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 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孫自法 楊璐)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自然資源部10月25日發布消息說,北京時間當天早晨6時5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

北京時間10月25日6時5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將「海洋二號B」衛星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鄭逃逃 攝

該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海洋遙感業務化觀測能力,提高中國海洋預報與監測預警水平和海洋防災減災與海上突發事件響應能力,服務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技術支撐,助力新時代航天強國、海洋強國建設。

海洋二號B星是中國第二顆海洋動力環境系列衛星,也是中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第二顆海洋業務衛星。該星將與後續發射的海洋二號C星和D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

「海洋二號B」衛星是海洋動力環境探測衛星,它將與後續的「海洋二號C」和「海洋二號D」衛星組網形成全天候、全天時、高頻次全球大中尺度海洋動力環境衛星監測體系。鄭逃逃 攝

海洋二號B星成功發射後,衛星獲取的海風、海浪、海流、海溫等海洋動力環境信息可進一步滿足海洋業務需求併兼顧氣象、減災、水利等其他行業應用需求,為國民經濟建設、海洋科學研究、全球氣候變化提供實測數據,同時也在國際對地觀測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海洋二號B星裝載雷達高度計、微波散射計、掃描微波輻射計、校正輻射計、數據收集系統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6個有效載荷。其中,雷達高度計主要用於測量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流和重力場參數;微波散射計用於觀測全球海面風場;掃描微波輻射計用於觀測海面溫度、水汽含量、液態水和降雨強度等參數;校正輻射計用於為雷達高度計提供大氣溼對流層路徑延遲校正服務;數據收集系統用於接收中國近海及其他海域的浮標測量數據;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可為海洋防災減災和大洋漁業生產活動等提供服務。與海洋二號A星相比,B星在觀測精度、數據產品種類和應用效能方面均有大幅提升。

北京時間10月25日6時5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將「海洋二號B」衛星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鄭逃逃 攝

據介紹,海洋二號B星由國防科工局負責工程組織實施管理,自然資源部為牽頭用戶部門,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為項目法人,目前已建立包括北京站、牡丹江站、海南站、杭州站及相應分系統在內的地面應用系統。後續,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將會同相關應用單位組織開展衛星在軌測試工作,保障衛星按時投入業務運行。

北京時間10月25日6時5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將「海洋二號B」衛星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彌向陽 攝

海洋二號B星及其運載火箭長徵四號乙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星箭發射、測控任務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組織實施。這次衛星發射,也是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288次航天飛行。(完)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
    來源:新京報10月16日,衛星發射前在發射場進行吊裝作業。圖/中新社/視覺中國記者從國防科工局、自然資源部獲悉,昨天6時57分,海洋二號B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第一個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的首發星,未來還將發射海洋二號C星和D星,共同組成星座,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又添新成員
    海洋二號C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攝影:汪江波中國日報9月2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打造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李霈韻   中新網北京6月11日電(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 海洋一號D衛星發射成功 將大幅提高對全球海洋的檢測能力
    【海洋一號D衛星發射成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1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撥雲瞰海顯身手」:海洋二號C星發射邁出三星組網關鍵一步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電 題:「撥雲瞰海顯身手」:海洋二號C星發射邁出三星組網關鍵一步作者 郭超凱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為後續海洋二號B星、C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衛星
    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攝影:潘越榮該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我國海洋水色系列衛星的第四顆衛星,它將和當前服役中的海洋一號C衛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 廈門大學成功發射一顆衛星!要從空中助力海洋研究
    昨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發射。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本次發射,長徵八號成功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一顆便是廈門大學的「海絲一號」衛星。
  • 長四乙火箭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9月27日消息,9月27日11點23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 海洋一號D星成功發射!將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昨天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0日12時37分,由廈門大學、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簡稱「中國電科38所」)等單位聯合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蔣興偉委員:加快建設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夯實海洋強國建設
    蔣興偉委員:加快建設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夯實海洋強國建設 2020-05-25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將建立種類齊全、優勢互補海洋遙感衛星觀測體系
    中國將建立種類齊全、優勢互補海洋遙感衛星觀測體系 原標題:   中新社酒泉10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法海洋衛星29日早上在酒泉成功發射。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中國將建立起種類齊全、優勢互補的海洋遙感衛星觀測體系。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子衛星,發射火箭有一大亮點
    我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發射一些衛星,衛星並不是說發射就能發射的,它在進行發射之前會進行研究設計,設計好之後還會對它的各方面性能進行改進,所以我國發射的眾多衛星中有一些成功,有一些失敗。我們不斷的從獲取教訓之後才取得的成功,據了解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海洋二號03子衛星,發射的火箭有一大亮點。
  • 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轉變仍然任重道遠
    黨的十八大做出了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部署。習近平同志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具備維護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的工業基礎,並且已經取得了可喜成績。
  • 剛剛,「海絲一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發射升空!
    海絲一號衛星 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 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歷史方位,圍繞建設海洋強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到「藍色信念」,無不體現出總書記的「海洋情懷」,這也為海洋強國建設指引了方向。
  • 錢天林委員:建設海洋強國,加快發展海洋核動力平臺
    錢天林委員:建設海洋強國,加快發展海洋核動力平臺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2020-05-26 20:06 來源:澎湃新聞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衛星 將與C衛星組網運行
    2020年6月11日0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一號D衛星發射成功  海洋一號D衛星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海洋水色業務衛星,發射後將與海洋一號C衛星在軌組網運行,主要用於獲取全球海洋水色水溫信息、我國近海和全球重點區域海岸帶環境變化信息及陸上區域數據
  • 長徵八號搭載中國首顆商業SAR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天儀研究院...
    來源:鈦媒體APP北京時間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由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和「元光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正常進入預定軌道,遙測參數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中國航天發射迎來2021年開門紅 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
    1月20日0時2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
  • 成功發射一顆衛星!
    成功發射一顆衛星!「海絲一號」衛星是為了在空中助力海洋研究最新消息衛星進入測控站覆蓋區遙測信號顯示衛星工作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海天路基的海洋觀測一體化明年還要發射第二顆衛星校方還透露,海絲一號衛星是「海絲」星座的首發星,該星座還包括將於2021年上半年發射升空的海絲二號多光譜水色小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