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洋一號D星的兩名「乘客」:「尺子」和「相機」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今天,我國海洋一號D衛星成功發射,開啟了它的使命之旅。這顆衛星上搭載了5名「乘客」,其中兩名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08所研製的定標光譜儀和海岸帶成像儀。

這兩位「乘客」,就像一把「尺子」和一臺「相機」,將助力實現海洋水色遙感和海岸帶探測,為我國海岸帶資源開發利用、海洋汙染監測與防治等提供服務。

海洋一號D衛星三維渲染圖,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供圖

衛星上的「尺子」

據508所定標光譜儀技術負責人馬越介紹,作為我國首個對同平臺其他載荷進行在軌定標的遙感器,海洋一號星上定標光譜儀,填補了我國同平臺高精度交叉定標技術的空白。

馬越告訴記者,海洋一號D星定標光譜儀下傳的數據,將被科研人員作為「基準」,用來監測該衛星其他載荷在軌期間性能變化情況。可以說,定標光譜儀就是一把「尺子」,可有效保證星上相關光學載荷的數據精度。

海洋一號D衛星研製現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供圖

那麼,這把「尺子」具備哪些高強本領?

據508所科研團隊介紹,首先是數據精度高——定標光譜儀既能「看」海洋,也能「看」太陽,以太陽的光譜輻射能量數據比對,校準天上的「尺子」,再用校正好的「尺子」測量海洋和地物目標。

其次是光譜匹配度高。定標光譜儀可獲取連續高光譜數據,適用範圍廣,為不同譜段設置的光學載荷定標。

再次是性能高。海洋觀測要求定標光譜儀具備高信噪比,研製團隊採用低雜散光、低偏振靈敏度、高探測靈敏度德國系統設計,滿足其對海洋、陸地不同目標的觀測需求,提高其定標精度。

最後是效能高。馬越說,定標光譜儀「眼睛」既可「直視」也可「斜看」,能實現大範圍內的「視線」偏轉,選擇區域進行指向觀測。

太空高清「相機」

另一名「乘客」海岸帶成像儀,是我國目前第4臺成功在軌運行的海岸帶成像儀。

據508所海岸帶成像儀技術負責人賈福娟介紹,海岸帶是陸地系統和海洋系統的結合部,是一個敏感的過渡地帶,也是海洋與大陸兩大不同屬性的地貌單元相互連接的地帶。因此,海岸帶成像儀的成像要兼顧海洋水色、陸地生態和極地冰川。

「海水的反射率非常低,而冰川的反射率又非常高,因此和定標光譜儀一樣,海岸帶成像儀也需要很大的動態範圍和很高的信噪比。」賈福娟說。

她告訴記者,對於以低亮度水體為觀測目標的光學載荷來說,雜散光在強光的背景下,可能會使目標信號完全被雜散光輻射噪聲所淹沒。為此,508所科研團隊建立了全鏈路的雜光仿真分析模型,採用光陷阱、超黑件等雜光抑制手段,並通過多次、全面測試驗證了該措施的有效性。

「今天上天的這臺成像儀,和海洋一號C星海岸帶成像儀是『同胞兄弟』,按計劃晚於『兄長』近兩年進入太空,就是希望它可以在當下海洋一號衛星組網運行中,『兄弟合力』發揮更大作用。」賈福娟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尺子」和「相機」:揭秘海洋一號D星兩大載荷
    人民網北京6月11日電(趙竹青)今天,我國海洋一號D衛星成功發射,開啟了它的使命之旅。這顆星上搭載了5名「乘客」,其中的兩名重要「乘客」是來自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8所的星上定標光譜儀和海岸帶成像儀。
  • 小名「天蠍座」 揭秘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的「首位乘客」
    原標題:小名「天蠍座」 揭秘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的「首位乘客」   作為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的首位乘客,小名「天蠍座」的天啟星座十一星7日順利升空。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打造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鄭逃逃 攝  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將大幅提升中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對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將開啟中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新時代,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海洋一號D星是中國第四顆海洋水色系列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的首批海洋業務衛星之一。
  • 揭秘環境減災二號A、B星:2天出一張圖 相機幅寬優於800公裡
    來源標題:揭秘環境減災二號A、B星:2天出一張圖 相機幅寬優於800公裡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題:揭秘環境減災二號A、B星:2天出一張圖 相機幅寬優於800公裡作者 郭超凱9月27日,環境減災二號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國內成品油價迎「六連...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打造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將大幅提升中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對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衛星
    攝影:潘越榮該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我國海洋水色系列衛星的第四顆衛星,它將和當前服役中的海洋一號C衛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對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
  • 海洋一號D衛星發射成功 將大幅提高對全球海洋的檢測能力
    【海洋一號D衛星發射成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1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海洋一號D星成功發射!將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該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我國第四顆海洋水色系列衛星。它將和服役中的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
  • 尺子測距測量儀
    尺子測距測量儀 生活工具 大小: 11.27M
  • 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衛星 將與C衛星組網運行
    2020年6月11日0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海洋一號D衛星發射成功  海洋一號D衛星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海洋水色業務衛星,發射後將與海洋一號C衛星在軌組網運行,主要用於獲取全球海洋水色水溫信息、我國近海和全球重點區域海岸帶環境變化信息及陸上區域數據
  • 是一把尺子尺子尺子尺子尺子尺子呀!
    是一把尺子尺子尺子尺子尺子尺子呀!檢修時,職工要鑽到車下,對動車組的輪對、車底架、制動剎車片限度和間隙進行測量,以往的鋼製直板尺又長又寬,而且稍一用力就會變形,攜帶也不方便,由於動車組構造精密,構造複雜,測量時部分部件時,尺子根本伸不進去,影響測量精度和準度,影響行車安全。這個眾所周知的老問題,卻讓年紀最小,工作時間最短的丁天宇上了心。
  • 北京地鐵一號線遭乘客吐槽:上個廁所還要換條線
    廁所找不到、廁所異味濃、廁所插銷壞掉……近來,北京地鐵一號線被乘客狂吐槽,一些廁所還被乘客列為「簡直不能忍」的廁所。記者在國貿地鐵站離廁所還有幾米的距離,就能聞到異味,捏著鼻子走進廁所,廁所十分狹小,便池和坑位都不太乾淨,尤其小便池更是有不少黃色的沉澱汙漬。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乘客,他們大都搖頭,有乘客說:「比這個廁所髒的還有,一號線的廁所大都不怎麼幹淨。」一位乘客說:「就怕廁所沒上成,別再燻吐了,所以儘量不上地鐵站內的廁所。」
  • 公安部工作組赴馬來西亞 調查兩名持假護照乘客
    昨天,國際刑警組織證實,至少有2名乘客使用被盜護照登機。此外,兩名冒用失竊護照登機者身份已確認,並已送到馬情報部和國際情報組織。中國公安部決定派工作組赴馬來西亞展開聯合調查。  □調查  馬方 兩地三權威人士表述各異  對於各方關切的4名乘客持假護照登機問題,昨天下午,馬航在京召開的第三次發布會上,馬航高層管理委員會發言人王明財明確表態,所有旅客的名單和預訂信息是相符的。
  • 揭秘:病毒檢測的這把上海「尺子」是如何誕生的?
    這把病毒檢測的上海「尺子」是用來幹什麼的?又是如何誕生的?能為病毒檢測提供哪些支持?——標準物質相當於是衡量試劑盒準確性的「尺子」。上海市計量院化學所生物計量團隊負責人劉剛是這一標準物質的研發人員。他告訴記者,所謂「標準物質」,就好比是衡量病毒的「尺子」。
  • 「巴遙一號」2天可完成巴全境掃描
    7月9日11時56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巴遙一號」和「PakTES-1A」發射升空。新華社發「巴遙一號」採用海量固存、兩臺獨立數據處理器,實現兩臺相機獨立處理、獨立存儲、獨立下傳。可觀察到農作物病蟲害情況「巴遙一號」是一顆解析度高、幅寬大的光學遙感衛星,星上相機解析度優於1米。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相機研製負責人胡永力介紹,在遙感領域,解析度和幅寬往往是一對矛盾指標,解析度高,幅寬就小。
  • "海南一號"4顆光學衛星研製進入總裝和集成測試階段
    目前,4顆衛星正分別在北京、深圳兩地的衛星研發工廠進行總裝和集成測試,首批爭取於今年底發射。  「星地對接試驗是為了驗證衛星系統和地面系統之間接口的一致性、匹配性和正確性,而集成測試是測試所有系統是否工作正常,這影響著衛星上天后能否正常運轉。」王雷介紹,在「海南一號」衛星項目建設中,分為衛星系統建設、地面系統建設和應用系統建設三個部分。
  • 兩名女乘客進出站時同遇一小男孩,結局很暖心
    9日,四號線飛沙角站上演了暖心一幕,兩名熱心乘客、車站員工與公安輔警一起通過各種方法幫助走失的6歲小男孩回到媽媽的懷抱。當日21:00左右,車站票亭崗文妍正在站廳巡視,兩名女乘客焦急地找到她:「你好!麻煩你幫那個孩子找一下家人。」文妍收到乘客求助後,來到小男孩身邊了解情況,但小男孩情緒激動,一直哭泣,無法進行交流。
  • 澳空乘揭秘:給高顏值乘客起代號、如何倒時差
    澳空乘揭秘:給高顏值乘客起代號、如何倒時差 2018-06-01 11:03: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 從鑽石公主號下船的兩名陰性乘客確診新冠病毒
    2月21日澳大利亞政府宣稱,對從新冠病毒感染擴散的遊輪「鑽石公主號」下船回國的乘客進行檢查,兩名乘客呈陽性反應。ただ、2人とも深刻な症狀ではないという。不過兩人都不是重症。ロイター通信によると、豪政府の擔當者は今後數日間に新たに発症する自國の乗船客が出てくる可能性があると説明。
  • 王永利: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太空之旅背後的...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強烈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並引發熱議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