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2020-12-23 小馬話三農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夫妻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不怕紅杏出牆:紅杏出牆其實指的是已婚的女人出軌,對於已婚的人來說,出軌是最影響夫妻感情的事情,那麼為何農村俗語中卻說不怕紅杏出牆呢?在解釋這個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看紅杏出牆這個詞語的意思。紅杏出牆這個詞語源自宋朝葉紹翁的《遊園不值》中的一句詩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相信很多人也學過這句話。這句詩句的意思是,春暖花開,即便是有高高的圍牆也擋不住春天的氣息,開滿花的紅杏早已經伸出牆頭。從這句詩句中我們可以知道,儘管開花的紅杏枝伸出牆頭,但是杏樹卻還在院內,依然還是主人家的物品,所以不怕紅杏出牆也同樣有這個意思。

之所以會說「不怕紅杏出牆」,是因為人們覺得,女人在結婚以後有了孩子的羈絆,即便是和丈夫已經沒有感情,但是卻會因為孩子而不會和丈夫離婚,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很多女人在婚後儘管會犯錯,但是卻因為孩子會回歸家庭。

就怕野花進房:人們通常用「家花」來形容家中的女人,用「野花」來形容外面的女人,所以就怕野花進房其實指的是男人出軌。和女人出軌不同的是,男人一旦出軌,就很少會出現再次回歸家庭的情況。尤其是在古代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低,男人三妻六妾很常見,對於女人來說,當男人將外面的女人帶回家後,也就意味著自己不再會被丈夫寵愛,甚至還會被丈夫冷落無視,所以對於女人來說,就害怕丈夫將其他女人帶回家。

以上便是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的意思,你對這句俗語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對於修房蓋屋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人生大事來對待。尤其是過去的農村,大家條件有限,加上收入很低。蓋房子著實的不易。有的農村家庭需要積攢大半生,才能擁有蓋房子的財力。所以對於自建房的要求,更是要精益求精。農村院落除了建築主體之外,通常都會帶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子。不但採光性很好。南北通透非常適宜居住,小院當然要有圍牆所遮擋,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獨立的院落。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種植樹木,是最為常見的,不論是邊角之地,還是房前屋後,都愛種植上一些各種各樣的樹木。夏季能夠起到很好的遮蔭作用,樹木生長几年之後,還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所以樹木的數量在農村是比較多的。
  • 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指的是啥?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指的是啥?老話在理嗎?冬季來臨,天氣也變得愈來愈冷。過去農村的冬季,是全年最為閒暇的季節,農田裡面也沒有了什麼農活。忙碌了一年也終於可以在這個寒冷的季節稍微地休息一下。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
  • 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牛食如澆,羊食如燒」,說的是啥意思呢?老話很在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是村民最美好的期盼,在過大年的時候,還經常喜愛在水缸上面用紅紙寫上清水滿缸,在豬圈、雞窩等地方貼上六畜興旺,或者是牛羊滿圈,這也是對於來年美好的期望,對於六畜來源久長,這種概念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指的是:牛、馬、羊、豬、狗、雞,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馴養家畜的悠久歷史,這些原本都是野生動物的六畜,被馴化之後成為了家庭常見之物
  • 農村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蓋房子時,從房子的位置、開工的時間、以及房屋的格局等等,都有很多說法,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方向布局,我們常常說左青龍、右白虎,所以青龍代表的是東方,白虎則是西方。
  • 農村俗語:「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節水」,說的是什麼意思?
    咱們大家都知道,今天就是農曆的7月14,明天也就是農曆的7月15,也就是我們傳說中的中元節,那麼在這個中元節的時候,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這有關於中元節的農村俗語。這句農村俗語就是:不怕七月半鬼,就怕端午節水。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中元節我們都知道,尤其是在我們的北方地區,很多人是很忌諱於晚上出門的。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現如今的農村,跟過去已經大不一樣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適宜居住,這裡環境靜怡,空氣相當的新鮮。現在農村的房屋的模樣,也跟過去不再一樣,越來越多造型別致的別墅民房,看上去不但美觀大方,而且居住在裡面是相當的舒適,加上建造面積很大。在帶上一個獨立的院子,這才是真正的田園風格的民居房。對於蓋房子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房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居住的時間長短。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說的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指的是啥呢?老話還是很在理在農村生活,聽到最多的莫過於是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直到現在我們平時做錯什麼事,通常就會有人說:看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說老話有的時候還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流傳甚久的俗語,更是被大家戲稱為十句俗語九句真。當然也並非所有的俗語都有存在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流逝,生活的改變,很多俗語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只能被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在閒暇之餘被大家津津樂道。
  •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都是哪三項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都是哪三項呢?老話很在理天氣愈發的冷了起來,農村的街道也變得格外的冷清。隨著外出打工的增多,現在的農村少了許多的熱鬧。過去的農村冬季,是最為閒暇的農閒季節。老人聚集在一起,會聊一些家長裡短,新鮮事物,也會聊一下俗語老話,談論著農村近期或者是過往發生的事情。尤其是一些俗語老話,是談論得最多的。在農村從來都不缺少這些流傳甚久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經歷過多年的經驗積累演變而來。老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把這些俗語老話當作談資。其中就有一句俗語叫做: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
  • 今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根據大雪節氣的冷暖來判斷未來天氣變化的,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節氣的意思是陽氣上升,氣溫回暖,土地解凍,萬物開始復甦,是農民開始農耕的象徵。
  • 農村俗語「青皮蘿蔔紫皮蒜,仰臉婆子低頭漢」,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青皮蘿蔔紫皮蒜,仰臉婆子低頭漢」,啥意思?在理嗎?農村從來都不缺少俗語,尤其是對於生活之中的各種事物的描述,俗語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像身邊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會轉化成為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也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有的直到現在依然被廣泛地使用。
  • 農村俗語「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居住的生活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兩高夾一低,一世被人欺」,啥意思?農村老人:在理農村這幾年也開始逐漸的納入城鄉規劃範疇,過去的農村很多都是老宅基,不但面積很大,房屋的坐落、走向也都是根據地勢而建,這也導致了一些農村的整天規劃很難做到整齊、一致。
  • 俗語「四月十六雲推磨,十個壩子九個破」啥意思?老話說的在理嗎
    但是村裡的莊稼人,仍然喜歡利用一些流傳下來的俗語農諺,來預測一下來年的收成。這些俗語看似荒誕無稽,但是細細品味下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今天和大家要說的這個俗語「四月十六雲推磨,十個壩子九個破」,就是南方老農預測麥子收成的一句俗語。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老話說的在理嗎?想要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首先我們要從字面裡來拆解出它的真正含義。
  • 農村俗語「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一句俗語「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七月十五日是我國的鬼節,這個大家都知道了,也叫中元節,這個時候是人們祭祀的時候。也就是過了半年的時間了,因此在7月15日家家戶戶都會去上墳。在7月份一般家裡的人都看好自己的孩子,防止鬼附身等說法。其實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畢竟誰也沒有見過鬼是什麼樣子,可以說是只見活人受罪,夢見死人享福。
  • 農村老話說「野花進了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漢字有一字多意、一語雙關的微妙一處,在古代文學著作和俗語當中也有體現。「野花進了房,家財人又亡」就是這樣比較有深意的俗語,無論是字面意思還是引申理解,都有較大的說服力。比較淺顯易懂的10個字,通過側重於闡述「野花」的危害性,向人們傳達出一種價值取捨;而措辭語氣方面,也採用了誇張、諧音的手法,表達非常流暢工整和有說服力。作為鄉間俗語來說,這兩句話已經特別吻合了俗語、諺語的創作風格,傳播影響力可見一斑。▼何謂「野花」?真有那麼大傷害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