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無論是從產業基礎,還是晶片產業、系統與軟體開發等方面來說,具備了發展人工智慧產業的先發優勢。——虎博科技創始人陳燁
「我們當初選擇落地上海,看重的就是上海對AI,尤其是初創型科技企業的支持。」虎博科技創始人陳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三年來,紮根上海這片沃土,虎博科技已拿下25項自主智慧財產權,18件軟體著作權,併入選上海市火炬計劃。國內知名智庫平臺24新聲日前發布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高成長企業TOP100榜單中,虎博科技與商湯科技、寒武紀、京東數科、大疆等企業共同入選,成為高成長人工智慧企業代表。
雖然剛剛創業三年,但陳燁在人工智慧圈早已名聲在外。這位曾經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先後在美國微軟、eBay和Yahoo擔任主任科學家等職位,主導研發了雅虎的行為定向系統、eBay的推薦系統以及微軟的搜索廣告競拍市場機制等。
回國後,又在美團點評任高級副總裁,分管集團廣告平臺,助力集團年廣告收入從1千萬元提升至40多億元。
歸國後紮根上海的陳燁,深刻感受到上海人工智慧的濃鬱氛圍。在他眼中,上海有著人工智慧發展的絕佳環境。上海無論是從產業基礎,晶片產業、系統與軟體開發等方面來說,具備了發展人工智慧產業的先發優勢。同時,目前全國已有1/3的人工智慧人才集聚上海,尤其是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識別、腦智工程等領域具有較強的話語權。
尤其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上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虎博科技目前所在的金融科技領域,正是用AI技術對金融產業賦能。
陳燁說,上海在建造人工智慧高地時,同步重視研究落實多項幫扶政策。特別是注重強化人工智慧關鍵技術協同創新,搭建了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公共測試服務平臺、成果孵化轉化平臺和人才培養與國際交流平臺,推動了人工智慧科研標準制定以及在國際交流合作中的資格互認制定。
「如不是在上海,虎博科技不可能發展如此之快。」陳燁表示,目前虎博科技已形成以Berkely BIDMat/Mach深度學習平臺為中心、以MasterMind核心系統為基礎,實現500+核心算法模型及十餘個垂直行業NLP自然語言理解模型等多種技術應用的融合創新。已實現圖表抽取準確率超99%、實體識別準確率超98%,為行業前列,服務B端客戶近百家,業務拓展至金融、政務、傳媒、商貿、能源等多個領域,其中國內頭部券商一半以上均為虎博客戶;C端月活超100萬。
這次疫情,客觀上加速了各行業對人工智慧的認知。
陳燁認為,經過這次疫情,國內或許不再有純粹的傳統產業,每個產業、每家公司都會或多或少開啟數位化進程。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技術賦能產業將更加通透,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多項技術,深入到傳統產業的全鏈條。
疫情之後,國內各企業也將會加快轉變增長方式,努力提升產業的自動化、數位化和智能化水平,AI則可以幫助亟需轉型的企業建立更有效率的運營體系,輔助其增加市場份額,成為行業的領跑者,改變整個行業的格局。
陳燁判斷,未來人工智慧或將呈現四個主要發展趨勢,也為虎博科技在內的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一是,人工智慧技術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突破現有政府、企業端應用居多現象,相關產品全面進入消費級市場;二是,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的認知能力將有可能達到人類專家顧問級別,實現更自然的人機對話;三是,更實用的人工智慧,未來或將成為一種可購買的智慧服務;四是,人工智慧技術將嚴重衝擊勞動密集型產業,改變全球經濟生態。但是,人工智慧還具有顯著的溢出效應,能帶動其他相關技術持續進步,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性突破。
(文章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