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賀璐
自1989年以來,克雷格·布朗一直是《私家偵探》(Private Eye)戲仿日記專欄的作者、作家、記者。得益於豐富的經驗,在這本書中他融合了歷史、日記、自傳、粉絲來信、訪談、清單和表格等多種寫作素材。
One Two Three Four: The Beatles in Time,Craig Brown ,Fourth Estate,2020年4月
布朗曾表示,他的目標是「傳達披頭四時代的樂趣和刺激,以及他們四人改變的歷程,無論是好是壞」,並且,「我也熱衷於展示他們對每個人的影響,從女王到查爾斯曼森(Charles Manson)。我覺得這一切最好是用許多短小的章節來表達,像稜鏡一樣並列,形成萬花筒。」
克雷格·布朗
在衛報對其進行訪談時,他說:「幾乎每一個活在上世紀60年代的人都與披頭四有某種情感聯繫,從憤怒到崇拜。1964年,印尼總統蘇加諾(Sukarno)禁止披頭四式的髮型,並命令任何模仿這種髮型的年輕人都要強行剃光頭髮。戈巴契夫總統對保羅說,甲殼蟲樂隊「告訴蘇聯的年輕人,還有另一種生活」。
我們已經有大量關於披頭四的文學作品,其中很多都非常好,這意味著披頭四的傳記需要的不再是另一部厚重的編年史。克雷格·布朗表示,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做——比如追蹤怪人的故事,比如《歌唱的修女》(The Singing Nun),或者翻看舊的《Listener》雜誌,找出為什麼安東尼·伯吉斯如此厭惡他們的音樂。「我去了漢堡,當然,去了利物浦,在那裡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甲殼蟲樂隊的專家,或者是他們其中一個的遠房表親。」
Baillie Gifford是英國非虛構的最高獎項,獎金高達30000英鎊。該獎的前身是塞繆爾·詹森獎,向任何國籍的作者開放,旨在獎勵時事、歷史、政治、科學、體育、旅遊、傳記、自傳和藝術等領域的最佳非虛構文學寫作。該獎項評委會主席瑪薩·凱爾尼(Martha Kearney)評價道,《一二三四》是「在熟悉的領域裡極具原創性的書寫」,稱它「是本深刻的關於成功與失敗的書,贏得了評委會的一致支持,重塑了傳記藝術。在2020的鬱鬱寡歡中,讓我們看見了光芒。」
本文參考連結: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nov/24/beatles-biography-one-two-three-four-wins-baillie-gifford-prize
編譯|賀璐
編輯|張婷
校對|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