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爆料。
北京豐臺某小區,有鳥屎掉在了車上。
於是,綠化隊出動兩臺升降車,七手八腳的把鳥窩給拆了。
嗯,把人家辛辛苦苦搭起來的「房子」給拆除了。
事情很小,反響很大。
園林局與街道辦事處出面,對這一胡亂「拆遷」行為做出了處理。
首先,給鳥兒在原來的地方重新搭了一個窩。
估計這個窩比原來的更加美觀,耐用。
然後,在小區裡進行《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法制教育宣傳。
掛了一個很長的橫幅,上面寫著:鳥兒的聲音是大自然最動聽的聲音。
原來的窩沒有了,人工做的窩,估計鳥兒是不會回來的了。
就算是有心想回來,也是心有餘悸,應該不敢嘗試。
窩都拆了,那還有心思給你們唱最動聽的歌聲,心裡詛咒了千百回,你們也感覺不出來。
很明顯,這幾隻鳥兒身價不高,再就是鳥窩裡沒有鳥蛋,如果面子再足一點,或者把鳥蛋給搗碎了,估計拆遷隊的幾位已經被請走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五年前的「掏鳥窩被判刑十年」的新聞麼。
河南新鄉大一學生小閆在暑假期間和朋友一起掏鳥窩,並將捉到的16隻鳥在網上售賣。
因為他們捕獵並售賣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該同學跟有關人緣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
這件事嚴重很多,屬於違法行為。
按普通人正常理解,似乎有點解釋不了,但是確實是違法犯罪了。
北京豐臺拆鳥窩事件感覺更是微不足道,為何就引起關注跟熱議?
說明對野生動物保護做得還遠遠不夠,潛意識裡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公眾視線範圍之外的虐待,捕殺野生動物的事件肯定不少,只不過這幾隻鳥兒有幸成了「新聞人物」。
再說這種事情,公眾關注的不止是對鳥兒的保護,其實就是想問問,這是誰的車子?這麼高貴,一顆鳥屎就至於請來兩臺升降車,把人家的「房子」給拆除了。
一顆鳥屎就這麼大的陣仗,還這麼大反應,是不是有點矯情?
這夏天這麼大的太陽曬著,能把太陽給戳下來不?
知了知了,若是覺得實在是吵得厭煩,那就得把所有的樹給砍了,然後,知了跑了,綠肥紅瘦以後也沒有了。
那走路不小心摔了咋辦?
睡覺不小心扭了脖子咋辦?
吃魚的時候被魚刺卡了喉嚨咋辦?
……
所有等等,不一而足。
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溯源而上,總會發現一些其他的道理。
如果一件小事,被某些人辦成了大張旗鼓,那就是有另外的真相。
比如上個月,河南鄭州一則關於環衛工人用掃把敲打薔薇花瓣的新聞,當時引發熱議。
事情很小,但是最後的原因卻是,因為上級部門對街道的衛生要求是地上不能出現多少克數量的花瓣,否則視為工作失職,失職則扣工資。
這花瓣它願意落下來,也不會相互約好,一次落幾片。
所以,環衛工人只能「辣手摧花」,一次性清場。
誰的錯?
不是花的錯,也不是環衛工人的錯,真正錯的是有人好面子,以至於搞形式主義。
面子工程,形式主義總是害人。
南美洲亞馬遜河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就可以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這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微不足道,萬事萬物都有其必然的聯繫。
大小,輕重,真假,表裡……
哪怕是一瓣花。
哪怕是一顆鳥屎。
它們都沒有錯。
錯的從來都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