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發射迎來2021年開門紅 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

2021-02-07 81軍融


1月20日0時2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發射迎來2021年開門紅。



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研製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天通一號03星入軌後,將與天通一號01星、02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空間段。


天通一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01星、02星分別於2016年、2020年由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將為中國及周邊、中東、非洲等相關地區,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的話音、短消息和數據等移動通信服務,提升我國衛星通信服務水平和應急通信保障能力。



據統計,2025年前我國各類衛星移動終端用戶需求超過300萬戶,用戶將覆蓋個人通信、海洋運輸、遠洋漁業、航空客運、兩極科考等方面。未來,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將進一步提升我國衛星移動通信服務容量、系統可靠性和區域覆蓋能力,形成星地一體融合的區域移動通信體系,為航空航海線路提供穩定的衛星移動通信服務。


此次成功執行發射任務的是中國航天領域的「勞模」——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同樣型號的火箭還執行過北鬥衛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探測器等多次發射任務。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8次航天飛行。



----

本文選自:中國青年網

編輯:子瑜



相關焦點

  • 中國民用衛星電話終於走出國門 2021年1月20日凌晨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
    2021年1月20日零點25分,天通一號03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與導航總體部自主研製的第三顆移動通信衛星。
  • 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構建我國首個自主可控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CONQUEST徵服天通衛星手機為用戶提供衛星通信服務!
    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研製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天通一號03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發射入軌後將與地面移動通信系統共同構成天地一體化移動通信網絡,為中國及周邊、中東、非洲等相關地區,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的話音、短消息和數據等移動通信服務。
  • 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厲害了我的國
    VR日報11月13日消息,每一次出徵都是萬無一失,每一次作戰都是圓滿成功。中國「天通一號」有多優秀?1顆可抵美銥星72顆,傳輸比美還要快。大國威武,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科技不斷進步,中國夢,我們的夢,厲害了我的國。  天通一號02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是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
  • 2021年中國航天將發射40餘次 天字一號任務來了
    2020年12月27日,在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之後,中國航天2020完美收官。2021年來了,今年航天發射任務將達到40餘次,載人空間站則是今年的重中之重。1月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21年型號工作會議,公布了2021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發射任務,2021年集團公司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繞、落、巡」探測;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等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由長光衛星研製,長光衛星是中國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吉林一號光學A星是長光衛星2015年發射的遙感衛星,創造了多項第一,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的先河,而吉林一號」高分02C星又稱內蒙古一號衛星,是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與內蒙古深度合作的衛星,憑藉其高分辨、大幅寬、高速數傳等特點,可在自然資源調查、生態環境監測、城市建設以及防災減災等領域發揮作用
  •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2020年1月16日11時02分,命名為「快舟·富強福」號的快舟一號甲遙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一星」的方式,將銀河航天首發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2020年快舟火箭的第一次發射。
  •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
    2020-11-13 00:57:34來源:FX168 【中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11月12日23時59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快舟一號成功發射行雲二號衛星
    本報北京5月12日電 (餘建斌、朱霄雄)5月12日9時1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02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天問一號」發射背後的湖北航天人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發)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婧 通訊員 何玲 實習生 陳迪7月23日,長徵五號拔地而起,託舉著「天問一號」,直奔寰宇。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18年航天發射全回顧
    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這是今年我國實施的第38次航天發射任務,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今年執行的第17次航天發射任務,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18年全年航天發射圓滿收官!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018年全年總共執行17次航天發射任務,超過了往年發射紀錄近一倍,創造了新的中國奇蹟!
  • 中國航天發射2020年有望超40次
    2020年,中國航天將迎來哪些新徵程,又有什麼新計劃?1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今年超40次的「超級2020」宇航發射計劃,以及首次火星探測、嫦娥五號月面採樣返回、3型火箭新型號首飛等重大航天任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間瞭望智庫發布《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
  • 中國成功發射一箭十三星 A股航天上市公司有哪些
    據最新消息顯示,中國成功發射一箭十三星,順利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主要用於提供商業遙感服務。對於一些股票朋友來說,國內航天上市公司也是會關注的。那麼,A股航天上市公司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 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一號」2018年前後發射
    在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將全面推進,任務艱巨。載人航天工程中,預計在2018年前後完成研製並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隨後發射兩個實驗艙與「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交會對接。
  • 2021年全球航天發射序幕拉開,五大看點值得期待
    北京時間1月8日上午,美國SpaceX公司「獵鷹」9火箭成功發射土耳其通信衛星,這是該公司2021年的首次發射,也是全球今年的首次航天發射,這一年的航天發射序幕就此拉開。2020年是世界的航天大年,多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奔向火星;美國恢復載人航天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採樣返回,這些任務都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那麼,2021年,世界航天任務又有何看點呢?
  • 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前後3次發射任務失利,中國航天到底怎麼了
    2020年作為中國航天新的十年開局,可謂是充滿了辛酸和波折,從一個月時間內長徵七號和長徵三號乙相繼失利,到如今被寄予厚望的快舟十一號發射失利,中國航天到底怎麼了?在2017年,中國航天就已經宣布研發快舟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並且以「一箭六星」實施首飛,技術方案和衛星搭載方案也非常明確,發射的六顆星分別為「吉林一號高分02A星」、「向日葵一號A星」、「向日葵一號B星」、「歐科微一號」、「天儀四號」、「中衛一號」。
  • 向天圖強叩蒼穹——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功中國航天五十年全景掃描
    從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成功入軌到我國首次行星探測遨遊天際;從探月工程7次「零窗口」連戰連捷到59顆北鬥導航衛星百分百成功發射;從我國第一枚低溫燃料運載火箭首飛到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成熟運用;從「澳星保衛戰」無畏逆行搶救衛星火箭,到北鬥收官中國航天史上最大規模燃料洩出再加注發射;從2至3年一發到1年十七八發……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衛星
    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攝影:潘越榮該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我國海洋水色系列衛星的第四顆衛星,它將和當前服役中的海洋一號C衛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 今晚,風雲二號09星就要發射了 風雲二系列絕唱之旅!
    6月2日12時1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六號、珞珈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中國航天再得「高分」!3天後,一場新的「考試」又來臨了!今晚,我們再次迎來新的航天發射任務!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37次發射全勝!長徵火箭創造中國航天「超級2018」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隨著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和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實施一箭七星發射,中國航天在被稱作「超級2018」的一年中交出了39次發射的成績單。其中,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全年37次發射全部成功,創造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