二號C星和D星我國海岸線綿長,海洋災害多發。海洋二號B星將進一步提高我國海洋預報與監測預警水平,以及海洋防災減災與海上突發事件響應能力。
  • 王輝:海洋預報的現狀與發展
    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承辦的「2014中國應急廣播大會」9月16日在北京召開。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王輝出席大會並做了主題為《海洋預報的現狀與發展》的發言。  以下為王輝主任在大會上的發言:  首先代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祝賀2014年中國應急廣播大會的召開,我想利用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一點我們國家海洋預報的現狀和產品發布的情況。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是國家海洋局的一個直屬事業單位、業務中心,主要從事各類海洋環境要素和海洋災害的預報產品的製作和發布工作。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 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孫自法 楊璐)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自然資源部10月25日發布消息說,北京時間當天早晨6時5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北京時間10月25日6時5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將「海洋二號B」衛星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鄭逃逃 攝該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海洋遙感業務化觀測能力,提高中國海洋預報與監測預警水平和海洋防災減災與海上突發事件響應能力,服務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技術支撐,助力新時代航天強國、海洋強國建設。
  • 智能化海洋數值預報系統交付澳門 為應對海洋災害提供技術支撐
    總臺央視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了解到,日前,中心向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以下簡稱「澳門氣象局」)交付了「風暴潮集合數值預報系統及地震海嘯實時數值預報系統」。
  • 海洋一號D星成功發射!將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昨天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 深圳先進院攜新成果亮相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
    10月15日上午,以「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為主題的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展會將持續至18日,展覽面積較去年增加63%。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廣東省副省長覃偉中等參加啟動活動,深圳市市長陳如桂主持啟動活動。
  • 蔣興偉委員:加快建設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夯實海洋強國建設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興偉帶來了《關於加快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建設的提案》。作為原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主任,蔣興偉長期從事並關注海洋科技創新發展。在走訪調研思考之後,他以科技戰略的眼光,聚焦我國海洋綜合試驗場建設,並從政策、經費、人才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