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行將結束,這個之前經常出現在科幻電影裡的年頭,如今來了又將離開。站在2020年的年底,向前,我們暫時無法找到答案,但當我們回望過去的20年,會發現什麼?
看完這篇文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未來,與歷史同在。
本文梳理了從1998年到2020年,樓市的緣起,介紹了20多年裡,每一年的時代大背景,以及濟南樓市的走勢和對應的房價變化,以及每個周期裡樓市調控的進程……
這些內容長達6000字,耐心看完一定有所收穫。你會徹底了解濟南樓市的過往走勢、政策,以及各個板塊的前世今生。
1999年的時候,你在幹什麼?
總覺得1999年是十年前,但仔細一算,距今已有21年。就像昨天我們還在說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這一句話我們一說就是20年。
1999年千禧年的前夜,你在做什麼?
坦白說我忘了。短短二十年對我來說往事如煙。
20年很長嗎?要知道,我們生活的世界如此之大可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大概有1560億光年,可觀測到的宇宙年齡大概有138億年,而我們一生短短不過百年,大部分人卻為那100平米的建築面積殫精竭慮大半生。
一種科學觀點說,宇宙誕生於奇點大爆炸。
而中國樓市誕生於1998年。# 樓市文化 #
1998年
1998年7月3日,是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的一個分水嶺。這一天,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從這一刻起,原先的福利分房制度徹底被廢止。
從分房子到買房子,我們開始了賺錢買房之路。
無論是現在,還是98年開始,買房對於多數人來說,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你要擁有,就必須付出。
沒錢全款買房怎麼樣?貸款!
1999年
1999年,按揭應運而生。
1999年年初,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於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在「積極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引導下,貸款買房、按揭等新概念開始登陸中國內地。有了貸款提供彈藥,商品房個人消費時代正式來臨。
2000千禧年
2000年,步入新世紀,最貴的是人才,但我們身邊漲得最快的可能是房價。新千年的開端,樓市裡的裂變才剛剛開始。有了貸款,住宅的商品屬性被還原出來,甚至開始擁有金融屬性。
一場狂歡拉開序幕,商品房從面向少數群體的奢侈消費迅速轉向普通人的大眾消費,中國房地產終於迎來了跨越式發展。
2001年
2001年就迎來了股市和樓市的牛熊分水嶺:這一年,股市大熊,樓市大牛。大牛鑄就信仰。由於股票市場大幅「縮水」,投資風險凸顯出來,不少投資者從資本市場退出,並為資金尋找出路轉而投資房地產。
2002年
2002年,房地產相關配套政策陸續出臺,招拍掛制度問世。
這一年濟南前三季度均價1749元/平方米,2002年濟南第四季度均價達到了2007元/平方米,如果在那個時候你買房,你能買到的樓盤可能是這樣的價格和位置:
現在看當年的房價,可能很多人覺得便宜,但在當時同樣有很多人買不起。上面圖片裡的這些樓盤,17年後的今天看幾乎都在主城的核心位置,但在17年前,很多人也會覺得這些樓盤距離「主城」太遠了。
2003年
2003年,濟南住宅均價繼續保持上升的態勢,商品房的均價達到2143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的1749元/平方米上漲22.53%。
同樣是這一年,濟南最新規劃出爐了,「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但此時濟南更多的地方還僅僅是一篇莊稼地。東進成為最先吹響的號角,在二環東路東六公裡的地方,濟南市國際會展中心拔地而起。
誰能想到17年前荒涼的高新區,如今成為GDP的扛把子。始於2002年的全國房價上漲,在2004年開始出現井噴式的飆升勢頭。
2004年
2004年是充滿變數的一年,2004年的濟南樓市同樣不平靜,房價上漲迅猛,均價達到2720元/平米。據當時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四季度,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濟南房價以漲幅13.7%緊隨青島、南京,居全國第三。
房改之後,樓市發展如猛虎出山,房價漲幅略大,樓市過熱,大招悄然祭出。
2005年
2005年,是房地產史上的首個大舉「宏觀調控」之年。
首次調控房價的新舊「國八條」於3月和5月先後出臺;9月銀監會212號文件收緊房地產信託。這一年市場的反應是,雖然許多項目主動降價出售存量,但房價總體繼續上漲。
2005年全年,濟南房價在調控下整體平穩,均價上漲至3068元/平米,但較2004年上漲342元/平方米,上漲速度為12%。有業內人士認為,2003年至2005年是房價漲勢最猛的一段時間,有些熱點地區1㎡一年內漲了將近1000元。
這在當時是什麼概念?
在當時的濟南白領月收入3000元已經是很不錯的收入水平,一年收入3.6萬,但濟南房價一年漲了342元/平方米,按照購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計算,同樣一套房子總價漲了3.4萬,一年的收入就這樣被房子吞噬。
2006年
2006年房地產繼續調控,這一年「國六條」出臺,重點發展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還是這一年,「國十五條」出臺,規定90平方米以下住房須佔項目總面積七成以上,也即「70/90政策」。
這一年的濟南樓市比較穩定,但均價已上漲至4590元/平米。當時濟南房價最堅挺的是中部,均價達到6000元/平米以上,而南部的領秀城當時處在開發初期,房價僅為4000元/平米出頭,而且當時配套較為落後。
2007年
2007年,是濟南樓市爆發的一年。
2007年濟南新房均價從二季度的4800-4900元每平方米上升到四季度的5600元每平米。這個價格達到了濟南房價史上的最高水平。
那個時候新一點的二手房,他們的價格是這樣,新龍家園65萬就可以拿下一套141平米的大房子。
而還有這些樣的老破小,不超過60平米,但可能裡面住了一大家子人。
這一年,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政府出臺調控政策:9月《關於加強商業性房地產信貸管理的通知》正式出臺,這亦是後來被頻繁提起的「9·27房貸新政」。
規定:對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比例不低於40%,貸款利率不得低於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的1.1倍,而且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應隨套數增加而大幅度提高。
對比今天樓市的調控力度,首付至少6成,當年的房貸新政還是比較適中的,但它傳遞的信號以及對樓市的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
2008年
隨著房貸新政實施,以及2008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導致的金融危機寒潮席捲全球,尤其是房地產市場受到很大程度影響。
濟南樓市雖然這一年進入低谷期,但房價比較平穩,整體處於低位,2008年6月濟南樓市整體均價為5679元/平米,這也是也成為了很多人夢想穿越回去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是濟南買房的好時機。
2008年濟南樓市的供應主力是鑫苑·城市國際花園、魯能領秀城、重汽翡翠郡和名士豪庭,新入市的有天鴻田園新城、保利芙蓉、保利花園、海納城。
2008年,我們出口金額佔據GDP現價總額的31.42%,再遇上國內消費不振,維持GDP高增長的壓力陡增。
在此背景下,當年11月中央火速推出:4萬億計劃,2010年底前投資4萬億拉動內需。同時,財政、貨幣雙重發力,積極財政政策、寬鬆貨幣政策。
房地產的夜壺被提上床,2008年10月27日起,央行決定將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下限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20%,對居民首套房和改善自住房,金融機構可在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上按照優惠條件給予支撐。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鼓勵你買房,鼓勵你貸款買房。2016年的兩成首付同樣如此,這樣明確的信號,歷史上出現的次數不多,但每一次都足夠明顯,都引發了樓市的瘋狂!
除了對個人購首套、二套普通自住房貸款予以放寬,這一年國家對住房轉讓環節營業稅也進行大幅減免。此時關於房地產的利好一波接一波,12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的「國13條」。
2008中國樓市出現10年大拐點,量價齊跌。因此下半年宏觀調控轉向,大規模刺激樓市消費政策陸續出臺,其他金融政策全線鬆綁,一劑劑猛藥注射之後,世界變了一副模樣……
2009年
2009年樓市復甦,後繼續大漲。
2009年的濟南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在濟南召開,運動會主場地位於濟南東部奧體中心。伴隨全運會配套的落地,濟南城市格局悄然改變,政府東遷,濟南向東,大勢所趨。
那一年濟南「宇宙中心」還是一片莊稼地和零星的村落,絕大多數一線開發商還都沒有來濟南,但時代洪流漫過了全國大地,濟南也不例外,城市大規模擴展,房企跑馬圈地,經歷了08年的歷史拐點,新的房地產時代來了!
到2009年年末,濟南的房價達到了6094元/㎡。
2010年
2010年來了,它延續了09年樓市的瘋狂與上漲。當然,調控也是一波接一波。這一年,國十一條,新國十條,9.29新政陸續出臺。
比較核心的調控手段就是提高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這一年是房地產過往歷史中調控最嚴厲的一年。
2011年
2011年1月26日,國辦發文,將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從五成提高至六成,部分城市被要求從嚴限購。同年2月,濟版限購政策出臺,濟南樓市進入限購時代。濟南住房成交量銳減,調控下的市場低迷,持續到了2012年。
截止2011年末,濟南房價8576元/㎡,這一年中小房企的資金鍊異常緊張,濟南多個樓盤爛尾或者開發商跑路。
2012年
2012年,傳說中的世界末日沒有來。
這一年濟南房價以及政策都比較穩定。
2012年全年,濟南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出現先抑後揚的走勢。上半年中,1、3、4、5四個月均出現環比下跌,直到6月份房價才止跌企穩。下半年,濟南房價開始陸續反彈,並出現了連續6個月環比上漲的現象。截至2012年歲末,濟南房價下半年累計漲幅已超過1.2%。
截止2012年末,濟南房價8485元/㎡。
2013年
2013年濟南再次迎來發展的新階段,3條軌道交通線路走向首次公開,二環西路高架通車。
這一年2月出臺了新國五條,不僅再次重申堅持執行以限購、限貸為核心的調控政策,堅決打擊投資投機性購房,還在繼2011年之後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價控制目標。
3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二手房交易的個人所得稅由交易總額的1%調整為按差額20%徵收。
隨著調控的持續,濟南樓市首付分期越來越多,開發商下半年不得不以價換量,房價緩慢增長。這一年截止,濟南房價首次突破九千,為9158元/㎡。
2014年
2014年以來全國樓市就處於「激蕩」不安中,從北上廣一線城市,到杭州、成都等二三四線城市,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呈現出「跌跌不休」的跡象。
濟南樓市觀望情緒濃重,上半年還算平穩,零星價格戰,但到了下半年價格戰此起彼伏,有點像2019年。
也就是在這一年,央行降息,二套房「認貸不認房」,對擁有1套住房並結清貸款的家庭,第二套房貸可按照首套房貸政策執行。
2014年,濟南住宅成交均價為8401元/平方米。
2015年
2015年對於濟南樓市而言,可謂是政策利好頻繁的一年,因而被不少業內人士稱為「政策年」。
2015年,央行、住建部、銀監會聯合發文,全國二套房首付降至四成;財政部通知,將個人出售普通住宅,營業稅免徵購買年限由5年下調至2年。截至年末,濟南住宅成交均價9281元/㎡。
2015年以來貸款年利率的多次調整,這一年,不斷降息降準給了部分購房者買房的信心,2014部分還在觀望的人群陸續出手。根據濟南住宅與房地產信息網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濟南共網籤新建商品住宅90318套,較2014年的60910套多了近3萬套,同比大漲48.2%。
2015年濟南房價均價在9100元到9500元/平米的範圍內有漲有跌。
2016年
2016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濟南樓市在這一年徹底爆發。如果說之前的放鬆是鋪墊,那麼2016年是漲價去庫存實施的一年。
這一年濟南樓市的發展歷程,很多人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忘懷。
從第一季度去庫存的「最低貸款利率」、「2成首付」到第二季度市場回暖的「CBD拆遷」、「唐冶地王」,到第三季度市場過熱的「房價大漲」、「地價飆升」再到第四季度調控重啟的「限購」、「限購升級」。
這一年2月2日,2016年首個房地產政策出臺,在不限購城市,首套房首付由之前的2.5成降至2成,二套房首付由4成降至3成,大量門檻之外的購房需求被釋放出來。而春節過後,濟南一方面調整契稅認定標準,另一方面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最高至70萬,又激發出不少需求。
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央行再降準,房貸又寬鬆。
在這一年,濟南均價突破萬元大關,多少人為了買房喜極而泣。當年11月,濟南新建住宅均價就達10394元/㎡!
2016年10月2日,濟南重啟限購,購買首套住房商業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0%提高至30%,購買二套住房商業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提高至40%。
兩個月後,再度加碼。
12月26日起,對在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長清區及濟南高新區範圍內已擁有2套住房的濟南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濟南市部分區域向其出售住房。無住房的非濟南市戶籍家庭在濟南部分區域限購一套住房,需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連續24個月以上(含24個月)在濟南市區及三縣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
2016年在房價的突飛猛進中結束了,地價漲了,房價漲了。
但整體來看,2016年年中之前在濟南買房,只要不買到爛尾樓,基本都賺錢了,這得益於房價的周期性上漲。
2017年
2017年,之前的調控政策依然沒有剎住濟南樓市過熱的行情,大街上再度充滿了買房、炒房的人群,多少人像嗜血的蒼蠅,拿出積蓄,加上高槓桿,湧入樓市。
這一年濟南樓市也是亂象頻頻發生,天價車位,天價精裝,捆綁高價地下室和車位,毛坯升級精裝,全款六成首付有限,半夜排隊買房,網吧搖號,拒絕買房者使用公積金……
這一年樓市百態盡顯。
為了避免樓市過熱引發風險,2017年濟南「4·19」最嚴樓市調控政策出臺,限購限貸加限價限售,二套首付60%,預售更加嚴格,濟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前所未有地嚴厲,在需求和供應端同時發力,買房、賣房環節全覆蓋。
儘管如此嚴厲打壓,濟南樓市依然如故,2017年末,濟南房價15842元/㎡,開發商在高價拿地,購房者在高槓桿高房價買房。
瘋狂之後,雞毛一地。
2018年
2018年樓市調控沒有鬆綁,而是持續,與此同時中央三令五申「房住不炒」,媒體喊話「房價拐點將近「,濟南的限購、限貸、限售、限價,將投資性購房者拒之門外,樓市基本以自住需求為主。
種種跡象表明,這次樓市調控更像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精準手術,在房企融資端、樓市供需端、貨幣政策、執行力度等多各方面精準發力,再加上中央的三令五申,濟南樓市2018年下半年形勢陡變。
其實從2017年年底樓市頹勢已現,但很多人入局太深,仍然相信樓市會繼續上漲,而2018年上半年的大好形勢只不過是慣性罷了。
2018年下半年樓市調控持續,調控之下購買力的透支,漲了兩年之久的濟南樓市,由熱轉涼。
2019年
剛剛成為歷史的2019年,濟南樓市更為戲劇。
儘管濟南落戶政策放鬆,但濟南樓市並沒有太大起色。2018年年底的降準為2019年樓市的小陽春打下了基礎,但也與此同時透支了原本孱弱的購買力。
而前兩年出讓的大批土地,2019年陸續入市,供應集中放量,買房的人群就那麼多,市場不得不提前進入價格戰的存量「掠奪」階段,說的直白一點,哪個樓盤搶先降價,哪個樓盤便會搶收一部分客戶。
2019年的濟南樓市的存量掠奪狀態其實一直持續到2020年!
2020年
我們正在經歷的這一年,濟南樓市還是像2019年那樣「箱體震蕩」,只不過2020年部分板塊部分樓盤降價更為猛烈!板塊、樓盤分化更為明顯!割韭菜與被割韭菜,開發商和購房者之間輪流上演!降價的區域增多了,力度加大了!
今年的成交均價應該會相比2018年有明顯下降!
2020年,真的是濟南樓市以價換量的一年,這一年預計成交應該會持續高位,但這些都是用降價換來的!
有人說,樓市問題,三分之一是經濟問題,三分之一是金融問題,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房地產問題。
濟南房價,從1749元/㎡到18100元/㎡(2018年的頂峰),再到回落的這19年,仔細看看這段歷史,仔細看看這些調控手段,仔細看看節點,我們會發現歷史何其相似,所謂的未來,有多少早已寫在歷史之中。當然,每個歷史階段所處的時代背景有不盡相同,樓市看似簡單實則複雜。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最後小編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
關於2021年樓市,大家認為將會如何呢?
撰文不易,日拱一卒,希望大家多多點擊下方平臺推送的廣告,此為帳號全部收入來源,另承接各類新媒體推廣業務,歡迎後臺私信,感謝支持,望大家萬事順意。
下方是前段時間購買的一個專欄文章,對於樓市的解讀比較透徹,如果對於房產財富運作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