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一個小男孩和ー個小女孩經常在一起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貝売,小女孩擁有很多雨花石。小男孩想用所有的貝売與小女孩的雨花石做個交換,小女孩同意了,但是小男孩卻把最大最好看的貝殼藏了起來,僅把剩下的給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則如她允諾的那樣,把所有的雨花石都給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卻徹夜難眼,他始終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樣,藏起了很多雨花石。
人際交往對於個體的成長成才有重要作用,你在與人交往中有怎樣的困惑與收穫?你對人際交往有怎樣的認識或思考?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命題說明:本題來自新高考2020-2021學年高三上學期期中備考金卷語文試題。
命題方向
科學精神:理性思維、批判質疑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人文底蘊:人文積澱、人文情懷
學會學習:勤於反思
實踐創新:問題解決
審題
限制性
1.真實情境的限制。題目的情境是一則小故事——兩個小孩玩交換玩具的遊戲,小男孩藏私,而小女孩則毫無保留。結果耐人尋味:小男孩「徹夜難眠」,小女孩「睡得很香」。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是:小男孩懷疑小女孩也跟他一樣藏起了最好的玩具,而小女孩卻相信自己換來了最好的玩具。考生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應該由此出發,不可脫離材料或另起爐灶。
2.典型任務的限制。對本題任務指令的準確理解,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寫作範圍的限定,「人際交往對於個體的成長成才有重要作用」,要求考生思考「人際交往」與「成長成才」之間的關係;二是寫作內容要圍繞人際交往中的「困惑與收穫」「認識或思考」,來闡釋自己的看法或者暢談親身體會,不可另外生發。
3.價值判斷的限制。「兩個小孩玩交換玩具遊戲」的情境設置很直觀地向我們展現了命題人的價值取向:人際交往是中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不論是在校學習,還是在課餘生活中,都不可能沒有人際交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家庭之間都需要有良好的思想、行為、情感的溝通。對於學生而言,我們不僅要掌握知識,更應注重提升社會生活的實踐能力,尤其是人際交往能力,為構建健康和諧的人際關係,成就全面發展的人才做準備。
開放性
1.立意角度的開放。從材料情境來看,對於「人際交往」的切入角度有很多,如可以談朋友之間、親友之間、夥伴之間的交往等等,可以談誠信、尊重、真誠等的交往原則等;從任務指令來看,可以談人際交往與成長之間的關係,亦可談人際交往與成才之間的關係,亦可同時涉及人際交往與成長成才之間的關係;選擇不同的切入角度,立意角度便不同,闡釋的重心便不同。
2.聯想和思考的開放。題目提供的任務指令非常明確,即人際交往中的「困惑與收穫」「認識或思考」,考生在選擇角度後,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和閱讀體驗,對選定的切入點進行有機闡釋。可以回憶暢敘自己既往人際交往中的多彩經歷,亦可回味、反思在曾經的人際交往中的點滴得失;還可以結合自己多方面、多維度的認知和體驗,聯繫現實,言之成理即可成文。
3.表達方式的開放。表達方式的選取方面較為自由,據材料要求來看,記敘、議論均可,各擅勝場;在表現手法的選擇方面,大到記敘、議論、描寫,小到各種表現手法,如能合理運用,均能出彩。
解題
本次作文是以寓言故事作為情境的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價值觀,引導考生思考個人成長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則故事事簡而理深,耐人尋味,考生極易入境。審題時首先要抓住寓言性材料內涵的寓託,要能夠對具體的故事進行理性的思考。整體來看,命題人通過設置情境,輔以人際交往為切入點的精巧設限,以成才成人聚焦立德樹人,頗具匠心,旨在引導考生對日常的人際交往活動進行思考總結,進而達到思辨、辨析、提升、成才的育人目的。此類文題新鮮活潑,收放自如,考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利於作文水平的檢測。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人際交往,貴在互信。
2.誠信是人際交往的基石。
3.守誠信方能心底坦然。
4.真誠交往,助我成長。
……
偏題立意:
1.人際交往的利弊。(泛談人際交往,對情境和任務指令的限制理解不到位)
2.心底無私天地寬。(斷章取義,遠離任務)
……
下水文
誠信交往 ,寧靜致遠
信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付 強
為什麼小女孩拿「所有的雨花石」和小男孩交換時,會如此坦然?為什麼小女孩交換後,心滿意足怡然入睡,而小男孩卻「徹夜難眠」?因為在交換玩具的過程中,小男孩沒有信守承諾,他把最大最好看的貝売藏了起來。
心中無誠信,很難坦然做人。
與人相交,貴在信任,否則便會如那個時刻「懷疑」別人的小男孩一樣徹夜難眠。小男孩在遊戲中起了私心,藏起了最大最好的貝殼,其實在他藏私的那一刻,他便丟失了人際交往中最起碼的誠信,對人對己的坦蕩便蕩然無存,所以最終只能在懷疑中無法成眠。心中一旦沒有誠信,首先是對自己不能信守承諾,也無法信任別人。故事中的那個小女孩,在交往中信守承諾,絕不藏私,心底坦然天地寬,所以她可以酣然入眠。
心有誠信,交往時才會心底坦然。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一旦破壞,就再難建立起來。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有誠信加持的人際交往才能長遠。
人的成長與成才,離不開與朋友的交往。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而所謂的損友和益友的最大區別便是是否誠信,有誠信則是益友,無誠信則為損友。人際交往中不能缺失誠信,有了誠信的關係,便可寧靜致遠,誠信之於人際交往,猶如泉源之於河流,有之便能源遠流長,無之便會中途乾涸。
由此可見,誠信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要素,沒有誠信,便連最起碼的尊重也不會有。
在人際交往中,只有有了誠信,才能讓交往有存在的基礎。猶如剛入土的樹苗,只有栽種在土地上,有了泥土的滋養,才能夠茁壯成長,成長參天大樹。
由此可見,有誠信加持的人際交往才是真正有益的人際交往,以誠信為基石的人際交往才能長遠。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賦予彼此美好,才能夠寧靜致遠。
(來源:新課標大語文。本號尊重原創,公益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刪除。)