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03」子衛星,發射火箭有一大亮點

2020-12-15 Science鋒芒

我國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發射一些衛星,衛星並不是說發射就能發射的,它在進行發射之前會進行研究設計,設計好之後還會對它的各方面性能進行改進,所以我國發射的眾多衛星中有一些成功,有一些失敗。

我們不斷的從獲取教訓之後才取得的成功,據了解我國已經成功發射了海洋二號03子衛星,發射的火箭有一大亮點。

據了解,這一次的發射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7次發射,這一次的發射它成功了,他和其他的運載火箭發射一樣的地方是都擁有大紅屏,還有一個宣傳圖案,不過如果你仔細的去看這一個宣傳圖案,那麼你會發現火箭上有一個特別罕見的柵格舵。

這個部件其實他並不是第1次使用,「柵格舵」他最主要的作用是在火箭飛行的時候控制他的姿態,讓火箭的殘骸能落在固定的區域。

我國這一次發射的衛星所使用的柵格鴕,它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是從2019年發射的長徵號乙型遙三十八火箭上面回收的。

這一部件它雖然小,但是其他的作用卻是巨大的,很多網友也發現了,我們的柵格鴕這個部件都已經可以回收利用了,那只要我們為發的火箭其他部件進行了特殊處理,應該也可以回收利用。

畢竟,火箭的製造成本比較高,技術要求也很高,如果我們未來能夠有能力讓這些零部件全部回收利用的話,我們就可以節約更多的錢也節約很多時間。

雖然這一次柵格鴕的二次利用距離火箭的整體回收還存在特別大的距離,但至少也給我們開了一個比較好的頭,讓我們以後在火箭回收方面有希,望更有動力去往發動機的回收上面去做。

畢竟火箭發動機對於火箭有著巨大的作用,不論我們的衛星發射成功還是失敗,它的殘骸如果能夠進行成功的回收,那麼對於我們下一步的研究發展都是有積極作用的。

不過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儘早實現能夠回收火箭,你覺得呢?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江蘇在建212千米鐵路,時速350公裡,預計2023年建成

超乎想像!阿里雲發布首款雲電腦「無影」,價格僅傳統電腦的一半

洛陽在建地鐵1號線,全長達22公裡,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

相關焦點

  •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 長三乙火箭整流罩材料更新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 (郭超凱)北京時間10月12日0時5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高分十三號衛星是高軌光學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農作物估產、環境治理、氣象預警預報和綜合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信息服務。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採用了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統一構型思路,儀器艙為雙雷射慣組分體吊狀態。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 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孫自法 楊璐)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自然資源部10月25日發布消息說,北京時間當天早晨6時5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北京時間10月25日6時57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將「海洋二號B」衛星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鄭逃逃 攝該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海洋遙感業務化觀測能力,提高中國海洋預報與監測預警水平和海洋防災減災與海上突發事件響應能力,服務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技術支撐,助力新時代航天強國、海洋強國建設。
  • 長四乙火箭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9月27日消息,9月27日11點23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
    來源:新京報10月16日,衛星發射前在發射場進行吊裝作業。圖/中新社/視覺中國記者從國防科工局、自然資源部獲悉,昨天6時57分,海洋二號B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第一個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的首發星,未來還將發射海洋二號C星和D星,共同組成星座,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航天發射迎來2021年開門紅 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
    1月20日0時2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
  • 高分九號03星發射成功 搭載發射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
    央廣網北京6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6月17日15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皮星三號A星以及和德五號衛星。
  • 同一天:中國成功發射一箭十三星,美國成功發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
    一、中國成功發射了一箭十三星 2020年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打造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李霈韻   中新網北京6月11日電(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又添新成員
    海洋二號C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攝影:汪江波中國日報9月2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成功發射!中國「十三五」宇航發射任務收官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2020年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搭載的1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視頻由 張杰 攝汪江波 攝至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發射任務圓滿收官。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微納技術試驗衛星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產品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 中國長徵六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中國長徵六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2020-11-06 14:41:14來自:中國新聞網評論全屏下載 1/4> 北京時間11月6日11時19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十三星」的方式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等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前方捷報︳剛剛,長徵二號丁火箭成功實施「一箭雙星」發射
    5月31日下午4時5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2星、和德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中國民用衛星電話終於走出國門 2021年1月20日凌晨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
    2021年1月20日零點25分,天通一號03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與導航總體部自主研製的第三顆移動通信衛星。
  •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九號03星 搭載發射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6月17日)15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皮星三號A星、和德五號衛星。
  • 長徵六號成功為阿根廷用戶發射10顆遙感衛星
    11月6日11時19分,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北鬥「收官星」成功發射!衛星單機關鍵元器件100%國產,還有這些亮點
    今天9時4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隨著該衛星在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大棋局」的落子定盤,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 SpaceX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GPS導航衛星
    【TechWeb】11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四晚上,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了「獵鷹9號」火箭,並在火箭發射約1個半小時後將美國太空軍的GPS衛星送入軌道。據悉,這顆GPS衛星被稱為GPS III Space Vehicle 04(簡稱SV04),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是迄今為止建造的最複雜的太空飛行器之一。在GPS III SV04發射成功後,在軌運行的主要GPS衛星達到31顆。
  • 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
    12月6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隨後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長三乙改五火箭點火升空(高楠 攝)▲ 長三乙改五火箭起飛(高楠 攝)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三乙改五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 長徵十一號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GECAM衛星
    12月10日4時14分,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簡稱GECAM)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十一火箭點火升空此次發射的GECAM衛星由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由2顆微小衛星組成,是「多波段、多信使」天文學時代重要的高能望遠鏡。長十一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截至目前共計完成9次陸地發射任務和2次海上發射任務,創造了十一連勝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