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華語科幻星雲獎一號公告發布

2020-12-23 國際在線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

組織委員會公告第一號

關於發布2021年《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章程》的公告

2020年12月3日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組織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了由秘書處負責起草的2021年《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章程(草案)》第五版,會議對總則、獎項設置等進行了逐條審議,修改了部分條款內容,訂正為七十八條,會後根據委員們所提出的建設性意見綜合修改形成了第八版終稿並作公示至12月20日。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評選範圍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發表的科幻作品、人物或組織,將於2020年12月21日正式啟動。章程發布日起,即可向推選委員會(郵箱:kefu@csfa2010.com,主題:十二屆星雲獎)推薦十大獎項作品作者,經過候選初選複選等多輪機制,決定各大獎項入圍者,最後由評審委員會決出金銀獎得主,2021年下半年將在中國擇地舉辦頒獎盛典。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章程》經主辦三方時光幻象、海南壹天視界、新華網同意,第十二屆組委會主席陳楸帆批准,正式公布實施。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組織委員會

2020年12月21日

附件: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章程

(2020年12月21日發布施行)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獎項

第三章 時間流程

第四章 組織機構

第五章 組織名單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由全球華人科幻愛好志願者於2010年8月8日在中國創立,是從全球範圍內發掘、評選和獎勵優秀的華語科幻作品、作者、翻譯者、評論者、藝術者、出版者和相關從業者等的公益性獎項。

第二條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面向世界各國以華語出版的科幻類型作品,包括華語原創作品和外語翻譯作品等。其創立,標誌著華語科幻在世界上開始崛起,中國科幻迎來了新時代的曙光。

第三條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任務,是對華語科幻進行年度檢閱,突顯華語科幻文學發展成果,推動華語科幻文化產業振興,激發華語科幻人才創新活力,引領華語科幻世紀全面到來。

第四條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主體標識由成都時光幻象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和海南壹天視界科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註冊為「華語科幻星雲」商標。

第五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由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時光幻象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和海南壹天視界科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第六條成都時光幻象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是在中國成都市依法註冊併合法存續的企業法人,是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實體支撐單位。

海南壹天視界科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在中國海南省依法註冊併合法存續的企業法人,是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共同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

第二章 獎項

第一節 獎項設置

第七條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分為作品類、人物或組織類2類獎項。

作品類獎項評選時間跨度為自然年,即前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內容須以華語表達。

人物或組織類獎項評選時間跨度可為數個自然年。

第八條 設置單項獎,評選金獎、銀獎,單項不超過1個金獎;若金獎空缺,則為不超過5個銀獎。

此外,還將視情況設置專項獎,以及其他特別獎等。

第九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共設7種單項獎、3種特別獎和1種專項獎:

(一)2020年度長篇小說獎;

(二)2020年度中篇小說獎;

(三)2020年度短篇小說獎;

(四)2020年度翻譯作品獎;

(五)2020年度非虛構作品獎;

(六)2020年度評論獎;

(七)2018-2020年度新星獎;

(八)2020年度視覺藝術獎(特別獎);

(九)2014-2020年度七星連珠獎(特別獎);

(十)星橋獎(特別獎);

(十一)2020年度青少年作品獎(專項獎)。

第二節 獎項參評標準

第十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2020年度長篇小說獎,參評對象為:

(一)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首次發表或出版的華語科幻原創作品;

(二)字數在80千字以上;

(三)不得是重印、修訂等再版作品;

(四)連載形式作品,其最後一部分須在上述條款(一)項中的規定時間內發表或出版完結;

(五)系列形式作品,其任何一部可單獨參評,若以系列整體參評,亦僅視為一部候選作品;

(六)須以紙質文本在正式出版物(圖書或期刊)上發表或出版。

頒發對象為個人。

第十一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2020年度中篇小說獎,參評對象為:

(一)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首次發表或出版的華語科幻原創作品;

(二)字數在25千字至80千字(不含)以內;

(三)連載形式作品,其最後一部分須在上述條款(一)項中的規定時間內發表或出版完結;

(四)須以紙質文本在正式出版物(圖書或期刊)或經組織委員會認定具有專業資質的非紙質平臺上發表或出版,非紙質平臺專業資質認定的標準和流程另行規定。

頒發對象為個人。

第十二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2020年度短篇小說獎,參評對象為:

(一)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首次發表或出版的華語科幻原創作品;

(二)字數在25千字(不含)以內;

(三)連載形式作品,其最後一部分須在上述條款(一)項中的規定時間內發表或出版完結;

(四)須以紙質文本在正式出版物(圖書或期刊)或經組織委員會認定具有專業資質的非紙質平臺上發表或出版,非紙質平臺專業資質認定的標準和流程另行規定。

頒發對象為個人。

第十三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2020年度翻譯作品獎,參評對象為:

(一)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首次發表、引進或出版的小說類、非小說類等外語科幻翻譯作品;

(二)字數不限;

(三)系列形式作品,須以系列整體參評,亦僅視為一部候選作品;

(四)合集形式作品、多人合著形式作品,其中單部作品(而非整部作品)可參評,且其輯入必須是第一次發表;

(五)重新翻譯作品,且譯作者變更的,視作符合上述條款(一)項中的規定;

(六)須以紙質文本在正式出版物(圖書或期刊)或經組織委員會認定具有專業資質的非紙質平臺上發表或出版,非紙質平臺專業資質認定的標準和流程另行規定。

頒發對象為個人。

第十四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2020年度非虛構作品獎,參評對象為:

(一)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首次發表或出版的科幻史、科幻教材、科幻作家傳記、科幻文化傳播報導和與科幻有關的前沿科學介紹等非虛構類作品,以及以圖書形式出版的研究論著;

(二)學術期刊發表的研究論文除外;

(三)多人合著形式作品,其中單部作品(而非整部作品集)可參評;

(四)須以紙質文本在正式出版物(圖書或報刊)或經組織委員會認定具有專業資質的非紙質平臺上發表或出版。

頒發對象為個人。

第十五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2020年度評論獎,參評對象為:

(一)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首次發表或出版的科幻小說及科幻影視評論作品;

(二)學術期刊發表的研究論文除外;

(三)多人合著形式作品,其中單部作品(而非整部作品集)可參評;

(四)須以紙質文本在正式出版物(圖書或報刊)或經組織委員會認定具有專業資質的非紙質平臺上發表或出版。

頒發對象為個人。

第十六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2018-2020年度新星獎,參評對象為:

(一)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正式發表第一篇科幻小說,依據第十條至第十二條所述確定是否為正式發表;

(二)在此期間有代表作品且科幻創作表現突出;

(三)未獲得過該單項獎金獎。

頒發對象為個人。

第十七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特別獎2020年度視覺藝術獎,參評對象為:

(一)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首次正式發表或出版的科幻或相關類型出版物的繪畫、版畫、漫畫、平面設計等平面美術作品,以及首次對外公開的雕塑、裝置設計、建築設計、工藝設計等工藝美術作品;

(二)須以紙質文本在正式出版物(圖書或期刊)或組委會認定資質的平臺上發表或出版,或在具有影響力的展覽、活動上展示或投用的實體。

頒發對象為個人或組織。

第十八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特別獎2014-2020年度七星連珠獎,參評對象為:

(一)2014年至2020年期間連續七年積極參與並出席第五屆至第十一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等系列活動;

(二)七年內未獲得過該類特別獎項。

(三)候選名單由組織委員會和時光幻象俱樂部共同擬定。

頒發對象為個人。

第十九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特別獎星橋獎,參評對象為:

(一)對外輸出華語科幻或引進外語科幻,且在國際科幻文化交流中起到重要橋梁紐帶作用的個人或組織;

(二)未獲得過該類特別獎項;

(三)候選名單由組織委員會和時光幻象俱樂部共同擬定。

頒發對象為個人或組織。

第二十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專項獎2020年度青少年作品獎,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辦,另設組織委員會、評審委員會,獨立進行組織和評審。

頒發對象為18周歲以下的個人。

第二十一條 參評對象為作品的,其相應署名作者必須保證為該作品的第一創作人,若涉嫌抄襲等侵權行為,一切後果由作者本人承擔。

參評對象為個人或組織的,其參評資格應真實有效,若涉嫌提供虛假信息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切後果由該個人或組織承擔。

第二十二條 參評對象有權宣布棄評,但須在規定時間內,以書面通知為準。

規定時間外宣布棄評的作品、個人或組織將被限制二年內不得再參評。如未書面通知棄評,則視為自願參評。

第三章 時間流程

第一節 候選

第二十三條 自章程公布之日起,凡符合第二章所述標準的參評對象,均可向推選委員會推薦,具體方式另行通知。

第二十四條 候選推薦的截止日期為2021年2月28日。

第二十五條 3月1日至3月13日,推選委員會負責整理出《候選參考名單》。

第二十六條 3月13日至3月23日,推選委員會將確定有參評候選資格的全部作品及人物的《候選參考名單》公布於官方網站「時光幻象」(csfa2010.com)的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候選公示」專區以及微信公眾號「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

第二節 初選

第二十七條 2021年3月23日至31日,將進行第一輪初選投票。

推選委員會委員通過指定渠道,進行不記名投票,每位委員只能行使1次投票權,每種單項最多投10票,其中每個作品、個人或組織選項限投1票,須進行利益迴避。

第二十八條 4月1日至4日,根據推選委員會第一輪初選投票結果,選取票數前10名作為擬入圍候選,若第10名出現並列,則取所有並列。

一名作者可有不超過二部作品進入《複選名單》的每種獎項。

第二十九條 4月4日至4月14日,推選委員會將向進入《複選名單》的作品、個人或組織發出《複選通知書》。

在此期間,也是接受參評對象提交棄評書面通知的最後階段。

第三十條 進入複選的作品、個人或組織應在4月24日前,向推選委員會提交以下材料:

(一)電子文檔1份,格式為pdf/word;其中長篇小說應為全文30%以上樣章,其餘類應為全文或完整篇幅。

(二)紙質出版物1本/套;

若不能按時提供上述條款(一)和(二)項中的材料,則視作自動退選,不再列入《複選名單》進行複選。

第三十一條 《複選名單》若因棄評或退選出現名額空缺,依初選票數排序補錄。

第三節 複選

第三十二條 2021年4月24日至5月5日,將進行第二輪複選投票。推選委員會委員通過發放的專用帳號密碼,進行實名投票,每位委員只能行使1次投票權,每種單項最多投5票,其中每個作品、人物或組織選項限投1票,須進行利益迴避。

第三十三條 複選時的作品、人物或組織選項將按適當可選的排序方式及關鍵字搜索以供瀏覽和投票。

第三十四條 監事委員會在此期間設立監督舉報郵箱:kefu@csfa2010.com。

第三十五條監事委員會主席可根據相關舉報對後臺數據進行查驗。

第四節 入圍

第三十六條2021年5月5日至15日,根據推選委員會第二輪複選投票結果,按以下原則選取入圍:

(一)獲得該單項投票至少三分之一的票數;

(二)票數依次排序的前5名;

若前5名中有不符合上述條款(一)項中的規定,則僅選取符合者,但經推選委員會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員表決同意,可對該單項進行重新投票,該投票限定一次。

若前5名均不符合上述條款(一)項中的規定,推選委員會對該單項進行重新投票,該投票限定一次。

若第5名出現並列且均符合上述條款(一)項中的規定,則經推選委員會對該單項進行重新投票,該投票不限定次數,直至確定第5名為止。

一名作者限有一部作品進入《入圍名單》的每種單項。

第三十七條 5月15日,推選委員會交由組織委員會審定後的《入圍名單》在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官方網站「時光幻象」(csfa2010.com)以及微信公眾號「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上正式公布。

組織委員會將向入圍的作品和作者發出《入圍通知書》。

第三十八條 入圍的作品及作者應在5月25日前,向組織委員會提交以下材料:

(一)電子文檔1份,格式為pdf/word,須為全文;

(二)若已提供上述條款(一)項中的材料,則只需提供紙質出版物1本/套;

(三)若無法提供上述條款(一)項中的材料,則另需提供紙質出版物7本/套。

若不能按時提供上述條款(一)(二)(三)項中的材料,則視作退選,不再列入《入圍名單》進行評審。

本階段的退選視作棄評。

第三十九條 《入圍名單》若因棄評或退選出現名額空缺,不再補錄。

第四十條 組織委員會有權在相關文宣中提及入圍的作品和作者,有權結集出版評審後的獲獎作品。

第五節 評審

第四十一條 2021年6月1日至6月30日,為評審階段。

第四十二條 評審委員會須在充分閱讀討論的前提下,在規定時間內,從入圍名單中通過投票決出各獎項最終獲獎的作品和作者,並將對金獎投票票數及頒獎詞等結果認真封存,以完成評審程序。

第四十三條 評審委員會須投票決出金獎,須超過半數,其他則為銀獎。如有票數並列情況,由評審委員會主席最終裁決。

第四十四條 在此期間,評審過程及結果須對包括組織委員會在內的所有組織和個人保密。

第六節 頒獎

第四十五條 第十二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盛典將擇期於2021年下半年在中國舉行。

在頒獎盛典上現場開封公布獲獎名單與評審委員會對金獎投票票數及頒獎詞,並頒發金銀獎獎盃和獎狀。

與頒獎盛典同時同地舉行2021科幻高峰論壇和星雲年會等系列活動。

第四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組織委員會

第四十六條 組織委員會由主辦單位三方共同邀請全球華語科幻界代表人士共同組成,具有代表性、專業性和權威性。

設主席一名,名譽主席若干名,副主席若干名。

設秘書長兩名,副秘書長若干名。

設主席團,委員若干名。主席團會議負責組織委員會日常決策。

組織委員會可簡稱為組委會。

第四十七條 第十二屆組織委員會是主辦單位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時光幻象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和海南壹天視界科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評獎管理機構。除此之外,任何個人和群體以此為名所宣稱的任何組織機構,均未獲授權。

第四十八條 組織委員會主席由組織委員會主席團會議推舉,全面領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評獎頒獎活動,負責召開全體會議、制定批准章程、審查入圍名單、組織評獎頒獎活動等。

第四十九條 組織委員會秘書處負責協助主席處理日常事務,由秘書長領導副秘書長進行工作,負責通知全體會議、擬定章程草案、審查候選名單、召集評獎頒獎活動等。

第五十條 組織委員會制定各項規定的實施細則。

第五十一條 組織委員會擁有對本章程的解釋和修改權。

第二節 推選委員會

第五十二條 設立推選委員會,由科幻界相關代表人士組成,包括科幻作者、科幻評論者、科幻活動者、科幻愛好者、科幻產業從業者等,委員人數應在100位以上。

委員名單在入圍確定等當屆全部推選工作結束後公布。

設主席一名,副主席若干名。

設秘書長一名,副秘書長若干名。

設專業界別組若干,負責對應的推薦和甄選。

推選委員會可簡稱為選委會。

第五十三條 推選委員會應作為常設機構,保證推選工作延續不斷,總攬年度華語科幻作品發現和整理職責。

第五十四條 推選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經由組織委員會主席團會議推舉。

第五十五條 推選委員會主席、副主席不得兼任評審委員會主席、委員。

第五十六條 推選委員會下設的相關界別組,應分類集中組織並推薦年度優秀科幻作品參評。

第五十七條 推選委員會負責通過第一輪初選、第二輪複選的雙重推選機制,從候選作品中以不記名和實名投票相結合的方式逐步產生入圍名單。

第五十八條 推選委員會委員須遵守以下四項基本原則:

(一)實行迴避制度,實名投票時不得為本人作品投票;

(二)不得為任何人的任何作品私下拉票、換票、賄票;

(三)不得因任何人的拉票、換票、賄票要求而為任何作品投票;

(四)在閱讀作品的前提下為該作品投票。

具體要求和懲戒實施細則見組織委員會另行規定的《第十二屆推選委員會委員行為準則》(全文另發)。

第三節 評審委員會

第五十九條設立評審委員會,對組織委員會負責。在組織委員會確定所有獎項的入圍名單之後,評審委員會正式啟動評獎工作。

設主席一名,委員六名。

設秘書長一名,不參與評審。

評審委員會可簡稱為評委會。

第六十條 評審委員會主席由組織委員會主席團會議推舉。

評審委員會主席每年推舉,不得連任。

第六十一條 評審委員會委員由主席從專家庫名單中邀請相關專家六位,與主席共七位組成評審委員會。

專家庫名單由組織委員會主席團負責制定,根據入圍名單進行利益迴避,不予公布。

第六十二條為保持評審委員會工作的延續性,其委員可有最多不超過二名連任一次。

委員身份在當屆頒獎典禮後公布。

第六十三條 評審委員會委員本人及其個人創作作品(不包括主編及集體創作的作品)不得參評,但可獲第二十二條棄評限制豁免。

第六十四條 評審委員會委員須承諾,在充分閱讀、調查的基礎上,對所有獎項做出公平、公正地判斷。

若入圍作品或人物因故有嚴重問題,且事實明顯或理由充分的,委員有權進行拒評。

第六十五條 為確保評獎工作的獨立性、專業性、權威性,評審委員會的工作獨立進行,須與運營委員會無交叉關係。

評審委員會委員必須承諾,嚴守評審基本規則、利益迴避原則及相關保密協議。

第四節 監事委員會

第六十六條 設立監事委員會,對組織委員會負責。監事委員會對評獎頒獎活動全程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和評價。

設主席一名,委員若干名。

監事委員會可簡稱為監委會。

第六十七條 監事委員會主席由組織委員會主席團推舉,對相關行為及時提出建議,或予以糾正,以便維護相關合法權益。

第五節 運營委員會

第六十八條 設立運營委員會,負責籌集資金,其行為與評獎活動完全隔離,不得幹預推選委員會和評審委員會的活動。

設主席一名,副主席三名。

運營委員會可簡稱為運委會。

第六十九條 運營委員會主席由組織委員會主席團推舉。

第七十條 運營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不得兼任推選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委員及評審委員會主席、委員。

第五章 組織名單

第七十一條主辦單位為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時光幻象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和海南壹天視界科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第七十二條 承辦單位為海南壹天視界科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第七十三條 協辦單位為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十四條 第十二屆組織委員會組成如下:

名譽主席為劉慈欣、王晉康、韓松、姚海軍、吳巖、何夕、黃海;

主席為陳楸帆;

副主席:甘偉康、姚予疆、江波、程婧波、郝景芳;

主席團委員(23人)為劉慈欣、王晉康、韓松、何夕、董仁威、姚海軍、吳巖、陳楸帆、甘偉康、姚予疆、江波、程婧波、郝景芳、吳顯奎、董晶、阿賢、三豐、北星、林健群、水弓、胡紹晏、李雷、尹超;

秘書長為阿賢、三豐;

副秘書長為李雷、薛丹、尹超、陳柳岐、姜振宇、肖漢、顧備、蕭星寒、胡紹晏、金霖輝;

委員(80人)為阿缺、阿賢、寶樹、北星、陳柳岐、陳楸帆、程婧波、戴錦華、董晶、董仁威、範軼倫、付昌義、付勝、甘偉康、顧備、顧適、韓松、郝景芳、何夕、胡紹晏、黃海、姬少亭、江波、姜振宇、金霖輝、拉拉、雷永青、李不撐、李廣益、李雷、李濤、林健群、林天強、林燃、凌晨、劉兵、劉慈欣、劉瀚誠、劉健、劉敏、劉明亮、劉洋、馬國賓、墨熊、潘海天、三豐、師博、石以、水弓、蘇學軍、孫悅、王晉康、王侃瑜、王衛英、吳楚、吳霜、吳顯奎、吳巖、肖漢、蕭星寒、謝雲寧、宣亞男、薛丹、楊波、楊楓、楊宏森、楊平、姚海軍、姚予疆、吟光、尹超、喻京川、張凡、張冉、張翼、趙鋒、趙海虹、趙曉旭、鄭軍、周群。

第七十五條 第十二屆推選委員會組成如下:

主席為三豐;

副主席為李廣益;

委員為(推選結束後公布);

秘書長為阿賢,副秘書長為姜振宇、肖漢、楊平、金霖輝、謝雲寧、劉瀚誠、範軼倫。

第七十六條 第十二屆評審委員會組成如下:

主席為戴錦華;

委員為(頒獎結束後公布);

秘書長為阿賢。

第七十七條 第十二屆監事委員會組成如下:

主席為董仁威;

委員為林天強。

第七十八條 第十二屆運營委員會組成如下:

主席為甘偉康;

副主席為石以、董晶、林燃;

委員為薛丹、楊宏森、宣亞男。

相關焦點

  • 華語科幻星雲獎揭入圍名單 前國手趙蕊蕊小說入圍
    原標題:華語科幻星雲獎揭入圍名單 前國手趙蕊蕊小說入圍  近日,第四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入圍名單揭曉。備受關注的趙蕊蕊的小說《彩羽俠》入圍最佳科幻長篇小說獎。本不屬於科幻界的作者開始涉獵科幻創作,並獲得重要提名,在《科幻世界》副總編姚海軍看來,這正是本屆入圍名單反映出的一大特點。
  • 一定要帥氣地回到未來——記第五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
    」第五屆全球華語科幻科幻星雲獎。 說起來,從前《科幻世界》召開的筆會,除了兩次國際性的世界科幻大會之外,一般都更像是科幻作家和科幻迷自己內部歡聚的活動。而自從2010年「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創辦以來,就在總指揮董仁威老師的帶領下一下子具有了高大上的味道。還記得第一屆在成都舉辦時,在一個大劇場裡安排了科幻作家走紅地毯的環節,當時覺得非常喜感。
  • 少兒科幻 帶夢飛翔!首屆少兒科幻星雲獎入圍名單出爐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石雅彬" 六一 " 國際兒童節期間,中國科幻作家們為孩子們呈上了一份大禮——首屆少兒科幻星雲獎頒布了入圍名單,共有 18 部作品獲得 2019 年度中長篇小說、年度短篇小說、科幻評論等獎項入圍資格,在此基礎上將評選出各獎項的金獎和銀獎
  • 我省兩作家作品入圍「首屆少兒科幻星雲獎」 - 山西晚報數字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白潔)5月29日,首屆少兒科幻星雲獎組委會公布「首屆少兒科幻星雲獎」入圍名單,我省作家崔昕平攜《中國少兒科幻的「當代」觀察》入圍該獎項的2019年度科幻評論獎;小酷哥哥憑《神奇豬俠:外星人入侵地球》入圍2019年度幼兒科幻小說(專項獎)。  近年來,中國少兒科幻事業呈加速成長態勢。
  • 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揭曉 看看這些優秀科幻作品你喜歡嗎?
    10月27日,在重慶舉辦的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頒發最終獎項。圖片來源於網絡據主辦方介紹,小說類金獎由新銳科幻作家灰狐著《固體海洋》斬獲,中篇小說金獎由中國科幻全新代代表作家阿缺著《彼岸花》獲得,短篇小說金獎由新銳科幻作家梁清散《濟南的風箏》獲得。
  • 《人物專欄》中國科幻人物博覽
    2、劉慈欣(1963- )中國科幻新生代四大天王之一,中國當代科幻四大頂梁柱之一,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第一人,其科幻長篇小說《三體》,被公認為中國當代科幻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高度,2011年獲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2015年8月23日,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作家首次獲該獎者。
  • 2020中國科幻十大事件
    一、星雲獎盛典因新冠疫情而延期  12月15日,因舉辦地四川綿陽出現疫情突發情況,組委會決定延期舉辦原定於18-20日舉辦的第十一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系列活動。  關鍵詞:三體  相關事件:  8月22日,《三體》獲得第51屆日本星雲賞「海外最佳長篇」獎。  9月2日,Netflix與三體宇宙、遊族集團正式宣布將《三體》拍攝成劇集。
  • 星雲獎「最佳遊戲編劇」出爐,《天外世界》拿下科幻界大獎
    美國科幻/奇幻界在昨日正式揭曉了第55屆星雲獎(Nebula Awards)的獲獎結果,其中黑曜石打造的RPG《天外世界》獲得了「最佳遊戲劇本」獎項。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昨晚公布了星雲獎獲獎名單,黑曜石遊戲《天外世界》獲得「最佳遊戲編劇」獎,其他提名作品為《星際拓荒》《極樂迪斯科》《The Magician’s Workshop》《Fate Accessibility Toolkit》。
  • 第55屆美國星雲獎獲獎名單揭曉,兩性平權成熱門話題
    撰文|彭鏡陶北京時間5月31日,由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家協會舉辦的第55屆星雲獎獲獎名單揭曉,女性作家和女性主角幾乎包攬了所有獎項,兩性平權成為美國科幻界的熱門話題。星雲獎是美國幻想文學界最重要的獎項,首創於1965年,評選範圍僅限於在美國出版或發表的科幻及奇幻作品。本次獲得最佳長篇小說獎的作品,是莎拉·平斯克的《新日之歌》,(作者曾於2016年獲雨果獎最佳中篇小說獎)書中提到無人接觸送貨和VR演唱會,和疫情期間的社會狀況相似。《輸掉時空戰爭的方法》英文版書封。
  • 《天外世界》獲55屆美國星雲獎「最佳遊戲劇本作品獎」
    科幻、奇幻界最負盛名的獎項 —— 美國星雲獎(Nebula Awards)已經在昨天決出第 55 屆的獲獎結果。黑曜石出品的《天外世界》得到美國科幻及奇幻作家協會的青睞,成為 2019 年「最佳遊戲劇本作品獎」的得主。
  • 2020第九屆未來科幻大師®獎徵稿啟事
    2020第九屆未來科幻大師®獎徵稿火熱開啟,將在國內外徵集優秀作品。西部文化產業中心作為本次活動的聯合主辦方之一,將攜手各大機構企業,與諸位科幻迷一起共襄盛事,熱愛科幻,關注未來。阿來主席是本屆大師獎終審評委之一,作為西部文化產業中心核心文化標籤的「阿來書房」也將在評選期間舉辦一系列線下科幻主題分享活動,為優秀的科幻作家和科幻IP提供平臺,也為廣大的科幻粉絲提供一個和知名作家見面的機會。
  • 歷史上的今天|6月23日 57年前的今天 當代科幻第一人劉慈欣出生
    57年前的今天,1963年6月23日,「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劉慈欣出生。劉慈欣,男,漢族,1963年6月23日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陽泉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陽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包括7部長篇小說,9部作品集,16篇中篇小說,18篇短篇小說,以及部分評論文章。
  • 《三體》讓美國科幻界都驚訝的中國第一人科幻小說家:劉慈欣
    劉慈欣:引領中國科幻小說走向世界|《三體》劉慈欣祖籍河南省信陽市羅山人。生於北京,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第九屆全委會委員,同時也是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他寫的科幻書籍數不勝數,可能我們不認知這位偉大的作者。
  • 第十二屆「華語金曲獎」 江映蓉、崔子格、隔壁老樊、劉珂矣...
    1月7日,」第十二屆「華語金曲獎評選結果線上揭曉,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學子江映蓉、崔子格、隔壁老樊、劉珂矣、李紫婷所在火箭101組合,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教師李曉川、以及北音教師ERIC所在HAYA樂團,客座教授馬條、譚伊哲
  • 從國手到科幻小說家 趙蕊蕊:我想成為真正作家
    昨天中午,前女排國手、雅典奧運冠軍趙蕊蕊在電話那頭笑著對記者說——近日,因為作品《彩羽俠》成為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44部推薦作品中的一部,趙蕊蕊又成為當紅熱點,「這段時間的確有不少媒體來約採訪,一開始我自己都不知道咋回事……」  一個排球國手改行寫書,還出版了兩本(第三本也已經寫完),如此華麗的轉身,力度是不是太大了?
  • 成渝悅讀周①丨《三體》輝煌離不開成渝,「科幻之都」和「賽博朋克...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成都是中國地理的窪地,也是中國科幻的高地。劉慈欣、王晉康、何夕等一批國內頂尖科幻作家的作品,以《科幻世界》為大本營,從成都走向全國乃至更大的世界。「華語科幻銀河獎」、「華語科幻星雲獎」、「中國科幻大會」等國內多個重要科幻獎項的舉辦,讓成都成為20多年來國內最主要的科幻人才集聚之地。
  • 封面會客廳|「幾近一己之力」做成釣魚城科幻中心 科幻博士將...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委員,重慶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副主任,多屆星雲獎評委。「星雲獎,銀河獎,都為中國科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是在我眼裡,它們獎金還是不夠高。」「我們的評獎絕不會為了擺平衡,如果一個作家有實力拿到大滿貫,我們絕不會讓他把其中一個獎讓出來。如果實力在,他應得的獎都會給他。」
  • 日本科幻作家:《三體》在日本引發熱潮,日文版比英文版更傳神
    10月25-27日,第十屆華語科幻星雲獎超級盛典在重慶舉行。大會除邀請到了國內的科幻作者,還有來自日本的著名科幻作家參與其中,日本作家如何看待中國科幻呢?日本科幻作家、日本科幻協會前任會長藤井太洋講述了《三體》今年春天在日本發行後引起的風潮。
  • 第十二屆華語金曲獎:馮提莫獲跨界歌手獎,隔壁老樊獲年度男新人
    第十二屆華語金曲獎已經頒獎了,由於疫情影響,頒獎採用線上的方式,獎盃會派送至各位獲獎歌手的手裡面。今年的華語金曲獎,雖然沒有舉辦實際的頒獎典禮,但是獲獎的明星陣容同樣非常強大。周杰倫、陳奕迅、薛之謙等實力派歌手在這一年中都有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問世,華語金曲獎也根據表現對歌手們進行表彰。
  • 科幻博士將「未來」當成事業
    「大師獎,Grand Master Award,為百萬釣魚城科幻大獎的首獎,參照諾貝爾文學獎範式的創作終身成就獎。首屆獎金為單人60萬元,並逐屆提升,第三屆增至單人100萬元。該獎為雙年大獎,旨在獎勵全球範圍內的華語科幻寫作者、科幻從業者。」陳楸帆、江波、張冉、阿缺等多位國內一線青年科幻作家,悉數到場。《三體》責編、《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上臺致辭對釣魚城科幻中心表示祝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