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秋天常見野果子完結篇
圖文:青色
風將果子吹得發皺,
枯枝在稀疏的陽光下
閃著慘澹的光
冬,還是狠心地
把不願歸去的秋趕走
柱果鐵線蓮在暗紅的山烏桕上
鋪下雪白的世界,
將往事一筆勾銷
蓖麻子在冬陽的枝頭爆裂
如焰火般畢剝作響;
來不及冬眠的南蛇藤
又開始在懷裡蠢蠢欲動
三年前在溪鼓農場第一次看見它時,把它認作長刺楤木,二者非常相似。
個人經驗:辨別棘莖楤木的辨識點在於小葉片下面灰白色、無毛。
楤木屬的顏值都相當高,綠白色的小花如滿天星般綻開,經常刷山的人不會錯過。
旗山之行,除了被龍膽科雙蝴蝶屬植物驚豔到,就數這粉紅紫黑的果梗果實最讓人難以忘懷。它如天邊飛過的一朵粉紅雲朵般棲息在樹梢,將山林瞬間點亮。
黃毛楤木辨識點:
1.複葉和花序均大。羽狀複葉長可達1.2米,傘形花序有花30-50朵,分枝可達60釐米。
2.小葉兩面密生黃棕色絨毛。
三、楤木
第一次在山上看到這種楤木,未認真辨別細節,暫且當成楤木本種,放這和上面兩種做個伴。(期待專家給出指導意見)
四、栝樓
長萼栝樓
多年前某個清晨,天蒙蒙亮,在同行夥伴們還在睡大覺之時,我獨自登上了南京玄武門的古城牆,尋花問草之際邂逅了在城牆上盛開的栝樓白色花。原來也有和我一樣勤勞的花。
回福州後,在靈響路和夢山北路也經常看到栝樓,不過都是長萼栝樓,且每次看到它時均已花謝。據說栝樓是晚上九點開始開花,看來明年要細細觀察。
栝樓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讓我遺憾的是未有機會親手撫摸它的瓜皮,未有機會採摘小西瓜般的栝樓。每次只能站在牆腳下仰視著它,看它開花、結果,果從小果變成小瓜,再從綠色變成黃色、橙色。
算盤子鼓嶺多見,毛果算盤子旗山多見。
南蛇藤屬的花梗關節是主要鑑別點之一,如東南南蛇藤花梗關節在中部以上;南蛇藤的花梗關節在中部以下或接近基部;短梗南蛇藤花梗關節在中部或中部以下;過山楓在上部。
辨別南蛇藤和短梗南蛇藤還有一個重要鑑別點,南蛇藤的葉柄較長,可達1-2釐米;短梗南蛇藤的葉柄長不到1釐米,約5-8毫米。
八、東南南蛇藤
南蛇藤屬共有30餘種,中國有24種,不易辨識。本種由省林木資源普查組專家幫助定種。
九、過山楓
這就是南蛇藤屬為什麼在野外格外受歡迎,也常作為園藝觀賞種的原因——秋冬季節時成熟的果實纍纍,競相開裂,露出鮮紅色的假種皮,宛如一顆顆鑲嵌在翡翠中的紅寶石。
過山楓的特點是:聚傘花序通常3朵一簇,花梗關節在上部,葉多橢圓形或長方形。
蓖麻是常見的鄉土植物,記得小時候常有人收(買)蓖麻子和蟬衣,那時便知曉蓖麻子有用,亦常觀察蓖麻的花、果、莖。
蓖麻莖有紅有白。紅莖的我們稱之為紅管蓖麻,白的為白管蓖麻,紅管的蓖麻更貴一些。也時常好奇地掰開蓖麻子外殼,探究內裡的果仁。
蓖麻子下墊著牛皮紙,用石塊輕輕一砸,化為白色粉末,還滲出點點油漬,那就是蓖麻油。如今想起,恍如隔世。
寂靜的山林裡,秋果們在密謀如何抵達未來和遠方。南方的冬姍姍來遲,五期的秋果也終於在冬來得更猛烈前完結。
《福州秋天常見野果子》分五期記錄,共記載福州常見秋果共58種,歡迎老師們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
2.福州常見野花野草(二)
3.福州常見野花野草(三)
4.福州常見野花野草(四)
5.福州常見野花野草(五)
6.福州常見野花野草(六)
7.福州常見野花野草(七)
8.福州常見野花野草(八)
9.福州常見野花野草(九)
申請加入植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