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學人的身影---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2020-12-27 湖南日報

    孟澤

    1. 10歲進楊塘書院, 有「神童」之譽

    先師羊春秋公離開我們20年了。20年來,似乎一直沒有時間,也沒有莊重平和的心情,懷念自己曾經親近了差不多20年的老師。清夜捫心,慚愧於自己的麻木,更驚恐於日常生活殘忍的瑣碎。

    羊先生湖南邵陽人,字子高,曾署公羊,1922年生,幼讀《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龍文鞭影》,讀四書五經。在《我的文化搖籃——楊塘書院》一文中,羊先生自述,四書五經除了《禮記》只讀過《曲禮》《檀弓》,《易經》只讀過《文言》《繫辭》外,其餘都是點過背過的,十歲進家鄉楊塘書院,他是書院年齡最小的學生,卻屢屢以壓卷的文章讓他的老師曾仲溫先生濃圈密點,當眾評說,故有「神童」之譽。在書院,經過「剛日讀經,柔日讀史,三六九作文」的嚴格訓練,打下了較深的舊學基礎。

    1943年進入「國立師範學院」時,羊先生已有文名,1942年在《大剛報》上發表小說《麻三老子》,這算是他的處女作,1944年與王天石合作在公益書局出版《詳註古今愛國絕句選》,由此可見他的早熟與早慧。

    讀書期間,以青春的熱血而憤慨於山河蒙塵、民生困苦,羊先生參與了抗戰及湖南的解放事業,以「秀才」之身卻一度戎行,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湘中遊擊支隊名聲在外的成員,曾以「政治土匪」的名義被懸賞通緝過。

    解放初期,羊先生在武漢的中南行政區教育部工作,1957年考入華中師範學院「元明清文學研究班」,兩年間從馬宗霍、駱鴻凱諸大師遊,得以窺知「章黃學派」的治學門徑。畢業後,任職湖南師範學院中文系。

    1978年,羊先生應聘為湘潭大學中文系主任,先後主編《歷代論詩絕句選》《歷代論史絕句選》,個人撰著《唐才子傳校箋》《歷代治學論文書信選》《元人散曲選》《明詩三百首》《元明清散曲三百首》,點校《宋十大名家詞》,輯注《李群玉詩集》,主持或參與整理《曾國藩全集》及其他湘籍文獻,撰寫《唐詩百講》《唐詩評譯》《散曲通論》《孔子家語註譯》《領略傳統學術的魅力》,晚年將數十年的詩文寫作,整理為《迎旭軒韻文輯存》與《春秋文白》出版。

    2.學界詩人,詩界學人 

    在湘潭大學的20餘年,是羊先生在學術事業上建樹最多的時候,也是他真正確立在湖南乃至全國教育文化領域重要地位的時候。

    很多年前,我曾經應《古典文學知識》的約請,為時年七十歲的先生寫過一篇題為《學界詩人,詩界學人》的「學者列傳」,對他的學術個性和特徵總結為三點:第一,對「博」與「約」的辯證掌握。第二,對「文」「史」的通觀,懂得經學,熟悉諸子,對樸學不陌生,所謂「識得字」。第三,治學與創作兼通兼得。

    羊先生的古典文學研究,內容覆蓋了古代中國文學的大部分,從屈賦到唐詩宋詞元曲,包括戲劇小說,都有撰述,多所用力的則是唐詩與元人散曲,某些方面的研究具有拓荒的性質,譬如散曲(大元樂府),譬如晚唐詩歌中的杜荀鶴、李群玉研究,因此得以主壇「中國韻文學會」「中國散曲研究會」多年。

    散曲內含著一種特殊的美學,呈現的是一個特殊的精神世界,喜怒哀樂不得其「正」,王國維從中看到了一種真正通向市井、能夠與市井接洽的語言與氣質。羊先生把握了這種美學,並且用自己的創作實踐了這種美學。

    現任中國散曲研究會會長趙義山教授在《筆挾幽憤存騷雅——讀羊春秋散曲》中說,羊先生的散曲創作,「取得了可與元明諸家比肩的成就」,「羊先生的散曲,在憤鬱之情的抒寫中繼承了中華文化的騷雅傳統,彰顯著志節之士的正義立場,發揚著元代散曲的諷世精神……其情深意摯,氣豪境闊,語雋律熟,就其整體成就而論,不僅是湖湘古今曲壇巨擘,而且也是20世紀中國曲壇上難得的大家之一」。啟良教授對此的解讀更加深入。他說,羊先生的散曲「雅俗無間」,打通了雅俗,大雅大俗,大俗大雅,渾然天成,不著痕跡,而並不是所謂的雅中有俗、俗中有雅。

    我想,啟良教授所說的「雅俗無間」,應該是基於羊先生的某種特別的人格與精神氣質,特別的見識和教養,特別的夢想與光榮,特別的痛苦和悲傷。

    3.既能入世,又能出世;既能投身,又能超越

    我最近從《春秋文白》裡讀到羊先生的一篇文章《在水深火熱的日子裡》,這是我第一次讀到這篇文章。請原諒,我之所以現在才讀到,是因為當學生的都不免有要逃離自己老師的傾向,我也不例外。我曾經害怕羊先生的思維方式和文筆對我形成太大的影響,以致壟斷了我,決定了我。還有,我們一般人都會有一個通病,以為自己愛的人,自己的親人,自己身邊的人,自己最熟悉不過,用不著去太多關注,更不想去打探。其實,最熟悉的人往往最不熟悉。彭燕郊先生去世後,我曾經去看望彭先生的夫人張老師,她在病房裡正拿著彭先生的詩集在讀,她說:彭老師真有你們說的那麼好嗎?她不敢相信,她的身邊生活著的、大部分時間抬不起頭來的、平生屈辱遠遠多過光榮的這個人,原來居然是那麼偉大的一個人,一個不朽者。

    從羊先生的這篇文章裡,我第一次知道,他曾經那樣倔強地反抗,替自己辯護,他果然是一個邵陽人。但是,後來,他不得不有所轉變,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像元曲一樣的方式——玩世不恭、莊諧雜陳地去適應這個世界對他的摧殘。他從來沒有和我說起過這些事,在我面前,他總是一副光明的人間美好的樣子,一副陽光燦爛、溫柔敦厚的慈悲樣子,看不出作為邵陽人的性情上的陡峭與崖岸。讀了這篇文章,我現在懂得了,一個看上去唐詩般明媚、宋詞般溫柔的人,為什麼會在散曲創作上人稱「獨步」。也許,還不得不說,是元曲拯救了他,元曲的世界拯救了他的心靈,讓他隱忍著、光明地活下來。

    羊先生是既能入世,又能出世的,既能投身,又能超越的,既高蹈遠舉、清高自重,又可以泯然無我接地氣的。

    更加重要的是,他一直以顧炎武的一個說法作為自己為人為文的依據:「有體國經野之心,而後可以登山臨水;有濟世安民之略,而後可以考古論今。」這其實也是一個沉澱著不止一代文人士子知行體認的說法,某種程度上接近於信仰。《迎旭軒韻文輯存》《春秋文白》,便是羊先生在此種精神和價值目標下順理成章的收穫,也是他可以稱為一代學人的重要標誌。

    從這裡,我們也大致可以懂得,羊先生所從事的學術,並不是如今為了管理的方便確立的所謂一二級學科可以範圍的某種專門之學,所謂文學也不止是獨立的審美知識,而有著更深遠的關涉與含納,關涉乎「修齊治平」的抱負和理想,含納「體國經野」的胸懷、思維與熱情。

    4.羊先生的寬容和寬鬆

    與學術上的口碑相比,羊先生數十年杏壇垂教有更多佳話。

    他長於記誦,敏於新知,即興發言、立論、吟詩作賦的能力,具備古人所謂「倚馬可待」的功夫。弟子們無不驚訝於他學無涯涘的淵博與手到擒來的敏捷。上世紀80年代,羊先生帶領自己的研究生遊學江蘇、湖北,在揚州師範學院(現揚州大學)作講座,講到窗臺上都爬滿了學生,在武漢師範學院(現湖北大學)舉辦的「全國高校教師元明清文學講習班」上,羊先生應邀講演,一張紙不帶,全憑記憶,侃侃而談3個小時,出口成章的大部分是古詩文,結果自然「下不來臺」,只好再講3小時,依然是一張紙不帶。此事是我親歷,情景至今猶在眼前。我之貪慕三尺講臺上的那一點虛榮,也許就是受了此種情景的蠱惑。

    羊先生指導學生屬於「寬鬆」一路,他不會要求你一定要研究什麼,他不會給你的畢業論文命題,他甚至從來不去誘導和規定自己的學生將來的從業。我所記得的他唯一給出過的規定動作,是要求我們必須做得好文言文和舊體詩,為此不惜反覆檢測。所以,及門弟子大多有此一門手藝,我的師兄如熊治祁、沈家莊、李克和、顏家安等,練就的一手古文和舊體詩,漂亮得常被身邊的人視為唐宋中人。

    羊先生對學生的來路也並不「唯學歷論」。1979年他在湘潭大學指導的第一屆研究生,其中就有沒讀過大學本科的高中畢業生和大學剛讀了一年的新生,但就是這樣的學生,不僅日後成為自己所在業界的「聞人」,卓有建樹,還在羊先生門下就讀時,就能夠接二連三地把長篇論文發表在今天很多大學高額懸賞、獎勵教授們去攻佔的所謂「核心期刊的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上。

    羊先生的寬容和寬鬆成就了我們的自由和放肆。我的師兄師妹日後不少從業於教育文化界,卻至今很少按照流行的「行情」和「規矩」去經營自己的事業,以賺取曾幾何時開始日益深入人心的「數目字經濟」——「頭銜」「排名」「項目」或「獎勵」,而是我行我素的多,有的甚至敢於「述而不作」「不求聞達」,純粹以飽讀詩書方可能陶鑄出來的氣質、風度、修養示人。

    概而言之,僅就對湘大、對湖南的貢獻而言,在羊先生手下,誕生了一個學會——中國韻文學會,出版了一個刊物——《中國韻文學刊》,組織了一個學科和院系,成就了一批學生。

    一個人的生命很短暫,能夠做出來的事情不會太多,羊先生顯然做出了不止一個人的成就,這些成就讓我們至今受惠,我們真是有福了。

    5.懷念先生對於我來說,依然是一種求知

    而羊先生畢生以之的堪稱廣大的學術和創作世界,不止是一個值得我們解讀的案例,更有一種值得我們今天仰望的高度。

    遙想很多年前,年少輕狂的鄙人,據說因為複試時一篇抒情言志的小文讓羊先生青目,故而獲得入室求知的榮幸,可是及門之後,我讀得更多的,卻是奧古斯丁、黑格爾、薩特、海德格爾、維根斯坦、羅素之類,對此,羊先生不僅不作幹涉,反而多所鼓勵。也許是如此閱讀的結果,我從此之後的文章便一直沒有「行雲流水」起來,而是充斥著翻譯體的滯澀,充斥著所謂「邏輯的艱辛和痛苦」。我甚至沒有成長出吟詩作詞的嗜好和習慣,風雲世界於我仿佛天聾地啞,良辰美景於我常常是「苦悶的象徵」。每念及此,我就不得不告訴自己,羊先生的人格與精神世界,對於我來說其實多少還是隔膜的,我並不怎麼真正懂得羊先生的憂樂欣戚,也未必懂得他在屬於他的時代的言動應對。

    庚子中秋,玉宇澄澈,月光如水。「人生幾見月團圞,去日堂堂兩鬢斑。夢裡不堪垂老別,醉中猶喚裹屍還。十年甘受千夫指,九死難忘一寸丹。且作婆娑長夜舞,為留清影在人間。」這是先生收錄在《迎旭軒韻文輯存》中的中秋節賦詩《癸亥中秋偶成》,作於1983年。詩中展露的是怎樣的「士子」之情和家國之思,我們似曾相識,然而,或許確實有點不明所以了。是因為我們擁有了新的文化身份和立場,還是因為我們數典忘祖,從知識到教養到抱負,早就自我斷送了與羊先生那一代學人對話的資格呢?

    我知道,我必須用更成熟的思考,才可能澄清自己的疑惑。我也知道,懷念先生對於我來說,依然是一種求知,而不止是傾訴和言情。

相關焦點

  • 622名在湘消費者中大獎---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7月10日訊(記者 彭雅惠)今天,我省進行了「網際網路+發票有獎」第五期二次開獎活動,共產生622個獎項,獎金總額達147.2萬元。    為進一步刺激大眾消費的熱情,調動消費者索取發票的積極性,我省「網際網路+發票有獎」活動的參與範圍擴大至購買不動產以外的所有行業。
  • 吸取事故教訓 守住安全底線---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月9日訊(記者 奉永成) 1月8日,省安委辦、省應急管理廳召開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1·7」燃爆事故警示教育視頻會,要求全省各地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強化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重點工作落實,堅決防範和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 常德舉一反三整頓混凝土行業---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2月22日訊(通訊員 楊力菲 黃道兵 記者 曹嫻)在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期間,督察組向常德市交辦了混凝土企業環境汙染問題。常德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近日,被指出問題的3家企業已完成整改、通過驗收,同時常德舉一反三,組織開展混凝土行業集中整治行動。
  • 今年長馬線上見---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2月9日訊(記者 王亮)記者今天從長沙市體育局了解到,2020長沙馬拉松賽由線下賽調整為線上賽,於12月9日上午11時08分開啟報名,12月19日9時至12月20日18時進行,全世界各地的跑步愛好者都可參與,不限地點。    因受疫情的影響,今年國內大部分馬拉松賽事被迫「按下」暫停鍵。
  • 書寫有溫度的民生答卷---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記者 蘇莉 何金燕    就業創業成效顯著,全省城鎮累計新增就業383.8萬人,全省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努力實現應保盡保,企業養老保險參保1421.55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274.52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459.71萬人;
  • 這個冬天會有多冷---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首席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張婷婷    大雪時節,雨雪紛飛,氣溫低迷。一張「長沙未來天氣」預報圖近日在微信瘋傳,圖片顯示「長沙最低氣溫將在12月30日降至零下8攝氏度」。    這個冬天到底會有多冷?未來氣溫走勢如何?
  • 一個扶貧「鐵漢」的柔情---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宋太桓     通訊員 覃秦鈴 甘秀珍    12月12日,記者走進龍山縣裡耶鎮新雙村,山坡上滿是臍橙、醜柑樹。    「250畝果樹進入盛產期後,可為村集體每年帶來20萬元收益,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在「12348湖南法網·如法網」設立法律援助在線申請和欠薪求助專欄,「12348」熱線提供全天候諮詢服務。二是進一步優化農民工討薪維權服務。多地組建「欠薪求助法律援助團」或擅長辦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律師庫,指派律師承辦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三是進一步健全農民工討薪維權機制。與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建立工作聯繫機制,近1/3法律援助機構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駐律師定期值班。
  • 向我看齊---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通訊員 胡佩生 鄧華麗    湖南日報記者 唐愛平    2017年1至5月,華菱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實現利潤超過8億元,創下近十年來同期最好的經營業績。    曾經連續多年生存艱難的華菱湘鋼,重振雄風!
  • 一代學人的身影——紀念羊春秋先生
    羊先生湖南邵陽人,字子高,曾署公羊,1922年生,幼讀《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龍文鞭影》,讀四書五經。在《我的文化搖籃——楊塘書院》一文中,羊先生自述,四書五經除了《禮記》只讀過《曲禮》《檀弓》,《易經》只讀過《文言》《繫辭》外,其餘都是點過背過的,十歲進家鄉楊塘書院,他是書院年齡最小的學生,卻屢屢以壓卷的文章讓他的老師曾仲溫先生濃圈密點,當眾評說,故有「神童」之譽。
  • 線上線下齊推「湘贛紅」---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8日訊(記者 劉勇 通訊員 吳雨暘)記者今天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我省近年來大力推介「湘贛紅」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線上線下齊頭並進,取得初步成效。    在天貓商城開設「湘贛紅官方旗艦店」。
  • 用青春的身影點綴星城——「郵政杯」2020湖南日報朗讀者主題活動...
    新湖南客戶端訊(記者 姚瑤 攝影 劉廣糧)沒有信仰,無以談人生。在秋日暖陽下,進行一場滌蕩心靈的朗讀,對於廣大青年來說,更顯非凡意義。11月13日,由交通銀行湖南省分行協辦,交銀康聯人壽湖南省分公司、國儲電腦城特別支持的「郵政杯」2020湖南日報朗讀者活動走進湖南逸達行高鐵商務旅行服務有限公司。長沙高鐵南站易登車商務休息廳內,21名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手捧《湖南日報》,精神飽滿地朗讀文章《精神之炬耀三湘》。神採飛揚的樣子,不僅體現了當代年輕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更是長沙乃至湖南形象的一次重要展示。
  • 原始發票遺失 受傷報銷受阻---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記者 歐金玉
  • 跨界融合 拔節生長——湖南日報朗讀者團隊以誦讀致初心
    新湖南客戶端訊(記者 姚瑤)「郵政杯」2020湖南日報朗讀者主題活動即將步入尾聲,作為活動的執行團隊,如何守正創新,與參與者產生情感共鳴?11月30日上午,湖南日報報刊發行中心、《放學後》雜誌社及湖南華聲魔爾基地文創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迎著冬日的晨風,在新湖南產業樓頂樓停機坪以朗讀致初心,用熱情嘹亮的聲音、昂揚向上的鬥志誦讀《湖南日報》文章《五年艱苦卓絕 五年成就輝煌》,表達一路走來的堅定信念與赤誠感動。
  • 「他捨不得走,我就陪著他」---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記者 黃柳英    通訊員 付勇 唐孟明 何麗    12月22日早上8時,東安縣井頭圩鎮嶺觀村衛生室的大門準時打開。今天來看病的村民比較多,村醫唐軍華有點忙不過來,於是他給在上大村當村醫的妻子伍豔芳打電話,請她過來幫忙。
  • 長沙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2月21日訊(記者 鄧晶璡 金慧)今天,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了《全國296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其中長沙的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九。郴州、株洲、常德、衡陽、湘潭進入了全國營商環境前150名。
  • 頂風冒雪上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2月14日訊 (記者 陳勇 楊佳俊 通訊員 李放鳴 李小安 鄧穎晴)今冬首個寒潮來襲,14日,我省大部分地區普降雨雪。全省各級民政幹部頂風冒雪上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    攸縣民政局和鎮幹部帶著糧油食品,走進寧家坪鎮自力村貧困戶楊二華家裡走訪慰問。
  • 考生須從今天起體溫監測14天---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1月8日訊(記者 易禹琳)我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適應性考試將於1月23日至25日舉行。
  • 湖南日報丨奮力譜寫新時代「雙一流」大學建設南華新篇章
    湖南日報丨奮力譜寫新時代「雙一流」大學建設南華新篇章 [來源:湖南日報] 2020-11-21 07:55:36
  • 第二屆「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大賽總決賽益陽賽區圓滿謝幕
    「青春激揚,聲動瀟湘」第二屆「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大賽總決賽益陽賽區視頻錄製活動現場。活動現場。視頻錄製活動現場。聲音凝聚力量,朗讀傳遞價值。「青春激揚,聲動瀟湘」第二屆「郵政杯」湖南日報朗讀者大賽總決賽益陽賽區視頻錄製活動12月5日在益陽市梓山湖學校圓滿謝幕。從益陽市各縣市區400多名線上線下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的38名選手中,18名梓山湖學校參賽選手成為參與主場「黑馬」,與其他選手共同展現風採、角逐「湖南日報金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