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養生氣功,健身,運動,動作,兩手攀足固腎腰

2020-12-23 藍星養生學藝術美學

兩手攀足固腎腰,全身自然站立,放鬆;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用暗勁向後、向上、向前、向下連續慢慢劃弧,指尖伸向足前;手臂向下劃弧時,上半身帶同腰也一齊下劃。手伸到不能再伸時,依勢用暗勁向足前下壓八次,然後全身鬆開,恢復原站位,同時鬆一口氣,稍休息一會兒,再做下一遍動作。共做八遍。

這一段運動中,兩腿始終是直的,不能打彎;兩臂也不能彎曲。有的人身子缺乏運動,比較僵硬,開始「攀」不到足,但鍛鍊久了循序漸進,也可漸漸「攀」到足。有的人身子軟活,手能很容易地「攀」到足,此時可用兩手壓足前的地面,或手臂稍曲,以兩肘「攀足」,使兩腿與腰部有繃緊的感覺,即可達到鍛鍊的效果。

這一段還有兩個要領必須掌握,即「兩手攀足」時,頭頸必須完全放鬆,腦袋如垂瓜一般,兩手臂也要完全放鬆。養生氣功,兩手攀足固腎腰,八段錦,健身氣功,拉伸運動,動作,下壓「攀足」時,不能上下屈伸,而是用暗勁依次向下壓。

兩手攀足固腎腰,此式突出體現了中醫理論的固本培元思想,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人體元陰元陽所在之處,重點起到強腰固腎作用。腰者,腎之府,搖轉不能,腎將憊。通過攀足的動作,可以有效刺激命門等穴,調節腎經、膀胱經、督脈,起到調節氣血,強固腎氣的作用。八段錦,健身氣功。

這樣依法運動,不但能「固腎腰」,還能有效預防「腦猝中」,即腦血栓一類的疾病,因為這一套運動可使腦血管保持通暢,對健身強體大有益處。但老年人做這套運動時,儘可能慢一點,以身體感覺舒暢為度,慢慢達到要求的標準。也可在起床前,兩手指肚(不可用指甲)緊貼頭皮,從前到後梳頭50次,使血液通暢,再下床做這套運動,則更覺適宜了。

中國傳統健身方法有很多種類,其中包括太極拳、五禽戲等,八段錦的錦字有三層含義,1、從金從鉑,金表示貴重物品,鉑在古代代表色彩鮮豔的絲織品,這也表示這個練習是比較珍貴而且華麗的。2、錦代表織錦,織錦的特點是連綿不斷的,說明這個聯繫需要連綿不斷勻速進行。3、錦有集錦的意思,表示八段錦是把前人總的練習手段和方法進行了提煉的。另外八段錦的「八」字可能和八段錦產生的年代與八卦盛行有關。

兩手攀足固腎腰直立,並足,兩膝挺伸,上身前俯,以兩手攀握兩足趾,頭略昂起。然後恢復直立姿勢,同時兩手握拳,並抵腰椎兩側,上身後仰,再恢復直立姿勢。反覆進行。自然呼吸。八段錦,養生氣功,動作。

氣的小周天循環,即在人體正中線背面的督脈、腹面的任脈中循環。其後再煉全身大周天,即氣可在12條正經絡、奇經八脈中循行;最後達到可隨意在身體上任一個點運行,從而達到最高境界,所謂「永無生死」、「長生」的境界。

氣功:佛教應該說是「舶來品」,但在中國生根後的佛教,就形成為具有本國特點的佛教了。為了修行,以達到脫離苦海的涅槃最高境界,要求佛教徒坐「禪」。所謂「禪」在中國話裡就是靜思、深慮。

在印度,佛教徒原有瑜珈術,也是一種練功,至今猶有流行。傳人我國後我們祖先加以改造。其中一派稱「禪宗」,就是專門在禪房裡坐禪苦修,煉到極佳狀態時,氣息十分微弱,儼如氣絕一樣,甚至脈都摸不著,煉功人可以多日不食不動,甚至可以逾月。佛家認為此種禪已經人定,達到上乘的境界。

八段錦有很多招,有不同的派別,但是今天我們又新編了一個八段錦,八段錦說起來就是八個動作,每一個動作非常簡單,非常容易記憶,而且更關鍵的一點,它每一招每一式,都有獨特的針對性,這個八段錦練完了以後對人的整體影響非常大,因此我們現在更多的人需要調氣血,調臟腑的功能,調節、強身、祛病,這個時候也就是需要一些手段,是效果非常好的操。

八段錦,動作,運動,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與膝關節朝前,微微曲腿(力量比較好的、年輕的可以下蹲的幅度大些,甚至可以到大腿與地面平行的馬步姿勢),上身直立。雙手掌心向上提到胸前、然後翻手、手心向上猶如託重物一般舉過頭頂,如雙手託天。手臂儘量向後,雙肘自然彎曲,肘關節與耳在同一水平。養生氣功。

在健身氣功功法動作中,對手太陽小腸經和主要腧穴有重要刺激作用的有:挑掌立腕,兩臂外撐,疏理上肢經絡的易筋經韋馱獻杵第二勢;按摩消化器官,加強運化功能的五禽戲熊運;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六字訣呼字訣;旋腕握固,刺激手三陰、手三陽經原穴的八段錦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掌上撐時,意走小腸經少澤、小海、聽宮穴,調治消化不良的馬王堆導引術引腹。養生氣功。

八段錦,拉伸運動,健身,動作,此勢動作難度較大、運動變化較為複雜,搖頭與擺尾上下配合的協調性要求高。學練時,應降低難度,先開步站立習練搖頭,再習練轉髖擺動尾閭。掌握了單個搖頭、擺尾動作後,再上下結合進行練習。要注意搖頭時,不可主動用力去追求動作幅度,應柔和緩慢,脖頸儘量放鬆。轉動尾閭,不要過於屈膝,應松腰沉髖,以尾閭為力點,先向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練習頂髖,再繞轉畫圓。養生氣功。

放鬆功,本功可作為練好其他各種氣功的基礎功夫。健康者練此功,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對體弱多病者來說,更是理想的康復手段。放鬆功屬於靜功,易學易練,不易出偏,它是從意念和身體放鬆為主的新功種。在練習方法上是吸氣時意守要放鬆的部位,呼氣時意念離開意守的部位,同時默念「松」字,體驗松感。在姿勢方面,初練功者,用仰臥或靠坐;練功熟練者,可在站樁和行動時練習放鬆。在呼吸上,一般用自然呼吸。

相關焦點

  • 氣功,養生方法,動作,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
    氣功,養生方法,動作,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直立,並足,兩膝挺伸,上身前俯,以兩手攀握兩足趾,頭略昂起。然後恢復直立姿勢,同時兩手握拳,並抵腰椎兩側,上身後仰,再恢復直立姿勢。反覆進行。自然呼吸。氣功,養生方法,動作,八段錦,健身,拉伸運動,五勞七傷往後瞧,直立勢同一式,但兩掌貼緊腿側,頭向左後方緩緩轉動,目隨之後視。然後,頭再前轉復原。左右交替,反覆進行。轉頸時吸氣,復原時呼氣。氣功:這可以說是我國地道的煉功派別。
  • 八段錦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分解運動——單老師講運動養生
    兩手攀足固腎腰動作講解 首先兩腿挺膝伸直站立,同時兩掌指尖向前,兩臂向前、向上舉起,肘關節伸直,掌心向前,目視前方。 兩臂屈肘,兩掌下按於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對。
  • 開啟養生模式,請安排這一健身氣功——八段錦
    八段錦是流行健身氣功九種中的其中一種,另有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太極養生杖、大舞等等。由國家體育總局定義的健身氣功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以及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健身氣功的動作變化,充滿了動與靜、虛與實、剛與柔、快與慢、伸與縮、張與弛、抑與揚、頓與挫、輕與重、起與伏、內與外、上與下、正與偏等相互對應變化,相輔相成,使陰陽二氣相互協調。
  • 健身氣功·八段錦
    八段錦之名,最早出現在南宋洪邁所著《夷堅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為起居郎……嘗以夜半時起坐,噓吸按摩,行所謂八段錦者。」 說明八段錦在北宋已流傳於世,並有坐勢和立勢之分。由於立勢八段錦更便於群眾習練,流傳甚廣,「健身氣功·八段錦」以立勢八段錦為藍本,進行挖掘整理和編創。
  • 內養功是傳統氣功靜功基本功中之一,八段錦,運動,健身,養生
    八段錦是我國傳統的民族養生氣功之一。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養生保健操法,因其歌訣易上口、健身效果顯著而廣泛流傳於民問,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雖然八段錦的功法只有八式,但流傳至今已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而新編八段錦則是在傳統八段錦的基礎上繼承其動作簡單易學等優點,發展成為適合現代人快節奏生活方式的一種有針對性的簡單便捷的養生功法。
  • 健身氣功八段錦功法源流
    由於立勢八段錦更便於群眾習練,流傳甚廣,「健身氣功?八段錦」以立勢八段錦為藍本,進行挖掘整理和編創,因此,本書重點對立勢八段錦的源流和有關情況進行分析介紹。明清時期,立勢八段錦有了很大發展,並得到了廣泛傳播。清末《新出保身圖說?八段錦》首次以「八段錦」為名,並繪有圖像,形成了較完整的動作套路。其歌訣為:「兩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後七顛百病消;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從此,傳統八段錦動作被固定下來。
  • 八段錦健身氣功知識知多少
    3、健身氣功.八段錦在練習中怎樣進行心理調節?心理調節是指練功者對思維活動的調控,也稱調心八段錦健身氣功知識知多少八段錦健身氣功知識知多少。在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時的心理活動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動作過程,包括動作的規格、要點、重點部位及呼吸。
  • 八段錦的歷史淵源和功法特點——單老師講運動養生
    現在流行的是晚清時所傳的歌訣:兩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攥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 文八段又稱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氣。其圖式出南宋·河濱丈人《攝生要義》。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武八段錦。
  • 肝病患者運動養生,八段錦在家強身健體
    八段錦源於北宋,距今有800多年的歷史,具有體育和醫療的雙重屬性,是流行久遠,深受人們喜愛的一套操。現代研究證實這套保健操能改善神經體液調節功能和加強血液循環,對腹腔臟器有柔和的的按摩作用。八段錦動作量適度,簡單易學,尤其適用於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 八段錦,養生氣功,運動,健身,動作,中醫養生,這套內家八段錦
    八段錦,養生氣功,運動,健身,動作,最後起踮百病消,全身放鬆站立,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身體緩緩上引,腳跟自然離地,引到不能再引時,用兩腳尖支撐全身站立,直到不能支持時,腳跟緩緩著地,隨即鬆一口氣,如此共做八遍。此段過去作「背後七顛百病消」,用腳跟提起頓地,連做七次。
  • 「健身氣功·八段錦」完整學練合集
    八段錦歷久彌新的傳世之作八段錦形成於宋代,是中國古代導引術「三大經典體系」之一,也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古代導引術經典功法,其歷史久遠、積澱豐富、傳播廣泛,是其他任何健身術都無法比擬的八段錦古為今用的健體良方八段錦以傳統的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抻筋拔骨、呼吸吐納的練習。其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等作用,古籍中早有記載,又被現代科學所證實。千百年來,其為中華民族的的繁衍生息,做出不朽的貢獻,是保證人民身體健康,預防各類疾病的主要手段。
  • 健身氣功中的反序運動
    而且反序運動簡單易行,值得推廣。健身氣功中的反序運動健身氣功練習是以仿生學理論為基礎的,而人是生物界中進化最完全的、最高級的動物,具有許多與動物相反的習慣和體態。這就導致了在健身氣功中必然有許多反序的練習,如健身氣功易筋經中的 「九鬼拔馬刀」、「倒拽九牛尾」、「臥虎撲食」、「掉尾勢」;健身氣功五禽戲中的「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健身氣功六字訣中的「藏頭縮項」;健身氣功八段錦中的「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等。這些都會給健身氣功練習者帶來很好的練習效益。
  • 一起練習八段錦
    八段錦屬於健身氣功,並不屬於武術範疇,並不能達到什麼「打通任督二脈,練就絕世武功」的功效,主要是通過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為手段,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目的。也就是說,當你練八段錦感覺身體變好了,正是經脈慢慢打通的過程。       八段錦每個動作都能調動身體的不同部位運動起來,每個人練八段錦的初衷都是不—樣的,有的人只是想要鍛鍊,而有的人想要減肥、治療某些慢性疾病,許多人都是在堅持了3-6個月時才會明顯發現身體的改善。每個人想要得到的功效並不一樣,只要堅持練下去,練的方法正確,身體會告訴你得到了什麼。
  • 八段錦的傳統養生哲學
    「鍾離八段錦法」的坐式八段錦在明清時期廣為流傳,更有養生名家對傳統功法進行修改,提出八段雜錦、十二段錦、十八段錦等功法,但主體並未變化,僅是八段錦的變形功法。1950年唐豪等人出版的《八段錦》一書,整理了四套八段錦功法,前三套為立式八段錦,第四套為坐式八段錦。2001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成立,組織編創了八段錦健身氣功,並頒布《健身氣功管理辦法》,規範健身氣功的發展和實踐。
  • 氣功,八段錦,健身,運動,拉筋方法,拍打拉筋法,拉伸運動養生
    健身氣功·易筋經中的「出爪亮翅勢」,荷葉掌五指用力張開與重如排山的立腕推掌,以及兩足的十趾用力抓地等動作一氣呵成。「青龍探爪勢」中,自然掌、龍爪與握固的相互轉化等。健身氣功·五禽戲中,指如鋼鉤的虎爪與虎撲的配合,靈巧的猿鉤與提踵的銜接,鳥翅的輕盈與提膝平衡的協調等,都體現出上下末梢肢體有規律的運動。坐,有自由式和盤膝式兩種:自由式,選適當高度之椅。
  • 健身氣功八段錦教學視頻及口訣
    「健身氣功·八段錦」是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組織編創的健身氣功新功法之一,由北京體育大學承擔研究任務。
  • 不妨帶孩子練練八段錦!強身健體,增強自身免疫力
    春節期間,一直宅在家裡,別忘了適當放鬆做做運動,經典的八段錦做起來吧!八段錦,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傳統保健功法。它動作簡單易行,健身功效確切顯著,是中華養生文化的瑰寶,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八段錦由八個動作組成;錦,是指精美華貴的絲織品,這裡表示整套練習柔和連綿,滑利流暢。八段錦同祖國傳統養生治病理念密切結合,內煉精氣神,外練筋骨皮。整套動作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有松有緊,動靜相兼。十分適宜孩子、中老年人、亞健康人群以及體質虛弱的康復病人習練。而且可以不受時間、場地和天氣的影響。
  • 八段錦第六式防治生殖泌尿系統疾病,醫生手把手圖解教你
    八段錦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健身氣功八段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這一式前屈後伸,雙手按摩腰背下肢後方,使人體的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得到拉伸牽扯,對生殖系統、泌尿系統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調理作用。下面由康復科的護士向大家詳細講述八段錦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的具體分解動作。動作順序:1.兩腿挺膝伸直站立,同時,兩掌指尖向前,兩臂向前,向上舉起,肘關節伸直,掌心向前,目視前方。2.兩臂屈肘,兩掌下按於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對。
  • 肝病患者運動養生——八段錦
    在中醫肝病治療中,中醫專家常建義患者做適量的運動以增強體質,促進康復。那麼什麼樣的運動項目才適合慢性肝病患者呢?今天就給大家談談慢性肝病患者的運動養生。
  • 教你如何正確的分階段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
    在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學與練中,涉及到練功原則與練功方法,以及功法本身的基本特點、動作要領和習練要求等。本文擬側重談談學練健身氣功•八段錦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學練健身氣功•八段錦功法,要抓住點、線、型三個要素(這裡所說的「點」是指動作的起止點;「線」是指動作的運行路線;「型」是指形態包括動態與靜態),切實在動作的規範性上下功夫。做到上體中正、下肢穩定,步型、步法、手型、手法清晰、準確、到位,即人們常說的「先求方,後求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