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手攀足固腎腰,全身自然站立,放鬆;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用暗勁向後、向上、向前、向下連續慢慢劃弧,指尖伸向足前;手臂向下劃弧時,上半身帶同腰也一齊下劃。手伸到不能再伸時,依勢用暗勁向足前下壓八次,然後全身鬆開,恢復原站位,同時鬆一口氣,稍休息一會兒,再做下一遍動作。共做八遍。
這一段運動中,兩腿始終是直的,不能打彎;兩臂也不能彎曲。有的人身子缺乏運動,比較僵硬,開始「攀」不到足,但鍛鍊久了循序漸進,也可漸漸「攀」到足。有的人身子軟活,手能很容易地「攀」到足,此時可用兩手壓足前的地面,或手臂稍曲,以兩肘「攀足」,使兩腿與腰部有繃緊的感覺,即可達到鍛鍊的效果。
這一段還有兩個要領必須掌握,即「兩手攀足」時,頭頸必須完全放鬆,腦袋如垂瓜一般,兩手臂也要完全放鬆。養生氣功,兩手攀足固腎腰,八段錦,健身氣功,拉伸運動,動作,下壓「攀足」時,不能上下屈伸,而是用暗勁依次向下壓。
兩手攀足固腎腰,此式突出體現了中醫理論的固本培元思想,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人體元陰元陽所在之處,重點起到強腰固腎作用。腰者,腎之府,搖轉不能,腎將憊。通過攀足的動作,可以有效刺激命門等穴,調節腎經、膀胱經、督脈,起到調節氣血,強固腎氣的作用。八段錦,健身氣功。
這樣依法運動,不但能「固腎腰」,還能有效預防「腦猝中」,即腦血栓一類的疾病,因為這一套運動可使腦血管保持通暢,對健身強體大有益處。但老年人做這套運動時,儘可能慢一點,以身體感覺舒暢為度,慢慢達到要求的標準。也可在起床前,兩手指肚(不可用指甲)緊貼頭皮,從前到後梳頭50次,使血液通暢,再下床做這套運動,則更覺適宜了。
中國傳統健身方法有很多種類,其中包括太極拳、五禽戲等,八段錦的錦字有三層含義,1、從金從鉑,金表示貴重物品,鉑在古代代表色彩鮮豔的絲織品,這也表示這個練習是比較珍貴而且華麗的。2、錦代表織錦,織錦的特點是連綿不斷的,說明這個聯繫需要連綿不斷勻速進行。3、錦有集錦的意思,表示八段錦是把前人總的練習手段和方法進行了提煉的。另外八段錦的「八」字可能和八段錦產生的年代與八卦盛行有關。
兩手攀足固腎腰直立,並足,兩膝挺伸,上身前俯,以兩手攀握兩足趾,頭略昂起。然後恢復直立姿勢,同時兩手握拳,並抵腰椎兩側,上身後仰,再恢復直立姿勢。反覆進行。自然呼吸。八段錦,養生氣功,動作。
氣的小周天循環,即在人體正中線背面的督脈、腹面的任脈中循環。其後再煉全身大周天,即氣可在12條正經絡、奇經八脈中循行;最後達到可隨意在身體上任一個點運行,從而達到最高境界,所謂「永無生死」、「長生」的境界。
氣功:佛教應該說是「舶來品」,但在中國生根後的佛教,就形成為具有本國特點的佛教了。為了修行,以達到脫離苦海的涅槃最高境界,要求佛教徒坐「禪」。所謂「禪」在中國話裡就是靜思、深慮。
在印度,佛教徒原有瑜珈術,也是一種練功,至今猶有流行。傳人我國後我們祖先加以改造。其中一派稱「禪宗」,就是專門在禪房裡坐禪苦修,煉到極佳狀態時,氣息十分微弱,儼如氣絕一樣,甚至脈都摸不著,煉功人可以多日不食不動,甚至可以逾月。佛家認為此種禪已經人定,達到上乘的境界。
八段錦有很多招,有不同的派別,但是今天我們又新編了一個八段錦,八段錦說起來就是八個動作,每一個動作非常簡單,非常容易記憶,而且更關鍵的一點,它每一招每一式,都有獨特的針對性,這個八段錦練完了以後對人的整體影響非常大,因此我們現在更多的人需要調氣血,調臟腑的功能,調節、強身、祛病,這個時候也就是需要一些手段,是效果非常好的操。
八段錦,動作,運動,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與膝關節朝前,微微曲腿(力量比較好的、年輕的可以下蹲的幅度大些,甚至可以到大腿與地面平行的馬步姿勢),上身直立。雙手掌心向上提到胸前、然後翻手、手心向上猶如託重物一般舉過頭頂,如雙手託天。手臂儘量向後,雙肘自然彎曲,肘關節與耳在同一水平。養生氣功。
在健身氣功功法動作中,對手太陽小腸經和主要腧穴有重要刺激作用的有:挑掌立腕,兩臂外撐,疏理上肢經絡的易筋經韋馱獻杵第二勢;按摩消化器官,加強運化功能的五禽戲熊運;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六字訣呼字訣;旋腕握固,刺激手三陰、手三陽經原穴的八段錦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掌上撐時,意走小腸經少澤、小海、聽宮穴,調治消化不良的馬王堆導引術引腹。養生氣功。
八段錦,拉伸運動,健身,動作,此勢動作難度較大、運動變化較為複雜,搖頭與擺尾上下配合的協調性要求高。學練時,應降低難度,先開步站立習練搖頭,再習練轉髖擺動尾閭。掌握了單個搖頭、擺尾動作後,再上下結合進行練習。要注意搖頭時,不可主動用力去追求動作幅度,應柔和緩慢,脖頸儘量放鬆。轉動尾閭,不要過於屈膝,應松腰沉髖,以尾閭為力點,先向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練習頂髖,再繞轉畫圓。養生氣功。
放鬆功,本功可作為練好其他各種氣功的基礎功夫。健康者練此功,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對體弱多病者來說,更是理想的康復手段。放鬆功屬於靜功,易學易練,不易出偏,它是從意念和身體放鬆為主的新功種。在練習方法上是吸氣時意守要放鬆的部位,呼氣時意念離開意守的部位,同時默念「松」字,體驗松感。在姿勢方面,初練功者,用仰臥或靠坐;練功熟練者,可在站樁和行動時練習放鬆。在呼吸上,一般用自然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