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衛星 將與C衛星組網運行

2020-12-23 閩南網

  2020年6月11日0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海洋一號D衛星發射成功

  海洋一號D衛星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海洋水色業務衛星,發射後將與海洋一號C衛星在軌組網運行,主要用於獲取全球海洋水色水溫信息、我國近海和全球重點區域海岸帶環境變化信息及陸上區域數據、海上船舶信息,為海洋環境監測與預報、海洋災害預警、海洋維權執法和海洋科學研究提供服務。

  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4次飛行。(總臺央視記者 朱霄雄 路俊 喬全興 楊弘楊)

原標題:海洋一號D衛星發射成功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衛星
    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攝影:潘越榮該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我國海洋水色系列衛星的第四顆衛星,它將和當前服役中的海洋一號C衛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 海洋一號D衛星發射成功 將大幅提高對全球海洋的檢測能力
    【海洋一號D衛星發射成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1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海洋一號D星成功發射!將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昨天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 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厲害了我的國
    VR日報11月13日消息,每一次出徵都是萬無一失,每一次作戰都是圓滿成功。中國「天通一號」有多優秀?1顆可抵美銥星72顆,傳輸比美還要快。大國威武,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科技不斷進步,中國夢,我們的夢,厲害了我的國。  天通一號02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研製,是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打造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打造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2020-06-11 02:54: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霈韻 責任編輯: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
    來源:新京報10月16日,衛星發射前在發射場進行吊裝作業。圖/中新社/視覺中國記者從國防科工局、自然資源部獲悉,昨天6時57分,海洋二號B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第一個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的首發星,未來還將發射海洋二號C星和D星,共同組成星座,大幅提高海洋動力環境要素全球觀測覆蓋能力和時效性。
  • 我國成功發射「一箭六星」
    新華社太原12月7日電(李國利、趙金龍)12月7日16時5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採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將和德二號A/B衛星、天儀16/17衛星、天啟四號A/B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又添新成員
    海洋二號C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攝影:汪江波中國日報9月2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中國航天發射迎來2021年開門紅 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
    1月20日0時2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
  • 天啟6號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天啟星座8星組網運行
    10月26日,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天啟6號衛星是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星座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是我國物聯網的重要新基礎設施。
  • 中國民用衛星電話終於走出國門 2021年1月20日凌晨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
    衛星在軌交付後將與天通一號01星、02星組網運行,將大大提升國家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天通一號03星在01星覆蓋祖國國土(包括海洋國土)02星加強覆蓋祖國海洋國土的基礎上,增加祖國周邊、中東、非洲相關地區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覆蓋。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的話音、短消息和數據等移動通信服務。
  • 我國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
    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梁珂巖攝中青在線北京3月3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獲悉,今天凌晨1時5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三十一顆北鬥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第七、八顆組網衛星。
  • 廈門大學海絲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起飛(宿東 攝) 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你好,海洋!」  福建是海洋大省,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依海而興,是「數字中國」 「智慧海洋」和海洋經濟的示範省份。廈門大學依託福建,聯合國內優勢單位,發起的首顆衛星以「海絲一號」命名,既符合國家戰略,又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淵源。  同時,「海絲」諧音英文「HI, SEA」,具有「你好,海洋」之意。「海絲一號」將以我國東南沿海和西北太平洋海域為主要觀測對象。
  • 「撥雲瞰海顯身手」:海洋二號C星發射邁出三星組網關鍵一步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電 題:「撥雲瞰海顯身手」:海洋二號C星發射邁出三星組網關鍵一步作者 郭超凱9月21日13時40分,海洋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為後續海洋二號B星、C
  • 揭秘海洋一號D星的兩名「乘客」:「尺子」和「相機」
    今天,我國海洋一號D衛星成功發射,開啟了它的使命之旅。這顆衛星上搭載了5名「乘客」,其中兩名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08所研製的定標光譜儀和海岸帶成像儀。這兩位「乘客」,就像一把「尺子」和一臺「相機」,將助力實現海洋水色遙感和海岸帶探測,為我國海岸帶資源開發利用、海洋汙染監測與防治等提供服務。
  • 長四乙火箭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9月27日消息,9月27日11點23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星。
  • 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一號」2018年前後發射
    在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將全面推進,任務艱巨。載人航天工程中,預計在2018年前後完成研製並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隨後發射兩個實驗艙與「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交會對接。
  • 「尺子」和「相機」:揭秘海洋一號D星兩大載荷
    人民網北京6月11日電(趙竹青)今天,我國海洋一號D衛星成功發射,開啟了它的使命之旅。這顆星上搭載了5名「乘客」,其中的兩名重要「乘客」是來自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8所的星上定標光譜儀和海岸帶成像儀。
  • 天通一號03星成功發射,構建我國首個自主可控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CONQUEST徵服天通衛星手機為用戶提供衛星通信服務!
    1月20日0時2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隨後衛星太陽翼順利展開
  • 44次北鬥衛星發射100%成功
    本報西昌6月23日電 王玉磊、記者安普忠報導:6月23日,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44次北鬥衛星發射任務,取得100%成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作為北鬥唯一「母港」,承擔了全部北鬥衛星的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