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召開的湖南省根治欠薪五大行動暨農民工工資權益保障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上,省人社廳廳長唐白玉、省住建廳副廳長寧豔芳、省高院副院長楊翔、省司法廳副廳長方華堂就公眾普遍關心的話題,先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國家和省裡為了保障農民工工資,出臺了專門的法規,也採取了很多措施。農民工想要保障好自身的勞動報酬權益,平時自己應注意哪些事項?
省人社廳廳長唐白玉: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是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職責所在。如果農民工朋友能夠主動地配合落實相關的制度,或是提供有力的證據,可以讓我們的調查處置工作更加快速、更加精準,維權效果也會更加明顯。我想提示農民工朋友的是,請牢記「三個一定」「三個留意」,這是國務院《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賦予的權力。
「三個一定」,第一是一定要籤訂勞動合同,千萬不要為了圖方便,省略該環節;第二是一定要進行實名制登記,通過工地上的實名制設備進行日常考勤;第三是一定要通過本人的社會保障卡或者銀行卡來領取工資,儘量不要選擇現金,並且工資卡要始終拿在自己手上。
「三個留意」,第一是留意用人單位是不是每個月都編制了工資表,有沒有交給本人籤字確認;第二是留意工資是不是按照籤字確認的金額來支付,按月、足額發到了自己的銀行卡上,千萬不要平時只拿一點生活費;第三是留意項目上的維權公示牌,遇到欠薪問題及時進行投訴舉報,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問:各級住建部門在保障農民工工資方面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省住建廳副廳長寧豔芳:住建部門作為工程建設領域主要的行業主管部門,履行行業監管責任,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一是聯合省人社廳組織50多家建築施工企業,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宣傳活動,增強農民工依法理性維權意識。二是積極推行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設置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推動落實各項基本制度。目前我省搭建了「湖南省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平臺」,採用人臉識別等措施,已將住建領域4984個在建項目納入平臺,其中,有考勤信息的農民工有128.5萬人,用人單位根據實名制考勤情況發放農民工工資。三是推行工程款支付擔保和工程款施工過程結算,引導建設單位不拖欠工程款。四是加大建築施工轉包、違法分包、未報先建和拖欠工程款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並聯合有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使欠薪企業「一處欠薪、處處受限」。五是公布保障農民工工資投訴舉報電話,今年全省住建部門共辦理欠薪案件451起,涉及農民工5058人,涉及金額1.24億元。
問:開展根治欠薪五大行動,全省法院系統採取了哪些措施?特別是在保障農民工便捷維權、有效維權方面,有哪些舉措?
省高院副院長楊翔:根治欠薪五大行動開展以來,全省法院系統結合正在開展的第四次全省法院涉農民工工資案件審判執行專項行動,目前正重點開展「以案釋法」活動。
為暢通農民工維權途徑,全省法院系統對於涉農維權案件開闢了專門的立、審、執「綠色通道」,結合全省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為農民工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做到涉農案件有案必立、有訴必理。通過中國移動微法院、網上立案、跨域立案、巡迴辦理等便民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農民工維權成本和門檻。對案件事實清楚、法律關係明確的拖欠農民工工資或者勞務報酬糾紛,以及有財產給付內容的涉農民工勞動爭議糾紛,依法運用簡易程序、小額速裁程序等,快立、快審,提高審判效率。對適合以調解方式處理的案件,綜合運用訴前調解、委託調解、邀請調解等多種方式,將法律宣傳與說服教育相結合,督促企業及時依法履行法律義務。
問:在根治欠薪行動中,司法行政機關主要承擔什麼職責?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司法廳副廳長方華堂:農民工歷來是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法律服務重點群體之一。一是進一步暢通農民工討薪維權通道。在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開設「綠色通道」,對討薪維權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的,免除經濟困難審查,做到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建立異地協作機制,方便受援人異地維權。在「12348湖南法網·如法網」設立法律援助在線申請和欠薪求助專欄,「12348」熱線提供全天候諮詢服務。二是進一步優化農民工討薪維權服務。多地組建「欠薪求助法律援助團」或擅長辦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律師庫,指派律師承辦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三是進一步健全農民工討薪維權機制。與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建立工作聯繫機制,近1/3法律援助機構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駐律師定期值班。
(湖南日報記者 陳淦璋 劉銀豔 肖秀芬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