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作為生活中常見的食材深受人們的喜歡,烹飪的方式多,水煮、油爆都是常見的製作方式,蝦的種類多,不論是淡水蝦還是小龍蝦都深受人們的喜歡,當然在吃蝦的時候,需要注意很多事情,畢竟有些時候,考慮蝦所生長的環境,其中的損傷身體物質還是很多的,烹飪前仔細清洗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對於蝦頭,更應該清洗乾淨,對於蝦頭中的黃色東西,人們在用剪刀剪開的時候會納悶,這到底是蝦黃還是蝦屎?一起來了解一下,吃蝦的注意事項。
對於這樣的蝦頭有兩個觀點吃或不吃,支持吃的人,認為蝦頭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存在蝦頭的蝦黃猶如吃螃蟹時產生的蟹黃,當然是可以吃的了。不支持吃的人,則會提出反駁,認為在蝦頭中全部都是蝦屎,蝦與其它東西不一樣,其代謝物在頭部,一旦把蝦屎吃了,可想而知有多糟糕了。
我們見到的蝦,由這三個部位組成,蝦頭、蝦腹、蝦尾,蝦頭其實包含著蝦的主要器官,例如腦、心、肝、胃等,事實上,我們俗稱的「蝦黃」也屬於這樣的器官之一,是卵巢,不要覺得驚訝,確實是這樣。
一般來說,把蝦頭打開,會發現在其中有黃色和黑色的東西,黃色屬於蝦的卵巢,其中包含較多的脂肪、膽固醇,正常攝入倒也不會造成問題,但是就怕本身身體出現異常的人,例如出現三高,再吃蝦黃,可能會導致攝入偏高,不利於健康。
更不用說考慮一些蝦的生長環境,實在是太糟糕了,伴隨著重金屬超標,會導致這些重金屬進入蝦頭中,雖說自身的保護措施可以起到把這些重金屬排出去,但是多少還有一些殘留物,更不用說蝦頭中的有些器官例如肝與蝦黃顏色實在是非常相似,一旦吃了就很危險了。
在吃蝦的時候,會遇到蝦變黑了,很多人會擔心蝦頭變黑了說明蝦變質了,事實上,蝦頭變黑屬於很正常的反應,真正要說蝦肉不新鮮,表現在蝦頭出現了脫離,尤其是蝦肉與蝦的殼已經分開了,並且整個蝦肉吃進嘴裡並沒有綿軟的感覺,這些才說明蝦肉變質了、腐壞了。
在吃蝦的時候,需要注意很多禁忌,例如需要考慮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吃蝦,尤其是本身對於海鮮過敏的人不能吃,一旦吃了會促使過敏加重。為了追求吃蝦的那種特別新鮮的味道,很多人會選擇吃醉蝦,這樣的食用方式,潛藏很大的健康隱患,是因為蝦在用白酒燻醉的時候,其中可能潛藏的寄生蟲並不會被殺死,一旦吃了這樣的蝦,導致肝吸蟲出現,這樣的寄生蟲對健康會造成很大危害。
蝦頭中黃色物質,並不是蝦黃也不是蝦屎,屬於身體的器官,在吃蝦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考慮到其中膽固醇較多,最好去掉。並且蝦頭變黑的蝦也不是變質了,僅僅屬於正常的反應,關於吃蝦的禁忌,希望大家提前關注,一定不能吃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