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有溫度的民生答卷---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2020-12-15 湖南日報

    湖南日報記者 蘇莉 何金燕

    就業創業成效顯著,全省城鎮累計新增就業383.8萬人,全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努力實現應保盡保,企業養老保險參保1421.55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274.52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459.71萬人;

    人才隊伍更具活力,全省技能人才總數達516萬人;

    勞動關係和諧穩定,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有效根治;

    ……

    「十三五」以來,全省人社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攻堅克難、創新突破,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書寫了一張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展望「十四五」,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深入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 深化社會保險制度改革, 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 深化工資制度改革,持續提升人社領域民生福祉水平,不斷滿足三湘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築牢民生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全省人社系統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轉化為用心用情服務人民、造福人民的責任擔當,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築牢民生之基。

    把高校畢業生作為就業重中之重,多措並舉,使我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今年年初,湖南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10條措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推進「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全面推廣應用「湘就業」微信公眾號,搭建高校畢業生供需對接信息平臺。湖南理工學院應屆畢業生楊丹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畢業前夕,她通過網絡遠程面試,被嶽陽市經開區一家上市公司錄取。

    除了高校畢業生之外,我省積極做好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相繼出臺「點對點」勞務輸出、技能培訓等多項穩就業措施。

    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明顯。加大創業培訓和創業擔保貸款發放力度,「十三五」以來,全省人社部門累計為12.82萬名創業者發放擔保貸款164.51億元。同時,實施「雙百資助」等創新創業工程,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全要素創業服務。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各級共計投入就業資金183.96億元(不含2020年市縣投入),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城鎮累計新增就業383.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累計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33.48萬人,轉移就業總規模達1600萬人以上。

    織牢社會保障網絡,兜住民生底線

    一個月前,在江蘇務工的王育峰接到永州市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得知自己斷繳的養老保險已經補繳到位。「太好了,我們這些下崗失業退役軍人的社保有了著落,解除了後顧之憂。」王育峰說。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十三五」期間,湖南牢牢託底民生保障網,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努力實現應保盡保。截至2020年11月底,企業養老保險參保1421.55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274.52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459.71萬人,失業保險參保636.7萬人,工傷保險參保819.4萬人。「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險制度廣泛惠及三湘父老。

    社會保障待遇穩步提高。企業養老保險率先實現以「統收統支」為核心的省級統籌,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水平從2015年的2007元提高到2020年的2506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2016年每人每月75元增加到2020年的113元。

    經辦服務更加方便快捷。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5878.69萬人,佔常住人口的85%,籤發電子社會保障卡1089.22萬張,佔實體卡的18.53%。部署即時制卡網點1622個,實現了全省範圍內跨地區跨銀行社會保障卡辦理「立等可取」。升級改造讀寫終端、業務系統動態庫,全面實現跨省用卡和線上線下融合用卡。人社部規定的102項應用目錄全部開通,實現了社保卡在公共就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並向政府其他公共服務領域拓展。

    激發人才隊伍活力,服務高質量發展

    12月10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東省廣州市開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湖南代表團共派出91名選手,參加81個項目的比拼。

    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近年來,我省強化專技人才平臺載體建設,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設立了299家博士後科研站點。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技能人才總數達51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0.1萬人。

    近年來,我省逐步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建設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技術工人工資待遇激勵計劃等11項配套政策,廣泛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健全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的技工教育體系。完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對一線優秀技能人才破格晉升職業技能等級,破除資歷、年齡等限制。通過一系列綜合施策,技能人才總量大幅增加。

    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技能人才隊伍日益增強,得益於人才發展環境不斷改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十三五」以來,我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聘用制度、崗位管理制度基本實現全覆蓋,績效工資全面實施,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進展順利,有力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待遇。加大政策創新,積極引導人才服務基層、紮根基層。績效評估考核機製取得突破。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實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強高層次專家人才選拔培養。

    活力四射的人才隊伍,正成為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2019年12月3日,湖南法院發布2019年根治欠薪工作十大典型案例。從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25日,湖南三級法院共兌付農民工工資及工程款9.175億元,以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拖欠農民工工資犯罪分子331人。

    近年來,我省紮實推進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紮實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長效機制,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得到有效根治。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諸多的懲戒手段中,最具強制力和震懾力的是欠薪入罪。為用好這一刑事司法的懲戒手段,省人社廳、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不斷建立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及時依法查辦了一批有社會影響的典型案件。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省企業勞動合同籤訂率動態保持在90%以上,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結案率穩定在90%以上。穩慎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工資分配更趨合理,全省最低工資標準從2015年的1030元-1390元/月調高到2019年的1220元-1700元/月。

    「勞動關係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全方位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網絡基本建成。」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繼續深化工資制度改革,不斷改善分配結構,共同構建更加和諧的勞動關係。

相關焦點

  • 書寫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城東街道掀起「大民生」建設新熱潮
    2020-12-21 10:10 |樂清日報全媒體-浙江新聞客戶端
  • 【地評線】大江時評:民生「禮包」,為新發展書寫更加溫暖答卷
    在會議規劃的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中,涉及民生的內容佔有相當篇幅,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實踐性。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奮勇拼搏,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會議總結的五大規律性認識,其中之一就有「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人民至上,會議送出的民生「禮包」,為新發展書寫更加溫暖答卷。
  • 嘉興經開區塘匯街道書寫民生「答卷」
    2020-12-19 06:10:00 來源: 嘉興日報
  • 濰坊高新區書寫高質量民生答卷
    「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持續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濰坊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赤鋒說。一張張民生清單、一項項民生實事,極大地提升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品質,給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廣大群眾真切感受到濰坊高新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地生根。
  • 溫度---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深圳商報記者 薛雲麾 王鵬 甘孜日報記者 王明陽 聯合攝影報導 按照中央安排,自2014年開始,廣東省對口支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轄18個縣,其中石渠縣、德格縣、甘孜縣屬深圳對口援建縣。甘孜州位於四川省西部,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專區級少數民族自治州,擁有貢嘎雪峰、稻城亞丁、康定情歌城、丹巴美人谷、海螺溝等自然人文景觀。
  • 這個冬天會有多冷---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張婷婷    大雪時節,雨雪紛飛,氣溫低迷。一張「長沙未來天氣」預報圖近日在微信瘋傳,圖片顯示「長沙最低氣溫將在12月30日降至零下8攝氏度」。    這個冬天到底會有多冷?未來氣溫走勢如何?
  • 大美「暖心之城」——伊旗阿勒騰席熱鎮奮力書寫新時代民生答卷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黨的十九大以來,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奮力書寫新時代民生答卷。  做大經濟蛋糕的同時,如何切好民生蛋糕,考驗著決策層的執政智慧和民生情懷。  阿勒騰席熱鎮的答案樸實而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用一個個有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的民生工程,持續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汲取首倡之地脫貧經驗,書寫新時代精彩的民生答卷
    湖南打造了全國精準扶貧村級樣板——十八洞村。首倡之地當建首倡之功。「十三五」以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囑託,奮力攻堅,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以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在這個時候,「精準扶貧」的思想理念反而更快速地延伸,首倡之地以非常之力、非常之策,書寫了脫貧攻堅史上的非常之際,讓首倡之地書寫了更多的首倡之為,不僅讓湖南的脫貧攻堅工作邁上了新臺階,更是推動了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的向前跨步。首倡之地,扛起精準扶貧的新時代擔當。
  • 建國70年報刊史書寫中共產黨報刊入史的演進研究
    以便在以後的報刊史書寫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新和突破。民營報刊共198種(48.1%),提及965次(51.4%),44855字(53.9%),佔據一半以上的篇幅與頻次。總體上,民營報刊的入史逐步在加大分量,最後佔據了報刊史書寫的主體地位。這些變化說明報刊史書寫已逐步根據新聞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甄選報刊,似有由黨報史回歸專業史、淡化黨報史色彩、注重報刊自身發展規律的傾向。
  • 一代學人的身影---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羊先生湖南邵陽人,字子高,曾署公羊,1922年生,幼讀《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龍文鞭影》,讀四書五經。在《我的文化搖籃——楊塘書院》一文中,羊先生自述,四書五經除了《禮記》只讀過《曲禮》《檀弓》,《易經》只讀過《文言》《繫辭》外,其餘都是點過背過的,十歲進家鄉楊塘書院,他是書院年齡最小的學生,卻屢屢以壓卷的文章讓他的老師曾仲溫先生濃圈密點,當眾評說,故有「神童」之譽。
  • 優先民生用電 加快推動「外電入湘」---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毛偉明首先對國網公司華中分部長期以來給予湖南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說,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工業用電大幅攀升和氣溫驟降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今冬湖南地區電網負荷增長明顯,創下冬季用電負荷歷史新高。面對嚴峻的電力供應形勢,湖南堅持多渠道解決用電缺口,全力確保電力有序供應,經濟社會保持穩定。
  • 622名在湘消費者中大獎---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7月10日訊(記者 彭雅惠)今天,我省進行了「網際網路+發票有獎」第五期二次開獎活動,共產生622個獎項,獎金總額達147.2萬元。    為進一步刺激大眾消費的熱情,調動消費者索取發票的積極性,我省「網際網路+發票有獎」活動的參與範圍擴大至購買不動產以外的所有行業。
  • 向幸福進發---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自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雙清區上下齊心,勠力向前,以攻堅拔寨的決心、堅韌不拔的韌勁、抓鐵有痕的力度,念好「精準」經,下足「繡花」功,交出了一份脫貧與發展互促共進的亮眼答卷。    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實現貧困人口脫貧2052人、4個貧困村全部摘帽。資江之畔,佘湖山下,貧困漸行漸遠,幸福越來越近。
  • 吸取事故教訓 守住安全底線---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月9日訊(記者 奉永成) 1月8日,省安委辦、省應急管理廳召開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1·7」燃爆事故警示教育視頻會,要求全省各地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強化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重點工作落實,堅決防範和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 繼續弘揚趕考精神 合力書寫優異答卷!在今天的慶祝大會上,黃欽書記...
    黃欽強調,弘揚趕考精神,書寫優異答卷,必須堅定正確方向,以高度自覺加強政治建設。要以信仰信念立根鑄魂,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黃欽強調,弘揚趕考精神,書寫優異答卷,必須牢記為民宗旨,以精準舉措保障改善民生。要以更強自覺樹牢宗旨意識,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想問題、作決策、幹事業,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者、堅定維護者。
  • 【地評線】多彩時評:「民生清單」傳遞新時代中國溫度
    透過報導不難發現,「中國答卷」舉世矚目,「民生清單」傳遞溫度,為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
  • 常德舉一反三整頓混凝土行業---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2月22日訊(通訊員 楊力菲 黃道兵 記者 曹嫻)在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期間,督察組向常德市交辦了混凝土企業環境汙染問題。常德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近日,被指出問題的3家企業已完成整改、通過驗收,同時常德舉一反三,組織開展混凝土行業集中整治行動。
  • 湖南日報《小巨人 大作為——湖南中小企業群英譜》系列報導獲二等獎
    2020年全國中小企業發展宣傳報導優秀作品公布湖南日報《小巨人 大作為——湖南中小企業群英譜》系列報導獲二等獎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4日訊(記者 劉永濤)今天,2020年全國中小企業發展宣傳報導優秀作品公布
  • 湖南:迎峰度冬,確保民生用電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彭雅惠優先滿足居民生活、醫院、學校等民生用電!12月20日,省政府在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華中分部的座談上,再次重申供電保障原則。照明燈、空調、電腦要求全部關停,有工作人員未執行到位,將在全局進行通報。"負責人告訴記者,除關停照明和電器外,辦公區域烤火爐、取暖器等高耗能採暖設備一律禁用。省審計廳採用中央空調集中供暖,從12月中旬開始,該廳將送到辦公區域的溫度調至15攝氏度至18攝氏度之間,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不再供暖。
  • 今年長馬線上見---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2月9日訊(記者 王亮)記者今天從長沙市體育局了解到,2020長沙馬拉松賽由線下賽調整為線上賽,於12月9日上午11時08分開啟報名,12月19日9時至12月20日18時進行,全世界各地的跑步愛好者都可參與,不限地點。    因受疫情的影響,今年國內大部分馬拉松賽事被迫「按下」暫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