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具體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23 電子工程專輯

嫦娥五號發射的意義是什麼?就在今天上午4點鐘,嫦娥五號正式發射,並且發射成功,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它代表著中國探月工程正式完成繞、落和回的循環過程,並且實現中國首次在月球表面採樣且返回的高難度任務。那麼這次發射的具體意義體現在哪裡呢?

嫦娥五號發射意義

1、2020年全球最有分量的火箭發射

由於疫情原因,各國面臨著嚴重的抵抗疫情的任務,所以在火箭發射探索一這塊已經沒有精力關注,並且在火箭發射探月這一工程中,全球也只有幾個國家有資格競爭這場戰鬥。

嫦娥五號本次發射代表著我國以往的航天任務中,最重要、最複雜並且最重要的發射任務。本次發射嫦娥五號將會對外天體的採樣和封裝,並且再次起飛與月球軌道對接,然後帶回樣本並且儲存研究。

本次發射的火箭技術含量也是歷史最大的,本次發射的火箭光月球探測器就已經達到了8.2噸,是中國有史以來發射重量最重的探測衛星。

2、本次發射的探測器總重量8.2噸

本次的火箭探測器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上升器、著陸控制器、返回器和軌道控制器。嫦娥五號探測器主要由這四個部分組成,他們講分別完成自己的任務協助本次探測任務的完成。

嫦娥五號發射意義

3、本次採取的探測樣本有講究

本次探測的取樣和以往不一樣,這次嫦娥五號所採取的樣本是通過機械臂在表面採取和鑽地採取兩種方法帶回兩種不同種類的樣本,並且重達2KG,此次採取樣本將耗時兩天。

本次採樣的地方將選在風暴洋西北部,這個位置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和人去過,更不要說是採樣和帶回樣本了,本次採樣代表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達到全球前列!

4、嫦娥五號採樣該怎麼返回

本次航天發射主要的任務就是帶回樣本,那麼航天探測器在採取樣本之後該怎麼返回?

首先採取完成樣本後,上升器會把探測器整體推上升空,並且在通過控制器與月球軌道接軌,然後轉移樣本至返回器內,然後分離上升器,當與地球達到5000公裡高度時分離返回器,最後返回器通過半彈道和跳躍式返回地球,在舉例地球最後10公裡高度時打開降落傘降落地面,由專門的人員進行回收!

嫦娥五號發射意義

5、返回器返回任有挑戰

本次航天發射難度最大的就是採樣返回這一階段了,這對於本次航天科研人員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本次太空飛行器的返回將會驗證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氣動力、氣動熱防護、制導導航和控制等多種高精尖航天技術一系列成果。

通過本次的嫦娥五號發射奠定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又一成就!將繼續推進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據央視新聞報導, 11 月 24 日 4 時 30 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 2200 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火箭發射前為啥要吃包子?
    今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由此,我國開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據央視報導,今天嫦娥五號發射前,海南文昌發射場食堂的大師傅們包了4000多個包子。為啥要吃包子?原來,在航天人心裡有一種儀式感,叫「包」你成功。每位一線工作人員都能分享這寓意著「圓圓滿滿」的「成功包」。
  • 發射嫦娥五號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嫦娥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月球探測項目又實現了巨大的一步,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成功地將探測器送入了預定的軌道,開始了我國的第一個取樣和返回外星物體的任務,人類已經有9次收集月球土壤,其中包括在美國的6次和在前蘇聯的3次,其中蘇聯月球16,月球20和月球24的三個無人月球探測器執行了三個月球採樣和返回任務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月球挖土有啥用,這是一盤很大的棋
    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並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新的太空探索時代。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瞬間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第一階段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學而思網校邀你共同見證!
    11月24日凌晨4點,「嫦娥五號」探測器上天了。跟以往的發射任務不同,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肩負著從月球表面完成自動採樣的使命。從月球攜帶僅有12億年歷史,理論上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樣本返回地球。這一次,我們更是有幸見證了「嫦娥五號」發射的全過程。由專業編導和多個學科名師組成的直播團隊,實地探班「嫦娥五號」發射現場。對「嫦娥五號」發射過程中涉及到的有關語文、物理、英語等學科的知識進行全方位揭秘。為孩子們、未來的航天人才們提供最前線,最新鮮的航天知識。第一個計劃登月的古人,後來怎樣了?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了,這八大知識點你應該知道-虎嗅網
    ,搭載的是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並取得圓滿成功!此前,長徵三號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以及長徵三號乙火箭承擔了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但是,執行本次嫦娥五號的發射任務,非長徵五號莫屬。這是為什麼呢?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
    騰訊太空 文/喬輝據央視新聞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但考慮到未來的載人登月需求,我們確定了目前的方案,目的在於進行更多的技術驗證。」隨著嫦娥五號任務的圓滿成功,隨著載人登月論證工作的推進和相關技術的積累,中國離實現載人登月的目標越來越近。
  • 2020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時間地點 +現場視頻+有什麼作用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這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將帶回我國第一杯月壤
    11月24日凌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其搭載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是我國探月工程的的第三步,將為我國帶回第一杯月球土壤,對探月工作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嫦娥五號的任務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等任務目標。發射成功後,"嫦娥五號"將經過著陸器落月、月表採樣,月球起飛,軌道對接,樣品轉移,返回器返回等11個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來了!今天凌晨,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我國目前最重探測器
    11月24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此前,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成功首飛;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濱海造「胖五」成功搭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內容提要: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 吳明攝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落月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
  • ...五號成功發射對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本文轉自【新華網】;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24日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海外專家和媒體認為,如果一切順利,這一任務將開啟在月球自動採樣並將樣本帶回地球的新篇章,對增加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目前,「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繞、落」前兩步的任務,「嫦娥五號」這次任務如果成功,將實現探月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據稱,這次「嫦娥五號」要完成的任務被稱為至今為止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這次任務到底複雜在哪?以前的「嫦娥」探測器都完成了什麼任務?
  • 嫦娥攬月|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並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共採取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經過綜合考慮,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凌晨發射最有利於奔月軌道的設計,可以滿足各種約束條件。二是減少太陽活動對於「嫦娥五號」的影響。「胖五」飛向宇宙的時候,正好是地球把太陽光直接遮蔽住,避免有太多太陽輻射對嫦娥五號的影響。
  • 嫦娥五號歷經三年終於發射成功,是一場歷時16年的收官大作!
    在日前,我國的嫦娥五號終於成功發射,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也迎來了世界各國的祝賀,卻也有個別國家不懷好意。中國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根據11月27日鄭州廣播電視臺的相關報導稱,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給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解決了一定的資金問題。中國航天技術不斷發展成熟,而且中國也在大力支持航天事業的發展。因此,中國的航天事業在國際領域中嶄露頭角,猛追美國。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