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 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28日14時20分訊(何婷)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公布實施專科教育高等學校備案名單的函》,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正式更名為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
這意味著,該校邁向多元化辦學的新時代。更名後專業群如何建設?產教融合如何深化?如何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光學實訓室 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
華數機器人創新創業基地 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
與產業脈搏「同頻共振」
打造以建築科技為核心的智能化專業集群
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成立於1984年,坐落於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重慶大學城,是經重慶市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門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重慶市第一批骨幹高職院校。
完成更名後的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跳出「房地產」界限,以夢為馬再出發,著力揮灑出更為精彩的教育「奮進之筆」。
學校以建築現代化為主線,以綠色建築智能化、新型建築工業化、建築產業信息化為重點,聚焦數字建造,利用虛擬實境、BIM、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以數字鏈驅動建設工程項目設計—施工—運維一體化,不斷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在工程建造領域與建築類專業群的深度融合。
為更好地對接智能製造、信息科技、現代服務等西南地區重點產業鏈,推動專業群與產業群無縫對接,該校建立健全專業建設隨產業發展的動態調整、持續優化機制。圍繞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的組建原則,產業升級發展、城市建設需要什麼專業,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就辦好什麼專業,提升專業設置與西部科學城建設的「契合度」和「依存度」。
「我們快速響應、精準施策,致力於把土建類專業打造成王牌。」隨著傳統建築向產業化轉型,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不僅推動土建類專業「老樹開新花」,還促使該學院在原有專業基礎上,新設裝配式施工、智能控制技術等專業。
為助推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慶支柱產業發展,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將原主要服務於房地產產業鏈的專業加以調整,增設裝配式建築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智能控制技術、虛擬實境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專業等特色新專業。
「產業在『調頻』,學校就要一起『共振』。我們的新專業都有濃濃的『科技味』。」朱新才校長介紹說,為使新標準、新規範、新技術為學校發展助力,該校特色新專業從土建類專業中汲取營養,延伸發展,開枝散葉。滿足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通過撤、並、改、增等舉措,改造提升了傳統專業,著力推進了專業建設「強基、固本、散葉」,專業設置與產業脈搏「同頻共振」,形成了高度契合產業、集約建設、建築科技特色鮮明的專業體系。
通過不斷優化專業結構,該校實現了從服務單一的房地產產業鏈向服務建築與房地產、智能製造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成功轉型,緊貼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建築現代化為主線,以綠色建築智能化、新型建築工業化、建築產業信息化為重點,構建了以裝配式建築技術為特色的土建類、以工業機器人及新能源汽車為特色的裝備製造類、以大數據和虛擬實境技術為特色的信息技術類、以跨境電商及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為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類和以環境及文化創意(以室內設計及環境藝術設計)為特色的設計藝術類五大專業群。
目前,經市級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建設、「十三五」期間的重點投入和強化建設,學校11個專業成為市級重點專業,7個專業獲市級專業能力提升專項支持;教育部認定為骨幹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及生產性實訓基地各1個;「基於數字建造的高職土木建築類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研究與實踐」項目獲批重慶市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研究重大項目。
建築智能化實驗室 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
VR實訓中心 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
空乘專業師生 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
建設一支國際化師資隊伍
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發展
「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決定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之一。」朱新才校長說,學校不斷加強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努力提升師資隊伍的國際視野,只要有機會,我們都會派教師出國學習。」據了解,單單就裝配式建築專業群而言,近3年,學校共派出100多名骨幹教師赴德國、日本等國家學習。
學校對標「雙高計劃」,柔性引進了江歡成院士,建成了以江院士領銜的市級院士工作站、虛擬實境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裝配式建築研究院,立項建設了土木工程專業類、網際網路+專業類、建築學專業、藝術與設計(VR)專業類、高端裝備製造專業類等5個校級教學團隊和裝配式建築、虛擬實境(VR)、智能製造裝備、BIM、網際網路+現代服務業、西南山地特色小鎮等6個科研團隊,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明顯提升。
同時,學校與德國黑森州建築業協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造建築科技類專業群產教融合的高端平臺。與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共同研製科學規範、國際可借鑑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將國外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已完成了專業教學標準6個,裝配式建築技術(結合虛擬實境技術)專業資源庫建設1個,合作開發了裝配式建築等特色教材11門,參與重慶市裝配式建築標準及試題庫建設。
學校高度重視服務「一帶一路」倡議,中外合作辦學邁出了重要步伐,繼中德建築人才聯合培養,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培養項目後,首次招收了30餘南非留學生,建立了尼泊爾人文交流中心並選派了教師到尼泊爾人文交流中心工作,學校社會聲譽擴大到國門之外。
學校與中興合作共建中興智慧學院 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
重慶市首個Cloudera大數據學院成立 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
裝配式建築生產性實習實訓室 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
以產教融合為引領
打造高水平實習實訓基地
專業群建設推動了產教融合發展,重慶建築科技職業學院以「校企一體化」為辦學特色,與企業實施人才共育:共同開辦專業、共建實驗實訓基地、共建「雙師型」教師隊伍、共同編寫教材、共同開發課程、共同進行橫向技術研發等,先後與住建部、中興通訊、華數機器人集團、重慶翰海睿智大數據公司、陽地鋼(北京)裝配式建築設計研究院等100餘家包含政府、行業、國內外大型企業及科研院所等建立了產學研用合作關係。
並且,學校以產教融合為引領,重點打造和完善大型結構、裝配式建築、工業機器人、虛擬實境技術、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建築設備與智能化、建築信息化、藝術與設計、經濟管理以及基礎實驗等10大實驗實訓中心。
專業群的建設也促進了學生的成長成才。近3年學生在全國各類職業技能大賽、科技創新大賽中表現突出,獲得各級各類技能競賽獲獎100餘項。學生獲得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2019「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工業大數據國內賽區團體一等獎、全國物聯網接入技能競賽一等獎。
朱新才校長表示,高水平骨幹專業群建設和優質職業院校建設,帶動引領了一批專業發展,為學校辦學水平再上新臺階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學校將著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菁英匯」科創服務平臺,服務全市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搭建高水平產學研用平臺,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技術研究院及產業化基地;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協會強強合作,建設高水平重慶中德未來工廠研究院;打造以裝配式建築為主的建築科技創新高地;建設中國—以色列3D全彩列印產教融合示範基地,全力服務中國西部科學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