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抗疫,輸了生意:2020臺灣診所門診量「蒸發」1500萬

2021-01-08 診鎖界

累計800餘位新冠肺炎病例、痊癒率高達99.1%,由於基層診所作為抗疫前哨,配合社區防疫得力,我國臺灣地區並未受到新冠肺炎的嚴重侵襲,但持續一年之久的疫情對居民就醫和小診所生存造成了影響。

本文來源:診鎖界

編輯:太白

西醫診所病號平均流失近1300人

兒科、耳鼻喉科下降近4成

臺灣的民營診所一直是基礎醫療的主力軍。

在新冠抗疫時也不例外,作為最貼近居民生活的基層診所,在臺灣構建的防疫體系下,診所醫師執行社區防疫監測、日常看診數據分析回傳等指令,發揮了急症救治、早篩監測、引導就醫等重大作用。詳見《臺灣防疫表現亮眼,基層診所功不可沒!醫生道出診所第一線關鍵任務》

從衛生部門數據來看,2019年末,全臺地區有2.25萬家診所,有超過30.5%的醫療從業者都在診所工作,其中在診所執業的口腔醫師、中醫醫師都超過了在醫院執業的同類醫生數量。

2019年末中國臺灣地區診所從業者分布圖

診鎖界製圖,數據來源臺灣省衛生福利部

但臺灣診所配合抗疫的成功,難掩疫情持續籠罩下客流慘澹的事實。

1月4日,臺灣衛生健康部門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最新的醫療衛生數據,相比2019年同期,2020年前三季度全臺醫療機構的門診量下降1941萬人次,預計全年的醫療機構門診量減少超2000萬人次。

在消失的近2000萬門診中,下降最嚴重的是遍布臺灣省的西醫基層診所,據統計,西醫診所的門診量下降了1479萬人次,相比2019年整體下降了10%,且連續三個季度未見止損上升,相當於每家西醫診所在2020年,流失了近1300位病人。

「對於對年長的診所醫師而言可以趁機休養生息,但年輕醫師的診所隨時都可能倒閉。」臺灣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兒科、耳鼻喉科等專科診所受創最為嚴重,全年下降應該在30%~40%之間。部分診所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只好減診、縮編甚至向銀行貸款。

臺灣省新北市基層診所醫師王曜庭表示,許多診所是同事或同學聯合執業,疫情期間病人門診量下降,只好辭退其他醫生。

根據臺灣健保統計,西醫基層支付點數(臺灣地區在2010年實行「DRGs點數法」採取醫療保險總額支付制度,分為牙醫門診總額、中醫門診總額、西醫基層總額、醫院總額(門診分區,住院不分區)4類。)較2019年減少33.2億點,跌幅驚人。

2020年前9個月兒科、急診科、康復科就醫人次下降最多,分別較同期減少了21.6%、15.2%、12.8%;兒科經營狀況最慘,在1~3月門診人次下降13.1%,在第2、3季度同期下跌31.2%、20.3%。

診所老闆虧損貸款

預計1700家醫療機構獲得政府補助

2020年最新數據顯示,臺灣地區共有22512家診所,民營診所有21904家,西醫類診所(包含內科、眼科、骨科、醫美、精神等)佔51%,牙科診所佔30%,中醫診所佔17%。近5年來中醫診所新增速度快於其他兩類診所,醫美、口腔診所在疫情期間的問診量不降反增。

據臺灣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介紹,當地小診所每月房租至少在5萬臺幣(折合人民幣1.15萬元),加上護理人員、藥師、行政等人事成本和水電、清潔、藥品等支出,單月運營成本至少在30萬臺幣(折合人民幣6.9萬元),如果單月接診患者少於1000人,診所醫師等於白乾沒收益。他了解到目前已經有不少診所連續虧損,甚至要向銀行貸款。

臺灣衛生健康部門也正在計劃一項《醫療產業紓困辦法》,方案面向2020年1~8月健保收入低於前年同期80%的醫療機構,這些機構將獲得「能恢復到前年8成水平」的資金補助,預計有1700家醫療機構可以獲得這項補助。

區域醫院定位尷尬

持續疫情或影響分級診療推進

臺灣地區醫療分為四個層級: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和基層診所,但臺灣並沒有建立強制的轉診制度,居民在就醫上有更多的選擇權(越級診療會增加更多的收費),這意味著基層診所和醫院也存在競爭關係。

臺灣地區診所個人執業比例(約75%)遠遠超過多人集團聯合執業(約25%),診所大多規模比較小,專科診所、次專科項目發達,在診所就能見到專科疾病醫師。在健保制度下,診所診費一般在50臺幣到幾百臺幣之間,吸引了大量的病號,大部分診所醫生每天看診在50個以上。

2020新冠疫情對臺灣一直在推進的分級診療制度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

一方面是大醫院的就診人次下降,臺灣省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認為,在2020年民眾心理上畏懼就醫,因此減少了對大醫院的光顧,未來可能有助於各級醫院門診的均衡和正常化。

另一方面是,疫情造成兩端大,中間小的局面。區域醫院協會名譽理事長蘇清泉認為,疫情改變了大眾的就醫行為,需要住院的輕症患者不就醫、或選擇區域醫院就診;等到病症嚴重了,直接去醫學中心就醫,處於基層診所和醫學中心之間的地方醫院定位尷尬,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一些地方醫院,病人都被醫學中心吸走了。

蘇清泉表示了對分級診療的憂慮:「疫情之下,臺灣民眾的就醫行為未達成分級診療的理想,這讓人擔心疫情如果持續,恐怕不利於分級診療。」

//本文來源:診鎖界

//參考素材:中國臺灣聯合新聞網、臺灣衛生福利部、Youtube

//編輯:太白(lzxx12580)

慎重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學習交流,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疑問請聯繫編輯。

相關焦點

  • 丁香園:基層醫療機構受疫情影響大 兒科診所門診量下降80%
    作為最小醫療單元的基層診所受到的影響很明顯,根據國家衛健委4月披露數據,診所數量環比從2019年11月的242410個減少到2020年2月的241884個,減少了526個。數量雖然不多,但從此前數據來看,這是近些年在診所數量上升趨勢中的罕見下調。同時,根據國家衛健委7月數據,截至2020年4月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均同比減少。
  • 報告:疫情期間80%兒科診所門診量下降,醫美門診持平
    疫情期間中國基層診所的發展情況有了一份數據分析。7月11日至12日,丁香園診所發展聯盟在杭州舉辦2020中國診所發展大會,會上發布了《後疫情時代中國基層診所發展報告》(簡稱「報告」)。報告數據顯示,96%的診所在疫情期間停診1-3個月;復工後,門診量受影響最大的專科是兒科、外科、內科;超八成診所啟動線上服務,核心為維護患者關係;疫情後,用戶線上診療習慣還得到保留。
  • 石景山1500萬資金助力「科技抗疫」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石景山區獲悉,該區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拿出1500萬首批專項資金用於支持區內「科技抗疫」企業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已有14個科技項目獲得立項支持。專項資金的投入,成為區內科技企業參與抗疫的「主心骨」,為參與「科技抗疫」的企業提供堅實後盾。
  • 1500萬!石景山區為 「科技抗疫」提供堅實後盾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4月10日石景山召開的「科技戰疫」項目線上發布會獲悉,疫情爆發以來,石景山區在落實推動「科技抗疫」方面迅速啟動行動計劃,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拿出1500萬首批專項資金用於支持區內「科技抗疫」企業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已有14項科技項目獲得立項支持。專項資金的投入,成為區內科技企業參與抗疫的「主心骨」,為參與「科技抗疫」的企業提供堅實後盾。
  • 臺灣為什麼可以診所林立?
    2016年全國口腔展期間,我遇到幾位臺灣同行。談到大陸醫療體制的困境,他們表示非常理解。在十幾年前,臺灣的情況基本類似。自從全民健保對所有醫療機構一視同仁,民營醫療和診所才開始迅速發展。現在的臺灣,診所林立,大有大的規模,小有小的特色。
  • 兒科診所降幅78%!《中國基層診所發展報告》首次發布
    2020年7月11日至12日,由丁香園主辦的《中國診所發展大會(CCDC)》在杭舉辦。會議圍繞「聚基層」「新生長」兩大議題,深入探討疫情時期診所發展的困境與機遇,會上重磅發布《後疫情時代中國基層診所發展報告》。
  • 騰訊焦慮情緒爆發,冒犯810萬網際網路作家,日蒸發了1500億港元!
    1一日1,500億港元蒸發閱讀小組高管換血後,起點作家停止了新聞並登上熱門搜索。一些讀者發現,平臺作家陳冬在更新其傑作《聖市場》時的節奏明顯變慢,並且情節質量下降。無奈的作家只能以消極的方式抗拒,最終結果是雙方都輸了。最有爭議的合同之一是免費策略。實際上,作家們並不排斥啟動免費戰略的平臺,只要他們能夠保證作家的收入更高,那就一定很高興。但是,閱讀小組希望該平臺使用免費策略後,作家可以與該平臺合作減少收入,從而增加用戶或粉絲數量。
  • 疫情衝擊 兒科診所成重災區
    「在停診的兩個月裡,診所收入為零,成本卻一點也沒減少」,一位連鎖兒科負責人向《看醫界》坦言,疫情對部分以兒內科為主要業務的診所帶來了嚴重打擊,「雖然診所早就恢復門診,但因為不具有發熱門診資格,這部分收入直接被腰斬」,這位負責人表示,兒內科收入不僅僅是自己診所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相當大一部分兒科診所的主要收入來源。業務量減少可以說是民營醫療機構的普遍現象。
  • 梅奧診所改名妙佑醫療!
    但無論取什麼名字,都不會影響梅奧診所在全世界醫療機構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向來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醫院」,在今年美國《新聞周刊》與全球數據公司Statista評選出「2020年世界最佳醫院」中,梅奧診所位列第一,同樣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布的2020-2021美國最佳醫院榜單中,梅奧診所也依然排名第一,且有6個專科排名第一。
  • 都是布局線下辦診所 春雨與丁香園玩法如此不同
    5月7日,春雨移動健康(以下簡稱「春雨」)對外宣布已在25家線下診所掛牌。而之前,另一家網際網路醫療領軍企業丁香園已開始為其線下自辦診所招兵買馬。2014年是網際網路醫療投融資熱潮高漲的一年,春雨和丁香園先後宣布融得巨資。
  • 2020年臺灣選舉,蔡英文雖然贏了,可臺灣卻輸了!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結果就是韓國瑜落敗於蔡英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實現成功連任。此結果一出立即引起臺灣民眾的廣泛議論,而蔡英文成功連任的秘訣也被廣大臺灣民眾所詬病。臺灣媒體:蔡英文手段卑劣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成功實現連任,這也表現出蔡英文逼真的演技,雖然蔡英文在執政方面以及處理兩岸問題方面犯下諸多錯誤,但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面對臺灣民眾這時仍然採用著虛假的面孔,這也使得臺灣民眾屢次受騙。
  • 【動態】梅奧診所中文名更名
    但無論取什麼名字,都不會影響梅奧診所在全世界醫療機構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向來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醫院」,在今年美國《新聞周刊》與全球數據公司Statista評選出「2020年世界最佳醫院」中,梅奧診所位列第一,同樣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布的2020-2021美國最佳醫院榜單中,梅奧診所也依然排名第一,且有6個專科排名第一。
  • 什麼樣的診所,才能稱為新型診所?
    1、 首先新型診所一定要規範醫療行為,避免過度醫療。在縣域地區的一些二級醫院中,一些兒科醫生給兒童開的藥都在4~5種以上,但3年來,我開的近10萬處方中都不超過3種藥物。我們要秉持能不開藥不開藥的態度,我每天大概有20%的門診量是義務勞動,一些患者來就診,我認為沒有問題就讓患者走了。只有規範了診療行為,才能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 國際 | 也看臺灣診所林立的醫療生態
    圖片來自蘋果日報與大陸極為不同的是,臺灣大多數診所都是私營的,甚至大多數醫院都是私營的。根據普華永道所出報告《臺灣醫療產業概況市場挑戰與商機》,2010 年臺灣共有 20,183 家診所及 508 家醫院。其中許多醫院,以及為數更多的診所,是由私人經營,多數規模偏小。此外,近年來醫院數量逐漸減少,診所數量則是向上攀升。
  • 臺灣男偶像在成都開牙科診所
    【臺灣男偶像在成都開牙科診所 】17年前,許君豪還是臺灣當紅偶像男團「可米小子」的成員。可米小子前成員在成都開牙科診所 後因為意外受傷許君豪退出組合,在親友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下,許君豪參加了港澳臺聯考,被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錄取。現在,他已經在成都開起了口腔診所,第二家診所也正在籌備中。
  • 臺灣時評人感嘆:2020年,美國輸了
    在我看來,結論是「美國輸了」,保守一點,只說2020年美國輸了,留白不提的是「中國是否贏了」以及「未來的勝負」。 中美較量是場悠長的搏鬥,雖然這一年奔向火星,往返月球,中國人民飛起來了,中國有樂觀的理由,但沒有自滿的空閒,因為樹大招風,最艱難的挑戰或許才正開始。
  • 迪安診斷第一季度盈利300萬至800萬 醫院門診量下降
    挖貝網 4月11日,迪安診斷(300244)近日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預告,公告顯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盈利:300萬元–8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8%-95%。挖貝網了解到,迪安診斷受新冠疫情影響,醫院的門診量下降,傳導到公司產品代理業務和傳統檢驗業務收入均出現同比下降30%左右的狀況,利潤同比亦下降6000萬元左右。同時,公司積極開展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業務,產生的增量收入彌補了傳統檢驗業務收入的缺口。
  • 臺灣學者看高雄市長補選:李眉蓁輸非輸,陳其邁贏非贏
    乍看之下,他是大贏,尤其得票率7成,輾壓李眉蓁的約26%及吳益政4%。不過看到陳的得票數及這次補選的投票率,此大勝就似乎要打些折扣;如果再細究代表民進黨參選的陳其邁打這場選戰所擁有的資源,及他自己的心理準備,相對於國民黨徵召而臨時上陣的李眉蓁,這樣的勝利,就更值得檢視它的紮實度;而一般解讀此一補選為國民黨的大敗,也有再省視的空間。
  • 南京和臺灣新北基層社區視頻連線 分享暖心抗疫故事
    27日,「2020寧臺幸福社區匯」視訊交流活動27日在南京市浦口區舉辦。 朱曉穎 攝中新網南京11月27日電 (記者 朱曉穎)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基層社區工作者為防控疫情做出重要貢獻。27日,江蘇南京、臺灣新北基層社區的工作者通過視頻連線,分享了暖心抗疫故事。27日下午,「2020寧臺幸福社區匯」視訊交流活動27日在南京市浦口區舉辦。此次活動由南京市浦口區社區發展協會、新北市永和區基層建設發展協會主辦,由南京市浦口區臺辦承辦。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同心社區黨總支書記葉連保講述了自己參與抗疫的故事。
  • 臺媒:外部暗黑勢力插手臺灣,蔡英文贏了選舉,臺灣卻輸了未來
    臺媒:外部暗黑勢力插手臺灣,蔡英文贏了選舉,臺灣卻輸了未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了,蔡英文獲得了勝利。但是蔡英文在選舉中勝利並不是說明她真的獲得了民心,因為在這一次的選舉當中蔡英文使用了許多不光彩的手段,更是利用暗黑勢力插手臺灣地區,這是將臺灣地區的未來輸掉了。在這次的選舉中蔡英文不僅使用了黨內的力量,用金錢對社會各界的選票進行購買,更是利用了網絡的力量。豢養了大批的網軍,對自己的對手進行抹黑,這也導致不少不明真相的民眾將選票投給了蔡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