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2021-03-02 心理學空間網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高雄榮總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張琦/江淑芬

當你每天一打開電視,一邊吃著晚餐,一邊看著世界上其他人發生的事情時,你是會感同身受?會幫他想解決的方法?還是會想到你自己的問題呢?其實,每個現代人都有自己的壓力,祇是沒有人人都上電視和報紙而已,有時身處在壓力狀態下自己卻不清楚是怎麼回事,所以為了讓大家對自己的心理衛生有一點概念,我們就先從什麼叫做壓力開始說起.

一、壓力到底是什麼東西?

就壓力的定義來說,它是指人與外界環境中的壓力源之間,持續互動的「調適過程」,即個體為了因應外在要求而引起的系列反應,包括了認知、情緒和生理層次的反應。

壓力源一般來說可以分為生理壓力(例如:疼痛)及心理社會壓力(例如:失業)。而個人在壓力狀態下的表現,除了端視壓力源本身的嚴重度之外,還有很多重要的影響因素,包括你自己如何看待這個刺激,以及你如何運用所擁有的內外在資源來因應,還有你的個性及支持系統等等,都會影響到整個互動的過程及結果。例如一個生性樂觀有自信的人,面對明天的開刀手術(壓力源),他會事先與醫師及家人做好良好的溝通(社會支持),而感到很安心,預期手術成功(認知),因此心情平穩(情緒);但另一個容易憂慮緊張的病人,不敢問醫生、也不敢和家人朋友說出自己的擔心,整夜胡思亂想而心情鬱卒,導致失眠。這也就是為什麼發生同樣的事情,有些人就會被擊垮造成身體心理都生病了,有些人卻能夠越挫越勇吸取經驗,為面對下一次的挑戰作準備。

既然我們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會面對壓力,若是能先做好因應壓力的準備,就像是打了預防針一樣,可以增加你對壓力的抵抗力,讓你可以儘快的調適好,恢復平穩的生活。一般來說,一個能夠對壓力有良好因應能力的人,通常會有以下的特質:

心理層面:有高度的自我控制感,覺得自己能作有效的決定與行動來處理問題;能夠願意接受挑戰、作出承諾,並且忍受暫時的不快樂。

生理層面:能夠均衡的飲食及規律的運動,保持身體健康。

社會層面:能夠擁有且善用健全的社會支持系統,適時尋求適當的資源與協助。

而從壓力源的嚴重度來看,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對不同種族的人來說,都是極嚴重的打擊。尤其自從國內的大園空難、林肯大郡事件到921大地震,以至於美國的911恐怖攻擊行動,造成無數的天人永隔,突顯出當個人承受這麼大的傷慟時,所產生的生理-心理-社會問題,是相當值得重視的。

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面對失去你的痛苦,不如選擇遺忘

面對人類生離死別的情感割捨中,這是常被用來保護自己,免於讓自己處於悲痛狀態下的自我調適方式之一,但知性的遺忘,並不表示情感的接受。

在多數喪親或失去摯愛的友人的現象中,我們常壓抑傷慟的情緒,一時間難以面對死亡的事實,以致常容易讓自己相信所愛的人不過是出外旅行或例行性上班;但當面對一人孤寂,冷清自娛時,冷酷的事實,常浮現心頭,頓時陷入沉寂的心痛,特別是許多不預期的死亡或意外發生時。當美國911恐怖事件發生,尤其當主謀者尚未受其法律的制裁時,悲傷更是無止盡,使哀傷的過程遲遲無法完成。

而在面對失去親人的哀悼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如哀痛的反應仍過於強烈,或長期沉浸於哀傷的自憐中,即可能處於病態的悲傷反應,應適時尋求協助。就一般正常的哀傷反應時間,視不同文化背景而定,大都在半年至一年內。

那我們該如何來自我診斷,區辯較不健康的哀傷反應,而求其治療,拉薩(Lazare,1979)曾提出幾個線索,可供其參考:

痛過才知深愛過,

 原來,失去的不是你,

而是我自己。

如何從悲慟的痛苦中,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意義,是一段艱苦而漫長的過程。悲傷如同疾病,都需要時間來癒合,如果察覺自己已陷入生命的危機中,應立即尋求適當的求助,以免讓自己及家人重新經驗二度創傷的打擊。

傳播心理知識 倡導心理觀念


 

相關焦點

  • 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抑鬱
    「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憂思之情,古已有之。 從《詩經》到《楚辭》,皆有悽冷的情感表達。「憂」是人類表達傷感的情緒。外在世界的人、事、物、景,以及我們自身對於事物的認識,都會影響到情緒。健康的情緒會讓人輕鬆,心情愉悅,看天天藍,看水水綠,輕快的心情,讓人感覺像小鳥一可以飛到高遠的天空中去。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幸福是幻影,自由是涅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創作則是為了結合現實進行深刻的思辨,解決存在的解釋問題,積極專注於探尋「存在是人類可能性的領域,是人可能成為的一切,是人可能做的一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圍繞多種生存主題境況,通過兩對男女主人公反覆探尋生命意義的歷程,引領我們提高對存在之本質的認知,探尋生命最終該有的份量。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情色、哲學?還是只讀了個寂寞?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故事結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並非是常見的單線敘事,雖然故事內容本身並不複雜,但整個故事被拆分為七個部分,每個部分自成一章,以不同的人物視角、時間節點、事件凸顯當時當事人的經歷,最後拼湊成一個整體。
  • 《柔道龍虎榜》 杜琪峯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看懂的人都哭了
    米蘭·昆德拉把生命中的偶然性帶來的必然,也就是無常,叫做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那面對生命中可預知的必將到來的命運,也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你將如何面對呢?在我看來,《柔道龍虎榜》就是杜琪峯給出的答案。這是司徒寶生命中的必然,是他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宿命尚未到來之前,他也曾努力抗爭,成為「柔道小金剛」,但當命運的中的第一縷黑暗到來的時候,這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壓垮了他,他選擇了沉淪,漸漸變得麻木,但心中仍然保留著他的聖地。東尼、李亞岡、大蠻哥的挑戰和輕蔑他都一律無視,只有曾經的師父還能讓他動容,還保持著對師父的尊重。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每一種選擇,皆有生命的意義
    這句話來自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寫出了歷史的不可預知性。其實,生命也和歷史一樣,只有一次,無法,我們很難判斷出自己的選擇是對或錯。尼採認為世界是輪迴的,生命是一種難以察覺的重複。不論選擇的目標是崇高還是庸俗,人類只是在不斷重複著前人的路,選擇毫無意義,生命走向虛無。
  • 品讀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讓靈魂歸於寧靜
    幾十年來,昆德拉一直新作不斷,已先後發表了《玩笑》、《生活在別處》、《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不朽》、《身份》以及《無知》等多部影響頗大的小說以及《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帷幕》、《相遇》四部隨筆集,這些作品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國際聲譽。
  • 生命中最不能承受的痛(感動)!
    我的生活也仿佛一下子沉入了海底,周圍的一切使我不能呼吸。我選擇了逃離,絲毫不留戀地逃離了那個生養我20載的村莊,獨自來到縣城的一家工廠打工。我要活出個樣兒來給他們看,我要讓我的父母在村裡老少爺兒們面前重新抬起頭來。
  • 【節目預告】今晚21:10北京衛視《生命緣——不能承受之重》
    【節目預告】今晚21:10北京衛視《生命緣——不能承受之重》 2020年10月28日21:10 北京衛視《生命緣—不能承受之重》 真實記錄孟化主任團隊 為小劉手術減重全過程
  • 從古至今,人們可以承受生命之重,卻無法接住生命之輕
    因此,饑寒交迫是每個生命裡不能承受之重。然而曾經人類的這份不能承受之重,在工業時代到來之後開始逐漸改變,逐步解決。時代的發展是驚人的,速度之快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到今天,大多數人都實現了衣食無憂,溫飽已不再是人們最擔憂的事情了。人類開始遭遇生命不可承受之輕,那就是精神的匱乏。
  • 龍清泉做客《冠軍之家》: 絕境中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龍清泉,裡約奧運會男子舉重56kg級冠軍,打破塵封16年之久的世界紀錄。賽後,他做客網易裡約前方特別節目《冠軍之家》,化身大咖與網友互動。回頭想自己昨天在挺舉中舉起的170kg,他感慨確實很不容易,「技戰術非常重要,抓舉第二把失敗後,我加了2公斤重量,當時我已經落後朝鮮選手2公斤,如果抓舉不成功等挺舉再想贏他就是不可能的事。」
  • 女排世界級副攻自嘲是命運多舛的人,感嘆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但是曾經多次受傷,亦有&34;之稱,2004年的一次重傷對她的心理和職業生涯影響很大,於2009年退役。趙蕊蕊趙蕊蕊自曝年幼被抱錯經歷,感嘆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其實不然,光從計劃生育浪潮中死裡逃生,再到我出生後險些被抱錯的經歷……不難看出,我是個命運多舛的人。當年,所幸護士錯抱給我爸的是一個男孩,父母發現後及時調換回來,不然,我現在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了。很多時候,疏忽大意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也是無法彌補的。米蘭昆德拉寫過——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那麼,我們的生命又能承受多少的惡意呢?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靈上的無根浮萍有時卻重若千斤
    溫馨提示:本文閱讀完成時長約為7分鐘文/螢火微光本書的作者是捷克大師級作家米蘭·昆德拉,談起米蘭·昆德拉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他一生塑造了許多鮮活的人物形象,他在文學上的影響力絲毫不遜色於《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昆德拉的筆觸細膩,善於運用隱喻的手法,這一點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告訴你男人是愛你還是想「睡」你的真相
    這種問題還真不是臆想的,早在上個世紀,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就向我們描述了一個這樣的活生生的男人形象。他任性自私地處理這些生命中感情問題帶來的煩憂,引發了我們對生命中靈魂、肉體、性與愛之間的複雜交融的反思。
  • 在不同的年齡裡讀《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有不同的感覺
    現在我們來談一談他的經典名著——《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也有不同的版本倒過來翻譯為《不能承受之生命之輕》,以下簡稱《輕》。輕,不是輕浮的輕。這本書寫成於1982年,直到1984年才用法文出版。他先是用捷克語寫成,然後才有英文版和其他的版本。
  • 《穿越平行宇宙》:宇宙中不能承受之輕|餘晨書單
    米蘭·昆德拉在其最負盛名的哲理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以尼採的「永恆輪迴」作為開篇:曾經一次性轉瞬即逝的生活,會像影子一樣沒有分量,而不斷重演的歷史,或許才能擺脫存在的虛無而獲得沉重的意義。你是否有過深深的悔恨,嘆息生活中錯過的機會,失去的愛人,難以挽回的挫敗,無可奈何的衰老… 你是否經歷過無法言喻的欣喜,那種突如其來的頓悟,兩顆心靈熱烈的碰撞,夏日裡菩提樹下的寧靜,海邊微風中落日餘暉的絢爛… 你是否有曾想過:如果我能夠再活一遍。其實,你曾經活過,正在活著,並且必將重活同樣的人生,一切都會永恆輪迴。
  • 長期過度加班,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這不是奮鬥,而是摧殘
    過度加班,身體豈能承受?最近,拼-多-多員工張*霏猝死的消息令人感到惋惜,而拼-多-多亂七八糟、自相矛盾、不負責任、遮遮掩掩的回應,則更令人惱火。張*霏僅僅23歲,正是花一樣的年齡。所以很多因過度勞累而導致心源性猝死的患者,都曾在生前抱怨過工作太累,身體無法承受等等情況。
  • 尼古拉斯·凱奇新片《不能承受的天才之重》扮演自己
    新京報訊 2月4日,據外媒報導,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新片《不能承受的天才之重》宣布定檔2021年3月19日在北美上映。尼古拉斯·凱奇將在影片中飾演自己。尼古拉斯·凱奇。三人的生命安全都有了危險,此時凱奇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影片映射現實中的凱奇自身,並且還會致敬凱奇的很多電影,比如《變臉》《離開拉斯維加斯》《極速60秒》等。《尷尬時刻》《活寶鬥惡鬼》編劇Tom Gormican有望執導該片,他和《活寶鬥惡鬼》聯合主創Kevin Etten寫了該片劇本,表示自己是凱奇的忠實影迷。
  • 尼古拉斯·凱奇新片《不能承受的天才之重》定檔,將扮演自己
    2月4日有媒體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新片《不能承受的天才之重》宣布定檔2021年3月19日在北美上映。據悉,尼古拉斯·凱奇將在影片中飾演自己。三人的生命安全都有了危險,此時凱奇必須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影片映射現實中的尼古拉斯·凱奇自身,因為他有一個喜好,就是買買買買買。
  • 生命不能重來,面對無法承受的打擊,你怎麼做?
    生命就像一趟單程的列車有去無回。走過的路,遇見的人,見過的風景都會成為回憶。當這趟生命的列車在絕望的站臺停下的時候,你腦海裡會閃現過一個問題嗎?如果生命能再重來一次,你會怎麼做?生命若是能重來,主任會怎麼做呢?02我有一次回老家,我發現有個蓬頭垢面,眼神呆滯,穿著邋遢的女孩子,從門口走過去,年紀在十六歲左右。
  • 《傾國之戀》——不能承受的愛情之重
    《傾國之戀》觀後感 ——不能承受的愛情之重 在被國家放逐流亡後,他們成為溫莎公爵和公爵夫人,成就了這一段轟轟烈烈「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傾國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